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完元宵节,就已经迎来惊蛰了。村里又开始忙碌春耕,江文岚和沈明修也各自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忙碌。
返城的人越来越多,各个单位都急缺人才。江文岚现在也是忙的不可开交,医院里已经把老年保健科分了出来,让她担任了科室主任。
等到天气热起来的时候,已经到了七月,婷婷幼儿班毕业了。不过她是十月份的生日,上小学的话年龄不够,一般人家也不追求早上学,大部分都会再上一年大班。
不过江文岚考虑到今年十月恢复高考,沈明修如果考上市里的大学,过完年就要也来市里长住了。全家只留大闺女一个人在县里,还是寄住在舅舅家。
虽然江文岚相信江文峰两口子会对婷婷视如己出,但是亲生爸妈不在身边,对孩子的成长不太好,心理容易出现问题。
江文岚决定让婷婷提前上学,不过不是在渔阳县,而是在市里的家附近。
她找到齐明辉,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希望班长可以帮忙找找关系,让婷婷能提前一年入学。
“班长,你家里认识人多,帮帮忙,以后有需要我帮忙的时候尽管说。”
齐明辉觉得有点好笑,“江大主任,这点儿小事你还用找我?你怕是对你自己的能量一无所知啊!”
江文岚一脸疑惑,“我有什么能量?我就是个小医生。”
齐明辉笑着摇了摇头,“江文岚,你现在可是市里有名的医生,老年保健科主任,你不知道你治好了多少人的病,他们都记着你的好呢。你就写个申请,说明孩子的情况,拿着去教育局,就说是为市里做过贡献,现在有入学需求,他们肯定给你办。”
江文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不知不觉间有了这样的影响力。她谢过齐明辉后,立马回去写了申请。
第二天,江文岚请了半天假,带着申请来到教育局,工作人员一听说她是京市第一医院的江文岚,又听说是为她的孩子入学的事,很热情地就帮她办好了手续。
婷婷顺利在市里的学校报了名,就在第一医院附近的育民小学,离家也近,江文岚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剩下的就看沈明修的发挥了,不过他考到市里的大学肯定没问题,重要的是能上哪所学校。
不过婷婷确定好了学校,江文岚的心病就去了一大块,她现在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在期待着沈明修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沈明修一个人在村里住,每天下班后都去江家帮江母干着挑水砍柴的活,和江母一起吃过晚饭后就回自己家挑灯夜读。
终于在秋收后,电线杆上的大喇叭里循环播放恢复高考的消息。
南阳村的知青们都激动的到处奔走相告,就连村民也都很激动,尤其是家里有初中毕业或者高中毕业的孩子。
宋庆国和冯明慧两口子前几年就回城了,赵晓琳和苏晓玲几人都是由家里找了工作回城的。
至于后来的知青,江文岚都不熟悉,也没怎么接触,沈明修刚下乡就单住,后来和江文岚结婚就搬了出来,跟知青点的人也不是很熟。
不过村里最激动的还是知青们,沈明修在厂子里听到这个广播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幻听了,直到有其他人突然欢呼,奔走,激动相拥,沈明修才知道自己没有听错。
他压抑着内心的激动,想放声大笑,他那被迫变轨的人生居然还有机会再变回来?!
而且自己媳妇儿还未卜先知,让自己几乎提前一年复习,这份激动让他傻傻的呆愣在原地,旁边的工友拍他的肩膀,他都没有移动分毫。
良久之后,沈明修才慢慢平复了心情,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的等待下班,他要继续努力复习,争取考个好成绩出来。
时间很紧,十二月就要考试,只有两个月的复习时间,所有人都开始找资料,找教材。
大队长看着人心浮动的知青,干脆给他们这些要参加高考的人都放了假,后续晒粮和交公粮都用本村的队员。他就当结个善缘,万一有一个有出息的愿意以后回来给村里带来些好处呢?
江文岚和沈明修商量后,为了专心备考,打算把农机厂的工作卖掉。沈明修托了江文峰的岳母王凤玲打听打听,看看谁家需要工作。
现在工人岗位还是很吃香的,工资能养活一家人,还会发各种票,社会地位也高。
很快王凤玲就找到了愿意买这份工作的人家,对方为了自家儿子好说亲,需要一份正式工,正好一拍即合。
沈明修着急处理好工作,两方讲了讲价,最后八百块钱把工作卖给了对方。办理好交接手续后,沈明修就专心的在村里备考学习了。
不知不觉间,天就变冷了,时不时的再下场雪,不光是备考的这帮人不出屋子了,村里人也寻常不外出了。
高考前几天,江文岚趁着周日放假回家,特意叮嘱沈明修不要紧张,正常发挥就好。
他报名的都是市里的学校,都离家不远。她们娘儿四个在市里等他团聚。
江文岚没有在家里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三个孩子再懂事也是吵闹的,会影响沈明修的复习,还是让他一个人在家好好复习,争取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考试。
考试结束后,沈明修自我感觉发挥得还不错。一家人都盼着成绩公布的那天。
终于,放榜的日子到了,沈明修考上了市里的京师大,他当初考的是京市师范学院,现在这所学校更好一些。
一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江文岚开始着手准备全家搬去市里的事情。村子里的家肯定不会常回来了,一些被褥晾晒后收进箱子里。一家人的换洗衣物都要带着,就一套在家备用就好。
反正她和沈明修置下的三处房产都有配套的家具,这些都不用搬了。只要把用的着的家伙什儿带上就好了。
孩子们也都很兴奋,自家老爸终于可以和他们一起住了,一家人终于聚齐了。
喜欢重生六零:带着空间逆袭人生
返城的人越来越多,各个单位都急缺人才。江文岚现在也是忙的不可开交,医院里已经把老年保健科分了出来,让她担任了科室主任。
等到天气热起来的时候,已经到了七月,婷婷幼儿班毕业了。不过她是十月份的生日,上小学的话年龄不够,一般人家也不追求早上学,大部分都会再上一年大班。
不过江文岚考虑到今年十月恢复高考,沈明修如果考上市里的大学,过完年就要也来市里长住了。全家只留大闺女一个人在县里,还是寄住在舅舅家。
虽然江文岚相信江文峰两口子会对婷婷视如己出,但是亲生爸妈不在身边,对孩子的成长不太好,心理容易出现问题。
江文岚决定让婷婷提前上学,不过不是在渔阳县,而是在市里的家附近。
她找到齐明辉,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希望班长可以帮忙找找关系,让婷婷能提前一年入学。
“班长,你家里认识人多,帮帮忙,以后有需要我帮忙的时候尽管说。”
齐明辉觉得有点好笑,“江大主任,这点儿小事你还用找我?你怕是对你自己的能量一无所知啊!”
