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她准备离开,再想他法时,耳朵微微一动。
极远处,顺着风,传来一阵极其微弱的、断断续续的金属敲击声!声音很有规律,像是某种信号!
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
她毫不犹豫,朝着声音来源方向疾驰而去。
翻过两个土坡,声音变得清晰了些。前方是一片怪石嶙峋的石林。
敲击声正是从石林深处传来。
沈知意收敛所有气息,如同影子般潜入石林。
石林深处,一处背风的巨石下,赫然蜷缩着一个人!
那人浑身是血,衣衫褴褛,一条腿以不自然的角度扭曲着,显然受了重伤。他背靠着岩石,手中握着一把短刀,正用刀柄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身旁一块空心石头,发出那规律的声响。他脸色灰败,眼神却依旧锐利,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当沈知意出现的刹那,他猛地抬起头,短刀横在胸前,眼神如同濒死的孤狼!
四目相对。
沈知意看着那张饱经风霜、虽染血污却依旧能看出坚毅轮廓的脸,心中一动,试探着开口:“可是……周通周副将?”
那人身体猛地一震,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死死盯着沈知意,声音沙哑干裂:“你……你是谁?!”
“家父,沈明允。”沈知意缓缓取下斗笠,露出真容。尽管衣容未褪,但那眼神和气质,却让周通瞬间僵住。
“……大小……姐?”周通的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手中的短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这个铁打的汉子,眼圈瞬间红了,“真的是您?!您还活着?!末将……末将还以为……”
他激动得语无伦次,想要挣扎着起身行礼,却牵动了伤口,痛得闷哼一声。
沈知意上前扶住他:“周叔叔不必多礼!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是谁袭击了马场?”
周通靠坐在石头上,喘了几口粗气,眼中射出刻骨的仇恨:“是‘灰隼’!曹阉狗手下的‘灰隼’!”
灰隼?沈知意记下这个名字。
“他们来了多少人?为何要杀你灭口?”她急问。
“来了十几个,都是好手。”周通咬着牙,“他们逼问末将……逼问大将军当年留下的东西!”
“什么东西?!”沈知意心跳加速。
周通看着她,眼神复杂,有悲痛,有决绝:“是一份名册!还有……半块虎符!”
名册?半块虎符?
沈知意猛地想起自己心口那灼烧的疤痕!父亲留给她的,是另一半虎符!那虎符不仅是调动边军的信物,难道还藏着别的秘密?
“那名册上记着什么?虎符又有什么玄机?”她追问。
周通喘息着,声音越来越低:“名册……是当年大将军暗中调查曹安民及其党羽勾结外敌、贪墨军饷、培植私军的证据!至于虎符……大将军临终前曾密信于末将,言道……两块虎符合一,或许能开启……开启他在北疆某处秘藏的……真正的《镇国策》!”
《镇国策》?!
不是《镇国蛊典》?!
沈知意如遭雷击!难道父亲留下的,根本不是什么邪门的蛊术,而是真正的治国安邦之策?!
“那名册和半块虎符呢?”她声音发紧。
周通脸上露出惨笑:“名册……末将拼死未能护住,被他们抢走了……但那半块虎符……咳咳……”他剧烈咳嗽起来,呕出几口黑血,“……大将军早有预料……真的虎符……根本不在马场……他交给末将的……是假的……真的……在……在……”
他的气息急速衰弱,眼神开始涣散。
“在哪里?!周叔叔!挺住!”沈知意急忙渡入一丝内力,护住他心脉。
周通死死抓住她的手腕,用尽最后力气,凑近她耳边,气若游丝地吐出几个模糊的音节:
“……三……峰……驼……眼……水……干……金……现……”
话音未落,他手臂猛地垂下,眼睛圆睁,气息已绝!
“周叔叔!”
沈知意心中一痛,缓缓合上他未能瞑目的双眼。
三峰驼眼水干金现?
这像是一句口诀或是暗语!指的是藏匿真正虎符的地点!
她想起那块木牌上画的三座山峰和峰顶的凸起!三峰?驼眼?是指骆驼岭的某个形似驼眼的地方?水干金现……是要等水干涸了,金子才会出现?
她站起身,目光扫过这片石林,又望向远处的骆驼岭轮廓。
线索并未完全断绝!
