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愣了愣,望向盖聂,似乎在等待回应。盖聂见状,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开始如实禀报。
“刚得知,小张击败了不良帅,但只是将他逼入深渊,生死未卜……”
盖聂稍作沉默,他也不确定不良帅是否已死。
若不良帅未死,将是 ** 烦,前所未有。对朱棣而言,不良帅极为恐怖,若真存活,将对大明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
“必须确认,若不良帅未死,麻烦甚大,必须找到他的下落!”
朱棣淡淡道:“有句话说得好,此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言及此,他语气微顿,无人知晓他心中所想。
世界突然变得异常宁静。
此刻,盖聂望向皇帝,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
“陛下其实无需顾虑我是否了解小庄的实力。即便不良帅此次未死,坠入那无底深渊,恐怕也难逃一死。”
盖聂平和地说道,他对此心知肚明。
朱棣闻言,缓缓点头,目前也只能如此宽慰自己,毕竟不良帅已坠入深渊。
从那深渊坠落,生存的希望渺茫至极。
至于他究竟生死如何,还需慢慢探查。
于是,朱棣再次轻轻点头,没有再多言。
朱高煦的军队缓缓行进,他们的目的地是大明。
此刻,他们载誉而归,因为胜利了,这是前所未有的喜事。
此次,朱高煦立下赫赫战功,因为消灭倭寇后,大明境内将不再有这样的小岛存在。
这样的小岛,日后绝不会再出现,至少目前来看确实如此,令人难以置信。
而此事,还有一人已知晓,那便是大明太子朱高着。
他微微一笑,脸上洋溢着淡淡的喜悦。
“太好了,日后日本将不复存在,再也不会侵犯我中华!”
朱高着一字一顿地说道。
对他来说,即便汉王此次未出手,他也会设法消灭这个小小的日本,因为留着他们并无必要。
军队迅速行动,不久便重返京城。
朱高煦此刻意气风发,因他此番立下赫赫战功——剿灭了整支倭寇队伍。
他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大英雄,荣耀归京。
随后,他独自前往奉天殿,本想向父亲炫耀一番。
但刚到场,便见太子与朱棣正交谈甚欢,他一时语塞,独自站立,稍显尴尬。
不过,他很快调整过来,走上前跪下禀报:
“父皇,儿臣此番凯旋!”
“所有倭寇已被平定,首领亦被擒获,正在殿外等候发落。”
朱高煦字字铿锵。
朱棣望向他,缓缓走来,亲自将其扶起。
“好,此番你做得很好,立下大功,起来吧,日后必有重赏!”
朱棣欣慰点头,又转向朱高煦许下承诺:
“你如此英勇,朕定要为你大办庆功宴!”
一旁的朱高着听罢,心中暗笑却未表露,他深知父亲此言乃是为了安抚朱高煦,毕竟后者刚打了胜仗,若不有所表示,恐有不妥。
而朱高煦信以为真,深受感动,连连磕头。
“好了,我们是一家人,不必如此,过于客气反倒生分。”朱棣说道。
朱高煦闻言,未再多言,只是望向太子。
“此番多亏你的人相助,那些不良人实在可恶,竟敢此时现身,若非你的人及时赶到,我定要将他们一一铲除!”
朱高煦紧握双拳,怒意难掩。
朱棣轻拍他的头。
“臭小子,别啰嗦了,你那点心思,我还不知道?”
朱棣瞪了他一眼。
“这次若非我出面,结果难料。若不是我及时派人相助,你真以为自己能打败那些恶徒?”
一旁的朱高着不屑地撇嘴。
朱高煦尴尬一笑,不敢再多言。
“没事了,你退下吧!”
