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名中有刃,道外皆人-《新人写作技巧》

  今晨天晴。

  一早便有晨雀飞落窗前,叼来一张金边信纸。

  我展信细看,是百战门传来的邀请。

  请我赴试剑场,为新一代弟子所铸之兵起名。

  我合上信,命小童备车,亲自前往。

  百战门地处赤岩峰。

  山路崎岖,红石遍布,犹如火云。

  抵达之时,试剑场上已有诸多兵器整齐排列。

  刀、剑、枪、戟、锤、链、弓、盾,种类繁多,杀意腾腾。

  百战门掌门白须长眉,面如刀削,亲自出迎。

  “李师,这些兵器皆由我门弟子亲铸,今日请你赐名,既为试心,亦是铸魂。”

  我拱手回礼。

  逐一走至兵器之前。

  第一件,是柄三尺七寸长剑,剑身无锋,刃口如雪。

  剑旁站着一个少年,眉目肃穆,神情清冷。

  我执剑轻试,剑音如水,寒气逼人。

  “此剑未开锋?”

  少年点头。

  “我欲守剑三年,未斩一人,不名。”

  我沉吟片刻,写下其名。

  “抱雪。”

  “雪之寒,藏刃不出。”

  “此名,与剑之心吻合。”

  少年双目一亮,紧紧抱住剑身。

  第二件,是柄重戟,通体黑铁,纹路如蛟龙缠绕。

  操戟者是个魁梧女子,肩宽如山,眼神凌厉。

  “我戟铸于夜雷之下,愿得一名,能破阵而不退。”

  我手握戟柄,臂骨微震。

  此戟重逾八十斤,且戟刃震荡有声,战意不息。

  我提笔,写下二字。

  “雷屠。”

  “雷鸣破势,屠尽前障。”

  女子咧嘴一笑,拱手一拜。

  “谢李师,得此名,我必不负戟。”

  接下来,是一张短弓,木质苍青,弓弦细如丝。

  立弓者是名女子,身形纤细,气息内敛。

  她轻声道:“我箭无羽,弓无响,取敌于无声。”

  我举弓拉弦,箭未出,风却已断。

  我落笔书名。

  “静引。”

  “静者藏锋,引而不发。”

  她接过纸签,点头一笑,神情未变。

  第四件,是柄黑漆大锤,锤面如山,嵌银纹。

  少年背着锤走上前,面色黝黑,语气爽直。

  “我锤重百五,练了三年,砸死了不少石兽。”

  我拍了拍锤柄,听其回响,低沉如鼓。

  写下其名。

  “坤崩。”

  “坤为地,崩为力,此锤之势,足裂山根。”

  少年看了看,再看我一眼。

  “真够狠,好,我喜欢!”

  半日下来,我为十三件兵器赐名。

  每一名后,皆有弟子当场叩谢。

  掌门也频频点头,道:“李师之名,不虚传。”

  我离开赤岩峰时,已至黄昏。

  山下,天边染金,林影斜长。

  返途中,马车停于溪边饮水。

  我下车洗手,忽闻溪畔有异动。

  一老者坐于石上,衣衫破旧,拄着木杖。

  他面容清癯,神情恍惚,却望我不语。

  我走近,问:“老丈可是迷路?”

  他摇头。

  “我在等你。”

  我怔住。

  他慢慢伸出手,掌心握着一块黑石。

  “这是我孙子的灵骨。”

  “他三年前战死东岭,只剩这一块传回。”

  “他无名无碑,我想为他起个名,刻在家祠后山。”

  我接过黑石,指腹一触,微有余温。

  老者声音发颤。

  “他走得急,连个名也没来得及换。”

  “战场上的人都叫他‘小四’。”

  我望着他,轻轻点头。

  在那一刻,我知道,名字不只是响亮。

  也可以是思念的载体,是永存的印记。

  我展开纸,写下二字。

  “澜晟。”

  “澜者壮波,晟者盛光。”

  “虽死如山,魂光不息。”

  老者接过名纸,眼角悄然湿润。

  “我会为他立碑。”

  他一步一步离去,背影如山老石残,沉重却坚定。

  夜深了。

  我回到屋中,点灯焚香。

  案上有几封新信未启,纸上沾有微尘。

  我逐一展开。

  第一封,是个名叫“阿骨”的山民寄来。

  他说他有一头灵牛,跟随七年,如今将死,想给它一个“有尊严的名字”。

  我轻笑,提笔写下:“苍走”。

  “苍者年岁,走者不息。”

  “牛虽死,魂亦不朽。”

  第二封,是一封童稚书信。

  字迹歪歪扭扭,说她捡到一只小狐狸。

  “它通人语,还会钻被窝。”

  “我想叫它‘软软’,但软软不够仙。”

  我在信下写:“绒临”。

  “绒者柔也,临者现也。”

  “既为灵狐,又不失童心。”

  第三封,是一封沾血的信。

  信上只有寥寥几字。

  “吾为亡妻求名,愿以此名刻塔,以镇其孤魂。”

  字如刀锋,笔断多处。

  我沉默许久,未动笔。

  直到窗外夜风微响,灯火晃动。

  我落笔,写下三字。

  “归微尘。”

  “归者魂返,微尘不灭。”

  我将纸折好,入一封白信,封上蜡印。

  今夜灯未灭,案上仍有纸墨未干。

  窗外天色如墨,夜虫低鸣。

  我坐于灯下,心中浮现今日所赐诸名。

  每一名,都有人情,有故事,有遗憾,也有不甘。

  名字虽轻,但写时要稳。

  因为它落下那一刻,就被铭进别人的命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