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那浓稠的白雾已如同巨大的、无声的海浪,朝着他们的小船汹涌扑来!
速度之快,根本不容躲避!
只一刹那,三人连带着整条乌篷船,便被彻底吞没其中。
世界瞬间变了模样。
上下左右,前後四方,皆是无边无际、翻滚不休的乳白。视线被彻底剥夺,连近在咫尺的船篷都变得模糊不清。一种湿冷滑腻的感觉包裹住全身,仿佛有无数看不见的冰冷触手在皮肤上爬行。
更可怕的是声音的消失。 水流声、风声、甚至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声,都被这诡异的白雾吞噬、隔绝了。绝对的寂静,压得人耳膜发胀,心头发慌。
路小佳惊恐地张大嘴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能徒劳地挥舞着手臂。
黑衣女子屏住呼吸,全力运功抵御那无孔不入的湿冷侵蚀,指间扣满银针,却不知该射向何处。
沈知意静立船中,真武剑仍未出鞘。 她的灵觉在这白雾中受到了极大的压制,只能勉强感知到周周极小的范围。
这雾……并非天然形成。 也并非蛊术力场。 更像是一种……阵法?或者说,某种借助奇门遁甲、结合了特殊器物形成的困杀之局!
是谁布下的?东厂残余?漕帮高手?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按捺不住,终于出手?
突然! 正前方的浓雾剧烈翻涌,向两侧分开一道缝隙!
一道凌厉无匹的黑色刀罡,无声无息地撕裂白雾,直劈船头!刀罡所过之处,连那粘稠的雾气都被斩开,留下短暂的真空轨迹!
这一刀,狠辣、刁钻、快得超越视觉!且完美地利用了雾气的遮蔽,直到刀罡及体前一刻,才骤然显现!
目标直取摇橹的路小佳!攻其必救,逼沈知意出手!
路小佳吓得魂飞魄散,连躲避的动作都做不出。
黑衣女子反应极快,娇叱一声,数点银针迎着刀罡射去,同时身形疾闪,想要拉开路小佳。
叮叮叮! 银针撞上刀罡,瞬间被震飞、弹开,根本无法阻挡其分毫!
眼看刀罡就要将路小佳连同小半个船头一并劈碎——
沈知意终于动了。 她依旧没有拔剑。 只是右手并指如剑,指尖凝聚起一点极寒星芒,后发先至,精准无比地点向那黑色刀罡最为薄弱的一点!
并非硬撼,而是以点破面!
嗤——!
一声极轻微的、如同热刀切入牛油般的声响。
那凌厉霸道的黑色刀罡,在距离路小佳额头不足三寸的地方,骤然僵住,随即从被点中的那一点开始,飞速蔓延开无数冰裂纹!
下一刻,整道刀罡轰然破碎,化作漫天黑色冰晶,四散湮灭在浓雾之中。
路小佳一屁股瘫软在地,裤裆一片湿热。
黑衣女子瞳孔骤缩,看向沈知意的目光充满了震惊。她自问绝无可能如此轻描淡写地接下刚才那一刀!
沈知意一指破去刀罡,身形借势微旋,左手衣袖拂出。
并非攻向刀罡来处,而是拂向船左侧的浓雾!
袖风凛冽,带着冰魄寒气,竟将那片区域的浓雾短暂逼退了三尺!
雾气稍散,隐约露出一个紧贴船身、如同壁虎般吸附在船板外侧的瘦小黑衣人影!他手中正捏着一个古怪的、如同海螺般的法器,凑在嘴边,显然正在吹奏某种无声的音律,操控着这片诡异白雾!
这控雾之人,才是关键!
那黑衣人影显然没料到自己的藏身之处会瞬间暴露,眼中闪过极大的错愕!
就在他这心神失守的刹那——
哧!
一点银芒毫无征兆地从他后脑贯入,眉心穿出!
黑衣女子的针! 她虽慢了一瞬,却抓住了沈知意创造出的这稍纵即逝的机会!
控雾人身体一僵,眼中的神采瞬间黯淡,手中的海螺法器脱手落下,被沈知意衣袖一卷,收入手中。
法器离手,周围翻涌的白雾骤然一滞,随即开始变得稀薄、紊乱,那种隔绝感知、吞噬声音的效果飞速减弱。
水流声、风声重新传入耳中。
视线也逐渐清晰。
“呸!呸!”路小佳吐掉嘴里的雾水,惊魂未定地爬起身。
然而,还来不及喘息——
咻!咻!咻!
四面八方,尖锐的破空声骤然响起!
