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跪在地上请罪的平儿,王熙凤只有一搭没一搭的吃着手里的燕窝粥,并没有着急把人叫起来。
等把手里的粥吃完,又有一个二等小丫头伺候着漱口净手,她才看着平儿说:
“我是想从你们四个里培养一个心腹,以后管家里事的时候就带在身边。
可我想要的心腹,伶不伶俐不是最要紧。要紧的是,做事得有分寸。
我可不想要能当我的家做我的主的奴才。”
平儿内心惶惶,听了凤姐儿的话赶紧请罪。
“奶奶,是奴婢想错了主意。只想着替奶奶分忧,却忘了做奴婢的本分。
还请奶奶原谅奴婢,奴婢下次再也不敢了。”
看着平儿一脸的羞愧,想来这是知道在姐妹和小丫头跟前没了面子,估计这几日又该暴病不敢出来见人了。
王熙凤也是为了敲打她,见知道厉害,也就不再为难,直接一挥手,说:“既知道错了,下回改了就是。你先回屋去休息吧,叫乐儿她们过来伺候。”
自觉没脸的平儿,回了屋趴在炕上就偷偷的淌眼抹泪。
跟她一屋住着的安儿、喜儿看她这样,倒也有点儿误伤其类的意思。
那安儿特意拿冷水洗了一条帕子,递给平儿叫他敷敷眼睛。
“别只管哭了,若是把眼睛沤红了,等明日还要不要见人?”
平儿接了帕子,直接盖在眼睛上。似乎她瞧不见别人,就不怕丢脸似的。
好一会儿才叹口气说:“自奶奶成婚以后,怎么感觉脾气秉性换了个人似的?
今日我不过瞧着周姐姐找奶奶说赵姨娘的事儿,咱们奶奶并没有顺着太太的心意办。
我不过在旁边提醒两句,奶奶就给了我好大一顿排头。”
安儿听她还敢说这话,赶紧一把捂住平儿的嘴。
“作死了!明知奶奶不爱听这些话,你怎么还敢说?
不管奶奶跟二太太到底怎么相处,那都是人家主子之间的事儿。
咱们这些做奴才的,只好好伺候自己的主子就是了。
何况奶奶不是都说了吗?等将来咱们到了岁数,只要不爬二爷的床,奶奶都会给咱们一个将来。
有了这话在前头,你还有什么不知足?
既然咱们这个主子,不乐意咱们这些奴婢做她的主,那咱这好好当差,不再多嘴多言就是了。”
平儿是好歹还是个懂进退之好赖的,听着安儿的话也算是掏心窝子,边也点头表示,“你说的对,我以后再不在主子面前多嘴多说了。”
现在的平儿在荣国府还没混的那么开,所以就算王熙凤罚了她,也没有府里大小主子压着王熙凤给她的贴身丫头赔礼的事儿。
尤其见她第二日,照旧没事人似的进屋贴身伺候,王熙凤也没在给她撂脸子。
她现在挂着个管家奶奶的名头,每日里忙的真是脚不沾地。
既要处理府内庶务,又要应对人情往来,你这里还不能少了给几重婆婆请安问好,更要在小叔子小姑子面前周全,整日里真是一刻也不得闲。
早上卯时(约5-7点)起身,洗漱后略微用点儿汤汤水水垫垫肚子,就得开始打理府里这一摊子事儿。
先查看夜间各处的值事情况,看看各院的门户是否有人看守,夜间巡夜的婆子有没有偷懒。
还要听取这些值夜的婆子们汇报,有无突发状况。
当然她也不可能以后每天早上都亲自干这件事儿。
只是才接手管家,为了熟悉府里情况,才带着专管这些奴仆的管事娘子林之孝家的,头一个月日日辛苦走一遭。
等一个月之后,这活儿就是林之孝家的去做。王熙凤还给定的规矩,若是府里守夜巡逻的婆子出了事儿,只找林之孝家的说话。
随后在召集府里的管事媳妇们,分派当日差事。
安排采买、修缮、洒扫等杂务,核对账目,处理奴仆的奖惩。
把这一堆事情全都安排妥当,她也是最多吃口茶喘喘气儿,然后就得去长辈处请安。
先去老太太的荣庆堂,伺候了太婆婆和贾宝玉三春吃早饭,再陪着大家玩笑一会儿,才可以离开。
离开荣庆堂之后,好多时候还得去王夫人处回话。
