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基地的指挥中心,巨大的全息屏幕上,代表着全球幸存者势力的光点正在汇聚。
它们像是一条条涓涓细流,从废土的四面八方,朝着地心深处的这座最后壁垒涌来。
气氛本该是充满希望的。
“情况不对。”
博士的全息影像闪烁了一下,他指着屏幕一侧飞速滚动的数列,“感染率正在攀升。一小时前是百分之三,现在是百分之五。根据模型推演,这是指数级的增长。”
雷毅刚端起一杯热咖啡,闻言差点洒了自己一身。
“感染?又来什么新花样了?外面的畸变体不是都自爆完了吗?”
博士没理会他的大惊小怪,直接将那个复杂的印记模型放大在主屏幕上。
“就是这个,沈安之前发现的‘窃取印记’。
一种寄生性的高维法则符文,相当精妙的设计,我得承认。
它会附着在觉醒者的法则核心上,像水蛭一样缓慢汲取能量。
最麻烦的是,它的隐蔽性极强,如果不进行深度扫描,宿主根本无法察觉。”
“他们自己……一点感觉都没有?”灵汐轻声问,她的目光落在那些移动的光点上,仿佛能看到每个光点背后那一张张茫然的脸。
“是的。”
博士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他们最多只会觉得比平时更容易疲劳,然后归咎于末日后的营养不良或者精神压力。谁会想到自己的力量正在被一点点偷走?”
沈安一言不发,他的意识早已越过厚重的地壳,锁定了一个刚刚抵达基地下方三号入口的觉醒者小队。
他选中了其中一个年轻人,对方正满脸敬畏地抬头打量着这座钢铁壁垒的宏伟入口。
一丝温和、纯粹的“补全”之力,从沈安的指尖溢出,跨越空间,精准地笼罩住那个年轻人。
然而,就在那股力量即将触及年轻人法则核心的瞬间,那个微小的印记像是受惊的跳蚤,瞬间消失了。
几乎在同一时刻,十米开外,队伍里另一名正在喝水的女人猛地一颤,手里的水壶掉在地上。
指挥中心里,博士面前的监控台发出一声刺耳的蜂鸣。
“转移确认!印记跳跃宿主了!新宿主,代号‘火花’,女性,三阶火焰系觉醒者。”
雷毅看得眼都直了。
“我靠!这玩意儿还会传染?不对,是跳蚤吗?!”
沈安没有放弃,他改变了策略。这一次,他的力量不再是柔和的净化,而是化作一个由“修复”法则构成的微型牢笼,试图将那个印记困住再行处理。
印记没有再跳,但它做出了更激烈的反应。它像一颗被激怒的子弹,狠狠撞在法则牢笼上。
一股阴冷的、充满扭曲渴望的能量,顺着沈安的法则链接,反噬而来。
沈安不动声色地切断了链接。
“它能反噬。”他平静地陈述事实。
“它的逻辑很清晰。”
博士的分析紧随其后,“它以有序的、定向的能量为食。你用来净化它的‘补全’法则,在它看来,就是一顿五星级自助餐。”
雷毅烦躁地在指挥中心里踱步:“那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被吸干吧?一个个抓起来隔离?外面几万人正往这儿赶,这得隔离到猴年马月去!”
“现在,已经确认的感染者有多少?”沈安忽然问道。
博士调出数据:“根据随机抽样和模型推算,保守估计,已经超过七百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飞速增加。”
“七百……”沈安重复了一遍,他走到舷窗边,看着外面模拟出的废土地表,沉默了片刻。
“一个一个抓太慢了。”他转过身,“那就把它们一次性全引过来。”
“哈?”雷毅停下脚步,一脸“你是不是在开玩笑”的表情看着他,“你说啥?”