至少十数道劲弩射出的箭矢,裹挟着凄厉的劲风,从逐渐稀薄的雾中不同方向暴射而至!箭簇幽蓝,显然淬了剧毒!
同时,两侧水面炸开,又是四五名水鬼般的杀手跃出,刀光剑影,配合着弩箭,织成一张绝杀之网,罩向小船!
攻击来自所有方向,配合默契,狠辣无比,根本不留任何闪避的空间!
这才是真正的杀招!之前的刀罡和雾阵,都只是为了逼出破绽,创造这一击必杀的机会!
路小佳面如死灰。 黑衣女子银针连发,击落两三支弩箭,却已无法顾及全部,眼看就要被后续的攻击淹没。
沈知意立于船心,眼眸中最后一点波动彻底敛去,化为绝对冰冷的镜面。
她终于,握住了真武剑的剑柄。
“锵——!”
清越剑鸣如同龙吟,骤然响彻河道!
一道无法形容的、璀璨冰冷的剑光,以她为中心,悍然爆发!
剑光并非扩散,而是如同瞬间盛放的冰莲!无数道凝练到极致的剑气精准无比地分袭四面八方!
叮叮叮叮叮——!
密集如雨打芭蕉的脆响连成一片!
所有射来的淬毒弩箭,无一例外,在半空中被剑气精准点中箭簇,瞬间冻结、碎裂成齑粉!
而那些扑杀而来的水鬼杀手,他们的刀剑、他们的身体,甚至他们扑击带起的劲风,都在触及那盛放冰莲剑光的刹那,骤然僵滞!
寒气入侵,血液凝固,经脉冻结!
一个个保持着攻击的姿势,如同被瞬间冰封的雕塑,然后直挺挺地砸落回水中,发出沉重的“噗通”声,溅起冰冷的水花。
剑光一放即收。
沈知意依旧站在原地,真武剑已然归鞘,仿佛从未拔出过。
周围稀薄的雾气被彻底荡清,河水兀自荡漾着涟漪,水面上浮着十几具僵硬的尸体和无数箭矢碎末。
小船上,路小佳和黑衣女子僵立着,脸上还保持着惊骇的表情,仿佛也被那瞬间的极寒剑意冻住了思维。
一片死寂。
只有沈知意袖中,那刚刚夺来的海螺法器表面,悄然凝结出一层薄霜。
她缓缓抬眸,目光似乎穿透了逐渐恢复清朗的夜空,望向那虚无之处。
高天之上的窥视感,在那剑光亮起的刹那,似乎……微微波动了一下。
旋即,如同从未存在过一般,悄然隐去。
沈知意收回目光,看向吓傻的路小佳。
“摇船。”
路小佳一个激灵,像是被鞭子抽了一下,猛地扑到橹边,用尽全身力气摇动起来。船桨破开浮着冰屑的河水,发出哗啦的声响,在这死寂过后显得格外刺耳。
黑衣女子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方才那惊天一剑的震撼中回过神来,指尖银针未收,警惕地扫视着逐渐恢复平静的河面。那些被冻毙的杀手尸体缓缓下沉,只留下些许涟漪。
沈知意袖中的海螺法器,薄霜悄然褪去,露出它原本灰白粗糙的表面,再无一丝异样波动。那高天之上的窥视感,也的确消失了,仿佛被那一剑彻底斩断了联系。
但沈知意的心,并未因此放松。
太巧了。
雾阵、刀罡、弩箭、水鬼……攻击凌厉默契,绝非乌合之众。他们像是早已算准了这条航线,在此布下绝杀之局。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速度之快,根本不容躲避!
只一刹那,三人连带着整条乌篷船,便被彻底吞没其中。
世界瞬间变了模样。
上下左右,前後四方,皆是无边无际、翻滚不休的乳白。视线被彻底剥夺,连近在咫尺的船篷都变得模糊不清。一种湿冷滑腻的感觉包裹住全身,仿佛有无数看不见的冰冷触手在皮肤上爬行。
更可怕的是声音的消失。 水流声、风声、甚至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声,都被这诡异的白雾吞噬、隔绝了。绝对的寂静,压得人耳膜发胀,心头发慌。
路小佳惊恐地张大嘴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能徒劳地挥舞着手臂。
黑衣女子屏住呼吸,全力运功抵御那无孔不入的湿冷侵蚀,指间扣满银针,却不知该射向何处。
沈知意静立船中,真武剑仍未出鞘。 她的灵觉在这白雾中受到了极大的压制,只能勉强感知到周周极小的范围。
这雾……并非天然形成。 也并非蛊术力场。 更像是一种……阵法?或者说,某种借助奇门遁甲、结合了特殊器物形成的困杀之局!
