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隔壁邻居的背景-《八零学渣的咸鱼生活》

  “那我们一块玩吧!”

  三小只见甩不掉馒头这个牛皮糖,为了想跟花卷一块玩,只能答应带他一块。

  看着这五小只手拉着手出了院子往隔壁去了,虞小小是哭笑不得的。

  这个馒头啊,他到底知不知道,他刚刚得罪的都是什么人啊?

  要知道大院子弟,一般人一辈子可能都没有交集呢,他那么小就一下子得罪了三,要不是人家看在花卷的面子上,别说带他一块玩了,但凡这其中有一个记仇的,这辈子馒头除非不落到对方手里,不然回头怕不是被整很惨啊!

  大院子弟就算不作为,只要不作死,那混的都比他们普通人强呢,馒头这小子……

  虞小小也是见识到了馒头那张小嘴,他刚刚在人家小朋友面前那么说就算了,一会儿可千万别当着人家爷爷说人家孙子没洗脸啊。

  想到这儿,虞小小赶紧跟着出了门,去隔壁看了一眼,见馒头这会儿跟对方玩得乐呵呵的,她这才松了一口气。

  在将被子晒好之后,她回了屋里。

  “小小,是隔壁小杨家的孩子来找他俩玩吗?”

  “是耿叔家的外孙还有耿叔好友家的孙子来找他俩玩呢。”

  “这样啊,怪不得馒头花卷在家里坐不住呢,小孩子就是喜欢伴,对了小小你看,我给馒头花卷钩织的这个小包怎么样?”

  “好看!妈你的手是真的巧!这毛线到了你的手里,就成了一件件工艺品呢,那个妈啊!我可不可以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啊?就是你如果有时间的话,我、我也想……”

  虞小小是真的没有想到,程妈不仅上的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就是女红这块也是没话说,这些年,她只要有空,就给家里人钩织衣服,帽子围巾啥的,这手工比一般店里卖的都不输上下呢。

  在看到程妈给两小只钩织的馒头花卷小包包,虞小小看了一眼就爱不释手,虽然她不会钩,但不妨碍她想厚着脸皮,靠着儿女从程妈这里顺一个钩织包包走。

  “我这就是钩来给馒头花卷装糖果的,你要是喜欢,我回头看看毛线还够不够,要是够的话,给你钩一个。”

  程妈也就是过年这阵子在家里陪家人才多一点,她也是没有想到,她用来打发时间的小玩意,儿媳会喜欢。

  “嗯嗯!”

  就是家里毛线不够也没关系,她可以出门乱去买几斤毛线回来的。

  “对了妈,我有事出门一趟,一会儿程铭好回来了,你让他去接一下馒头花卷,要是我跟他都回来晚的话,就辛苦你跟爸把馒头花卷接回家来。”

  “好,你放心出门吧,家里有我跟你爸呢,我们会时时看着点馒头的。”

  程妈不知道儿媳这会儿出门是要去做什么,但正月里那本来就是让大家放松的时候,大家能出门走走,不比总在家里待着强啊。

  虞小小其实也是去碰碰运气,万一卖毛线的店有开门的呢,冬天毛线的需求还是挺大的,比起花钱去买一件毛衣,大多时候,大家都宁可买毛线回来织毛衣,买毛线回来织毛衣,比直接买成品划算多了,就是需要浪费一点人力。

  虞小小是没这种手艺,不过她可以买毛线,每次家里买毛线那都是几斤几斤的买。

  这些年也多亏了程妈在,家里大大小小才有合身的毛衣穿,像什么毛衣围巾手套啥的,也大多是程妈抽空钩织的。

  程铭好自从搬到城西这边来住了,他有几个在这边住的同事,正月里没事就邀请他去串门,这一次两次拒了,那人家几次三番的邀请,你总不能推了吧,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是在一个单位上班的同事,只要不犯什么原则性的大错,那大家就要在一个单位待几十年去了。

  人际圈子不就是互相走动嘛,今天你们约着来我家串门吃顿饭,明天我又去你们家,这样互相轮流着来,就不存在谁占谁的便宜了。

  若不是虞小小的同事在这边住的少,那要是对方开口邀请她了,她也是正月里要带点东西上门去走动走动的。

  正因为这样,正月里隔壁耿叔家,那是好友隔三差五就来串门,自从各自带了自家孙孙后,那走动的更加勤快了。

  据说耿叔原来也是住在大院那边的,但住在大院那边吧,这三天两头上门拜访的人不少,耿叔为了躲清闲,干脆就从大院搬出来了,考察了多个地方,这才决定搬到城西这边的来的。

  他原本是有五子一女的,眼下还没有成家的这两个儿子,是老来得子的双胞胎,头三个儿子甚至还来不及成家就牺牲在战场上成了烈士,女儿倒是成家了,但当初生孩子难产没挺过来。

  接二连三的丧子之痛对耿叔来说打击很大,眼下他虽然跟田婶从部队退下来了,但因为仅剩的两个儿子,还没有成家,想攀上他耿家的人很多,应该是暗地里打他两个儿子的主意不少,又加上头三个牺牲的儿子都来不及成家,所以眼下他很是重视两个儿子的婚事。

  诸多原因这才从大院里搬出来的,像眼下住在城西这边,周围的邻居大多不是部队上的人,不知道耿叔还有多大的影响力,只知道耿叔夫妻是从部队上退下来的,平日里两儿子也在部队上,很大程度上能避免心术不正的人,打他两个儿子的主意。

  耿叔的好友也知道,当初耿叔住大院那时候,有过一些糟心事,如今有空就来陪他说说话,像他们这种从枪林弹雨中活下来的人,死都不怕,可最怕的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如果不是耿叔的两个儿子坚持要待在部队,他甚至都动了,为了保留耿家一丝血脉的念头,都不让仅剩的两个儿子参军了。

  但他耿家满门忠烈,从祖上起,世世代代都在保家卫国,耿家后人生来就是天生的兵种,一个儿子倒下了,很快就会有下一个儿子冲上去,扛起兄长未完成的大旗,耿家的荣耀不会因为父辈退下来,死几个儿子就此埋没,正因为这样,所以才容易被人盯上,为了攀上这棵大树,那是各种办法都使出来了,耿叔一家也是无奈才从大院搬出来的。

  喜欢八零学渣的咸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