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众人的行动与猜测-《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悠闲度日》

  聂文涛来到纺织厂直奔厂保卫处,毕竟这是人家的地头,他这来了解情况怎么说也得跟人知会一声。

  纺织厂保卫处的领导得知聂文涛的身份和来的目的后,也没过多询问,直接叫人带他去案发现场侦查。

  聂文涛蹲在烧黑的锅炉前,手指抹了把焦黑的铁皮:“周同志,这锅炉用了几年?”

  “才换新不到半年。”

  周科长递过检修记录:“起火前刚做过保养,压力表都是新换的。”

  聂文涛翻开记录本,眉头越皱越紧:

  “保养记录上写着压力表是‘红星牌’,可这……”

  他指着地上烧变形的压力表残骸:

  “这是‘永固牌’,而且看编号是两年前的旧货。”

  周科长脸色变了:

  “不可能!我亲眼看着换的新表!”

  “有人调包了。”

  聂文涛从灰堆里扒拉出半截铜:

  “你看这断口,像是被酸蚀过。

  另一边,陶瓷厂。

  王爱国蹲在坍塌的仓库废墟上,手里把玩着块青花瓷片。

  “王科长,您看这仓库塌得多蹊跷。”

  陶瓷厂保卫干事老马递过烟:“明明承重墙都是新砌的,可偏偏就这面墙倒了。”

  王爱国接过烟却没点,眯眼打量着墙根:“老马,这墙基怎么是湿的?”

  “前阵子下过雨...”

  “不对。”

  王爱国用瓷片刮开墙根的青苔:

  “这是碱渍,像是被人泼过盐水。

  你看这砖缝,水泥都酥了。”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仓库外的车辙印:“老马,仓库塌之前,是不是有车来过?”

  “对!说是送原料的卡车,可那天根本没卸货...””

  轧钢厂保卫处。

  聂文涛和王爱国一前一后来向王建军汇报调查情况,此前已经有人来过一次了。

  他现在还在等其他人的消息。

  办公室吊扇嗡嗡作响,王建军正用铅笔敲着桌面,老李突然推门冲进来。

  “处长!第三棉纺厂出事了!”

  王建军抓起搭在椅背上的毛巾丢给他:

  “这已经是出事的第四个厂了。

  算上我们轧钢厂,这已经是第五个了,对了,老张呢?”

  老李接过擦了把头上的汗:

  “张科长带人去红星机械厂了。”

  老李深呼一口气把协查通报拍在桌上:

  “他们输料带突然断裂,差点砸到技术员。工人说事故前见过穿咱们厂工作服的人,可查了值班记录根本对不上。”

  门吱呀一声又被推开,董阳升夹着文件袋进来,衣服后背湿透大半:

  “处长,这回不对劲。

  公安局统计全城二十三家单位出意外,我听那意思好像说这案子要并案处理。”

  老李在一旁刚坐下没多久就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声响:

  “并案?那咱们.…….”

  王建军放下手中的笔语气平静:

  “咱们配合调查就行。”

  董阳升脱下帽子扇了扇风继续道:

  “其实这也算好事儿,我看这事也不是咱们轧钢厂能管得了了。

  这么多单位在短短几天之内就出了这么多‘意外’,这谁都能看出来这里面有问题。”

  建军站在窗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

  “老董,你说他们图什么?

  就为了制造混乱制造恐慌?”

  “我看不像。”

  董阳升端起搪瓷缸灌了口凉茶:

  “纺织厂失火,陶瓷城塌房,粮库渗水,包括我们轧钢厂进贼,这些事故看着吓人,可都没造成太大损失。倒像是……”

  “倒像是在欲盖弥彰。”

  王建军接过话头,话虽如此,不过他这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奇怪。

  他转身盯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点:

  “文涛在纺织厂发现压力表被调包,爱国在陶瓷城找到盐水腐蚀的痕迹。

  这些手法太专业了,不像是普通破坏分子。”

  董阳升放下茶缸,压低声音:

  “建军,你说会不会是……那边的人?”他做了个手势,指向东南方向。

  王建军不置可否,在真相大白之前,一切皆有可能,这边正想着。

  窗外传来下工铃声,王建军抓起搪瓷缸往外走,边走边招呼两人:

  “行了,既然公安局接手了,那咱们就稍微缓一缓,喘口气。

  我去食堂打饭,你们要一起吗?”

  两人有些无语地看着王建军,然后对视一眼,纷纷拿了自己的饭盒跟上去了。

  食堂窗口排着长队,王建军打完饭后就回到了办公室。

  就在他吃饭的时候,三个泥猴似的小子突然敲响了他办公室的门。

  “嘿,稀客啊,今天这么想着来我这儿了?你们吃过饭……

  嗨,一看你们身上这样我就知道你们还没回家,你们是还没吃饭吧。”

  “叔!东门槐树结枣了!”

  王胜利没回答王建军的话,而是举着根断树枝,青枣噼里啪啦滚了满地。

  王皓东裤腿还滴着泥水,王皓文却蹲在地上,盯着枣子排成奇怪图案。

  王建军揪住胜利的后领:“又带弟弟们钻防空洞?今晚都跟我回家吃饭怎么样?”

  煤球炉上的铝锅腾起白雾,王皓文突然抽了抽鼻子:“爸爸,面汤扑了。”

  王建军手忙脚乱揭开锅盖,蒸汽里传来某人肚子的响声以及王胜利的嘟囔:

  “皓文非说老杨树底下有宝箱,害我们挖了一上午,什么都没挖到。”

  “不是宝箱!”王皓文突然提高嗓门:

  “有人拿铁棍在雷劈木周围戳来戳去,穿着美式胶鞋,可地质队上周就撤走了。”

  筷子啪嗒掉在桌上。王建军盯着王皓文鞋头的青苔:“你们今天去的西郊老林子?”

  “就雷击木往北二里地。”

  王皓东把王建军递给他的面汤喝了一大口:“二叔,我们还捡到这个。”

  他从裤兜掏出块生锈的铜片,边缘隐约能看见小日子的标志。

  王建军一把抓过铜片,手指摩挲着背后的数字刻痕。

  当年他意外截获的密电突然在脑海炸响——“藏宝坐标以雷击木为基准...”

  “胜利,带弟弟们去供销社买糖。”

  王建军摸出两张糖票,钥匙串上的铜哨叮当作响,“买完记得赶紧回家等我回来。”

  等孩子们脚步声远去,他抓起电话猛摇手柄:

  “接公安局老陈!

  我要查所有事故当天的运输记录...对,特别是往西山送物资的车队!”

  天气热得人心慌,王建军攥着铜片的手心沁出汗。话筒里传来老陈沙哑的声音:

  “查到了!粮库事故当天,有辆卡车因‘检修’在老林子滞留两小时……”

  当年敌军溃退前留下的财物,此刻正在雷击木下等着某些人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