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是今日刺杀之事,老爷子想必是想听听我的看法。”朱高着推测道。
他嘴角微扬,步伐稳健。朱瞻基紧随其后,一眼瞥见女帝等人。
朱瞻基打趣道:“四叔身边美女环绕,真是让人羡慕。”
朱高着瞪了朱瞻基一眼,轻拍其头:“你这小子,就会拍马屁,若被你娘知晓,看你如何收场。”
朱瞻基闻言,心中一凛,最怕的还是母亲那严厉的管教。他疑惑地看着朱高着,眼中闪过一丝八卦之光。
“四叔,我有个疑惑,能否为我解答……”朱瞻基轻声询问。
他眼皮轻跳,略带羞涩地望向四叔。
“别拐弯抹角了,说吧。”朱高着瞪了他一眼。
“我就是好奇,你是否认识我母亲?感觉你们挺熟的。”朱瞻基小心翼翼地问。
朱高着脚步一顿,脸色瞬间阴沉,狠狠瞪了侄子一眼。
“你这小子,学会套话了?跟谁学的?”朱高着质问。
朱瞻基尴尬地挠头。
“若你真想知道,回去问你母亲吧,她肯定知道些 ** !”朱高着忽然说道。
正当朱瞻基准备放弃之际,四叔又开了口。
朱瞻基眼睛一亮,因为他最爱打听八卦。
“真的吗?!”他急切地问。
“当然是真的,你以为呢?”朱瞻基连连点头。
叔侄俩边走边聊,很快便到了奉天殿。
一到奉天殿,只见朱高着向朱棣行礼:“见过父皇!”
朱瞻基则笑道:“皇爷爷,四叔,那我先告退了。”
“不必退下。”朱棣说,“今天让你四叔来,是想问问今天刺杀之事。”
说到这里,他语气一顿。
听完这话,朱瞻基对四叔多了几分佩服。
显然,四叔十分敏锐,一下子就猜到了。
若非亲耳所闻,实在难以置信。
他本以为四叔只是随口一说。
未料,爷爷派四叔来此,竟真为刺杀之事。
“父皇英明!”
“父皇,您心里应有数!”
朱高着笑吟吟地说。
“你这小子,就知道瞎扯!”
“这次朕就想问问你,可知是何人所为?”
朱棣问:“你现在的身份非同小可,身为大明太子,我不信你一无所知!”
朱高着沉默片刻。
朱瞻基也望向四叔,同样渴望知晓答案。
“此事不难理解,想让于谦死的人便是凶手!”
“昨日我提拔于谦为内阁大臣,便遭百官反对,那些反对者,是否皆有嫌疑?”
朱高着淡然问道。
言罢,四周陷入死寂。
朱棣亦陷入沉思,他并非愚钝之人,瞬间便品出其中意味。
他缓缓点头:“有此可能,你这么一说,确有道理!”
朱棣颇为满意地点点头,脸上泛起波澜,随即微微一笑。
“只怕这次,他真的慌了!”
“那些官员,恐怕也坐不住了!”
朱高着笑道。
“锦衣卫非等闲之辈,定能查出幕后 ** !”
朱棣淡淡说道,随即看向儿子。
“此番征战归来,该处理之事已毕,监国之责,便交由你承担吧!”
朱棣突然开口。
“这……”
朱高着眼神闪烁。
他可不想过早接手这烫手山芋。
不然,太累了,大明的太子就是被累死的。
他后宫佳丽众多,尚未尽享,此时监国,绝非明智之举。
朱高着的眼眸微微闪烁。
“父皇,我还有其他事要做,先告辞了!”
话音未落,朱高着已带着几分心虚,匆匆逃离。
朱棣脸色铁青,怒吼道:“臭小子,你给我站住!”
然而,无论朱棣如何呼喊,朱高着早已远去。
朱棣愤怒地将手中的鞋掷出,却已不及。
“这小子,跑得倒快!”
朱棣摇头叹息。
朱瞻基在一旁目睹此景,不禁缩了缩头。
恐怕只有四叔,才敢如此对爷爷说话。
若换作自己,便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如此行事。
他确实不敢。
朱瞻基迅速拾起爷爷的鞋,小心翼翼地为他穿上。
朱棣坐在龙椅旁,轻轻拍了拍腿,感慨道:“老了,真的是老了。”
谁又能想到,这位大明皇帝也会有如此感叹。
“爷爷,您可别乱说,在我心中,您可是大英雄!”
