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屋里头没了人,老太太才有些语重心长的对王夫人说:
“你如今怎么在宝玉的事情上也佐性了,宝玉跟袭人这事儿已然闹了出来,事情估计就是瞒不住。
再说凡大家公子,哪个十几岁上身边不收个房里人。如今闹了这一出,何不顺水推舟就让那袭人贴身伺候宝玉。”
王夫人哪里听得了这话,赶紧开口说:“老太太,宝玉到底还小,这么早就收了房里人,我怕他被那丫头祸害的坏了身子。”
“怎么就转不过来那个弯儿呢?你也说了,宝玉身边几个丫头,也就袭人长得粗粗笨笨,不如其余几个俏丽灵巧。
所以才放心让她当宝玉屋里的大丫头,平日里也靠着她压服别人。
如今宝玉也到了出精的年纪,身边可不就是得有这么个人伺候着。总好过在家里无处发泄,让他被外头的人勾搭坏了身子。
再则,那袭人相貌又不是顶顶的好,这屋里还有那么多模样俏类的丫头呢。宝玉就是愿意宠爱,可能也有限的很。
本来我就担心宝玉身边那么些俏丽的丫头围着他转,会不会有几个暗中勾引了宝玉,弄坏了他的身子。
可如今往竟然是日里管着旁人的袭人先坏了规矩,在一众丫头里,她怕是再也没脸去管着别人。
这样一来,袭人身份虽有不同,可在一众丫头里却再不能压服众人。
所以她一颗心只能放在宝玉身上,同时还得防着其他丫头勾引宝玉。
咱们宝玉平时被他老子和你管着,又哪里能耐烦每日被一个丫头管着。
那袭人越是管着宝玉,越是防着别的丫头接近宝玉,宝玉也就越疏远她。
有这么个人在,你这个当娘的也不用担心别的丫头勾引了宝玉,更不用担心宝玉的心思被屋里人收服了去。
可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王夫人细细想了一遍老太太话里的道理,越想越觉得还就是这么回事儿。
于是便松口,答应袭人成了宝玉的屋里人,也就是通房丫头。
后来王夫人还注意了一下宝玉房里的动静,果然如老太太说的那般。
虽然一开始因为袭人自己没脸,着实老实了一阵子,又引得宝玉怜惜了几分。
可后来时日一长,袭人在宝玉那屋里压不住人,只能拦着别的丫头王宝玉跟前凑。同时还仗着情分,对宝玉管手管脚的。
这样一来,那宝玉哪里还耐烦这么一个已经变成死鱼眼的女人。
于是也减少了跟她亲近的次数,同时又因为有袭人拦着,别的丫头就算有心思也没能得手。
当然这都是后话,如今宝玉有了房里人,这么大的事情自然传的满府皆知。
甚至贾赦还特意找贾政谈话,“如今宝玉也是大人了,连房里人都有了,可不能叫他再在后院住着。
毕竟咱们家里除了自家三个女孩儿,还有个咱们兄弟的亲外甥女儿,和你那位太太的娘家外甥女呢。
有道是男女7岁不同席,寻常人家的女孩儿连自家亲兄弟都要避讳,何况一个已经成人的亲戚家的表兄弟。
就算二弟你惯孩子,也不能坏了亲戚家女孩儿的名声不是。”
这一通话说的贾政一张脸涨得通红,“大哥说的是,那孽障确实不能再在后院待着了,明日我就去和老太太商议,把那孽障挪到我们西院旁边一处跨院住。”
贾赦表示你儿子你自己看着安排,只要别占我们大房的地盘儿就行。
结果没想到,这件事儿在老太太那边倒是受到了阻力。
听说两个儿子商量着要把她的心尖尖,从荣庆堂挪出去。甚至还打算把贾宝玉安置在西大院的一个小跨院,当时就发了脾气。
“你们一个两个的,把我身边的人都弄走了还不算,如今看我就得意我的亲孙子,你们还想法子让他离了我的眼前。
还要把我的宝玉放在一个小跨院里,也不看看我宝玉从小到大,有没有受过这样的委屈。
我看你们就是容不下我这老不死的,还有我的宝玉。
不如赶紧备了车,今儿我就带着我的宝玉回金陵老家去。”
老太太这又哭又骂,堂下站着的贾政也是一脸的焦急。
“老太太,是儿子不孝,惹老太太生气了。
可是那孽障小小年纪竟然已经有了房里人,哪里还能整日里跟家里的姑娘们混在一起?
