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太太正值盛年,宝兄弟也还小呢,哪里就说到精神不济的地步了。
再说我一个刚进门没两天的孙媳妇,这家里连人都认不全,实不敢应下这样重要的差事。
尤其是那些管事妈妈,少不得瞧着我年轻、脸嫩又不通府里的事物动了不该有的心思。
她们糊弄我事小,若坏了咱们家的名声,才是要紧的大事呢。”
王熙凤才不想管这一堆烂摊子,二太太倒是把家里的账册和对牌还有几个库房钥匙都放在了桌上。
可是那些奴才们的身契,还有府里内库的钥匙,可都攥在人家手里呢。
可惜王夫人打定了主意,要把管家权交给王熙凤。毕竟她管了这些年的家,好处该捞也都捞的差不多了,剩下一个空架子,谁耐烦为这些操心?
就听她说:“你可不许只一味的推脱,在家当姑娘时的杀伐果断去哪儿了?
再说咱们还是亲姑侄,若是底下哪个管事婆子不听话,你只叫她来找我说话。”
还不等王熙凤说什么,上头老太太也开了口,“好了,琏儿媳妇,你们太太也为这个家劳心费力这么些年,是时候叫她歇歇了。你这个当侄媳妇的,可不许躲懒!”
得,这是躲不掉的意思。
王熙凤也只好规规矩矩的给王夫人行了礼,还要感谢人家对她的教导。
王夫人把管家权推出去,可能心里高兴。倒是难得当着大家伙的面在老太太跟前说了几句讨喜的话。
王熙凤也陪着长辈说笑了一回,又哄着宝玉和三春玩耍了一阵,才领着那一叠账册和对牌、钥匙,带着丫头回了自己的院子。
坐在屋子里,看着那一叠账册开始发呆。到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原本的王熙凤好像不识字。
得了,这么个精明的人,该学的不学。不该知道的阴损手段,那是一点儿都不少。
也不知道这王家的教养,到底是什么样儿?
想到这里有些头疼,干脆扬声叫了外头伺候的丫头,“喜儿,你去外头书房把琏二爷请回来,就说我有事找他。”
叫了贾琏,又吩咐一直在跟前伺候的平儿说:“我嫁妆里有四个铺子,两个三百亩的庄子,和一处三进的宅子。你去吩咐旺儿,后日下半晌,叫他们来府里回话。”
平儿也领命下去传话。
没一会儿功夫,贾琏从外头走进来。
“二奶奶找我,可是有事?”
王熙凤也不跟他客气,直接开口说:“今儿去老太太那边请安,二太太忽然把家里的账册和对牌钥匙给了我,叫我接手府里的管家事务。”
“这是好事儿,到底是亲姑侄,你才进门儿几天就得了这个巧宗。”贾琏玩笑着说。
当着一屋子丫鬟的面,王熙凤又有了上个世界,家里被人安装窃听器的感觉。
这会儿还得装模作样的跟着人表演,“我这才进门儿几天,家里人都认不全。这会儿叫我管家,我害怕被那些管事妈妈们糊弄呢。
先不说别的,只一样,我们王家教养女孩子都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可如今看着这一摞账本子,我得先把字儿认全了呀。”
“二奶奶是想让我教你识字?”
王熙凤点点头,被控制着的贾琏自然不会拒绝。倒是似模似样的,开始教她识字。
说实在的,就凭王熙凤现在的水平,若是参加科考,不说考中一甲前三,二甲进士还是不难的。
这么一比,只上了几年族学的贾琏,水平也就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乱咣。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外人看着这两口子好像是王熙凤为了管家,跟着贾琏学识字。
可实际上,却是王熙凤给贾琏吃了颗启智丹,之后又辅导着贾琏读书,打算让他走科考这条路。
她这边渐渐的上手管家了,可是荣国府的奴才哪里是那么老实的?