朱瞻基竖起大拇指,开始恭维起来。
朱棣摇头苦笑,心中无奈。
“几天不见,你倒是学会拍马屁了,是不是跟你四叔学的?”
朱棣瞪了他一眼。
“你要说实话,敢说假话,我饶不了你!”
朱瞻基急忙辩解:“我只是实话实说,绝无他意。”
他的求生欲依然强烈。
朱棣神色复杂地望向自己的大孙子。
“这些年,你父亲监国确实辛苦了。”朱棣感慨道,“我也感到有些愧疚。”
朱瞻基安慰道:“爷爷不必自责,这是父亲的职责所在。而且有四叔的丹药,父亲现在已无大碍。”
朱棣微微摇头,脸上满是无奈:“你四叔现在越来越狡猾了,一提监国之事,他就跑得飞快。”
他苦笑一声,对这个总是想逃避的儿子毫无办法。
“若是老二和老三,我绝不会如此纵容。”朱棣继续说道。
朱瞻基憨厚一笑,没有接话。
“你要记住,以后多向你四叔学习,他身上有很多值得你借鉴的地方。”朱棣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们是一家人,要团结和睦。”
他认真地看着朱瞻基,心中五味杂陈。
想到朱瞻基在历史上曾对二叔下手,朱棣虽知二叔有错在先,但仍对朱瞻基的行为感到震惊。
不过,如今历史已改,他对家人的重视依旧不变。
朱瞻基神色坚定:“皇爷爷放心,我绝不会对至亲下手。”
他心中明白爷爷对此事的在意,于是重重跪下,磕头保证:“我向爷爷发誓,绝不会发生那样的事!”
朱棣脸色稍缓,挥了挥手:“记住你的誓言就好。”
朱瞻基起身,依偎在爷爷身旁。
“另外,有件事得告诉你,郑和不久后将归来。”朱棣说道。
“哦?真的吗?”朱瞻基惊讶地问。
“千真万确,众多王国与民众搭乘他的船只返回,此番归来,必定又是一番忙碌。”朱棣回应。
“太好了,我许久未见郑和,此次归来定要与他共饮!”朱瞻基笑着点头。
“好了,你现在年幼,不宜多饮。”朱棣摇了摇头。
但很快,他似乎想起了什么。
“对了,有件事需问你,关于建文的调查进展如何?”朱棣突然问道。
对他而言,建文之事最为挂心,建文的下落也让他耿耿于怀。
无论外界如何评价建文,他是真的想知道 ** 。
有人称他为篡位者,有人指他夺侄子皇位。
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想起父亲朱元璋,仿佛父亲总在质问他:
“棣儿,为何要夺你侄子的皇位?”
每次想到这句话,朱棣都会被惊醒。
他最惧怕的就是朱元璋。
有时梦中,父亲质问他;有时,父亲持刀欲砍他。
众人皆称他为篡位者,得位不正。
但古往今来,谁又有他这般成就?
文能治国,武能安邦!
他不曾后悔,以后也不会。
若时光倒流,他仍会如此抉择。
当年若非建文相逼,他也不至于急于行动。
如今若能找到建文,他真想与他促膝长谈。
大明江山在他手中繁荣,他自认做得比建文好千百倍。
因此,他渴望见到建文,让他明白这一切。
朱瞻基心知肚明,对这位皇爷爷了如指掌。
“爷爷请宽心,我已派人追查,建文的行踪不久便能揭晓!”
朱瞻基语气坚定。
“有你这话,我便安心了。”
朱棣微笑颔首。
他轻轻摆手。
“去吧,别陪我这老头子了,你有你的事务要处理。”
朱棣淡然说道。
“不,我就想陪陪皇爷爷!”
“我哪也不去!”
朱瞻基撒娇道,脸上洋溢着笑容。
“你这小子,何时变得如此粘人?”