朱棣摆手,语气稍顿。
“庆功宴安排在年后,届时与郑和一同举行,他又要下西洋了。”
朱棣缓缓道:“那个首领,我不想再见,眼不见心不烦,直接斩了吧。”
朱高煦点头,毫不犹豫,缓缓离去。
他迅速回到府邸,此次立下大功,又思念家人,急于归家,不知妻子是否念他,且他们已许久未亲密。
朱棣望着朱高煦离去,微微一笑,眼神复杂。他心中对老二已有所不同,只因他有模拟器,见证了老二的一生,未料其最终自取 ** 。
若老二不自大,一切尚可商量,可惜他过于居功。
如今他活着,尚能震慑,若有不测,亦无须担心,毕竟还有太子在。
他对太子颇为放心,若此次太子能压制住老二,那便是好事。
“罢了罢了,你也回去,我好生歇息。”
朱高着微微颔首,随即毅然转身,迅速离开了奉天殿。
此时,在东宫内,朱高着已归来。他归来后心中仍有疑虑,遂召来卫庄。
面对卫庄,朱高着眼神微动,轻声问道:“你能否确信,那位不良帅确已身亡?”
朱高着眉头微蹙,此事显然并不简单。卫庄轻轻摇头,显然也不甚明了,犹豫片刻后,将先前之事尽数告知朱高着。
得知详情后,朱高着目光闪烁,自言自语道:“万丈深渊,他人落入必死无疑,但他却绝不会死!”
卫庄闻言一愣,不解其意。朱高着微微一笑,反问道:“若是你落入深渊,又当如何?”
卫庄一时语塞。朱高着继续道:“别忘了,他可是活了三百年的怪物,轻易难以致死。万丈深渊虽险,但他定能生还,这是我的直觉!”
卫庄沉默片刻,终未再言。既然太子殿下如此断定,那不良帅很可能并未身亡。
“罢了,你也无需多想。他若再现,我们自会知晓。眼下,我们还是各安其职吧!”朱高着说道。
朱高着微微一笑:“此刻,那不良帅必定不敢轻举妄动,这段时间定能平静。”
……
卫庄闻言,轻轻点头,现状确实如此。
一时之间,四周陷入沉寂,无人言语。
此刻,老人深吸了一口气,缓缓道:“好了,你也别太操劳,现在最重要的是休息,年后或许还有重任交给你。”
老人面带微笑,语气和蔼。
卫庄闻言,点头回应,他明白太子的心意。
年关很快过去。
郑和步入大殿,奉天殿内一片宁静。
在这寂静的环境中,人们不禁望向这位大明功臣。
郑和下西洋,彰显大明国威,此举对大明确有诸多益处,亦是朱棣一直以来的心愿。
他深知,必须让大明日益强盛。
年关将至,奉天殿内,朱棣辗转难眠,思绪万千。
无人知晓他的心思,片刻后,他轻轻挥手。
一旁,一道身影悄然浮现,正是盖聂。
他望向朱棣,面露疑惑。
“睡不着啊,此刻实在难以入眠,这样吧,你随我去个地方。”
老爷子突然开口。
此言一出,盖聂微微一愣。
他凝视着大明皇帝,不解其言下之意。
“皇上,您欲往何处?”盖聂问。
“我想去的地方,乃是诏狱。”老爷子忽然说。
此言一出,盖聂稍愣,随即恍然。
“莫非,您此行只为见建文?”他试探着问。
“正是,无论如何,我都要再见他一面。年关将至,他终归是朱家人。”皇帝答。
盖聂闻言沉默,终是点头,遵从朱棣之意。
“既然如此,我随你同往,如此方为安全。”他忽道。
朱棣点头,这正是他让盖聂同行之考量。
两人缓步离开奉天殿,边走边谈,相谈甚欢。
但朱棣忽皱眉,似有话说。
“我有一事欲问,不知你是否知晓答案……”他启口。
“皇上但说无妨,我所知必言,绝无隐瞒!”盖聂答。
“我只想问,你觉得建文的余党是否已尽除?”皇帝突然问。
此言一出,四周骤静。
未几,盖聂沉默良久,终摇头。
“此事我知之甚少,但皇上无须忧虑,此刻我心中明了!”