果然就有那仗着府里几辈子的老人,开始在王熙凤面前闹鬼。
打量着若是这位二奶奶厉害还则罢了,若是耳根子软和好说话,那以后他们少不得拿捏一下对方。
“二奶奶,今日赵姨娘那边儿说,三爷屋里的碳没给够数,还有三爷份利里的衣裳料子,他说那花样子不好。”
啥意思?这帮管事妈妈也知道,捡个软柿子来她这里当问路石。
估计要是原来的王熙凤,可能也就拿赵姨娘和贾环母子两个当做立威的靶子了。
毕竟惩治那对母子,不但能讨王夫人的欢心,还能让她在这府里树立威信。
这件事儿今天捅到王熙凤跟前来,未必没有周瑞家的的意思。那可是王夫人身边儿第一心腹,有些事儿总要想在主子前头。
王熙凤一双凤眼看着那个管事妈妈,好半晌才笑着问:“份利没给够数,那是你这个发放份利的管事妈妈事情没做好。”
这会儿那个妈妈有些讪讪的笑道,“奶奶容禀,每月分发份利,各处都是给足了数的,最多也就早一日晚一日的区别。”
“那赵姨娘为什么这么说?”
“回二奶奶,赵姨娘多得老爷的宠爱,每每都要生些事端的。
往日里都是太太慈悲,不做计较,倒是纵的他们多了这许多毛病。”
王熙凤点头表示明白,接着又问了贾环衣裳料子的事情。
“还有刚你说的那个衣裳料子,又是怎么回事儿?”
那管事媳妇又说:“这也是赵姨娘那边故意挑拣,放以往她这么一闹,都是太太再额外赏他们一些衣裳料子才罢。”
“照你这么说,是赵姨娘对府里给她和环兄弟的份利不满意了?”王熙凤看着那管事娘子问。
这话那管事娘子倒是不好回答,只吞吞吐吐的说:“倒也没说不满意,只是每每送过去的份利,姨娘那边都多有挑剔。”
王熙凤也没直接说怎么办,“赵姨娘也是二老爷屋里人,我一个隔房的侄媳妇是不好插手的。你先等在一旁,等旁人回完了事,再跟我去太太那边走一趟。”
说完也不再理会这个管事娘子,倒是听了别人一个一个回事。
再说我一个刚进门没两天的孙媳妇,这家里连人都认不全,实不敢应下这样重要的差事。
尤其是那些管事妈妈,少不得瞧着我年轻、脸嫩又不通府里的事物动了不该有的心思。
她们糊弄我事小,若坏了咱们家的名声,才是要紧的大事呢。”
王熙凤才不想管这一堆烂摊子,二太太倒是把家里的账册和对牌还有几个库房钥匙都放在了桌上。
可是那些奴才们的身契,还有府里内库的钥匙,可都攥在人家手里呢。
可惜王夫人打定了主意,要把管家权交给王熙凤。毕竟她管了这些年的家,好处该捞也都捞的差不多了,剩下一个空架子,谁耐烦为这些操心?
就听她说:“你可不许只一味的推脱,在家当姑娘时的杀伐果断去哪儿了?
再说咱们还是亲姑侄,若是底下哪个管事婆子不听话,你只叫她来找我说话。”
还不等王熙凤说什么,上头老太太也开了口,“好了,琏儿媳妇,你们太太也为这个家劳心费力这么些年,是时候叫她歇歇了。你这个当侄媳妇的,可不许躲懒!”
得,这是躲不掉的意思。
王熙凤也只好规规矩矩的给王夫人行了礼,还要感谢人家对她的教导。
王夫人把管家权推出去,可能心里高兴。倒是难得当着大家伙的面在老太太跟前说了几句讨喜的话。
王熙凤也陪着长辈说笑了一回,又哄着宝玉和三春玩耍了一阵,才领着那一叠账册和对牌、钥匙,带着丫头回了自己的院子。
坐在屋子里,看着那一叠账册开始发呆。到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原本的王熙凤好像不识字。
得了,这么个精明的人,该学的不学。不该知道的阴损手段,那是一点儿都不少。
也不知道这王家的教养,到底是什么样儿?