汇报府内事务,还有各家亲朋故交迎来送往这些事宜,全都得按照王夫人的意思办。
可能因为王熙凤在赵姨娘的事情上办的不合她的心意,再后管家的时候,王夫人可没少明里暗里给王熙凤小鞋穿。
现在的王熙凤哪里能吃这个亏,但凡遇到什么刁难,她就直接上王夫人那里叫屈。
“我这个侄媳妇儿帮着婶子管家,确实在旁人看来名不正言不顺。
否则那些管事媳妇怎么天天想方设法的刁难我。
想来是我没那本事了,不如二太太把这管家全收回去吧,府里这些祖宗们,我是摆弄不明白的。”
她这动不动要撂挑子的态度,王夫人倒不好说什么。
只能开口罚了那个挑事儿的婆子,再安抚一下她这个亲侄女。
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处置完,回自己的小院儿吃了晌午饭再歇个晌,下午还得见外头的管事核对田庄铺子的账册。
若是其他府里派了人,到荣国府传话报信儿送个礼什么的,那些管事媳妇和管家什么的也要王熙凤和贾琏两口子接待。
或者是族里有那日子不济的,也隔三差五要进府,来她这个管家奶奶这里讨点儿好处。
就算那些亲戚家的嫂子妯娌,或者伯母婶娘,大多来她跟前奉承讨好。她也得打点起精神招待人家,再看情况给他们漏些好处。
一天忙忙碌碌下来,到了晚上还得细细想一回各处事情有没有什么疏漏。
如果老太太那边儿高兴,要吃个酒,听个曲儿,或者找几个老亲戚热闹一回。
王熙凤这个孙媳妇,不但得张罗酒席,还要陪贾母看戏、说笑,直到长辈安歇后才回房休息。
不要问她为什么事事亲力亲为,这不是才接手管家,府里这些个管事媳妇们,有一个算一个没一个是好相遇的。
再加上还有王夫人对王熙凤行事不满意,那周瑞家的在后头舍不得给她捣几回乱。
所以这事情完全上手之前,或者说摸清楚这些人的底细之前,她还真没法子直接两手一摊,把事情全交代给下面的管事和管事娘子们。
等把手里的粥吃完,又有一个二等小丫头伺候着漱口净手,她才看着平儿说:
“我是想从你们四个里培养一个心腹,以后管家里事的时候就带在身边。
可我想要的心腹,伶不伶俐不是最要紧。要紧的是,做事得有分寸。
我可不想要能当我的家做我的主的奴才。”
平儿内心惶惶,听了凤姐儿的话赶紧请罪。
“奶奶,是奴婢想错了主意。只想着替奶奶分忧,却忘了做奴婢的本分。
还请奶奶原谅奴婢,奴婢下次再也不敢了。”
看着平儿一脸的羞愧,想来这是知道在姐妹和小丫头跟前没了面子,估计这几日又该暴病不敢出来见人了。
王熙凤也是为了敲打她,见知道厉害,也就不再为难,直接一挥手,说:“既知道错了,下回改了就是。你先回屋去休息吧,叫乐儿她们过来伺候。”
自觉没脸的平儿,回了屋趴在炕上就偷偷的淌眼抹泪。
跟她一屋住着的安儿、喜儿看她这样,倒也有点儿误伤其类的意思。
那安儿特意拿冷水洗了一条帕子,递给平儿叫他敷敷眼睛。
“别只管哭了,若是把眼睛沤红了,等明日还要不要见人?”
平儿接了帕子,直接盖在眼睛上。似乎她瞧不见别人,就不怕丢脸似的。
好一会儿才叹口气说:“自奶奶成婚以后,怎么感觉脾气秉性换了个人似的?
今日我不过瞧着周姐姐找奶奶说赵姨娘的事儿,咱们奶奶并没有顺着太太的心意办。
我不过在旁边提醒两句,奶奶就给了我好大一顿排头。”
安儿听她还敢说这话,赶紧一把捂住平儿的嘴。
“作死了!明知奶奶不爱听这些话,你怎么还敢说?
不管奶奶跟二太太到底怎么相处,那都是人家主子之间的事儿。
咱们这些做奴才的,只好好伺候自己的主子就是了。
何况奶奶不是都说了吗?等将来咱们到了岁数,只要不爬二爷的床,奶奶都会给咱们一个将来。
有了这话在前头,你还有什么不知足?