“世间难免有漏网之鱼,只要他们安分守己,便无大碍。”
朱棣急忙接口:“倘若他们不安分呢?又当如何应对?!”
盖聂稍作沉默,真不知从何说起,心中却似有千言万语。
朱棣见状,微微一笑。
“无需客气,但说无妨,你我之间何须见外。”
片刻后,朱棣大笑,重重拍了拍盖聂的肩。
盖聂如今的实力非凡,更是鬼谷传人。
随即,盖聂不再迟疑,细细道来。
“我的意思是,建文既已被擒,那些靖难遗孤是否可以赦免?赦免他们对大明亦有益处。”
盖聂略一犹豫,继续说道:“我认为唯有赦免天下,方能成就真正强者,成为超越嬴政的千古一帝。”
言罢,朱棣眼神 ** ,目光闪烁。
“超越嬴政的千古一帝吗?”
他喃喃自语,心生向往,这始终是他的追求。
他最渴望的是与父亲交谈,若父亲仍在,定要让他看看自己将大明治理得日益强盛,永乐盛世便是明证。
因此,无论何时何地,他的首要任务便是赢得朱元璋的信任。
这极为难得,也难以实现,至少目前如此。
“罢了,无需多言,过往云烟,我绝不承认,若建文当年真对我们下手,史书上的结局亦不会两样。”朱棣平静地说道。
正如他所言,一切确如他所想。若时光倒流,他仍会做出同样选择。忆及当年在顺天府,生死悬于一线,又有谁曾为我们求情?
朱棣轻声道:“功过是非,还是留给后人评判吧。”
……
老爷子沉默,于他而言,再多言语亦是徒劳。他坚信功过应由后人评说,且他从不后悔,永远不会。
若时光能倒流,他仍会坚持己见,再次面临抉择,他亦会如此。因为他深知,身为大明皇帝,他别无选择。
微风拂过,他的面容略显变化,深吸一口气。
“年关将至,你我再走一趟,我想去见见建文。”老爷子缓缓道,眼皮微微跳动。
“刚得知,小张击败了不良帅,但只是将他逼入深渊,生死未卜……”
盖聂稍作沉默,他也不确定不良帅是否已死。
若不良帅未死,将是 ** 烦,前所未有。对朱棣而言,不良帅极为恐怖,若真存活,将对大明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
“必须确认,若不良帅未死,麻烦甚大,必须找到他的下落!”
朱棣淡淡道:“有句话说得好,此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言及此,他语气微顿,无人知晓他心中所想。
世界突然变得异常宁静。
此刻,盖聂望向皇帝,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
“陛下其实无需顾虑我是否了解小庄的实力。即便不良帅此次未死,坠入那无底深渊,恐怕也难逃一死。”
盖聂平和地说道,他对此心知肚明。
朱棣闻言,缓缓点头,目前也只能如此宽慰自己,毕竟不良帅已坠入深渊。
从那深渊坠落,生存的希望渺茫至极。
至于他究竟生死如何,还需慢慢探查。
于是,朱棣再次轻轻点头,没有再多言。
朱高煦的军队缓缓行进,他们的目的地是大明。
此刻,他们载誉而归,因为胜利了,这是前所未有的喜事。
此次,朱高煦立下赫赫战功,因为消灭倭寇后,大明境内将不再有这样的小岛存在。
这样的小岛,日后绝不会再出现,至少目前来看确实如此,令人难以置信。
而此事,还有一人已知晓,那便是大明太子朱高着。
他微微一笑,脸上洋溢着淡淡的喜悦。
“太好了,日后日本将不复存在,再也不会侵犯我中华!”
朱高着一字一顿地说道。
对他来说,即便汉王此次未出手,他也会设法消灭这个小小的日本,因为留着他们并无必要。
军队迅速行动,不久便重返京城。
朱高煦此刻意气风发,因他此番立下赫赫战功——剿灭了整支倭寇队伍。
他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大英雄,荣耀归京。
随后,他独自前往奉天殿,本想向父亲炫耀一番。
但刚到场,便见太子与朱棣正交谈甚欢,他一时语塞,独自站立,稍显尴尬。
不过,他很快调整过来,走上前跪下禀报:
“父皇,儿臣此番凯旋!”