曹安民的人拿走了假虎符和名册,但他们未必知道真的虎符和《镇国策》的存在!就算知道,没有这句口诀,他们也找不到!
必须赶在他们之前,找到真正的虎符!
她将周通的遗体小心地掩埋在巨石之下,用石头做了个不起眼的标记。
然后,她拿出那块木牌,看着上面的图案,又回想周通临死前的话。
三峰……在这骆驼岭上,找到三座连在一起、峰顶有奇异凸起的山峰!
水干金现……这意味着藏宝地可能与水有关,需要特定的时机才能发现!
她不再犹豫,身形掠起,向着骆驼岭深处而去。
岭上地势复杂,沟壑纵横。她凭借着过人的目力和那新生力量带来的敏锐感知,仔细搜寻着符合“三峰”特征的山头。
日头渐高,风沙更大。
终于,在午后,她站在一处高坡上,望见了远处三座呈“品”字形排列的山峰!中间那座山峰的顶端,赫然有一块巨大的、形似眼睛的白色岩石!
驼眼!就是那里!
她精神一振,正要前往——
突然!
侧后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烟尘滚滚,至少有十余骑,正朝着她这个方向疾驰而来!马上骑士清一色灰色劲装,背负强弓劲弩,眼神凌厉,正是袭击马场的“灰隼”打扮!
他们竟然去而复返?!是发现了周通的踪迹?还是……冲着她来的?!
沈知意眼神一寒,身形瞬间隐入一块巨岩之后。
为首一名灰隼锐利的目光扫过这片区域,猛地抬手!
“搜!那老家伙肯定跑不远!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十余骑立刻散开,呈扇形包抄过来!
沈知意屏住呼吸,计算着距离。对方人多,且都是好手,硬拼绝非上策。
她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一条干涸的河床上。河床蜿蜒,通向那三峰“驼眼”的方向。
或许……可以借地势周旋!
就在一名灰隼策马靠近她藏身巨岩的刹那——
沈知意动了!
她如同猎豹般扑出,不是攻击骑士,而是直取马腿!
咔嚓!
一声脆响!马腿应声而断!
战马惨嘶着倒地,马背上的灰隼猝不及防,被狠狠甩飞出去!
“在那边!”
其他灰隼立刻发现,呼啸着围拢过来,箭矢破空而至!
沈知意早已料到,身形贴着地面疾滚,险之又险地避开箭雨,如同狸猫般蹿入了干涸的河床!
“追!”
灰隼头领怒吼,众人纷纷下马,沿着河床紧追不舍!
河床内怪石嶙峋,视线受阻。沈知意凭借灵活的身法和对地形的利用,不断借助石块躲避身后的攻击,偶尔回身射出石子,虽不致命,却也能阻滞追兵。
她且战且退,方向明确——驼眼峰!
灰隼们显然也察觉了她的意图,攻势越发猛烈,试图在她抵达峰下前拦截下来!
眼看距离驼眼峰越来越近,前方河床出现一个急弯。
沈知意猛地拐过弯道——
脚步却骤然顿住!
弯道之后,河床再次变得开阔,但前方……赫然是断崖!河水早已干涸,留下的是深不见底的悬崖!
绝路!
而身后的追兵,已然逼近!
沈知意站在悬崖边,狂风卷起她的衣发。她回头,看着包抄而来的十余名灰隼,眼神冰冷如渊。
灰隼头领脸上露出狞笑:“跑啊?怎么不跑了?乖乖交出沈青冥留下的东西,或许能给你个痛快!”
沈知意没有说话。她的手,缓缓握住了怀中那枚兽皮碎片,另一只手,按在了心口虎符疤痕的位置。
三峰驼眼水干金现……
水干……这断崖之下,莫非就是昔日的水潭?如今谁干了?
金现……虎符属金?如何现?
没有时间细想了!
追兵已至眼前,刀剑映着寒光!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沈知意猛地将怀中那枚兽皮碎片,向着悬崖下方,奋力掷出!
碎片划出一道弧线,坠向深渊!
与此同时,她全力催动心口那半块虎符残留的气息,以及体内所有力量,凝聚于双眼,死死盯住碎片坠落的方向!
奇迹发生了!
那枚下坠的兽皮碎片,在接触到悬崖下某片特定区域的空气时,竟像是触动了什么无形的机关,骤然亮起一道微弱的乌光!
