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幽冥落子-《洪荒:从西方开始修补世界》

  九幽冥府,轮回之地。

  近来人族动作频频,后土和玄冥都看在眼里,人族从亲近的灵兽族群之中选出了十二个族群,设立了十二生肖,又拉拢了上古三族,立下了人族三瑞兽,还特地敕封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人族四象圣兽。

  就不说上古三族了,那些灵兽、妖兽族群与人族往来交好的,尽皆得到了人族气运福荫,连带着妖族的气数都开始触底回升,看的巫族一阵眼热。

  轮回殿内,后土和玄冥面对面对坐在一块。

  “后土妹妹,九凤带着人自从回了盘古殿后,就一直没有出来过。

  如今妖族都在人族大兴之势的带动下,开始有了活力,开始逃离谷底,只有他们这些继承了大哥他们遗愿,坚守在洪荒大地的巫族子弟们,还沉浸在过去,走不出来。

  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动一动?”

  后土听后,神念穿透无尽空间,看向了盘古殿。

  这里残留的巫族,已不复祖巫坐镇时的辉煌。

  只剩一群默默舔舐伤口,迷茫无助的小可爱们。

  昔日强横无比的同族们如今全都托庇于盘古殿内,好似失去了所有目标,没有丝毫往昔的峥嵘气概,反观那些曾经仰望自己族群的小种群以及上上个量劫的先天三族,因成为人族“守护神”而借取人族澎湃气运,开始有了复兴迹象,后土这位大地之母、轮回之主,是看在眼里,却并没有急在心里。

  她固然执掌轮回,拥有无边威能,但轮回的法则更偏向于转生之序,对直接强力地以地道干涉巫族现状,存在诸多天道制约。

  而且说起来,自己的那些兄长们又不是真的陨落了,按照她的观察和推算,以轮回之力孕养十位兄长的真灵,最终重塑他们的灵魂与肉身,可能需要千万年的时间。

  这是段漫长的时间,尤其是对于活着的这些巫族子弟们来说,所以他们需要自己调整状态,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和目标。

  没有对他们说起这件事,是不希望被其他人得知此事,避免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

  虽然重塑肉身和灵魂后的祖巫们,不会再拥有盘古血脉,只有他们原来掌控的法则本源,但是谁知道会不会有人借机破坏。

  玄冥向后土开口也不过是希望给九凤他们这些人找点事情,免得他们把自己闷在盘古殿闷坏了。

  后土知道玄冥的用意,她其实早有打算,准备了一场好戏。

  一场可以激起九凤他们的激情和动力,又能实质性帮助巫族摆脱当前困境的好戏。

  她的眼睛看向轮回空间,落在了浩瀚轮回海中一点顽强闪烁的真灵魂光之上,随后伸手一招,真灵魂光入了掌心。

  她将这道真灵魂光展示给玄冥看,同时嘴里说道:“不必你来说道,我早就准备好了!你看这是什么?”

  玄冥神念一探,当即便知这正是那巫妖量劫中,最终一战因受十二都天神煞大阵反噬而陨落的大巫——蚩尤的真灵!

  他的魂魄与众不同,煞气与执念缠绕下,却蕴含着对大地、对巫族血脉一种极为纯粹而坚韧的忠诚,即使历经轮回冲刷,这份烙印依旧未曾彻底磨灭。

  “蚩尤的真灵,妹妹想要拿他的真灵来做什么?”

  玄冥并未参透后土的用意,直接询问起来。

  “如今人族已至地皇神农主政末期,我知下一任人皇需行杀伐,故此让蚩尤真灵转世人族,争一争人族人皇大位。

  若此时能成,可以窃取人族气运反哺巫族,我相信如果九凤他们知晓这一节,必然会被蚩尤说动,从盘古殿走出,前来相助。

  即使此事不成,也没有什么大碍,不过是重新退守盘古殿而已,蚩尤凭我们的力量也能保全下来。”

  后土随口说起整个计划,似乎这对她而言不过是芝麻大小的一件事情,并没有太过在意。

  人族,或者说人道并没有圣人这一个层次的战力,所以即便人族是下一个天地主角又如何,对于天道和地道圣人而言,那不过是个有价值的玩物而已。

  她知道神农即将功成圆满,下一任人皇之争很快便要开启。

  人族三皇五帝的位格,必然凝聚着无量人族气运精华!