江文岚一脸疑惑,“我有什么能量?我就是个小医生。”
齐明辉笑着摇了摇头,“江文岚,你现在可是市里有名的医生,老年保健科主任,你不知道你治好了多少人的病,他们都记着你的好呢。你就写个申请,说明孩子的情况,拿着去教育局,就说是为市里做过贡献,现在有入学需求,他们肯定给你办。”
江文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不知不觉间有了这样的影响力。她谢过齐明辉后,立马回去写了申请。
第二天,江文岚请了半天假,带着申请来到教育局,工作人员一听说她是京市第一医院的江文岚,又听说是为她的孩子入学的事,很热情地就帮她办好了手续。
婷婷顺利在市里的学校报了名,就在第一医院附近的育民小学,离家也近,江文岚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剩下的就看沈明修的发挥了,不过他考到市里的大学肯定没问题,重要的是能上哪所学校。
不过婷婷确定好了学校,江文岚的心病就去了一大块,她现在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在期待着沈明修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沈明修一个人在村里住,每天下班后都去江家帮江母干着挑水砍柴的活,和江母一起吃过晚饭后就回自己家挑灯夜读。
终于在秋收后,电线杆上的大喇叭里循环播放恢复高考的消息。
南阳村的知青们都激动的到处奔走相告,就连村民也都很激动,尤其是家里有初中毕业或者高中毕业的孩子。
宋庆国和冯明慧两口子前几年就回城了,赵晓琳和苏晓玲几人都是由家里找了工作回城的。
至于后来的知青,江文岚都不熟悉,也没怎么接触,沈明修刚下乡就单住,后来和江文岚结婚就搬了出来,跟知青点的人也不是很熟。
不过村里最激动的还是知青们,沈明修在厂子里听到这个广播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幻听了,直到有其他人突然欢呼,奔走,激动相拥,沈明修才知道自己没有听错。
他压抑着内心的激动,想放声大笑,他那被迫变轨的人生居然还有机会再变回来?!
而且自己媳妇儿还未卜先知,让自己几乎提前一年复习,这份激动让他傻傻的呆愣在原地,旁边的工友拍他的肩膀,他都没有移动分毫。
良久之后,沈明修才慢慢平复了心情,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的等待下班,他要继续努力复习,争取考个好成绩出来。
时间很紧,十二月就要考试,只有两个月的复习时间,所有人都开始找资料,找教材。
大队长看着人心浮动的知青,干脆给他们这些要参加高考的人都放了假,后续晒粮和交公粮都用本村的队员。他就当结个善缘,万一有一个有出息的愿意以后回来给村里带来些好处呢?
江文岚和沈明修商量后,为了专心备考,打算把农机厂的工作卖掉。沈明修托了江文峰的岳母王凤玲打听打听,看看谁家需要工作。
现在工人岗位还是很吃香的,工资能养活一家人,还会发各种票,社会地位也高。
很快王凤玲就找到了愿意买这份工作的人家,对方为了自家儿子好说亲,需要一份正式工,正好一拍即合。
沈明修着急处理好工作,两方讲了讲价,最后八百块钱把工作卖给了对方。办理好交接手续后,沈明修就专心的在村里备考学习了。
不知不觉间,天就变冷了,时不时的再下场雪,不光是备考的这帮人不出屋子了,村里人也寻常不外出了。
高考前几天,江文岚趁着周日放假回家,特意叮嘱沈明修不要紧张,正常发挥就好。
他报名的都是市里的学校,都离家不远。她们娘儿四个在市里等他团聚。
江文岚没有在家里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三个孩子再懂事也是吵闹的,会影响沈明修的复习,还是让他一个人在家好好复习,争取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考试。
考试结束后,沈明修自我感觉发挥得还不错。一家人都盼着成绩公布的那天。
终于,放榜的日子到了,沈明修考上了市里的京师大,他当初考的是京市师范学院,现在这所学校更好一些。
一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江文岚开始着手准备全家搬去市里的事情。村子里的家肯定不会常回来了,一些被褥晾晒后收进箱子里。一家人的换洗衣物都要带着,就一套在家备用就好。
反正她和沈明修置下的三处房产都有配套的家具,这些都不用搬了。只要把用的着的家伙什儿带上就好了。
孩子们也都很兴奋,自家老爸终于可以和他们一起住了,一家人终于聚齐了。
喜欢重生六零:带着空间逆袭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