“所有倭寇已被平定,首领亦被擒获,正在殿外等候发落。”
朱高煦字字铿锵。
朱棣望向他,缓缓走来,亲自将其扶起。
“好,此番你做得很好,立下大功,起来吧,日后必有重赏!”
朱棣欣慰点头,又转向朱高煦许下承诺:
“你如此英勇,朕定要为你大办庆功宴!”
一旁的朱高着听罢,心中暗笑却未表露,他深知父亲此言乃是为了安抚朱高煦,毕竟后者刚打了胜仗,若不有所表示,恐有不妥。
而朱高煦信以为真,深受感动,连连磕头。
“好了,我们是一家人,不必如此,过于客气反倒生分。”朱棣说道。
朱高煦闻言,未再多言,只是望向太子。
“此番多亏你的人相助,那些不良人实在可恶,竟敢此时现身,若非你的人及时赶到,我定要将他们一一铲除!”
朱高煦紧握双拳,怒意难掩。
朱棣轻拍他的头。
“臭小子,别啰嗦了,你那点心思,我还不知道?”
朱棣瞪了他一眼。
“这次若非我出面,结果难料。若不是我及时派人相助,你真以为自己能打败那些恶徒?”
一旁的朱高着不屑地撇嘴。
朱高煦尴尬一笑,不敢再多言。
“没事了,你退下吧!”
朱棣摆手,语气稍顿。
“庆功宴安排在年后,届时与郑和一同举行,他又要下西洋了。”
朱棣缓缓道:“那个首领,我不想再见,眼不见心不烦,直接斩了吧。”
朱高煦点头,毫不犹豫,缓缓离去。
他迅速回到府邸,此次立下大功,又思念家人,急于归家,不知妻子是否念他,且他们已许久未亲密。
朱棣望着朱高煦离去,微微一笑,眼神复杂。他心中对老二已有所不同,只因他有模拟器,见证了老二的一生,未料其最终自取 ** 。
若老二不自大,一切尚可商量,可惜他过于居功。
如今他活着,尚能震慑,若有不测,亦无须担心,毕竟还有太子在。
他对太子颇为放心,若此次太子能压制住老二,那便是好事。
“罢了罢了,你也回去,我好生歇息。”
朱高着微微颔首,随即毅然转身,迅速离开了奉天殿。
此时,在东宫内,朱高着已归来。他归来后心中仍有疑虑,遂召来卫庄。
面对卫庄,朱高着眼神微动,轻声问道:“你能否确信,那位不良帅确已身亡?”
朱高着眉头微蹙,此事显然并不简单。卫庄轻轻摇头,显然也不甚明了,犹豫片刻后,将先前之事尽数告知朱高着。
得知详情后,朱高着目光闪烁,自言自语道:“万丈深渊,他人落入必死无疑,但他却绝不会死!”
卫庄闻言一愣,不解其意。朱高着微微一笑,反问道:“若是你落入深渊,又当如何?”
卫庄一时语塞。朱高着继续道:“别忘了,他可是活了三百年的怪物,轻易难以致死。万丈深渊虽险,但他定能生还,这是我的直觉!”