是谁布下的?东厂残余?漕帮高手?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按捺不住,终于出手?
突然! 正前方的浓雾剧烈翻涌,向两侧分开一道缝隙!
一道凌厉无匹的黑色刀罡,无声无息地撕裂白雾,直劈船头!刀罡所过之处,连那粘稠的雾气都被斩开,留下短暂的真空轨迹!
这一刀,狠辣、刁钻、快得超越视觉!且完美地利用了雾气的遮蔽,直到刀罡及体前一刻,才骤然显现!
目标直取摇橹的路小佳!攻其必救,逼沈知意出手!
路小佳吓得魂飞魄散,连躲避的动作都做不出。
黑衣女子反应极快,娇叱一声,数点银针迎着刀罡射去,同时身形疾闪,想要拉开路小佳。
叮叮叮! 银针撞上刀罡,瞬间被震飞、弹开,根本无法阻挡其分毫!
眼看刀罡就要将路小佳连同小半个船头一并劈碎——
沈知意终于动了。 她依旧没有拔剑。 只是右手并指如剑,指尖凝聚起一点极寒星芒,后发先至,精准无比地点向那黑色刀罡最为薄弱的一点!
并非硬撼,而是以点破面!
嗤——!
一声极轻微的、如同热刀切入牛油般的声响。
那凌厉霸道的黑色刀罡,在距离路小佳额头不足三寸的地方,骤然僵住,随即从被点中的那一点开始,飞速蔓延开无数冰裂纹!
下一刻,整道刀罡轰然破碎,化作漫天黑色冰晶,四散湮灭在浓雾之中。
路小佳一屁股瘫软在地,裤裆一片湿热。
黑衣女子瞳孔骤缩,看向沈知意的目光充满了震惊。她自问绝无可能如此轻描淡写地接下刚才那一刀!
沈知意一指破去刀罡,身形借势微旋,左手衣袖拂出。
并非攻向刀罡来处,而是拂向船左侧的浓雾!
袖风凛冽,带着冰魄寒气,竟将那片区域的浓雾短暂逼退了三尺!
雾气稍散,隐约露出一个紧贴船身、如同壁虎般吸附在船板外侧的瘦小黑衣人影!他手中正捏着一个古怪的、如同海螺般的法器,凑在嘴边,显然正在吹奏某种无声的音律,操控着这片诡异白雾!
这控雾之人,才是关键!
那黑衣人影显然没料到自己的藏身之处会瞬间暴露,眼中闪过极大的错愕!
就在他这心神失守的刹那——
哧!
一点银芒毫无征兆地从他后脑贯入,眉心穿出!
黑衣女子的针! 她虽慢了一瞬,却抓住了沈知意创造出的这稍纵即逝的机会!
控雾人身体一僵,眼中的神采瞬间黯淡,手中的海螺法器脱手落下,被沈知意衣袖一卷,收入手中。
法器离手,周围翻涌的白雾骤然一滞,随即开始变得稀薄、紊乱,那种隔绝感知、吞噬声音的效果飞速减弱。
水流声、风声重新传入耳中。
视线也逐渐清晰。
“呸!呸!”路小佳吐掉嘴里的雾水,惊魂未定地爬起身。
然而,还来不及喘息——
咻!咻!咻!
四面八方,尖锐的破空声骤然响起!
至少十数道劲弩射出的箭矢,裹挟着凄厉的劲风,从逐渐稀薄的雾中不同方向暴射而至!箭簇幽蓝,显然淬了剧毒!
同时,两侧水面炸开,又是四五名水鬼般的杀手跃出,刀光剑影,配合着弩箭,织成一张绝杀之网,罩向小船!
攻击来自所有方向,配合默契,狠辣无比,根本不留任何闪避的空间!
这才是真正的杀招!之前的刀罡和雾阵,都只是为了逼出破绽,创造这一击必杀的机会!
路小佳面如死灰。 黑衣女子银针连发,击落两三支弩箭,却已无法顾及全部,眼看就要被后续的攻击淹没。
沈知意立于船心,眼眸中最后一点波动彻底敛去,化为绝对冰冷的镜面。
她终于,握住了真武剑的剑柄。
“锵——!”
清越剑鸣如同龙吟,骤然响彻河道!
一道无法形容的、璀璨冰冷的剑光,以她为中心,悍然爆发!
剑光并非扩散,而是如同瞬间盛放的冰莲!无数道凝练到极致的剑气精准无比地分袭四面八方!
叮叮叮叮叮——!
密集如雨打芭蕉的脆响连成一片!