沈安没有解释。
他只是缓缓闭上了眼睛。
下一秒,他放开了对自己法则核心的全部约束。
那不是“新生之核”的平和与创造,也不是“混沌”的狂暴与毁灭。而是更深层,更本质的东西。
是属于“沈安”这个个体的,最核心的“人性”。
希望与绝望,热爱与憎恶,想吃一碗热腾腾的拉面的欲望,对一部老电影结局的感伤,解开一道复杂数学题的愉悦,以及对未来那无法预测的恐惧……所有这些矛盾的、混乱的、非逻辑的情感与思绪,被他毫无保留地释放出去。
在法则的层面,这股波动不成体系,毫无章法,就像一段无法被任何程序解读的乱码。
但对那些“窃取印记”来说,这团乱码,却是宇宙间最芬芳、最诱人的食粮。
它庞大、鲜活、充满了无尽的可能性。
沈安将自己,变成了一个行走在黑暗森林里的,巨大而闪亮的篝火。
一个对所有寄生虫都致命诱惑的,终极宿主。
“嗡——”
全球的废墟之上,所有幸存者的营地里,那些被感染的觉醒者几乎在同一时间身体一僵。他们法则核心中那个微小的印记,像是听到了无声的号角,瞬间被激活了。
它们抛弃了眼前这些营养不良的宿主,化作一道道肉眼不可见的流光,穿透物质,跨越空间,疯了一般地朝着同一个坐标——方舟基地深处的沈安,汇聚而来。
“来了。”灵汐轻声说,她能感觉到那股庞大而贪婪的意念洪流。
沈安的脸色微微发白,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成百上千只看不见的蚂蟥,争先恐后地爬上自己的身体,试图钻进他的法则核心里。
他没有抵抗,任由它们附着上来。
然后……
那些印记,那些遵循着完美掠夺逻辑的法则符文,在接触到沈安核心的瞬间,集体“死机”了。
它们就像一段精密的程序,被强行安装在了一碗滚烫的豆浆里。
这里没有它们能理解的稳定结构,没有可以吸收的有序能量。只有“原初法则”的浩瀚与“人性”的混乱交织在一起的混沌。它们无法解析,无法吸收,甚至无法逃离。它们被这个概念上的“泥潭”死死地困住了。
“老沈,你……没事吧?”雷毅紧张地看着他,他看到沈安的额角渗出了一丝汗珠。
沈安睁开眼,那双眼睛里,闪动着一种冰冷的、如同计算机在高速运算时的光芒。
“抓到了。”他吐出三个字,然后顿了顿,补充道,“还顺藤摸瓜,找到了它们的老巢。”
那成百上千个被困住的印记,就像是鱼钩上的线,为他指明了方向。
沈安的意识顺着这些无形的“线”,瞬间脱离地球,冲出大气层,越过月球的孤寂,掠过火星的红土。他的感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太阳系的边缘延伸,进入那片冰冷死寂的奥尔特云。
他“看”到了。
一个隐匿在无数冰冷彗星中的、闪烁着微光的庞大构造体。那是一个法则层面的“能量中继站”,它像一个巨大的泵,将从地球上窃取来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一股,再通过某种更高级的手段,传输向未知的宇宙深处。
而在那座中继站的核心,一团熟悉的、充满怨毒与疯狂的意识残响,正在那股外来能量的滋养下,如同风中的烛火,艰难而不稳定地重组着。
高桥上将。
“是高桥那个阴魂不散的家伙!”雷毅从沈安共享的简短感知中,立刻认出了那个气息。
“不,他不是关键。”沈安的声音很冷,“他更像是一个……工头。有什么东西在背后扶持他,利用他来收集地球觉醒者的力量。”
这个发现,让指挥中心里刚刚轻松了一点的气氛,再次凝固。
这意味着,棋盘上,除了那个高高在上的“宇宙意志”,又多了一个未知的,藏在暗处的玩家。
“那还等什么?”雷毅捏紧了拳头,骨节咔咔作响,“我这就去把它炸成宇宙尘埃!”
“不行。”沈安立刻否决,“现在毁掉它,就像是拍死了一只停在老虎鼻子上的苍蝇。除了激怒老虎,没有任何意义。我们甚至不知道那只老虎长什么样。”
“那……”
沈安的嘴角,扯出了一个没有丝毫温度的弧度。
“他们不是想要数据吗?”他看着自己法则核心里那些被困住、动弹不得的印记,“我给他们。”
他没有输送任何破坏性的力量,而是将自己那团最核心的“法则乱码”——那些矛盾、荒谬、无法被逻辑定义的人性思绪,进行了一种巧妙的伪装打包。
他把“周一早晨不想起床的痛苦”伪装成“高能灵子流失数据”,把“一部肥皂剧的狗血剧情”编码成“法则核心崩溃模拟”,把“一首毫无逻辑的儿歌旋律”定义为“生命本源频率波动”。
然后,他通过那些印记建立的链接,将这些“垃圾数据”一股脑地,原路“退回”了那个能量中继站。
中继站的系统无法分辨这其中的真伪,它只是忠实地执行着自己的程序,将这些被污染过的“能量数据”打包,压缩,然后发送给了它远在宇宙深处的,真正的主人。
……
在某个无法用距离描述的黑暗空间里。
一个浩瀚、冰冷的意志,正在处理着来自数千个“实验场”的能量流。其中一股来自太阳系的能量流,一直稳定而微弱。
但就在这一刻,它接收到了一份最新的数据包。
经过解析,数据包的内容是:【目标单位法则核心出现非逻辑性衰变,特征为‘一只猫的呼吸闻起来像猫粮’。】
这个处理着亿万信息的伟大存在,第一次出现了长达0.001秒的停滞。
一个微不足道的异常,首次被标记。
一道冰冷的、充满探究意味的目光,跨越了无尽的虚空,投向了那个名为“地球”的,小小的蓝色弹珠。
它们像是一条条涓涓细流,从废土的四面八方,朝着地心深处的这座最后壁垒涌来。
气氛本该是充满希望的。
“情况不对。”
博士的全息影像闪烁了一下,他指着屏幕一侧飞速滚动的数列,“感染率正在攀升。一小时前是百分之三,现在是百分之五。根据模型推演,这是指数级的增长。”
雷毅刚端起一杯热咖啡,闻言差点洒了自己一身。
“感染?又来什么新花样了?外面的畸变体不是都自爆完了吗?”