想到这里有些头疼,干脆扬声叫了外头伺候的丫头,“喜儿,你去外头书房把琏二爷请回来,就说我有事找他。”
叫了贾琏,又吩咐一直在跟前伺候的平儿说:“我嫁妆里有四个铺子,两个三百亩的庄子,和一处三进的宅子。你去吩咐旺儿,后日下半晌,叫他们来府里回话。”
平儿也领命下去传话。
没一会儿功夫,贾琏从外头走进来。
“二奶奶找我,可是有事?”
王熙凤也不跟他客气,直接开口说:“今儿去老太太那边请安,二太太忽然把家里的账册和对牌钥匙给了我,叫我接手府里的管家事务。”
“这是好事儿,到底是亲姑侄,你才进门儿几天就得了这个巧宗。”贾琏玩笑着说。
当着一屋子丫鬟的面,王熙凤又有了上个世界,家里被人安装窃听器的感觉。
这会儿还得装模作样的跟着人表演,“我这才进门儿几天,家里人都认不全。这会儿叫我管家,我害怕被那些管事妈妈们糊弄呢。
先不说别的,只一样,我们王家教养女孩子都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可如今看着这一摞账本子,我得先把字儿认全了呀。”
“二奶奶是想让我教你识字?”
王熙凤点点头,被控制着的贾琏自然不会拒绝。倒是似模似样的,开始教她识字。
说实在的,就凭王熙凤现在的水平,若是参加科考,不说考中一甲前三,二甲进士还是不难的。
这么一比,只上了几年族学的贾琏,水平也就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乱咣。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外人看着这两口子好像是王熙凤为了管家,跟着贾琏学识字。
可实际上,却是王熙凤给贾琏吃了颗启智丹,之后又辅导着贾琏读书,打算让他走科考这条路。
她这边渐渐的上手管家了,可是荣国府的奴才哪里是那么老实的?
果然就有那仗着府里几辈子的老人,开始在王熙凤面前闹鬼。
打量着若是这位二奶奶厉害还则罢了,若是耳根子软和好说话,那以后他们少不得拿捏一下对方。
“二奶奶,今日赵姨娘那边儿说,三爷屋里的碳没给够数,还有三爷份利里的衣裳料子,他说那花样子不好。”
啥意思?这帮管事妈妈也知道,捡个软柿子来她这里当问路石。
估计要是原来的王熙凤,可能也就拿赵姨娘和贾环母子两个当做立威的靶子了。
毕竟惩治那对母子,不但能讨王夫人的欢心,还能让她在这府里树立威信。
这件事儿今天捅到王熙凤跟前来,未必没有周瑞家的的意思。那可是王夫人身边儿第一心腹,有些事儿总要想在主子前头。
王熙凤一双凤眼看着那个管事妈妈,好半晌才笑着问:“份利没给够数,那是你这个发放份利的管事妈妈事情没做好。”
这会儿那个妈妈有些讪讪的笑道,“奶奶容禀,每月分发份利,各处都是给足了数的,最多也就早一日晚一日的区别。”
“那赵姨娘为什么这么说?”
“回二奶奶,赵姨娘多得老爷的宠爱,每每都要生些事端的。
往日里都是太太慈悲,不做计较,倒是纵的他们多了这许多毛病。”
王熙凤点头表示明白,接着又问了贾环衣裳料子的事情。
“还有刚你说的那个衣裳料子,又是怎么回事儿?”
那管事媳妇又说:“这也是赵姨娘那边故意挑拣,放以往她这么一闹,都是太太再额外赏他们一些衣裳料子才罢。”
“照你这么说,是赵姨娘对府里给她和环兄弟的份利不满意了?”王熙凤看着那管事娘子问。
这话那管事娘子倒是不好回答,只吞吞吐吐的说:“倒也没说不满意,只是每每送过去的份利,姨娘那边都多有挑剔。”
王熙凤也没直接说怎么办,“赵姨娘也是二老爷屋里人,我一个隔房的侄媳妇是不好插手的。你先等在一旁,等旁人回完了事,再跟我去太太那边走一趟。”
说完也不再理会这个管事娘子,倒是听了别人一个一个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