既然咱们这个主子,不乐意咱们这些奴婢做她的主,那咱这好好当差,不再多嘴多言就是了。”
平儿是好歹还是个懂进退之好赖的,听着安儿的话也算是掏心窝子,边也点头表示,“你说的对,我以后再不在主子面前多嘴多说了。”
现在的平儿在荣国府还没混的那么开,所以就算王熙凤罚了她,也没有府里大小主子压着王熙凤给她的贴身丫头赔礼的事儿。
尤其见她第二日,照旧没事人似的进屋贴身伺候,王熙凤也没在给她撂脸子。
她现在挂着个管家奶奶的名头,每日里忙的真是脚不沾地。
既要处理府内庶务,又要应对人情往来,你这里还不能少了给几重婆婆请安问好,更要在小叔子小姑子面前周全,整日里真是一刻也不得闲。
早上卯时(约5-7点)起身,洗漱后略微用点儿汤汤水水垫垫肚子,就得开始打理府里这一摊子事儿。
先查看夜间各处的值事情况,看看各院的门户是否有人看守,夜间巡夜的婆子有没有偷懒。
还要听取这些值夜的婆子们汇报,有无突发状况。
当然她也不可能以后每天早上都亲自干这件事儿。
只是才接手管家,为了熟悉府里情况,才带着专管这些奴仆的管事娘子林之孝家的,头一个月日日辛苦走一遭。
等一个月之后,这活儿就是林之孝家的去做。王熙凤还给定的规矩,若是府里守夜巡逻的婆子出了事儿,只找林之孝家的说话。
随后在召集府里的管事媳妇们,分派当日差事。
安排采买、修缮、洒扫等杂务,核对账目,处理奴仆的奖惩。
把这一堆事情全都安排妥当,她也是最多吃口茶喘喘气儿,然后就得去长辈处请安。
先去老太太的荣庆堂,伺候了太婆婆和贾宝玉三春吃早饭,再陪着大家玩笑一会儿,才可以离开。
离开荣庆堂之后,好多时候还得去王夫人处回话。
汇报府内事务,还有各家亲朋故交迎来送往这些事宜,全都得按照王夫人的意思办。
可能因为王熙凤在赵姨娘的事情上办的不合她的心意,再后管家的时候,王夫人可没少明里暗里给王熙凤小鞋穿。
现在的王熙凤哪里能吃这个亏,但凡遇到什么刁难,她就直接上王夫人那里叫屈。
“我这个侄媳妇儿帮着婶子管家,确实在旁人看来名不正言不顺。
否则那些管事媳妇怎么天天想方设法的刁难我。
想来是我没那本事了,不如二太太把这管家全收回去吧,府里这些祖宗们,我是摆弄不明白的。”
她这动不动要撂挑子的态度,王夫人倒不好说什么。
只能开口罚了那个挑事儿的婆子,再安抚一下她这个亲侄女。
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处置完,回自己的小院儿吃了晌午饭再歇个晌,下午还得见外头的管事核对田庄铺子的账册。
若是其他府里派了人,到荣国府传话报信儿送个礼什么的,那些管事媳妇和管家什么的也要王熙凤和贾琏两口子接待。
或者是族里有那日子不济的,也隔三差五要进府,来她这个管家奶奶这里讨点儿好处。
就算那些亲戚家的嫂子妯娌,或者伯母婶娘,大多来她跟前奉承讨好。她也得打点起精神招待人家,再看情况给他们漏些好处。
一天忙忙碌碌下来,到了晚上还得细细想一回各处事情有没有什么疏漏。
如果老太太那边儿高兴,要吃个酒,听个曲儿,或者找几个老亲戚热闹一回。
王熙凤这个孙媳妇,不但得张罗酒席,还要陪贾母看戏、说笑,直到长辈安歇后才回房休息。
不要问她为什么事事亲力亲为,这不是才接手管家,府里这些个管事媳妇们,有一个算一个没一个是好相遇的。
再加上还有王夫人对王熙凤行事不满意,那周瑞家的在后头舍不得给她捣几回乱。
所以这事情完全上手之前,或者说摸清楚这些人的底细之前,她还真没法子直接两手一摊,把事情全交代给下面的管事和管事娘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