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只要我决心做的事,定会成功-《四合院:取妻何雨水,秦淮如哭了》

  朱棣深知,即便他真要除掉建文,也绝不能公然行事。

  他明白,此事一旦曝光,他将遗臭万年。

  因此,他绝不会公然下手。

  “建文皇帝安好,现已遁入空门。”徐滨缓缓说道,“我此次便是奉他之命而来,为那三万人的性命。”

  他望向大明太子。

  “建文皇帝心系百姓,若非如此,他也不会现身。否则,这三万人恐已命丧太子之手。”

  谁知朱高煦微微一笑,这位大明太子,未来的 ** ,竟给人一种不寒而栗之感。

  “这三万人的生死,全看建文皇帝是否现身了。”

  “若他现身,一切都好商量;若是不来……”

  他语气一顿,目光变得凌厉无比。

  “若是不来,又能怎样?”

  徐滨问:

  “若他不来,这三万人便只有死路一条,三万条性命,生死皆系于他一念之间!”

  “你杀害那么多人,难道就不怕遭天谴,不怕世人非议吗?”

  徐滨情绪激动。

  那可是整整三万人,其中不知有多少无辜之人。

  而大明太子,若真要赶尽杀绝……

  那该是多么可怕、多么令人恐惧之事!

  此时,他目光紧锁朱高着。

  “这与我何干?”

  “父皇不敢杀之人,我敢杀!”

  “我乃大明太子,我的话便是规矩!”

  此刻的朱高着,尽显威严!

  连朱棣见了,也为之动容,心中激动不已。

  好一个“我的话便是规矩”!

  不愧是我老朱家的血脉,不愧是我大明太子!

  ……

  听闻此言,徐滨心生恐惧,眼皮狂跳。

  至此,他才真正意识到,这位太子才是最令人畏惧的存在。

  正如他所说所做,只要他愿意,这世间无人能阻。

  徐滨想到瓦剌之灭、鞑靼之亡,皆是朱高着所为,不禁心生寒意,不敢再直视他。

  即便是建文在此,听闻太子之言,恐怕也会惊恐万分。

  这位太子,恐怕才是最深藏不露、杀戮最重之人!

  “这么多年了,终于等到他的消息了……”

  朱棣心中感动,眼眶微湿。

  他长久以来期盼的这一天终于到来,建文的消息让他心中的重负渐渐消散。

  “建文此刻身在何处?”朱棣急切询问。

  徐滨答道:“若想见他,必须依从他的条件。我作为中间人,必须回去传达警告。”

  他语气稍顿,“只是不知大明皇帝是否愿意此刻放我离去,好让我告知建文皇帝?”

  朱棣审视了他一眼,答道:“可以,我不会阻拦。”

  徐滨继而请求:“希望陛下也不要派人跟踪,那并无必要。”

  朱棣冷笑一声,“朕还没到那步田地。再说,现在焦急的是你们,而非朕。跟不跟踪,已无关紧要,只看建文是否敢于现身。”

  他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微笑,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徐滨深吸一口气,重重看了朱棣和太子一眼,随后转身离去。

  朱棣与太子静默注视,未曾言语。

  良久,朱棣望向太子,“这位徐滨倒是颇有骨气,我们的手下竟有这样的忠臣,实属罕见。”

  朱棣的话语带着几分讽刺。

  太子朱高着微微皱眉,回应道:“父皇所言极是,但……这样的忠臣若不能为大明,为父皇所用,我认为应当尽早除去。”

  他语气冷淡,“宁可错杀,也不可留下隐患。若真让这样的毒瘤存在,对大明绝非好事。”

  “言之有理,极为出色!”

  “朕信任你的判断,既然你有此意愿,便放手一搏吧!”

  “朕日后也不会再给你设置障碍,毕竟你将是继位的 ** 。”

  朱高着尴尬地挠了挠头。

  “父皇,就别打趣我了!”

  他微微一笑。

  ……

  大明边界之外,一处幽深山谷。

  一座深邃的山峰之巅,建文正躺在那里。

  夜色已深,他的眼神中泛起波澜,凝视着满天星辰。

  他突然开口问道:

  “祖父,我真的不适合做皇帝吗?”

  他痴痴自问:“当年的削藩,或许是我太心急了。”

  自言自语后,他又沉沉睡去。

  而不知何时,两人悄然出现在不远处。

  他们悄无声息,如同幽灵,行踪不定。

  这两人正是不良人中的高手,上官云阙与温涛。

  二人相视一笑,满是嘲讽。

  “这位皇帝真是无能,我听说朱元璋临终前,可是将江山托付给了他!”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上官云阙幸灾乐祸。

  “谁说不是呢?真不明白大帅为何重用他!”温涛也面露不屑。

  “只因他是唯一继承人,只有大帅能控制他,日后方能改大明为大唐!”

  “在大唐未竟的事业,大帅誓要在此世完成!”

