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家有七仙女 5-《幸福系统》

  “回来有事儿!”

  见郑立勇和周大强也搬着凳子进了屋,她就看了看他们,示意他们开口。

  周大强没叫女儿女婿为难,见儿媳妇也在就直接开口道:“你二姐和二姐夫想把孩子放咱家里。”

  周晓北糊涂了,“孩子不一直好好在这儿吗?”

  周大强摇头,“这回不一样,你二姐夫这次回去要把你二姐接市里去过日子,两个孩子之间放家里养,不和以为一样三天两头来回接。

  他们不叫你们白照顾,说一个月包孩子的伙食费给一百块钱。

  要你们两口子同意明年那地咱家就包出去,不种了!”

  周小北早就不想种了,他妻子城里长大的,跟他来农村生活就很委屈了,还要跟着下地干活...

  他老丈人丈母娘老大意见了,总怂恿他妻子离婚抛夫弃子。

  连读书带工作他脱离农门六七年,这回来又要工作又要种地,说真的这么久他都没有重新适应回来。

  就老父亲开口他马上就笑着道:“还真巧了,昨天村长家的二哥才说这两天要去临县去买农机,说明年准备学北边的人包地,说是一半儿继续种粮食一边儿种大棚。

  那晚点我就去问问他那边怎么个说法?”

  周大强其实还是舍不得自家这些地的,但是他们年事高了,力气比不上从前速度也慢了下来,真干不了几年了。

  且他也看出小儿子不想种地了,不过是迫于生计才继续坚持的。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低低的嗯了一声,然后又道:“明年不种地了我就抓几十只小鸡小鸭回来,养好了多少也是个进项。”

  “明年开春再说吧。”

  周小溪也不想两老太过辛苦,带四个孩子就不轻松了,且等她卸货了她还想看看有没有机会把弟弟一家和父母弄城里去。

  郑父还有两年就退休了,肯定不会放弃工作的,郑母也不会丢下男人进城给他们看孩子,虽然郑立勇是他们唯一的儿子。

  七仙女她肯定不会留在农村的,到时候就算经济允许能请几个保姆,但没有老人帮忙看着她也不会放心。

  这辈子就算她不打算搞事业,但也不会困在家整天围着男人孩子转的。

  到时候自然是需要家人帮忙。

  当然这些她没说出口,没把握的事儿说出平添埋怨。

  对于姐姐姐夫给的伙食费周晓北也没有拒绝,他家经济条件确实不咋地,没有那财大气粗的底气。

  也不要把农村的粮油肉蛋不当钱,他家伙食不算差,每天孩子们都能吃上鸡蛋羹,隔个两三天还会割半斤肉吃,这钱他拿的不亏心!

  方才说到村长家要买农机的事了,周晓北就仔细说了说,又道:“要是他们动作快,没准能赶上秋收这一波,到时候咱家就省劲了。”

  周大强斜睨他一眼,“难道人家的新机器还能让你白使唤?!”

  郑立勇马上接话道:“这钱我来出,本来我就想着秋收给你们请几个工人的,若真有机器回来那还省点劲儿。”

  周大强就不出声了,若是以往,秋收他肯定要把外孙给送回女儿婆家的,还得把大女儿和大女婿给叫过来帮忙,这才勉强在稻子过熟掉粒之前给全收回来了。

  若是孩子女儿女婿给钱他们照顾孩子就不好往回送了,家里就得少一个劳动力。

  再就是年年都叫大女儿大女婿来帮忙,大女儿婆家那边已经有意见了。

  上次在街上遇到亲家母,亲家母话里话外都是说想叫女儿女婿跟着族亲出去打工。

  这也是周大强妥协的原因之一。

  这头周大强还遗憾大女儿和大女婿不能给他干活了,厨房里李桂妹也想起了大女儿和大女婿,马上和进来帮忙的儿媳妇说:“你叫晓北骑车去把你大姐和大姐夫接过来。

  小溪这一走估计孩子出生之前都不回来,叫他们过来坐坐一起吃个午饭。”

  邵青青哎了一声,又问:“米饭够不够,要不再掏一点儿?”

  “够呢,我往多了里下米的,今天你二姐夫还买不少肉菜来咧,再来两口人也足足的的!”

  大女儿家里三个儿子都在镇上上初中,婆家早就分了家了,公婆不和他们住,中午就他们夫妻自己吃饭,想也知道是随便对付一口解决的。

  早在女儿回来看见这一堆儿东西她就想着把大女儿夫妻喊回来了!

  李桂妹在厨房忙的热火朝天,还不知道农机的事情呢,还想着先给大女儿夫妻补补,等收稻谷了才好下力气。

  邵青青没再说什么,直接走出去喊丈夫,“妈说叫你去把大姐和姐夫喊过来吃饭!”