所有射来的淬毒弩箭,无一例外,在半空中被剑气精准点中箭簇,瞬间冻结、碎裂成齑粉!
而那些扑杀而来的水鬼杀手,他们的刀剑、他们的身体,甚至他们扑击带起的劲风,都在触及那盛放冰莲剑光的刹那,骤然僵滞!
寒气入侵,血液凝固,经脉冻结!
一个个保持着攻击的姿势,如同被瞬间冰封的雕塑,然后直挺挺地砸落回水中,发出沉重的“噗通”声,溅起冰冷的水花。
剑光一放即收。
沈知意依旧站在原地,真武剑已然归鞘,仿佛从未拔出过。
周围稀薄的雾气被彻底荡清,河水兀自荡漾着涟漪,水面上浮着十几具僵硬的尸体和无数箭矢碎末。
小船上,路小佳和黑衣女子僵立着,脸上还保持着惊骇的表情,仿佛也被那瞬间的极寒剑意冻住了思维。
一片死寂。
只有沈知意袖中,那刚刚夺来的海螺法器表面,悄然凝结出一层薄霜。
她缓缓抬眸,目光似乎穿透了逐渐恢复清朗的夜空,望向那虚无之处。
高天之上的窥视感,在那剑光亮起的刹那,似乎……微微波动了一下。
旋即,如同从未存在过一般,悄然隐去。
沈知意收回目光,看向吓傻的路小佳。
“摇船。”
路小佳一个激灵,像是被鞭子抽了一下,猛地扑到橹边,用尽全身力气摇动起来。船桨破开浮着冰屑的河水,发出哗啦的声响,在这死寂过后显得格外刺耳。
黑衣女子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方才那惊天一剑的震撼中回过神来,指尖银针未收,警惕地扫视着逐渐恢复平静的河面。那些被冻毙的杀手尸体缓缓下沉,只留下些许涟漪。
沈知意袖中的海螺法器,薄霜悄然褪去,露出它原本灰白粗糙的表面,再无一丝异样波动。那高天之上的窥视感,也的确消失了,仿佛被那一剑彻底斩断了联系。
但沈知意的心,并未因此放松。
太巧了。
雾阵、刀罡、弩箭、水鬼……攻击凌厉默契,绝非乌合之众。他们像是早已算准了这条航线,在此布下绝杀之局。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
谁透露了行程?
路小佳?他方才吓破胆的模样不似作伪。
黑衣女子?她的针救了自己,也杀了控雾人。
还是……那高天之上的“观察者”不仅在看,更在暗中拨弄棋局?
乌篷船顺流而下,速度渐快。两岸废墟缓缓后移,南京城的残破轮廓逐渐被抛在身后。前方水道渐宽,预示着即将进入长江口。
天色依旧晦暗,月影西斜,离天亮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路小佳拼命摇橹,不敢回头,也不敢说话,只时不时偷瞄一眼沈知意冰冷的侧影。
黑衣女子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方才那一剑……”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已然超乎了她对武功的认知。
沈知意没有回应,目光落在船舷边流淌的河水上。水色浑浊,倒映着破碎的天光。
忽然,她目光一凝。
浑浊的水流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不是尸体,不是冰屑,而是一点极其微弱的……金光?
与她袖中金珀同源,却更加微弱,如同星火余烬。
她俯身,指尖探入冰冷的水中,一缕极细微的寒气循着那感应追踪而去。
指尖触到了一样东西。
很小,很轻。
她将其捞起。
那是一小片残破的、被水泡得发软的黄色纸屑。纸屑上,用极其古拙的朱砂笔触,画着半道残缺的符文。那微弱的金光,正是从这半道符文中散发出来,此刻正迅速黯淡下去。
“这是……”黑衣女子凑近,蹙眉细看,“道门的符?不对,笔势更古,像是……巫祝的痕迹?”
路小佳也忍不住好奇瞥了一眼,嘟囔道:“这破纸片子……刚才那雾阵里飘出来的?”
沈知意指尖捻着这湿软的纸屑,感受着那即将彻底消散的、微弱却纯正的金色力量。
这力量,与之前那定住毒液的金线,同出一源!
绝非曹安民一路,也非东厂或江湖邪术。这力量中正古老,带着一种驱邪缚魅、镇守八方的煌煌之气,虽只残留一丝,却品质极高。
是哪道金线的主人留下的?
是他在雾阵中与敌人交手时遗落?还是……故意留下这枚微小的路标?
