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修行-《赌石,我的龙瞳能鉴定一切!》

  过了好一阵,门才“吱呀”一声开了条缝。

  一个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脑袋探了出来。

  老人正是燕九。

  他上下打量了三人一眼,目光在陈寻身上多停留了两秒。

  眉头皱着,似乎有些不耐烦。

  “老钟,你带个毛头小子来干什么?我这没他能玩的玩意儿。”

  钟明祥陪着笑脸:

  “燕老,这位是陈寻陈先生,想来拜访您,求一件东西。”

  燕九哼了一声,没接话,转身就往院里走。

  门也没关,算是默许他们进来了。

  三人穿过庭院,来到一间采光极好的书房。

  与其说是书房,不如说是一个小型的图书馆。

  四面墙壁全是顶到天花板的书架,上面塞满了各种线装古籍。

  而燕九,此刻正趴在一张宽大的黄花梨木书桌上。

  抓耳挠腮,对着一本摊开的泛黄古籍唉声叹气。

  他嘴里念念有词,全是些听不懂的词句。

  神情苦恼至极,仿佛在解一道天大的难题。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这‘坎离交媾’到底是个什么鬼东西?前人故弄玄虚,简直不知所云!”

  陈寻心中一动。

  他只是无意中听了一句。

  但脑海里却瞬间浮现出青云子讲解《周易参同契》时的画面。

  好奇心驱使下,他凑上前去,想看个究竟。

  他的动作惊动了正在冥思苦想的燕九。

  燕九猛地抬起头,浑浊的老眼里射出两道不满的光。

  “看什么看!”

  他没好气地嚷道。

  “你看得懂吗!一边待着去!”

  这老头,脾气果然够冲。

  钟明祥和曲循正的脸上都有些尴尬,想上来打个圆场。

  陈寻却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稍安勿躁。

  他看着燕九,脸上没有丝毫被冒犯的恼怒,反而平静地开口。

  “燕老,您是不是卡在‘三家相见结婴儿’这一句了?”

  燕九一愣,眼中的不耐烦褪去几分,换上了审视。

  这小子,居然能准确说出他正在琢磨的句子?

  陈寻没等他回答,继续说道:

  “这本应该是《入药镜》,讲的是内丹之法。”

  “所谓‘三家’,指的并非三个人,而是人身的精、气、神。‘婴儿’也非实体,而是三元合一后,在丹田凝聚的‘圣胎’。”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古籍上另一段注解。

  “您看的这个批注,把‘坎离’简单解释为水火,其实不全对。”

  “在丹道里,坎为肾水,藏元阳真火;离为心火,藏元阴真水。”

  “所谓‘坎离交媾’,便是要‘抽坎填离’,以肾中之阳,去济心中之阴,水火既济,方能凝神聚气。”

  燕九脸上的表情,从审视,到惊讶,最后变成了彻彻底底的震撼。

  他研究这本残缺的《入药镜》小半年了。

  请教了无数同行,查阅了无数资料,始终觉得隔着一层窗户纸,捅不破。

  没想到,今天居然被一个年轻人三言两语就点透了!

  他一把抓住陈寻的手腕,力气大得出奇。

  “你……你再说一遍!‘抽坎填离’!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我怎么就没想到!”

  他拽着陈寻,根本不顾旁边的钟明祥和曲循正,像是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知己。

  嘀嘀咕咕,从《入药镜》聊到《悟真篇》,从外丹黄白之术聊到内丹性命双修。

  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瞬间变成了一场学术研讨会。

  钟明祥和曲循正站在一旁,面面相觑,下巴都快掉到了地上。

  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在两人的激烈讨论中飞快流逝。

  直到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进书房。

  燕九才意犹未尽地合上古籍,长舒一口气,满脸的舒畅和满足。

  他看陈寻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充满了相见恨晚的意味。

  “痛快!真是痛快!”

  燕九一拍大腿。

  “小陈……不对,陈小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陈寻微微一笑:

  “燕老客气了,只是恰好涉猎过一些。”

  “不过……”

  燕九话锋一转,眼神又变得古怪起来。

  “书里写的这些修行、结丹之事,终究是古人的臆想和精神寄托。真要能炼出什么‘圣胎’,那不成神仙了?”

  他摇了摇头,显然不相信这些东西在现实中真的存在。

  这才是正常人的反应。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陈寻自己也不会相信。

  他看着燕九,眼神平静而深邃。

  “燕老,如果我说,这些……都是真的呢?”

  燕九脸上的笑容慢慢收敛,他盯着陈寻。

  陈寻的表情认真得可怕。

  “真的?”

  燕九的声调有些变了。

  “年轻人,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你说真的,可有证据?”

  来了。

  陈寻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目光投向书房角落里一个用红布盖着的物件。

  那物件约半人高,轮廓浑圆,三足鼎立。

  “证据自然可以拿出来。”

  陈寻不疾不徐地开口。

  “不过,在拿出证据之前,晚辈有一个请求。”

  “别磨叽!”

  燕九一挥手,显得很不耐烦。

  “有话快说!”

  陈寻直截了当地说:

  “我听说燕老收藏有一尊汉代的青铜炼丹炉,品相极佳。晚辈想出钱购买,希望燕老能够割爱。”

  燕九的目光闪烁了一下,顺着陈寻的视线,也看向了那个角落。

  他沉默了片刻,随即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书房里回荡。

  “有意思!真有意思!”

  他站起身,走到陈寻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小子,不光懂行,还敢想!”

  他脸上的笑容一收,眼神变得锐利。

  “行!只要你能拿出让我信服的证据,证明这世上真有丹道修行这回事!”

  “那尊丹炉,我送你!”

  陈寻笑了。

  他环视一周,目光最终落在茶几上一只精巧的白瓷茶杯上。

  “借燕老一物。”

  说着,他伸手将那只茶杯捏在掌心。

  燕九、钟明祥、曲循正三人,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手上。

  他们以为陈寻要表演徒手捏碎杯子之类的把戏。

  这种硬气功,江湖上卖艺的也能做到,算不上什么惊天动地的证据。

  然而,陈寻的动作和他们想象的完全不同。

  他没有发力猛捏,而是将杯子扣在掌心,双手缓缓地、轻柔地搓动起来。

  “咔……嚓……”

  一阵令人牙酸的、细微而持续的摩擦声响起。

  燕九的瞳孔猛地一缩。

  他死死盯着陈寻的指缝,那里,正有极细的白色粉末簌簌落下。

  不过十几个呼吸的功夫,陈寻停下动作,摊开手掌。

  掌心空空如也。

  那只造型典雅的白瓷杯,已经彻底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茶几上一小撮细腻如面粉的白色粉末。

  这……这绝不是蛮力能做到的!这是将瓷器的分子结构都给彻底碾碎了!

  曲循正张大了嘴,半天合不拢,喉结上下滚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