何况这里头还有外甥女儿和亲戚家的孩子,若是不小心坏了人家的名声,咱们家可不就是罪人了吗?
所以儿子才想着,把那孽障挪出去,叫他踏踏实实去学里读几年书。
不求他跟琏儿似的,才一下场就考了个探花回来。至少也得认真读几年书,到时候考个进士,也算那孽障不辜负老太太一番疼爱。”
一提到读书,再想想宝玉的性子,老太太当即就心疼起来。
“你可别整日里勒逼着我的宝玉去读书,别忘了当时珠儿是怎么没的?
也别拿他跟琏儿比,咱们家琏儿成亲前,你何曾见他认真读过书?
还不是成了家,生了儿女,他才开始懂事起来。
都是一家子兄弟,宝玉自然也能像他琏二哥那样。你现在着什么急?
至于你说我那玉儿和薛家那丫头,那玉儿可是你妹子的亲骨肉,本就是一家人。
何况但凡她们来荣庆堂,都有我老婆子在,又怕些什么?只叫他们注意一些,不去宝玉那屋里就行了呗。”
贾政这人,往日里不论真假,总是做出一副大孝子的模样。
如今他在这府里早不是曾经的当家老爷,不但被分了家产,整个二房又寄住在哥哥家。
能接着住在荣国府,可不全靠了有个老太太在。
这会儿宝玉如果能哄的老太太高兴,他是个当儿子的自然乐意。
于是又是作揖赔罪,又是拿话哄老太太开心,“既然那孽障,好歹能在老太太跟前尽尽孝心,那儿子就在留他两年。等他再大2岁,可一定要挪出去了。”
于是这件事儿就在老太太的强势下,一家子上上下下只当做没有发生。
王熙凤特意敲打了府里的管事,让他们务必看住那些下人,不许把府里的事儿传出任何一丝风声。否则一家子发卖出去。
“你如今怎么在宝玉的事情上也佐性了,宝玉跟袭人这事儿已然闹了出来,事情估计就是瞒不住。
再说凡大家公子,哪个十几岁上身边不收个房里人。如今闹了这一出,何不顺水推舟就让那袭人贴身伺候宝玉。”
王夫人哪里听得了这话,赶紧开口说:“老太太,宝玉到底还小,这么早就收了房里人,我怕他被那丫头祸害的坏了身子。”
“怎么就转不过来那个弯儿呢?你也说了,宝玉身边几个丫头,也就袭人长得粗粗笨笨,不如其余几个俏丽灵巧。
所以才放心让她当宝玉屋里的大丫头,平日里也靠着她压服别人。
如今宝玉也到了出精的年纪,身边可不就是得有这么个人伺候着。总好过在家里无处发泄,让他被外头的人勾搭坏了身子。
再则,那袭人相貌又不是顶顶的好,这屋里还有那么多模样俏类的丫头呢。宝玉就是愿意宠爱,可能也有限的很。
本来我就担心宝玉身边那么些俏丽的丫头围着他转,会不会有几个暗中勾引了宝玉,弄坏了他的身子。
可如今往竟然是日里管着旁人的袭人先坏了规矩,在一众丫头里,她怕是再也没脸去管着别人。
这样一来,袭人身份虽有不同,可在一众丫头里却再不能压服众人。
所以她一颗心只能放在宝玉身上,同时还得防着其他丫头勾引宝玉。
咱们宝玉平时被他老子和你管着,又哪里能耐烦每日被一个丫头管着。
那袭人越是管着宝玉,越是防着别的丫头接近宝玉,宝玉也就越疏远她。
有这么个人在,你这个当娘的也不用担心别的丫头勾引了宝玉,更不用担心宝玉的心思被屋里人收服了去。
可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王夫人细细想了一遍老太太话里的道理,越想越觉得还就是这么回事儿。
于是便松口,答应袭人成了宝玉的屋里人,也就是通房丫头。
后来王夫人还注意了一下宝玉房里的动静,果然如老太太说的那般。
虽然一开始因为袭人自己没脸,着实老实了一阵子,又引得宝玉怜惜了几分。
