第652章 来得呱呱叫-《民国:穿越关东,枪马无双》

  东城,东厂胡同。

  顾名思义,这地方就是之前大明王朝东缉事厂所在地,提督太监、特务的代名词。

  大清道光年间,大学士瑞麟在这里修建了一处十分气派的园林,后来被直隶总督荣禄买去居住。

  在民国之后,大总统袁大头出钱把这所整个京城都是首屈一指的宅邸购买下来,赠送给了时任副总统的黎元洪。

  等到袁大头死了之后,黎元洪被扶正,于是这处宅邸就变成了总统府。

  韩老实坐车来到总统府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了。

  离老远就能看到总统府门口灯火辉煌,有全副武装的卫队在站岗。而且不止前后门,整个围墙也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之前宋教仁、陈其美这两个超重量级人物遇刺身亡,打破了游戏规则,以至于民国要员都不约而同的加强了安保。

  特别是这两天京城也不太平,直隶督军曹锟两次遇到遇袭,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

  于是,总统府自然是戒卫森严,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没错,黎大总统确实是缺枪杆子,但那只是相对而言,绝对不至于连一支卫队都凑不出来。

  韩老实本想要来一个夜探连环套,华丽出场,吓黎大总统一大跳,突出自己的神秘感和高人形象。

  但是现在一看,就只好走正规路子了……

  “来人请止步,总统府在晚上冇得谒见!”

  老地主刚走近总统府的门口,就被拦下。说话的是一个上校军官,明显有湖北口音,显然黎元洪也不例外,信任家乡子弟。

  可能看老地主气势不凡,所以还比较客气。

  “本帅是受大总统相邀而来,你只消进去通禀,就说是‘大总统一直在等的人,来了’!”

  中校军官有些狐疑的看了韩老实两眼,直觉告诉他,这个中年男子应该不是在逗咳嗽,只是这个口气未免有些太牛逼,就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大总统在等你?

  你是雪山之巅温暖的春天吗?

  不过,在认真考虑之后,中校军官还是决定要去通禀。

  “好,你挨哈着——你等一下。”

  现在正值存亡危急之秋也,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中校军官快步进了总统府,穿过前庭,直奔左跨院。

  此时虽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但黎元洪并没有就寝。

  非但没有就寝,反而是在书房举行一场秘密会谈。

  在场的有三个人,都是国会议员中的大佬级别人物,分别是研究会领袖汤化龙、政余俱乐部领袖王正廷、益友社领袖吴景濂。

  就在当天下午,督军团采用开快车的方法,联名呈送一份咨交国会文,其中要求国会对宪法草案中的两项条文做出修改:

  一项条文是:“众议院有不信任政务内阁之决议时,大总统可免政务总理之职务”,

  而另一项条文则是:“大总统免职政务总理,不必经内阁大多数阁员之副署”。

  而且呈文还明确提到,若国会拒绝修改宪法草案,则督军团将会呈请大总统解散国会;若大总统拒绝解散国会,则督军团将离开京城,筹划各省“独立”。

  此外还指责国会是:“暴民专制之口吻,尤显悖逆,肆无忌惮,势必导致内外行政官吏尽数沦为国会议员仆隶,事事听彼操纵,以畅遂其暴民专制之私欲不止,最终国家沦胥于少数暴民之手。”

  “今日之国会,既不为国家计,是已自绝于人民。”

  这是光明正大的逼宫了。

  根据当前宪法草案,大总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任免政务总理,督军团显然是要堵上这个漏洞。当然,这只是一个楔子。如果国会同意修改,那自然再好不过。而如果不同意修改,则会图穷匕见,以各省独立作为威胁,解散国会。

  而且呈文最恶毒的一项内容是:“犹忆宪法草案初成,举国惶骇,时我大总统领鄂督,擎衔通电,力辟其非,至理名言,今犹颂声盈耳。”

  这其实就是援引了袁大头执政时期,黎元洪曾经通电反对宪法草案一事——当时袁大头授意各省军阀通电攻击宪法草案,而该次通电就是由时任湖北都督的黎元洪领衔。

  这就把黎元洪的嘴给堵上了。

  可见,这个呈文起草者属实不一般。据说是山西督军阎锡山所为,可见阎老西属实是有两下子。

  这个呈文看起来是二十二省军事首脑发出的共同声音,但实际却是安徽督军倪嗣冲一手包办,其中没有到场、派出代表的督军,而且就不知道有这件事。比如湖南代表张翼鹏,就不敢代替督军谭延闿签名,表示要请示之后再做决定。

  结果倪嗣冲一拍桌子:“你不能代表他,我却能代表他!”

  于是张翼鹏就慌忙签上了谭延闿的名字。

  江苏代表师景云则是不敢代表冯河甫签名,于是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至于云南代表叶荃、贵州代表王文华既没有看见呈文,也没有人找他们接洽签名,但仍然榜上有名。

  可见,除了亲自出席的各省督军之外,其他各省并不是真心支持段祺瑞。

  但是,这玩意有一个信息差,督军团内部自然是心知肚明,而黎元洪以及国会代表们却不知道啊。

  还以为二十二个省都要逼宫了呢,骇得手脚发软,于是就在大总统府举行密谈,商议应对之策。

  从下午五点,一直商议到了晚上九点。

  足足四个小时,却仍旧毫无头绪。

  主要是黎元洪在京城严重缺乏枪杆子,只有三百卫队,守备总统府肯定绰绰有余,但是面对督军团掀桌子,那绝对不够看。

  其实距离京城远一些的各省督军,也就是跟着咋咋呼呼而已,有力气也使不上,只能以“独立”作为威胁。

  真正能够起到直接作用的,乃是直隶督军曹锟,其北洋陆军第三师驻扎在保定与廊坊。在起兵之后,距离最近的廊坊,乘坐火车最多两个小时就能抵达京城。

  犹如一柄利剑,悬在头顶。

  所以,黎元洪愁得头发都要白了:我等的船还不来,我等的人还不明白……

  三个国会议员大佬也只能跟着长吁短叹,坐困愁城。

  没招儿!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这时,守门卫队前来禀报:大总统一直在等的人,来了!

  黎元洪一拍大腿:来得好,来得妙,来得呱呱叫!

  喜欢民国:穿越关东,枪马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