  以蚩尤真灵对巫族的坚贞和执着,借助轮回之力,将其投入人族部落转世,凭借蚩尤的本源资质与前世身为顶尖大巫的卓越战斗天赋,他必然能在那场即将到来的大世之争中脱颖而出,登上主场舞台。

  这件事也是她与女娲当初的交易内容,当初女娲送伏羲前来轮回转世,后土便以此作为交易,换取女娲不干涉她后续对人族的一些动作。

  女娲毕竟是人族圣母娘娘,享有人族三成气运,事关人皇尊位,只要后土对此有任何动作,哪怕她掩饰的再好,也很难逃脱女娲的探查。

  正好碰到女娲因伏羲转世之事来找自己,后土也就趁机提出条件,换取女娲后续不出手干涉她的行动。

  当然了,女娲其实对这种事并不在意,后土想谋夺人皇之位,却不知人皇位格需要大气运之人方能坐,不然只会受到反噬,没有好下场。

  女娲也是以自身的人族气运为伏羲凝聚了人皇命格,才能使伏羲顺利转世为皇的。

  玄冥听了后土的解答,明白了她的用意,点点头表示赞同。

  后土见状,手指轻点。

  那一点代表蚩尤核心真灵的顽强光芒,被精纯的地道轮回之力包裹,悄无声息地落入轮回海,精准无比地进入了六道轮回中的“人道”转生通道。

  在命运的摆弄下,他最终降生的目标地,正是人族在南方蛮荒之地一个以勇武着称的大型部落——九黎部落!

  此地民风彪悍,离巫人们聚居区相对比较近,其族内更是和巫人部落常有往来,甚至双方时有婚配。

  不知是天地的意志还是后土的安排,让蚩尤这颗特殊的种子,在人族土壤中萌芽,却又将同巫产生交集,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沟通二者的桥梁。

  不久之后, 人族南方,九黎部落。

  部落中的一位强悍战士家中,传来新生儿嘹亮的啼哭。

  这哭声就与旁人不同,特别有气力,带着不同寻常的穿透力传出老远,婴儿体内还隐隐的潜藏着一股磅礴血气。

  这让婴儿天生体格健壮远超普通婴孩,眉眼间也自带煞气。

  这种种异象引得族长亲临道贺,为婴儿取名“蚩尤”。

  与此同时,在相对靠近人族活动核心区域的有熊部落,族长的妻子亦诞下一名男婴。

  此子降生,天空竟有祥云汇聚,其状隐约如瑞兽环绕。

  他眼神清澈明亮,带着与生俱来的稳重与灵慧。

  族长大喜过望,为其命名“轩辕”。

  时间如白驹过隙。

  蚩尤在九黎部落长大,他聪颖过人,体质更是远超同龄人。

  自幼便表现出对战斗技巧的惊人领悟力,三岁能挽石弓,五岁可搏猛虎。

  他无师自通地摸索战阵杀伐之道,将血脉中潜藏的战斗本能演化得淋漓尽致,勇猛无敌。

  他没有特定的老师传授仙法道术,却在与猛兽搏杀、研究自然之力中,开发出属于自己的、极具破坏性和实战性的独特战技,许多战技隐隐带有巫族对煞气、元磁之力、甚至地脉之力运用的影子。

  他极具领袖魅力,身边迅速聚集了一批崇拜其勇武的少年,形成了强大的班底。

  成年后,他开始带领这些追随者,以雷霆手段讨伐、吞并周围不听号令或威胁部落安全的小部落,其风格锐利、直接、霸道,九黎的势力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急剧扩张,很快成为南方一带无可争议的霸主。

  另一边,轩辕在有熊部落成长。

  他同样天资卓越,学习任何东西都极快。

  更难得的是他沉稳而富有智慧,天生就展现出非同寻常的亲和力与统筹大局的能力。

  元始天尊早已推算出此人乃天定人皇命格,于是早早派出座下大弟子广成子,前往有熊部落收轩辕为徒。

  广成子驾祥云来到有熊部落,找族长说明师承,道出来意,族长随即叫人寻轩辕前来拜见。

  待广成子见到轩辕,探其根骨,不禁赞道:“

  好一块先天道璞!