卫庄沉默片刻,终未再言。既然太子殿下如此断定,那不良帅很可能并未身亡。
“罢了,你也无需多想。他若再现,我们自会知晓。眼下,我们还是各安其职吧!”朱高着说道。
朱高着微微一笑:“此刻,那不良帅必定不敢轻举妄动,这段时间定能平静。”
……
卫庄闻言,轻轻点头,现状确实如此。
一时之间,四周陷入沉寂,无人言语。
此刻,老人深吸了一口气,缓缓道:“好了,你也别太操劳,现在最重要的是休息,年后或许还有重任交给你。”
老人面带微笑,语气和蔼。
卫庄闻言,点头回应,他明白太子的心意。
年关很快过去。
郑和步入大殿,奉天殿内一片宁静。
在这寂静的环境中,人们不禁望向这位大明功臣。
郑和下西洋,彰显大明国威,此举对大明确有诸多益处,亦是朱棣一直以来的心愿。
他深知,必须让大明日益强盛。
年关将至,奉天殿内,朱棣辗转难眠,思绪万千。
无人知晓他的心思,片刻后,他轻轻挥手。
一旁,一道身影悄然浮现,正是盖聂。
他望向朱棣,面露疑惑。
“睡不着啊,此刻实在难以入眠,这样吧,你随我去个地方。”
老爷子突然开口。
此言一出,盖聂微微一愣。
他凝视着大明皇帝,不解其言下之意。
“皇上,您欲往何处?”盖聂问。
“我想去的地方,乃是诏狱。”老爷子忽然说。
此言一出,盖聂稍愣,随即恍然。
“莫非,您此行只为见建文?”他试探着问。
“正是,无论如何,我都要再见他一面。年关将至,他终归是朱家人。”皇帝答。
盖聂闻言沉默,终是点头,遵从朱棣之意。
“既然如此,我随你同往,如此方为安全。”他忽道。
朱棣点头,这正是他让盖聂同行之考量。
两人缓步离开奉天殿,边走边谈,相谈甚欢。
但朱棣忽皱眉,似有话说。
“我有一事欲问,不知你是否知晓答案……”他启口。
“皇上但说无妨,我所知必言,绝无隐瞒!”盖聂答。
“我只想问,你觉得建文的余党是否已尽除?”皇帝突然问。
此言一出,四周骤静。
未几,盖聂沉默良久,终摇头。
“此事我知之甚少,但皇上无须忧虑,此刻我心中明了!”
“世间难免有漏网之鱼,只要他们安分守己,便无大碍。”
朱棣急忙接口:“倘若他们不安分呢?又当如何应对?!”
盖聂稍作沉默,真不知从何说起,心中却似有千言万语。
朱棣见状,微微一笑。
“无需客气,但说无妨,你我之间何须见外。”
片刻后,朱棣大笑,重重拍了拍盖聂的肩。
盖聂如今的实力非凡,更是鬼谷传人。
随即,盖聂不再迟疑,细细道来。
“我的意思是,建文既已被擒,那些靖难遗孤是否可以赦免?赦免他们对大明亦有益处。”
盖聂略一犹豫,继续说道:“我认为唯有赦免天下,方能成就真正强者,成为超越嬴政的千古一帝。”
言罢,朱棣眼神 ** ,目光闪烁。
“超越嬴政的千古一帝吗?”
他喃喃自语,心生向往,这始终是他的追求。
他最渴望的是与父亲交谈,若父亲仍在,定要让他看看自己将大明治理得日益强盛,永乐盛世便是明证。
因此,无论何时何地,他的首要任务便是赢得朱元璋的信任。
这极为难得,也难以实现,至少目前如此。
“罢了,无需多言,过往云烟,我绝不承认,若建文当年真对我们下手,史书上的结局亦不会两样。”朱棣平静地说道。
正如他所言,一切确如他所想。若时光倒流,他仍会做出同样选择。忆及当年在顺天府,生死悬于一线,又有谁曾为我们求情?
朱棣轻声道:“功过是非,还是留给后人评判吧。”
……
老爷子沉默,于他而言,再多言语亦是徒劳。他坚信功过应由后人评说,且他从不后悔,永远不会。
若时光能倒流,他仍会坚持己见,再次面临抉择,他亦会如此。因为他深知,身为大明皇帝,他别无选择。
微风拂过,他的面容略显变化,深吸一口气。
“年关将至,你我再走一趟,我想去见见建文。”老爷子缓缓道,眼皮微微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