乌光一闪而逝!
但就在乌光亮起的刹那——
沈知意心口那半块虎符的疤痕,猛地灼热起来!一股无形的牵引力,赫然指向乌光消失处下方不远的一处崖壁!
那里,看似与其他崖壁无异,但在她此刻特殊的感知下,却隐约浮现出一个淡淡的、与虎符形状完全吻合的凹槽印记!
“金现”!
原来如此!需要同源的《镇国蛊典》碎片作为“钥匙”,才能激发虎符的感应,显出藏匿之地!
“在那里!”灰隼头领也察觉到了异常,厉声指向那处崖壁!
数名灰隼立刻扑向悬崖,试图垂下绳索!
但,已经晚了!
沈知意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在灰隼们惊愕的目光中,纵身向下一跃!却不是坠向深渊,而是如同飞鸟般,精准地扑向那处浮现出凹槽的崖壁!
在她身体接触崖壁的瞬间,怀中心口的灼热感达到极致!
咔嚓!
一声轻微的机械响动!
那处崖壁,竟然向内滑开了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
沈知意身影一闪,没入洞中!
石板迅速合拢,恢复原状,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该死!”
灰隼头领冲到崖边,看着深不见底的悬崖和光滑如镜的崖壁,气得暴跳如雷!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目标消失在眼前!
洞口之内,是一条向下的石阶,漆黑一片。
沈知意稳住身形,感受着洞内干燥而古老的空气,以及怀中虎符疤痕渐渐平息的灼热。
她知道,她找到了。
父亲真正的遗产,或许就在这洞窟的尽头。
而洞外,那些灰隼绝不会善罢甘休。
她深吸一口气,迈步向下走去。
黑暗,吞噬了她的身影。
石阶向下,深入山腹。空气阴冷干燥,带着陈年尘土的气息。身后石板合拢的轻响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包括灰隼们气急败坏的咆哮。
沈知意指尖凝聚一点微光,勉强照亮脚下。阶梯开凿得并不规整,却异常坚固,显然是耗时良久的人工杰作。两侧石壁光滑,刻着一些模糊的、类似军阵演武的图案,风格粗犷,带着北地特有的苍劲。
父亲……当年是在怎样的心境下,秘密建造了这里?是为了留存那份《镇国策》,以防不测?还是早已预料到曹安民的背叛,为自己、也为大明,留下最后的火种?
每一步踏下,都仿佛踩在父亲当年的足迹上。心口那半块虎符的疤痕,传来隐隐的温热,像是无声的共鸣。
阶梯似乎没有尽头,一直向下。约莫走了一炷香的时间,前方终于出现了微光。
不是灯火,而是一种天然的、清冷的光辉。
走出阶梯尽头,眼前豁然开朗。
这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溶洞,洞顶不知为何散发着柔和的莹白光芒,如同月色洒落,将整个洞窟照亮。洞窟中央,并非预想中的金山银海或堆积如山的卷宗,而是一片开垦整齐的……药田?
是的,药田。田垄分明,土壤黝黑,里面生长着各种奇异的植物。有的叶片如剑,泛着金属光泽;有的花朵如同冰晶,吞吐寒气;更有甚者,根茎如同蜷缩的婴儿,散发着浓郁的生命气息。这些药材,沈知意大多不认识,但仅从它们散发的灵气判断,无一不是世所罕见的奇珍异草。
药田旁,有一张石桌,几个石凳。桌上放着一套简陋的茶具,和一本摊开的、纸质发黄的书册。
书册封面没有名字。
沈知意缓步走近,目光落在书页上。上面的字迹,她再熟悉不过——是父亲的笔迹!铁画银钩,力透纸背,却比家书更加沉稳凝重。
她轻轻翻动。
开篇并非什么惊世谋略,而是详细的北疆舆图,标注着山川险要、水源矿藏、部落分布,甚至细致到某些季节风的走向、沙暴的规律。其后,是屯田垦荒之法,如何在高寒之地种植耐旱作物,如何兴修水利;再后,是练兵选将之要,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凝聚军心,如何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战果……
没有空泛的大道理,只有最务实、最精炼的总结,字里行间浸透着父亲毕生镇守边关的心血和智慧。这,就是他所说的《镇国策》?以边疆为基,固本培元,徐图强大的阳谋?
