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机器人权 十-《硬科幻:背离神者,弑神演义》

  而作为此次事件的第二主角,张良也不可避免的被新闻媒体骚扰,最终,他也只能无奈的接受了专访的邀约。

  面对镜头,这个白净温雅的阳光汉子表情复杂,目光犹豫。

  面对新闻媒体记者的询问,张良还是说出了他们的故事。

  他不在乎吕海燕是个机器人,他不在乎!也不在乎吕海燕的身体里拥有吕奶奶的灵魂。他只记得在吕海燕什么都不记的只是一张白纸的时候,她关心他,爱护他,这就够了。人生短短几十年,能找到一个在心灵上的契合伴侣是多么的难得。他就是喜欢吕海燕,不管她是什么,他就是喜欢她。

  同时,张良也毫不吝啬地向媒体展示了他们的爱情小窝。以及吕海燕采买的一些生活用品。

  她的容貌虽然说不上太过出众,但张良喜欢的就是平凡,他不在乎。

  最后,在面对新闻媒体的问询时,张良还是不可避免的沉默了。

  “海燕去哪里了呢?”

  “去哪里了吗?”

  张良虽然已三十多岁,但他长相阳光,开朗,帅气,喜欢穿白色的衬衫和西装,活脱脱一个开朗大男孩,这也是全球年轻人对他的普遍印象。但面对这样的问题,他目光忧郁,却也多了些许阴沉和憔悴。

  说出吕海燕的去向,不是舆论宣传计划中的一部分。舆论发展到现在影响已经太大了,如果直接将矛头对准星光栋梁委员会显然会对委员会的声誉造成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

  乃至是今天的这场专访,张良都想直接拒绝的。只是,今早刚刚接到通知,吕海燕将会在明天被拉回长欢市回炉。他的时间不多了,才只能被迫接受引导舆论向委员会施压。

  沉默了好长时间,张良才给出了回应。

  “海燕失踪了!”

  “失踪了?”

  采访的记者面露怪异,显然也知道这里面有事。他们事先早就对这件事进行了调查,从周围不少居民口中知道了前几天停在张良家所在楼栋下的那两辆警车。

  她不是失踪了,只是不方便说而已。

  在专访结束之后,参与采访的小哥想抓住这个热点,也想帮助自己的偶像。

  最终,他还是决定自掏腰包面向全社会征集线索,如果能提供有效线索者将得到丰厚的现金奖励。

  一场轰轰烈烈的寻人启事事件,开始在网络世界上兴起,关于吕海燕的舆论事件又一次被推上了顶点。

  寻找吕海燕!

  记者小哥发起的寻人启事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支持,全网都在呼吁寻找吕海燕。

  同时,在网友的募捐之下,提供有效线索的现金奖励也越来越多,更多的人有意或无意也参与到了这场网络大寻找之中。

  人民群众的力量永远不可小觑。

  很快,就有人提供了一些线索,有人将前几天的行车记录仪放到了网上,他表示,他前几天从外地回京城,好像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见过吕海燕。那个视频上的女人跟吕海燕很像,就坐在一辆私家车的后排座椅那里发呆失神。

  也有人提供线索,在京城东城区发现了形似吕海燕的女人。

  更有人提供视频线索,说前几天经过自家门口的女性,看背影好像是吕海燕。

  还有人拍到了京城749局的驻地大院,似乎在里面看到了一个形似吕海燕的女人。

  ……

  寻找吕海燕可谓引起了全世界所有人的关注。外国人都在关注后续,而盛国人则更乐于实践。

  不少人都因此选择走上了街头,要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任何一个形似吕海燕的面庞或背影,京城人则纷纷去往了情报标示的地点,也有不少人选择去749局驻地蹲点,并实时向广大网友汇报情况。

  在其中,当属深川市的市民最为积极。毕竟张良定居深川市,算是半个深川市人,吕海燕也在这里生活过,她的失踪深川市难辞其咎。

  舆论因此愈演愈烈。

  张良看到了大家的热情和积极,选择乘胜追击正式公布了,被法院三次拒绝受理的邮件回执,彻底将矛头对准了星光栋梁委员会。

  舆论又一次炸了。

  全世界的所有人都以为张良为星光栋梁游所为做事,就是星光栋梁委员会的一员,现在看来事情绝不简单,难道是内讧吗?