朱棣笑骂,语气中带着宠溺。
“好了,快回去吧,郑和也快回来了,你也准备准备。”
朱棣再次微笑说道。
朱瞻基笑着点头,随即离开了奉天殿。
步出大殿,他心中泛起涟漪,脑海中回响着爷爷的话。
爷爷让他向四叔学习,否则不会有此成就。
此时,几名锦衣卫走近。
朱瞻基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老爷子正在休息,小声点,跟我来。”
他缓缓前行,锦衣卫紧随其后。
“建文的同伙去向可有线索?”
朱瞻基问道,目光扫过锦衣卫。
锦衣卫们沉默片刻,相互对视。
朱瞻基面色微沉。
“到底何事?”
他皱起眉头。
皇爷爷交代的任务,若此刻断了线索,将错失良机。
锦衣卫面露难色:“他们离开应天城后似人间蒸发,我等未能寻得!”
朱瞻基面色骤沉。
他扫视众锦衣卫,怒气不言而喻。
“身为锦衣卫,世间岂有你们追踪不得之人?如今这是何状?竟寻他无果?”
朱瞻基神色不悦,怒气显然。
“太孙息怒,我等即刻去查!”
众人跪拜,急声 ** 。
“不惜一切代价,务必查出!”朱瞻基淡言。
他语毕,四周顿陷沉寂。
锦衣卫点头欲去,却被朱瞻基唤住。
“此等人定是有备,察觉我等追踪,故隐匿行踪!”
“此刻再查,恐难觅其踪迹!”
朱瞻基大笑:“但我信他们不会凭空消失,若我所料不差,定会再现!”
“而你们……”
他望向锦衣卫。
“唯一要做之事便是……”
锦衣卫面面相觑,皆望向太孙。
“望太孙明示!”他们齐声请示。
“唯一要做之事,便是守株待兔!”
“在应天城外潜伏,不可暴露身份,我料他们定会再现!”朱瞻基淡笑。
“尤其是年底,你们更需警惕,此时他们或会趁机潜入应天城!”
朱瞻基面色可怖。
“切记,此次不可再失手!”
言及此处,他语气一顿。
他话落,周遭气氛愈发沉寂。
锦衣卫们郑重地点头,随即行动起来。
朱瞻基的这番举动,自然也吸引了汉王与**的注意。
喜欢四合院:取妻何雨水,秦淮如哭了
他嘴角微扬,步伐稳健。朱瞻基紧随其后,一眼瞥见女帝等人。
朱瞻基打趣道:“四叔身边美女环绕,真是让人羡慕。”
朱高着瞪了朱瞻基一眼,轻拍其头:“你这小子,就会拍马屁,若被你娘知晓,看你如何收场。”
朱瞻基闻言,心中一凛,最怕的还是母亲那严厉的管教。他疑惑地看着朱高着,眼中闪过一丝八卦之光。
“四叔,我有个疑惑,能否为我解答……”朱瞻基轻声询问。
他眼皮轻跳,略带羞涩地望向四叔。
“别拐弯抹角了,说吧。”朱高着瞪了他一眼。
“我就是好奇,你是否认识我母亲?感觉你们挺熟的。”朱瞻基小心翼翼地问。
朱高着脚步一顿,脸色瞬间阴沉,狠狠瞪了侄子一眼。
“你这小子,学会套话了?跟谁学的?”朱高着质问。
朱瞻基尴尬地挠头。
“若你真想知道,回去问你母亲吧,她肯定知道些 ** !”朱高着忽然说道。
正当朱瞻基准备放弃之际,四叔又开了口。
朱瞻基眼睛一亮,因为他最爱打听八卦。
“真的吗?!”他急切地问。
“当然是真的,你以为呢?”朱瞻基连连点头。
叔侄俩边走边聊,很快便到了奉天殿。
一到奉天殿,只见朱高着向朱棣行礼:“见过父皇!”
朱瞻基则笑道:“皇爷爷,四叔,那我先告退了。”
“不必退下。”朱棣说,“今天让你四叔来,是想问问今天刺杀之事。”
说到这里,他语气一顿。
听完这话,朱瞻基对四叔多了几分佩服。
显然,四叔十分敏锐,一下子就猜到了。
若非亲耳所闻,实在难以置信。
他本以为四叔只是随口一说。
未料,爷爷派四叔来此,竟真为刺杀之事。
“父皇英明!”
“父皇,您心里应有数!”