可后来时日一长,袭人在宝玉那屋里压不住人,只能拦着别的丫头王宝玉跟前凑。同时还仗着情分,对宝玉管手管脚的。
这样一来,那宝玉哪里还耐烦这么一个已经变成死鱼眼的女人。
于是也减少了跟她亲近的次数,同时又因为有袭人拦着,别的丫头就算有心思也没能得手。
当然这都是后话,如今宝玉有了房里人,这么大的事情自然传的满府皆知。
甚至贾赦还特意找贾政谈话,“如今宝玉也是大人了,连房里人都有了,可不能叫他再在后院住着。
毕竟咱们家里除了自家三个女孩儿,还有个咱们兄弟的亲外甥女儿,和你那位太太的娘家外甥女呢。
有道是男女7岁不同席,寻常人家的女孩儿连自家亲兄弟都要避讳,何况一个已经成人的亲戚家的表兄弟。
就算二弟你惯孩子,也不能坏了亲戚家女孩儿的名声不是。”
这一通话说的贾政一张脸涨得通红,“大哥说的是,那孽障确实不能再在后院待着了,明日我就去和老太太商议,把那孽障挪到我们西院旁边一处跨院住。”
贾赦表示你儿子你自己看着安排,只要别占我们大房的地盘儿就行。
结果没想到,这件事儿在老太太那边倒是受到了阻力。
听说两个儿子商量着要把她的心尖尖,从荣庆堂挪出去。甚至还打算把贾宝玉安置在西大院的一个小跨院,当时就发了脾气。
“你们一个两个的,把我身边的人都弄走了还不算,如今看我就得意我的亲孙子,你们还想法子让他离了我的眼前。
还要把我的宝玉放在一个小跨院里,也不看看我宝玉从小到大,有没有受过这样的委屈。
我看你们就是容不下我这老不死的,还有我的宝玉。
不如赶紧备了车,今儿我就带着我的宝玉回金陵老家去。”
老太太这又哭又骂,堂下站着的贾政也是一脸的焦急。
“老太太,是儿子不孝,惹老太太生气了。
可是那孽障小小年纪竟然已经有了房里人,哪里还能整日里跟家里的姑娘们混在一起?
何况这里头还有外甥女儿和亲戚家的孩子,若是不小心坏了人家的名声,咱们家可不就是罪人了吗?
所以儿子才想着,把那孽障挪出去,叫他踏踏实实去学里读几年书。
不求他跟琏儿似的,才一下场就考了个探花回来。至少也得认真读几年书,到时候考个进士,也算那孽障不辜负老太太一番疼爱。”
一提到读书,再想想宝玉的性子,老太太当即就心疼起来。
“你可别整日里勒逼着我的宝玉去读书,别忘了当时珠儿是怎么没的?
也别拿他跟琏儿比,咱们家琏儿成亲前,你何曾见他认真读过书?
还不是成了家,生了儿女,他才开始懂事起来。
都是一家子兄弟,宝玉自然也能像他琏二哥那样。你现在着什么急?
至于你说我那玉儿和薛家那丫头,那玉儿可是你妹子的亲骨肉,本就是一家人。
何况但凡她们来荣庆堂,都有我老婆子在,又怕些什么?只叫他们注意一些,不去宝玉那屋里就行了呗。”
贾政这人,往日里不论真假,总是做出一副大孝子的模样。
如今他在这府里早不是曾经的当家老爷,不但被分了家产,整个二房又寄住在哥哥家。
能接着住在荣国府,可不全靠了有个老太太在。
这会儿宝玉如果能哄的老太太高兴,他是个当儿子的自然乐意。
于是又是作揖赔罪,又是拿话哄老太太开心,“既然那孽障,好歹能在老太太跟前尽尽孝心,那儿子就在留他两年。等他再大2岁,可一定要挪出去了。”
于是这件事儿就在老太太的强势下,一家子上上下下只当做没有发生。
王熙凤特意敲打了府里的管事,让他们务必看住那些下人,不许把府里的事儿传出任何一丝风声。否则一家子发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