  心性沉稳,目光深远,正是承载大任之材。”

  他欣喜的对族长道:“

  此子与贫道有缘,我愿代师收徒。

  贫道定会倾心教导,传其治国安邦、通晓人道、驾驭万类之大道真法。”

  就这样,轩辕成了广成子名义上的弟子,实际上以轩辕将来人族共主的身份,广成子是没资格收徒,所以只能是代师收徒和授徒。

  不过轩辕如今还是一张白纸,广成子教导起来还是绰绰有余的。

  为了完成元始天尊交给他的任务,也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功德,广成子制定了严谨而系统的教学计划。

  人道典籍: 向轩辕传授上古圣贤的治国之道、君臣之礼、教化之法。

  天文历法: 推演星辰运转、四时变化、节气农时之道。

  兵机韬略: 教授排兵布阵、奇门遁甲、攻守谋略之术。

  修炼基础: 为轩辕打下牢固的道基,使其强健体魄,增长智慧,更能引动天地灵气修行。

  在广成子这位金仙的悉心教导下,轩辕不仅个人实力稳步提升,更重要的是眼界大开,对如何建立一个强大、有序、文明的政权有了深刻的理解。

  他处理部落事务有条不紊,讲究章法,广施仁义,对内安抚族人,鼓励农耕渔牧,对外则采用合纵连横,以相对温和但同样高效的方式,逐步吸纳、融合周围的友好部落,建立起一套初步的部落联盟体系,有熊部落的威望与影响力在北方地区迅速增长。

  两位绝代天骄,一个在南,如燎原猛火,以力量为锋,开拓疆土;一个在北,似润物春雨,以智慧为引,凝聚人心。

  他们各自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快速发展壮大。

  神农忙于整理《百草经》之余,其目光始终不曾离开过人族的发展,也没忘记寻找承继之人。

  人族各处传递信息的图腾网络,以及不断完善的祭祀体系,为他提供了海量的消息,里面就有他特意安排寻找的讯息。

  九黎部落的强势崛起和有熊部落的稳健发展,自然不可能瞒过他这位掌舵之人。

  一日,在陈都议事大殿,负责南方诸部落事务的使者(相当于早期的“采风使”)向神农汇报:“

  启禀共主,南方九黎部落,近年来扩张之势迅猛异常。

  其新任首领名唤蚩尤,勇武冠绝百族,手段雷厉,附近大小部落或臣服,或被吞并。

  九黎所行,迥异于中央教化之道,但其民风剽悍,战力惊人。”

  此时,负责北方和靠近有熊部落区域的使者亦上前一步:“

  共主,有熊部落自少族长轩辕成年后,发展卓有成效。

  在其年少之时,便有广成子仙师驻留教导。

  轩辕贤明仁德,善纳贤才,其部落及邻近盟友,秩序井然,生产兴旺,兵卒虽不如九黎那般悍野,却颇懂阵战配合,士气高昂。”

  神农仔细聆听着来自南北两端的报告,目光沉静如水,仿佛穿透了地图,看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强大部落景象。

  他微微颔首,却并未直接评价优劣,只是对两位使者道:“

  九黎蚩尤,有熊轩辕……此二人之名,吾记下了。

  南方九黎,其勇可用,其锋过刚易折;北方有熊,其正可依,其法可鉴,仙长的教化之功不可小觑啊!

  你们二人继续密切关注二部动态,尤其关注首领之为政方略与对待治下族民之态度。

  如有新的情况,即刻报知。”

  神农深知编纂《百草经》的时间紧迫,寻找继承人的事情更是刻不容缓。

  这两个横空出世的杰出后辈,一个如同洪荒中最凶猛的野兽,透着原始而野性的力量;另一个如同被精心雕琢的玉器,温润却锋芒内敛。

  他们都将成为人族未来举足轻重的人物,其道路选择,甚至碰撞,都可能影响人族下一个时代的走向,必须小心决断,慎之又慎。

  神农将他们纳入了重点观察名单,他如同一位高明的医者,不仅要感知病症,更要观察生命自身的蓬勃力量如何在不同的躯干中孕育壮大。

  盘古殿的人影,幽冥轮回的运作,陈都忙碌的编纂典籍,北方有熊部落稳步发展的脉络,南方九黎震天的操练与征伐之号……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命运的交织点缓缓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