朱高着笑吟吟地说。
“你这小子,就知道瞎扯!”
“这次朕就想问问你,可知是何人所为?”
朱棣问:“你现在的身份非同小可,身为大明太子,我不信你一无所知!”
朱高着沉默片刻。
朱瞻基也望向四叔,同样渴望知晓答案。
“此事不难理解,想让于谦死的人便是凶手!”
“昨日我提拔于谦为内阁大臣,便遭百官反对,那些反对者,是否皆有嫌疑?”
朱高着淡然问道。
言罢,四周陷入死寂。
朱棣亦陷入沉思,他并非愚钝之人,瞬间便品出其中意味。
他缓缓点头:“有此可能,你这么一说,确有道理!”
朱棣颇为满意地点点头,脸上泛起波澜,随即微微一笑。
“只怕这次,他真的慌了!”
“那些官员,恐怕也坐不住了!”
朱高着笑道。
“锦衣卫非等闲之辈,定能查出幕后 ** !”
朱棣淡淡说道,随即看向儿子。
“此番征战归来,该处理之事已毕,监国之责,便交由你承担吧!”
朱棣突然开口。
“这……”
朱高着眼神闪烁。
他可不想过早接手这烫手山芋。
不然,太累了,大明的太子就是被累死的。
他后宫佳丽众多,尚未尽享,此时监国,绝非明智之举。
朱高着的眼眸微微闪烁。
“父皇,我还有其他事要做,先告辞了!”
话音未落,朱高着已带着几分心虚,匆匆逃离。
朱棣脸色铁青,怒吼道:“臭小子,你给我站住!”
然而,无论朱棣如何呼喊,朱高着早已远去。
朱棣愤怒地将手中的鞋掷出,却已不及。
“这小子,跑得倒快!”
朱棣摇头叹息。
朱瞻基在一旁目睹此景,不禁缩了缩头。
恐怕只有四叔,才敢如此对爷爷说话。
若换作自己,便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如此行事。
他确实不敢。
朱瞻基迅速拾起爷爷的鞋,小心翼翼地为他穿上。
朱棣坐在龙椅旁,轻轻拍了拍腿,感慨道:“老了,真的是老了。”
谁又能想到,这位大明皇帝也会有如此感叹。
“爷爷,您可别乱说,在我心中,您可是大英雄!”
朱瞻基竖起大拇指,开始恭维起来。
朱棣摇头苦笑,心中无奈。
“几天不见,你倒是学会拍马屁了,是不是跟你四叔学的?”
朱棣瞪了他一眼。
“你要说实话,敢说假话,我饶不了你!”
朱瞻基急忙辩解:“我只是实话实说,绝无他意。”
他的求生欲依然强烈。
朱棣神色复杂地望向自己的大孙子。
“这些年,你父亲监国确实辛苦了。”朱棣感慨道,“我也感到有些愧疚。”
朱瞻基安慰道:“爷爷不必自责,这是父亲的职责所在。而且有四叔的丹药,父亲现在已无大碍。”
朱棣微微摇头,脸上满是无奈:“你四叔现在越来越狡猾了,一提监国之事,他就跑得飞快。”
他苦笑一声,对这个总是想逃避的儿子毫无办法。
“若是老二和老三,我绝不会如此纵容。”朱棣继续说道。
朱瞻基憨厚一笑,没有接话。
“你要记住,以后多向你四叔学习,他身上有很多值得你借鉴的地方。”朱棣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们是一家人,要团结和睦。”
他认真地看着朱瞻基,心中五味杂陈。
想到朱瞻基在历史上曾对二叔下手,朱棣虽知二叔有错在先,但仍对朱瞻基的行为感到震惊。
不过,如今历史已改,他对家人的重视依旧不变。
朱瞻基神色坚定:“皇爷爷放心,我绝不会对至亲下手。”
他心中明白爷爷对此事的在意,于是重重跪下,磕头保证:“我向爷爷发誓,绝不会发生那样的事!”