  郑立勇马上站了起来,“我去吧,自行车也载不了两个大人。”

  周晓北也没客气,也跟着站起来,“那我和二姐夫一起去,二姐夫没去过大姐家里,我给指路。”

  郑立勇还真没去过。

  他和周小溪结婚的时候还没够年龄办结婚证呢,他差一岁周小溪差两岁。

  他初中毕业就去参军去了,那会儿年龄卡的不严格,体能过关了十六也能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走五年第一次回来探亲就遇到了周小溪,谈不上是一见钟情,就觉得这姑娘看着很舒服笑起来很甜。

  也是缘分,第二次大集,他陪妹妹去买东西,又遇见了。

  那会儿周小溪在相亲,说是家里出了事儿,弟弟上大学又需要用钱,亲戚就给介绍了个对象。

  见周小溪没看上人,妹妹郑丽珍就玩笑道:“哥你要媳妇不要?我这同学和你挺相配的嘞,若嫁那癞蛤蟆可惜了!”

  周小溪的相亲对象是真的丑啊,高高的发际线圆瞪眼凸嘴大肚腩配上粗短的四肢,别说真就和癞蛤蟆他亲兄弟似的。

  他们这边的彩礼不算高,普遍都在二百上下,周家要六百。

  对于别人来说六百多了,但对于他们家来说还真不算多。

  那时候农村还是很注重名声的,郑立勇也没让妹妹往那边凑,只道:“你想叫同学当你嫂子,这事儿你得和妈说!”

  自由恋爱的不少,但更多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周家着急要彩礼平事儿呢,他们自己往上凑对人家姑娘名声不好。

  郑丽珍也是个伶俐的,东西也不买了,马上往家里跑。

  郑母愿意出高价彩礼给儿子娶周小溪,一个是郑丽珍给她说好话,另一个是打听到周家有双胞胎基因,姐姐周小楠结婚后两年抱三还都是儿子。

  周小溪也果然没叫她失望,刚进门就怀上了,虽然生了一连串的闺女,但这易孕体质让郑母相信儿媳妇一定会生到孙子的,一直也没给摆脸色。

  结婚第三年,周小溪生了双胞胎女儿,两人该去办结婚证给孩子上户口了,也担心被抓小鞭子,郑立勇就退伍回来了。

  之后他就去了市里那边工作,一开始是和战友一起干的,两人刚入行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亲力亲为,根本抽不出时间回家。

  都是想媳妇儿了就叫父母把妻子送去县城车站去,叫妻子过去看他的。

  夫妻恩爱孩子更是一个接一个的生。

  郑立勇前面两年挣的钱一半交学费去了,一半给孩子交罚款去了。

  后面又因为意见不和和战友拆了伙又重新开始了......

  也就这两年才慢慢有了积蓄,日子才真正好了起来。

  也是这两年才有空经常陪着妻子来往老丈人家,但大多都是吃一顿饭就走,然后又赶着回市里干活。

  连襟之间见面都是在老丈人家里,大姐夫是老老实实的庄稼汉,两人没什么共同语言,他家里郑立勇还真没去过,只知道是在隔壁村子离的不远。

  中午都回家吃饭去了,大路上人影都两只,若不是路不好,郑立勇能把小破面包车当飞机开。

  一来一回不到十分钟他们就把人给接回来了。

  老远听到车子的声音,李桂妹就招呼着儿媳妇摆桌子碗筷。

  大女儿大女婿进门都没给寒暄的机会就招呼大家入座吃饭。

  在两个男人去接人的时候,邵青青就盛了点饭菜喂过几个小的了。

  周小楠夫妻也是三天两头过来周家村的,孩子们和他们熟的很,打了个招呼又扭头死死的盯着电视看。

  平时李桂妹心疼电费都不叫他们多看,今儿难道没人管束,他们自然是想看个尽兴。

  周家因为邵青青这个城里儿媳妇平时也没少吃肉,但每次都是买个半斤二两浅尝。

  今天郑母因为儿子有求于人给割了五斤肉,周母也不是小气的人,又割了两斤炒了大盘菜,加上两对卤猪脚和烧鸡,真把人给香迷糊了。

  平时过年周母也没舍得煮这么多肉呢,周大强招呼了一声就率先拿起了筷子,带头埋头吃了起来。

  吃半饱周大强才想起还缺了酒,马上招呼妻子把过年女婿送的酒给拿出来。

  李桂妹放下筷子笑着道:“我可懒得找,今儿你女婿又孝敬了你两瓶酒,我就拿那个去!”

  喜欢幸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