博士没理会他的大惊小怪,直接将那个复杂的印记模型放大在主屏幕上。
“就是这个,沈安之前发现的‘窃取印记’。
一种寄生性的高维法则符文,相当精妙的设计,我得承认。
它会附着在觉醒者的法则核心上,像水蛭一样缓慢汲取能量。
最麻烦的是,它的隐蔽性极强,如果不进行深度扫描,宿主根本无法察觉。”
“他们自己……一点感觉都没有?”灵汐轻声问,她的目光落在那些移动的光点上,仿佛能看到每个光点背后那一张张茫然的脸。
“是的。”
博士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他们最多只会觉得比平时更容易疲劳,然后归咎于末日后的营养不良或者精神压力。谁会想到自己的力量正在被一点点偷走?”
沈安一言不发,他的意识早已越过厚重的地壳,锁定了一个刚刚抵达基地下方三号入口的觉醒者小队。
他选中了其中一个年轻人,对方正满脸敬畏地抬头打量着这座钢铁壁垒的宏伟入口。
一丝温和、纯粹的“补全”之力,从沈安的指尖溢出,跨越空间,精准地笼罩住那个年轻人。
然而,就在那股力量即将触及年轻人法则核心的瞬间,那个微小的印记像是受惊的跳蚤,瞬间消失了。
几乎在同一时刻,十米开外,队伍里另一名正在喝水的女人猛地一颤,手里的水壶掉在地上。
指挥中心里,博士面前的监控台发出一声刺耳的蜂鸣。
“转移确认!印记跳跃宿主了!新宿主,代号‘火花’,女性,三阶火焰系觉醒者。”
雷毅看得眼都直了。
“我靠!这玩意儿还会传染?不对,是跳蚤吗?!”
沈安没有放弃,他改变了策略。这一次,他的力量不再是柔和的净化,而是化作一个由“修复”法则构成的微型牢笼,试图将那个印记困住再行处理。
印记没有再跳,但它做出了更激烈的反应。它像一颗被激怒的子弹,狠狠撞在法则牢笼上。
一股阴冷的、充满扭曲渴望的能量,顺着沈安的法则链接,反噬而来。
沈安不动声色地切断了链接。
“它能反噬。”他平静地陈述事实。
“它的逻辑很清晰。”
博士的分析紧随其后,“它以有序的、定向的能量为食。你用来净化它的‘补全’法则,在它看来,就是一顿五星级自助餐。”
雷毅烦躁地在指挥中心里踱步:“那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被吸干吧?一个个抓起来隔离?外面几万人正往这儿赶,这得隔离到猴年马月去!”
“现在,已经确认的感染者有多少?”沈安忽然问道。
博士调出数据:“根据随机抽样和模型推算,保守估计,已经超过七百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飞速增加。”
“七百……”沈安重复了一遍,他走到舷窗边,看着外面模拟出的废土地表,沉默了片刻。
“一个一个抓太慢了。”他转过身,“那就把它们一次性全引过来。”
“哈?”雷毅停下脚步,一脸“你是不是在开玩笑”的表情看着他,“你说啥?”