朱棣脸色稍缓,挥了挥手:“记住你的誓言就好。”
朱瞻基起身,依偎在爷爷身旁。
“另外,有件事得告诉你,郑和不久后将归来。”朱棣说道。
“哦?真的吗?”朱瞻基惊讶地问。
“千真万确,众多王国与民众搭乘他的船只返回,此番归来,必定又是一番忙碌。”朱棣回应。
“太好了,我许久未见郑和,此次归来定要与他共饮!”朱瞻基笑着点头。
“好了,你现在年幼,不宜多饮。”朱棣摇了摇头。
但很快,他似乎想起了什么。
“对了,有件事需问你,关于建文的调查进展如何?”朱棣突然问道。
对他而言,建文之事最为挂心,建文的下落也让他耿耿于怀。
无论外界如何评价建文,他是真的想知道 ** 。
有人称他为篡位者,有人指他夺侄子皇位。
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想起父亲朱元璋,仿佛父亲总在质问他:
“棣儿,为何要夺你侄子的皇位?”
每次想到这句话,朱棣都会被惊醒。
他最惧怕的就是朱元璋。
有时梦中,父亲质问他;有时,父亲持刀欲砍他。
众人皆称他为篡位者,得位不正。
但古往今来,谁又有他这般成就?
文能治国,武能安邦!
他不曾后悔,以后也不会。
若时光倒流,他仍会如此抉择。
当年若非建文相逼,他也不至于急于行动。
如今若能找到建文,他真想与他促膝长谈。
大明江山在他手中繁荣,他自认做得比建文好千百倍。
因此,他渴望见到建文,让他明白这一切。
朱瞻基心知肚明,对这位皇爷爷了如指掌。
“爷爷请宽心,我已派人追查,建文的行踪不久便能揭晓!”
朱瞻基语气坚定。
“有你这话,我便安心了。”
朱棣微笑颔首。
他轻轻摆手。
“去吧,别陪我这老头子了,你有你的事务要处理。”
朱棣淡然说道。
“不,我就想陪陪皇爷爷!”
“我哪也不去!”
朱瞻基撒娇道,脸上洋溢着笑容。
“你这小子,何时变得如此粘人?”
朱棣笑骂,语气中带着宠溺。
“好了,快回去吧,郑和也快回来了,你也准备准备。”
朱棣再次微笑说道。
朱瞻基笑着点头,随即离开了奉天殿。
步出大殿,他心中泛起涟漪,脑海中回响着爷爷的话。
爷爷让他向四叔学习,否则不会有此成就。
此时,几名锦衣卫走近。
朱瞻基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老爷子正在休息,小声点,跟我来。”
他缓缓前行,锦衣卫紧随其后。
“建文的同伙去向可有线索?”
朱瞻基问道,目光扫过锦衣卫。
锦衣卫们沉默片刻,相互对视。
朱瞻基面色微沉。
“到底何事?”
他皱起眉头。
皇爷爷交代的任务,若此刻断了线索,将错失良机。
锦衣卫面露难色:“他们离开应天城后似人间蒸发,我等未能寻得!”
朱瞻基面色骤沉。
他扫视众锦衣卫,怒气不言而喻。
“身为锦衣卫,世间岂有你们追踪不得之人?如今这是何状?竟寻他无果?”
朱瞻基神色不悦,怒气显然。
“太孙息怒,我等即刻去查!”
众人跪拜,急声 ** 。
“不惜一切代价,务必查出!”朱瞻基淡言。
他语毕,四周顿陷沉寂。
锦衣卫点头欲去,却被朱瞻基唤住。
“此等人定是有备,察觉我等追踪,故隐匿行踪!”
“此刻再查,恐难觅其踪迹!”
朱瞻基大笑:“但我信他们不会凭空消失,若我所料不差,定会再现!”
“而你们……”
他望向锦衣卫。
“唯一要做之事便是……”
锦衣卫面面相觑,皆望向太孙。
“望太孙明示!”他们齐声请示。
“唯一要做之事,便是守株待兔!”
“在应天城外潜伏,不可暴露身份,我料他们定会再现!”朱瞻基淡笑。
“尤其是年底,你们更需警惕,此时他们或会趁机潜入应天城!”
朱瞻基面色可怖。
“切记,此次不可再失手!”
言及此处,他语气一顿。
他话落,周遭气氛愈发沉寂。
锦衣卫们郑重地点头,随即行动起来。
朱瞻基的这番举动,自然也吸引了汉王与**的注意。
喜欢四合院:取妻何雨水,秦淮如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