纸屑上的符文虽残,那笔触走势却隐隐指向一个方向——并非正东扬州,而是略偏向东南。
沈知意抬起眼,望向东南方向。水天相接之处,夜色依旧浓重,看不清任何东西。
但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刻,竟又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下,与指尖纸屑残留的金色力量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东南…… 扬州在东北。 这纸屑指向东南。
是陷阱?是误导? 还是那金线主人真正想她去的地方?
“姑娘……”路小佳怯怯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前面…前面就是三江口了,水急浪大,是走扬州河道,还是……?”
他指的是通往长江主干道的岔口。直行则入长江,顺流东去便可至扬州。若转向东南,则是通往一条名为“胥浦”的古河道,水势相对平缓,但河道迂回,沿岸更加荒僻。
黑衣女子也看向沈知意,等待她的决断。显然,她也注意到了那纸屑和沈知意的目光方向。
沈知意沉默着,指尖的纸屑最后一点金光彻底消散,化作普通的湿纸。
暗处的敌人,高天的窥伺,慕容水底的守棺人,神秘的金线……线索纷乱如麻。
父亲的家书,慕容怜的牺牲,曹安民的疯狂,镇国蛊典的谜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更深的旋涡。
她缓缓握紧真武剑的剑柄,冰冷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瞬间沉淀。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
她目光陡然锐利,如剑出鞘,直指东南胥浦河道!
“转向。”
路小佳一愣:“啊?去…去胥浦?那边荒得很,听说前朝闹过瘟疫,冤魂不散,早就没人走……”
沈知意一个眼神扫过。
路小佳后面所有的话都噎了回去,冷汗涔涔,连忙拼命扳动橹柄,调整船头方向。
乌篷船划出一道弧线,离开了主河道,驶向那更加幽深、荒僻的东南支流。
水流明显缓了下来,两岸不再是废墟,而是茂密的、无人打理的芦苇和灌木,黑压压一片,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更加湿冷,带着一股陈年的腐叶和淤泥气息。
黑衣女子愈发警惕,几乎屏住了呼吸。
船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片巨大的、枯死的柳树林。柳枝光秃,扭曲如鬼爪,垂落在水面上。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光芒闪烁,不似灯火,更似磷火。
就在船只即将驶入枯柳林水域时——
沈知意忽然抬手。
路小佳赶紧停橹。
船静静停在河道中央,四周只有水流轻抚船身的细微声响,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呜咽。
沈知意闭目凝神,灵觉如同蛛网般细细蔓延开去。
没有杀意。 没有阵法波动。 甚至没有活物的气息。
只有一种极致的……死寂。和一种被岁月彻底遗忘的苍凉。
她怀中的蛊王碎片,在此地,彻底沉寂了,仿佛死物。腕间红绳也无任何反应。
那金线主人引她来此,为何?
她睁开眼,目光落向岸边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河岸。
那里,似乎立着什么东西。
她轻轻一跃,如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岸边泥地上。
黑衣女子紧随而下。路小佳犹豫了一下,还是咬咬牙,拴好船,也跟了上来,却不敢离得太近。
沈知意拨开层层枯藤。
后面,并非自然河岸,而是一面残破不堪、爬满青苔的古老石壁。石壁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难以辨认。
但在石壁正中,却深深地印着一个掌印!
那掌印绝非雕刻,而是被人以无上功力,硬生生按入坚硬的石壁之中,深达寸许!掌印边缘光滑如釉,仿佛被高温熔炼过。
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掌印的纹理间,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纸屑同源的金色力量!虽然黯淡,却无比纯粹!
仿佛多年前,曾有一位身负此种神力之人,在此地,与某种可怕的存在对了一掌,留下了这永恒的印记。
沈知意缓缓抬起自己的手,对比着那个掌印。
大小、轮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跳。
忽然,她注意到掌印下方,石壁的裂缝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微动,一缕寒气探入,小心翼翼地将那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黑褐色木牌。木质奇特,入手沉甸甸的,透着凉意。木牌一面光滑,另一面,却用同样的朱砂,画着一道完整的、她从未见过的复杂符文!
符文笔走龙蛇,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奥力量,中心却有一点焦黑,仿佛被什么东西灼烧过。
而在这符文的右下角,有两个极其古拙的小字,也是朱砂写就,已然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镇——”——第一个字清晰。 “——?”——第二个字却恰好在那焦黑点的边缘,大半被毁,只残留最后一点点曲折的笔画,难以辨认。
沈知意凝视着那残留的笔画,瞳孔骤然收缩!
虽然残缺,但那笔势……她认得!
与她父亲沈明允留下的那封家书落款,“洪武三十五年,父明允手书”中的“明”字最后一道笔锋,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明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