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公司审判-《机智女子看守所》

  市警局门口顾渊的风波,刚被苏御用“战略协作”的明灯驱散,高彤便如影随形地递上一份冰冷的文件。

  “苏御,你要的50亿抵押授信,汇丰和渣打都批了。”

  车内,高彤的声音压得极低

  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但……质押率已经踩到您个人持股的60%红线。再往前一步,如果博大收购案出现任何重大风险导致股价雪崩,触发补仓线……”

  “你可能将面临失去海上集团控制权的风险。”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文件上刺眼的数字:“而且,公司内部反对声浪很大。王董、杨董、秦董都明确表示不看好此时收购博大这个‘毒资产包’。”

  “银行那边风声更紧,今年国内外形势严峻,加之国内去杠杆,对地产行业的信贷阀门……已经开始拧紧。”

  苏御接过文件,指尖划过冰凉的纸张,目光沉静如深潭。

  她抬眼望向远处海上集团那栋高耸入云的玻璃幕墙大厦,阳光在幕墙上折射出刺目的光斑,仿佛一座由黄金和风险堆砌的孤峰。

  “知道了。”

  她声音平淡,听不出情绪。

  “先回公司再说。”

  ……

  然而,88楼的股东会议室,早已不是她熟悉的战场,而是一个严阵以待的审判庭。

  两大国资背景的战略合作方代表——国盛资产的李总和东江金控的孙总,被“礼貌”地安置在会客区,面前的咖啡早已凉透。

  会议室主桌旁,王董、杨董、秦董三位苏御的“铁杆”拥护者,此刻脸色铁青,眉头紧锁。

  严城则好整以暇地坐在角落。

  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带着洞悉一切的玩味,仿佛在欣赏一场即将上演的好戏。

  …~

  苏御推门而入。

  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情景。

  她向会客区的两位国资代表微微颔首致意:“李总,孙总,抱歉久等,内部有些紧急事务需要先处理,请二位移步会客室,稍坐片刻。”

  李总和孙总交换了一个眼神。

  面上维持着公式化的微笑,眼底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与审视。

  时间就是金钱,尤其是涉及数百亿的并购案,每一分钟的等待都意味着变数和成本的增加。

  ……

  会议室里。

  苏御在主位站定,目光扫过全场。

  开口,“大家有什么想说就说吧!”

  “苏御!”

  关上门的王董率先发难,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你知不知道现在外面怎么说?说我们海上集团是‘接盘侠’,是‘冤大头’!博大地产现在就是个火药桶!”

  “潘百亿要跑路,留下一堆烂尾楼、毒地、天文数字的隐性债务和数万快要暴动的业主!”

  “股价跌穿地板?”

  “你知不知道那地板下面还有十八层地狱等着呢!首业接手大连地产那是优质文旅资产打包,宏利吃下连城酒店那是捡了便宜!”

  “可博大呢?”

  “除了位置尚可但产权纠纷一堆的在建项目,还有什么?”

  “一堆法律,环保还有烂尾楼的不定时炸弹!”

  杨董接口,语气沉重:“苏御,我们理解你想做‘白衣骑士’稳定大局的决心。”

  “但今年不是2017年!”

  “金融去杠杆,房住不炒,银行抽贷断贷!天茂,绿园这些巨头都在收缩过冬,亿城有国资托底都不敢轻易出手。”

  “我们海上集团体量虽大,名列前十,但根基远不如他们深厚!贸然吞下博大,消化不良是小事,被它拖垮整个集团现金流,引发连锁反应,那才是灭顶之灾!”

  “你想做白衣骑士,可现在的市场环境,已经不是当年大连地产甩卖文旅的窗口期了!”

  秦董叹了口气,也语重心长。

  “苏御,我们知道你压力大,想力挽狂澜。但这次,真的不是逞英雄的时候。”

  “用你个人的股份去质押?”

  “60%!”

  “听老哥哥一句话,这太冒险了!”

  “万一……我是说万一,博大这个雷炸了,你失去的不仅是钱,是你在海上集团奋斗这些年打下的一切!董事会也绝不会坐视你个人冒险拖累整个集团!”