  上官云阙闻言,激动不已。

  “可如今这世上已无大唐血脉,即便重建王朝,怕也非大唐了吧!”温涛细心指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谁料上官云阙直接拍了下他的头。

  温涛摸了摸脑袋,一脸无辜。

  “已确定其位置,速去禀报大帅!”温涛忽道。

  上官云阙轻撅嘴角,终未多言。

  二人悄然离去,默默消失在原地。

  远离海岛,茫茫大海之上,一叶扁舟缓缓驶近。

  舟上众人挺立,不良帅赫然在列,威严而立,其身后皆为不良人。

  三千院,不良人组织舵主,上前禀报:“大帅,属下已遣人通知玄冥教孟婆,她必会即刻赶来。”

  言罢,偷瞄大帅一眼,只见大帅微微颔首,未置一词。

  镜心魔亦趋步上前:“大帅,温涛与上官正追查建文下落,想必不久即有消息。”

  大帅淡然回应:“身为不良人,行事当速。数日已过,若有丝毫怠慢……”

  “本帅取其性命,易如探囊取物!”

  不良人心头一凛,深知大帅威严不可侵犯。

  大帅,天地间唯一令人敬畏之人,如锁链般束缚世间众人。

  逆其意者,后果自知。

  舟至岸边,镜心魔轻声提醒:“大帅,已至陆地。”

  大帅稳步上岸,嗅着陆地气息,似有几分沉醉。

  面具之下,喜怒哀乐,无人知晓。

  “多年矣,终至此地!”大帅自语间,远处两道人影缓缓逼近,行踪飘忽,如影随形。

  温涛与上官云阙现身。

  “不良人参见大帅!”

  两人齐声说道。

  不良帅扫视二人。

  “交代你们打听的消息,可有结果?”

  不良帅轻声询问。

  上官云阙笑答:“大帅放心,事情已查清,建文的下落我们也已知晓。他此刻正在应天城外,意图觐见永乐皇帝。”

  闻此,不良帅眼神微动。

  上官云阙继续道:“但大帅,若建文真见了永乐皇帝,恐有不测。”

  不良帅冷笑:“这位大明太子,手段不少。为逼建文现身,竟连三万靖难遗孤的主意都打上了。”

  不良帅微微一笑。

  “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动?”

  上官云阙担忧地问。

  “我得见见这位建文,毕竟他是我手中的傀儡,不能有事。”

  不良帅道,“只要他能为我所用,大明必将翻天覆地,大唐辉煌亦将重现!”

  言及此,他眼中闪烁着光芒,手紧握成拳。

  “只要我决心做的事,定会成功!

  至少目前,确是如此。”

  他眼中浮现笑意,随即语气转厉:“继续监视,我要知道他们的落脚处,我要亲自见他!”

  “遵命!”

  不良人们齐声回应。

  不良帅转向三千院:“你随我同行,此次任务重大!”

  三千院点头应允。

  ……

  同一时刻。

  应天城外。

  徐滨正一步步前行,已踏出城门。

  他即将前往之地,正是建文所在。

  不知行了多久,夜幕已降,他渐近建文皇帝所处。

  离建文已不远,他稳步前行。

  但很快,他察觉到身后似有尾随之人。

  徐滨心中一惊,反应强烈。

  他缓缓转身,咬牙切齿道:“何方神圣,现身一见!”

  其声嘶力竭。

  “不愧是建文身边的人,反应敏锐!”一道清冷之声响起。

  ……

  某章

  那声音响起之际,一人仿若瞬移,立于徐滨眼前。

  徐滨从未见过如此速度,惊恐万分,脸色惨白。

  他抬头望去,只见一戴斗笠、覆恐惧面具的男子立于前,眼神犀利,目光如炬,无人能揣测其心思。

  “阁下何人?”徐滨颤声问。

  那人轻笑一声,正是不良帅。

  “你无权知晓本帅之名!”言罢,一掌挥出。

  徐滨口吐鲜血,当即晕厥。

  数名不良人悄然现身,将徐滨带走,迅速离去。

  此景之下,天地一片寂静。

  此时,不良帅背手而立,似在等人。

  不久,一人缓缓走来。

  他走近时,眼神变得锐利。

  此人正是徐滨,却又非徐滨。

  他实为另一人,不良人组织中的舵主,名曰三千院,此刻正冒充徐滨。

  “徐滨之事,你应已全盘掌握,此次见建文,你知晓该如何行事?”不良帅道。

  “明白,我自有分寸。”三千院微微颔首。

  不良帅未作多言,随即离去,踪影全无。

  “恭送大帅!”众人齐声道。

  在建文之处,他闭目养神,静待时光。

  不久,一锦衣卫步入,目光掠过建文。

  “何事?”建文问。

  “启禀皇上,徐滨已归!”锦衣卫答。

  建文摆手:“知道了,宣他进来。”

  未及一炷香时,徐滨现身。

  建文初见,心头掠过一丝异样,旋即打消。

  他确信此人无误,然未知眼前徐滨已被替换。

  “任务进展如何?”建文问。

  “皇上,一切已就绪,朱棣亦已通知,具体时日,还需皇上定夺。”徐滨(三千院)答。

  建文闻言,略作沉吟,旋即恢复平静。

  喜欢四合院:取妻何雨水,秦淮如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