喜欢千丝诏
极远处,顺着风,传来一阵极其微弱的、断断续续的金属敲击声!声音很有规律,像是某种信号!
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
她毫不犹豫,朝着声音来源方向疾驰而去。
翻过两个土坡,声音变得清晰了些。前方是一片怪石嶙峋的石林。
敲击声正是从石林深处传来。
沈知意收敛所有气息,如同影子般潜入石林。
石林深处,一处背风的巨石下,赫然蜷缩着一个人!
那人浑身是血,衣衫褴褛,一条腿以不自然的角度扭曲着,显然受了重伤。他背靠着岩石,手中握着一把短刀,正用刀柄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身旁一块空心石头,发出那规律的声响。他脸色灰败,眼神却依旧锐利,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当沈知意出现的刹那,他猛地抬起头,短刀横在胸前,眼神如同濒死的孤狼!
四目相对。
沈知意看着那张饱经风霜、虽染血污却依旧能看出坚毅轮廓的脸,心中一动,试探着开口:“可是……周通周副将?”
那人身体猛地一震,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死死盯着沈知意,声音沙哑干裂:“你……你是谁?!”
“家父,沈明允。”沈知意缓缓取下斗笠,露出真容。尽管衣容未褪,但那眼神和气质,却让周通瞬间僵住。
“……大小……姐?”周通的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手中的短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这个铁打的汉子,眼圈瞬间红了,“真的是您?!您还活着?!末将……末将还以为……”
他激动得语无伦次,想要挣扎着起身行礼,却牵动了伤口,痛得闷哼一声。
沈知意上前扶住他:“周叔叔不必多礼!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是谁袭击了马场?”
周通靠坐在石头上,喘了几口粗气,眼中射出刻骨的仇恨:“是‘灰隼’!曹阉狗手下的‘灰隼’!”
灰隼?沈知意记下这个名字。
“他们来了多少人?为何要杀你灭口?”她急问。
“来了十几个,都是好手。”周通咬着牙,“他们逼问末将……逼问大将军当年留下的东西!”
“什么东西?!”沈知意心跳加速。
周通看着她,眼神复杂,有悲痛,有决绝:“是一份名册!还有……半块虎符!”
名册?半块虎符?
沈知意猛地想起自己心口那灼烧的疤痕!父亲留给她的,是另一半虎符!那虎符不仅是调动边军的信物,难道还藏着别的秘密?
“那名册上记着什么?虎符又有什么玄机?”她追问。
周通喘息着,声音越来越低:“名册……是当年大将军暗中调查曹安民及其党羽勾结外敌、贪墨军饷、培植私军的证据!至于虎符……大将军临终前曾密信于末将,言道……两块虎符合一,或许能开启……开启他在北疆某处秘藏的……真正的《镇国策》!”
《镇国策》?!
不是《镇国蛊典》?!
沈知意如遭雷击!难道父亲留下的,根本不是什么邪门的蛊术,而是真正的治国安邦之策?!
“那名册和半块虎符呢?”她声音发紧。
周通脸上露出惨笑:“名册……末将拼死未能护住,被他们抢走了……但那半块虎符……咳咳……”他剧烈咳嗽起来,呕出几口黑血,“……大将军早有预料……真的虎符……根本不在马场……他交给末将的……是假的……真的……在……在……”
他的气息急速衰弱,眼神开始涣散。
“在哪里?!周叔叔!挺住!”沈知意急忙渡入一丝内力,护住他心脉。
周通死死抓住她的手腕,用尽最后力气,凑近她耳边,气若游丝地吐出几个模糊的音节:
“……三……峰……驼……眼……水……干……金……现……”
话音未落,他手臂猛地垂下,眼睛圆睁,气息已绝!
“周叔叔!”
沈知意心中一痛,缓缓合上他未能瞑目的双眼。
三峰驼眼水干金现?
这像是一句口诀或是暗语!指的是藏匿真正虎符的地点!
她想起那块木牌上画的三座山峰和峰顶的凸起!三峰?驼眼?是指骆驼岭的某个形似驼眼的地方?水干金现……是要等水干涸了,金子才会出现?
她站起身,目光扫过这片石林,又望向远处的骆驼岭轮廓。
线索并未完全断绝!