  但不管怎样,所有人的积极性都已被调动起来,不可能偃旗息鼓,就此熄火。

  舆论的风暴终于还是烧到了星光栋梁委员会那边。

  面对社会舆论的普遍质疑,委员会那边很快便发布公告给出了回应。

  他们大方的承认了那个被冠以名号为吕海燕的仿生机器人,确实是在他们那边。但是说那个仿生机器人体内拥有吕海燕的灵魂粒子,此事还得再研究研究,盲目轻信吕海峰和张良的一家之言显然是不够客观的。

  同时,委员会也郑重提醒:各位一定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切不要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带了节奏。希望大家都能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那个冠名吕海燕的仿生机器人到底算不算人?在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最终定论之前,又有多少人已经把她当成了一个人来看待呢?这难道不是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阴谋吗?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在潜移默化之中就为大家完成了吕海燕是‘人’的思想植入,大家还是要慎之又慎。

  委员会的声明无疑点醒了大家。他们说的好像也对,很多人因为大孝子吕海峰而关注了这个事件,从始至终好像都没有思考过其中的一些社会问题。

  吕海燕到底算不算人?吕奶奶已经88岁了,如今换了一具不朽的身体。他之前的社会福利是否还能继续继承?如果是那样,显然不太对劲。如果说她不是人,好像也有问题。

  那些以学生为主体的年轻人,喜欢跟风爆炒热点,他们的性格特色就是冲动乐观和理想,他们当然会想当然的认为仿生机器人吕海燕就是人,说她不是人,或者对她人类身份产生质疑的就是对她的侮辱和不尊重。

  但那些关注此事的老年人,却不太认可年轻人的观点,他们普遍认为如何定义吕海燕是一个非常非常严肃的问题。就比如说社会福利,一个人的生老病死,一代代人的生老病死,就是一个社会体系正常循环运转的一部分。如果将生老病死中的‘死’盲目去掉,显然会打破循环造成很严重的社会问题。说的简单一点,如果‘吕海燕’不被定义为死亡,她的社会地位社会福利都能得到继承,那么她的养老金得发到什么时候?社会上不可能只有一个‘吕海燕’,在可预知的未来,这显然将会是社会难以承受的巨大负担。

  面对小辈们的冲动,父辈们的谨慎,作为维持社会运转的中流砥柱,广大的中壮年群体还是不可避免的得下场对这件事进行评价和定性。他们压力大,不仅要赡养老人,也要供养子女,虽然付出很多,与之对应的也是更强的话语。

  他们谨慎的提出了‘有限人权’这个概念,像吕海燕这样的当然也可以被称之为‘人’享受公民权利,但也只能以全新身份享受公民权利,她们的社会地位可以有限继承,但社会福利应该完成彻底切割。

  所谓社会地位的有限继承,所指定的情况是按照个人需要和个人能力的有限继承,毕竟那是在他们自己的小圈子里,旁人也无法也没有必要进行干涉。就比如说进行了灵魂粒子提取的老人,他的子女可以继续以长辈对待她,当然不以长辈对待也是他们自己的主观行为,立法干涉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

  社会里的中壮年群体说的很对,他们不愧是维持社会运转的中流砥柱,思考问题非常全面,张良非常认可。

  ‘有限人权’这个概念确实提的很好,不仅像吕海燕这样的仿生机器人适应于有限人权,未来更智能的人工只能也应该适应‘有限人权’。

  张良在等待,也在期待委员会那边能对‘有限人权’给出更多的定义和建议,很可惜,他等了一天也没有等到任何回应。

  不仅如此,就在当天晚上,吕海峰打来了紧急电话。

  委员会那边不讲武德,已经紧急发车押着吕海燕向长欢市去了,似乎就要将吕海燕的回炉过程变成既定事实。

  “什么?”

  张良非常错愕,几乎立刻起身赶到了深川湖七号高新工业园区,坐进了他停在行政大楼楼下的那辆飞行汽车。

  京城距离长欢市的脑联集团高新工业园区只需要2个半小时的高速路程,而深川市距离长欢市则需要10个小时以上,也只有飞行汽车能赶上了。

  路上,张良也会忍不住思考。委员会到底是怎么了?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吕海燕回炉。现在舆论对吕海燕的关注程度太高了,全世界都在等待星光栋梁委员会的进一步回应,他们没有公告没有声明就要将吕海燕强制回炉,一旦此事曝光,将严重损害星光栋梁委员会的名誉和威望。他们图什么?

  或者说星光栋梁游所为图什么?

  站在一个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星光栋梁委员会的危机公关能力可谓非常失败。身为地球上最具权威的权力机构,星光栋梁委员会应该直面问题,而不应该是回避问题。

  张良怎么想都不太明白,他也不想去想了,只想尽快赶到脑联集团,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

  “海燕,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