  面对三位“盟友”罕见的、近乎一致的激烈反对,苏御神色未变。

  她等他们说完,才缓缓开口:

  “诸位董事的担忧,我完全理解。也感谢大家对我的担忧,博大的风险,我比在座任何一位都清楚。”

  “它的债务黑洞,它的土地污染,它的法律纠纷,它的业主恐慌……每一份报告,每一个数据,都刻在我脑子里。”

  她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

  “但正因为我清楚,我才必须出手!”

  “第一,时机价值。”

  “博大股价跌穿地板,市场恐慌情绪达到顶点,正是我们以最低成本获取其核心资产——那些位于一线城市核心区、位置绝佳但被严重低估的在建项目——的最佳时机!这就像当年宏利、首业接盘大连,看中的是核心资产包的价值,而非表面的负债。”

  “我们收购的,不是博大的‘毒瘤’,而是剥离毒瘤后,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黄金地段’和‘城市更新机会’。”

  “严董,”

  她目光转向角落的严城,带着一丝锐利,“你深耕地产多年,又和博大来往密切,想必最明白,危机中往往蕴藏着最大的价值洼地。”

  严城嘴角微勾。

  不置可否地耸耸肩。

  苏御继续道:“第二,社会责任与政治站位。 ”

  “三万业主的房子悬在半空,这是随时可能引爆的社会稳定问题。‘保交楼’是当前的政治任务,也是我们作为行业龙头不可推卸的责任。”

  “海上集团此时站出来,联合国资平台,”她目光扫向门外的会客区,“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介入重组,不仅能盘活资产、保障民生,更能极大提升集团的社会形象和政府关系。”

  “这层无形的‘政治保险’,其长远价值,远超短期财务风险。”

  “第三,风险隔离与操作路径。”

  苏御的声音陡然转重,带着三思而后行的考量,“正因为我知道其中巨大的风险,所以我从未说过要用海上集团的主体资金去填博大的窟窿!”

  “我会以个人的质押贷款,将用于成立一家全新的SpV(特殊目的载体)——‘海上博达资产管理公司’。这家公司,将作为收购主体和风险防火墙。国资平台(国盛、东江)作为战略投资者和优先级Lp(有限合伙人)注入部分资金并提供增信,我个人的资金作为劣后级,承担首要风险,同时也享有最大收益。”

  “博大的优质资产装入SpV盘活,劣质资产和或有负债将被严格剥离、隔离,甚至通过法律手段追溯原股东(潘百亿)责任!所有操作,都将聘请顶级律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全程把控,确保合法合规,风险可控!”

  她向康董助微微点头,将和陈副市长敲定的初步方案分发下去,打开方案:“诸位,这次收购不是我个人为了董事长的位置坐稳,业绩好看,逞英雄,而是基于对市场底部判断、对社会责任担当、以及对复杂风险结构化处理能力的综合考量!”

  “而用我个人可控的风险,为集团撬动一个可能在未来三到五年带来丰厚回报的优质资产包,同时赢得至关重要的政治和社会资本!”

  “这笔账,我认为值得一算!”

  她将整个收购计划翻到最后投资回报的财务分析模型,才看向三位面色复杂的董事:“至于我个人质押的风险……我敢押,就做好了可能会输的准备!”

  会议室陷入一片沉寂。

  王董、杨董、秦董面面相觑,苏御条理清晰、魄力十足的分析,像一记重锤,敲碎了他们部分疑虑,却也带来了更深的震撼。

  严城镜片后的目光闪烁不定。

  他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这个女人的胆识和布局能力,甚至她做了,他在潘百亿身边想做不敢做的事情。

  收购博大,他曾经也动过这个念头。

  但是庞大的债务窟窿让他望而却步。

  “好!苏董!果然好魄力!”

  严城忽然抚掌轻笑,打破沉默。

  “白衣骑士,力挽狂澜,个人担责,真是令人敬佩!只是希望……苏董这步险棋,别最后成了‘烈士’才好。”

  他话中有话。

  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会客区方向。

  苏御没理会他的阴阳怪气。

  可是众股东还是反对。

  于是她直接起身:“既然内部还有疑虑,等大家看过方案后,明天我们再投票决定。我就先移步小会议室,不让李总,孙总久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