曹安民的人拿走了假虎符和名册,但他们未必知道真的虎符和《镇国策》的存在!就算知道,没有这句口诀,他们也找不到!
必须赶在他们之前,找到真正的虎符!
她将周通的遗体小心地掩埋在巨石之下,用石头做了个不起眼的标记。
然后,她拿出那块木牌,看着上面的图案,又回想周通临死前的话。
三峰……在这骆驼岭上,找到三座连在一起、峰顶有奇异凸起的山峰!
水干金现……这意味着藏宝地可能与水有关,需要特定的时机才能发现!
她不再犹豫,身形掠起,向着骆驼岭深处而去。
岭上地势复杂,沟壑纵横。她凭借着过人的目力和那新生力量带来的敏锐感知,仔细搜寻着符合“三峰”特征的山头。
日头渐高,风沙更大。
终于,在午后,她站在一处高坡上,望见了远处三座呈“品”字形排列的山峰!中间那座山峰的顶端,赫然有一块巨大的、形似眼睛的白色岩石!
驼眼!就是那里!
她精神一振,正要前往——
突然!
侧后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烟尘滚滚,至少有十余骑,正朝着她这个方向疾驰而来!马上骑士清一色灰色劲装,背负强弓劲弩,眼神凌厉,正是袭击马场的“灰隼”打扮!
他们竟然去而复返?!是发现了周通的踪迹?还是……冲着她来的?!
沈知意眼神一寒,身形瞬间隐入一块巨岩之后。
为首一名灰隼锐利的目光扫过这片区域,猛地抬手!
“搜!那老家伙肯定跑不远!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十余骑立刻散开,呈扇形包抄过来!
沈知意屏住呼吸,计算着距离。对方人多,且都是好手,硬拼绝非上策。
她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一条干涸的河床上。河床蜿蜒,通向那三峰“驼眼”的方向。
或许……可以借地势周旋!
就在一名灰隼策马靠近她藏身巨岩的刹那——
沈知意动了!
她如同猎豹般扑出,不是攻击骑士,而是直取马腿!
咔嚓!
一声脆响!马腿应声而断!
战马惨嘶着倒地,马背上的灰隼猝不及防,被狠狠甩飞出去!
“在那边!”
其他灰隼立刻发现,呼啸着围拢过来,箭矢破空而至!
沈知意早已料到,身形贴着地面疾滚,险之又险地避开箭雨,如同狸猫般蹿入了干涸的河床!
“追!”
灰隼头领怒吼,众人纷纷下马,沿着河床紧追不舍!
河床内怪石嶙峋,视线受阻。沈知意凭借灵活的身法和对地形的利用,不断借助石块躲避身后的攻击,偶尔回身射出石子,虽不致命,却也能阻滞追兵。
她且战且退,方向明确——驼眼峰!
灰隼们显然也察觉了她的意图,攻势越发猛烈,试图在她抵达峰下前拦截下来!
眼看距离驼眼峰越来越近,前方河床出现一个急弯。
沈知意猛地拐过弯道——
脚步却骤然顿住!
弯道之后,河床再次变得开阔,但前方……赫然是断崖!河水早已干涸,留下的是深不见底的悬崖!
绝路!
而身后的追兵,已然逼近!
沈知意站在悬崖边,狂风卷起她的衣发。她回头,看着包抄而来的十余名灰隼,眼神冰冷如渊。
灰隼头领脸上露出狞笑:“跑啊?怎么不跑了?乖乖交出沈青冥留下的东西,或许能给你个痛快!”
沈知意没有说话。她的手,缓缓握住了怀中那枚兽皮碎片,另一只手,按在了心口虎符疤痕的位置。
三峰驼眼水干金现……
水干……这断崖之下,莫非就是昔日的水潭?如今谁干了?
金现……虎符属金?如何现?
没有时间细想了!
追兵已至眼前,刀剑映着寒光!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沈知意猛地将怀中那枚兽皮碎片,向着悬崖下方,奋力掷出!
碎片划出一道弧线,坠向深渊!
与此同时,她全力催动心口那半块虎符残留的气息,以及体内所有力量,凝聚于双眼,死死盯住碎片坠落的方向!
奇迹发生了!
那枚下坠的兽皮碎片,在接触到悬崖下某片特定区域的空气时,竟像是触动了什么无形的机关,骤然亮起一道微弱的乌光!