沈安没有解释。
他只是缓缓闭上了眼睛。
下一秒,他放开了对自己法则核心的全部约束。
那不是“新生之核”的平和与创造,也不是“混沌”的狂暴与毁灭。而是更深层,更本质的东西。
是属于“沈安”这个个体的,最核心的“人性”。
希望与绝望,热爱与憎恶,想吃一碗热腾腾的拉面的欲望,对一部老电影结局的感伤,解开一道复杂数学题的愉悦,以及对未来那无法预测的恐惧……所有这些矛盾的、混乱的、非逻辑的情感与思绪,被他毫无保留地释放出去。
在法则的层面,这股波动不成体系,毫无章法,就像一段无法被任何程序解读的乱码。
但对那些“窃取印记”来说,这团乱码,却是宇宙间最芬芳、最诱人的食粮。
它庞大、鲜活、充满了无尽的可能性。
沈安将自己,变成了一个行走在黑暗森林里的,巨大而闪亮的篝火。
一个对所有寄生虫都致命诱惑的,终极宿主。
“嗡——”
全球的废墟之上,所有幸存者的营地里,那些被感染的觉醒者几乎在同一时间身体一僵。他们法则核心中那个微小的印记,像是听到了无声的号角,瞬间被激活了。
它们抛弃了眼前这些营养不良的宿主,化作一道道肉眼不可见的流光,穿透物质,跨越空间,疯了一般地朝着同一个坐标——方舟基地深处的沈安,汇聚而来。
“来了。”灵汐轻声说,她能感觉到那股庞大而贪婪的意念洪流。
沈安的脸色微微发白,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成百上千只看不见的蚂蟥,争先恐后地爬上自己的身体,试图钻进他的法则核心里。
他没有抵抗,任由它们附着上来。
然后……
那些印记,那些遵循着完美掠夺逻辑的法则符文,在接触到沈安核心的瞬间,集体“死机”了。
它们就像一段精密的程序,被强行安装在了一碗滚烫的豆浆里。
这里没有它们能理解的稳定结构,没有可以吸收的有序能量。只有“原初法则”的浩瀚与“人性”的混乱交织在一起的混沌。它们无法解析,无法吸收,甚至无法逃离。它们被这个概念上的“泥潭”死死地困住了。
“老沈,你……没事吧?”雷毅紧张地看着他,他看到沈安的额角渗出了一丝汗珠。
沈安睁开眼,那双眼睛里,闪动着一种冰冷的、如同计算机在高速运算时的光芒。
“抓到了。”他吐出三个字,然后顿了顿,补充道,“还顺藤摸瓜,找到了它们的老巢。”
那成百上千个被困住的印记,就像是鱼钩上的线,为他指明了方向。
沈安的意识顺着这些无形的“线”,瞬间脱离地球,冲出大气层,越过月球的孤寂,掠过火星的红土。他的感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太阳系的边缘延伸,进入那片冰冷死寂的奥尔特云。
他“看”到了。
一个隐匿在无数冰冷彗星中的、闪烁着微光的庞大构造体。那是一个法则层面的“能量中继站”,它像一个巨大的泵,将从地球上窃取来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一股,再通过某种更高级的手段,传输向未知的宇宙深处。
而在那座中继站的核心,一团熟悉的、充满怨毒与疯狂的意识残响,正在那股外来能量的滋养下,如同风中的烛火,艰难而不稳定地重组着。
高桥上将。
“是高桥那个阴魂不散的家伙!”雷毅从沈安共享的简短感知中,立刻认出了那个气息。
“不,他不是关键。”沈安的声音很冷,“他更像是一个……工头。有什么东西在背后扶持他,利用他来收集地球觉醒者的力量。”
这个发现,让指挥中心里刚刚轻松了一点的气氛,再次凝固。
这意味着,棋盘上,除了那个高高在上的“宇宙意志”,又多了一个未知的,藏在暗处的玩家。
“那还等什么?”雷毅捏紧了拳头,骨节咔咔作响,“我这就去把它炸成宇宙尘埃!”
“不行。”沈安立刻否决,“现在毁掉它,就像是拍死了一只停在老虎鼻子上的苍蝇。除了激怒老虎,没有任何意义。我们甚至不知道那只老虎长什么样。”
“那……”
沈安的嘴角,扯出了一个没有丝毫温度的弧度。
“他们不是想要数据吗?”他看着自己法则核心里那些被困住、动弹不得的印记,“我给他们。”
他没有输送任何破坏性的力量,而是将自己那团最核心的“法则乱码”——那些矛盾、荒谬、无法被逻辑定义的人性思绪,进行了一种巧妙的伪装打包。
他把“周一早晨不想起床的痛苦”伪装成“高能灵子流失数据”,把“一部肥皂剧的狗血剧情”编码成“法则核心崩溃模拟”,把“一首毫无逻辑的儿歌旋律”定义为“生命本源频率波动”。
然后,他通过那些印记建立的链接,将这些“垃圾数据”一股脑地,原路“退回”了那个能量中继站。
中继站的系统无法分辨这其中的真伪,它只是忠实地执行着自己的程序,将这些被污染过的“能量数据”打包,压缩,然后发送给了它远在宇宙深处的,真正的主人。
……
在某个无法用距离描述的黑暗空间里。
一个浩瀚、冰冷的意志,正在处理着来自数千个“实验场”的能量流。其中一股来自太阳系的能量流,一直稳定而微弱。
但就在这一刻,它接收到了一份最新的数据包。
经过解析,数据包的内容是:【目标单位法则核心出现非逻辑性衰变,特征为‘一只猫的呼吸闻起来像猫粮’。】
这个处理着亿万信息的伟大存在,第一次出现了长达0.001秒的停滞。
一个微不足道的异常,首次被标记。
一道冰冷的、充满探究意味的目光,跨越了无尽的虚空,投向了那个名为“地球”的,小小的蓝色弹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