乌光一闪而逝!
但就在乌光亮起的刹那——
沈知意心口那半块虎符的疤痕,猛地灼热起来!一股无形的牵引力,赫然指向乌光消失处下方不远的一处崖壁!
那里,看似与其他崖壁无异,但在她此刻特殊的感知下,却隐约浮现出一个淡淡的、与虎符形状完全吻合的凹槽印记!
“金现”!
原来如此!需要同源的《镇国蛊典》碎片作为“钥匙”,才能激发虎符的感应,显出藏匿之地!
“在那里!”灰隼头领也察觉到了异常,厉声指向那处崖壁!
数名灰隼立刻扑向悬崖,试图垂下绳索!
但,已经晚了!
沈知意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在灰隼们惊愕的目光中,纵身向下一跃!却不是坠向深渊,而是如同飞鸟般,精准地扑向那处浮现出凹槽的崖壁!
在她身体接触崖壁的瞬间,怀中心口的灼热感达到极致!
咔嚓!
一声轻微的机械响动!
那处崖壁,竟然向内滑开了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
沈知意身影一闪,没入洞中!
石板迅速合拢,恢复原状,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该死!”
灰隼头领冲到崖边,看着深不见底的悬崖和光滑如镜的崖壁,气得暴跳如雷!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目标消失在眼前!
洞口之内,是一条向下的石阶,漆黑一片。
沈知意稳住身形,感受着洞内干燥而古老的空气,以及怀中虎符疤痕渐渐平息的灼热。
她知道,她找到了。
父亲真正的遗产,或许就在这洞窟的尽头。
而洞外,那些灰隼绝不会善罢甘休。
她深吸一口气,迈步向下走去。
黑暗,吞噬了她的身影。
石阶向下,深入山腹。空气阴冷干燥,带着陈年尘土的气息。身后石板合拢的轻响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包括灰隼们气急败坏的咆哮。
沈知意指尖凝聚一点微光,勉强照亮脚下。阶梯开凿得并不规整,却异常坚固,显然是耗时良久的人工杰作。两侧石壁光滑,刻着一些模糊的、类似军阵演武的图案,风格粗犷,带着北地特有的苍劲。
父亲……当年是在怎样的心境下,秘密建造了这里?是为了留存那份《镇国策》,以防不测?还是早已预料到曹安民的背叛,为自己、也为大明,留下最后的火种?
每一步踏下,都仿佛踩在父亲当年的足迹上。心口那半块虎符的疤痕,传来隐隐的温热,像是无声的共鸣。
阶梯似乎没有尽头,一直向下。约莫走了一炷香的时间,前方终于出现了微光。
不是灯火,而是一种天然的、清冷的光辉。
走出阶梯尽头,眼前豁然开朗。
这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溶洞,洞顶不知为何散发着柔和的莹白光芒,如同月色洒落,将整个洞窟照亮。洞窟中央,并非预想中的金山银海或堆积如山的卷宗,而是一片开垦整齐的……药田?
是的,药田。田垄分明,土壤黝黑,里面生长着各种奇异的植物。有的叶片如剑,泛着金属光泽;有的花朵如同冰晶,吞吐寒气;更有甚者,根茎如同蜷缩的婴儿,散发着浓郁的生命气息。这些药材,沈知意大多不认识,但仅从它们散发的灵气判断,无一不是世所罕见的奇珍异草。
药田旁,有一张石桌,几个石凳。桌上放着一套简陋的茶具,和一本摊开的、纸质发黄的书册。
书册封面没有名字。
沈知意缓步走近,目光落在书页上。上面的字迹,她再熟悉不过——是父亲的笔迹!铁画银钩,力透纸背,却比家书更加沉稳凝重。
她轻轻翻动。
开篇并非什么惊世谋略,而是详细的北疆舆图,标注着山川险要、水源矿藏、部落分布,甚至细致到某些季节风的走向、沙暴的规律。其后,是屯田垦荒之法,如何在高寒之地种植耐旱作物,如何兴修水利;再后,是练兵选将之要,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凝聚军心,如何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战果……
没有空泛的大道理,只有最务实、最精炼的总结,字里行间浸透着父亲毕生镇守边关的心血和智慧。这,就是他所说的《镇国策》?以边疆为基,固本培元,徐图强大的阳谋?
喜欢千丝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