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炉的青铜外壁终于承受不住内里翻涌的金焰,“轰”地一声炸成漫天碎铜,灼热的气浪裹挟着火星四散飞溅,像千万颗燃烧的萤火虫划破昏暗的兜率宫穹顶。
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熔化的刺鼻气味,混着丹药焦香,呛得人喉头发紧。
孙小朵被冲击力托着升向半空,耳膜嗡鸣,仿佛有龙吟在颅骨深处震荡。
她偏头时,发丝扫过脸颊,带着微微的灼痛——恍惚间,她看见自己的倒影映在熔化的铜墙上:九瓣金莲托着三人盘坐莲心,赤焰与水纹在身周交织成光网,像两尾缠在一起的灵鱼,鳞片折射出金红与幽蓝的流光,每一次摆尾都激起一圈圈的灵波荡起涟漪向四周扩散。
“小朵!”萧逸的声音裹着暖意撞进识海,像一缕温热的春风拂过冻僵的神经。
她偏头,见他额角沾着炉灰,触手粗糙,眼底却亮得惊人,玉骰化作的流光正顺着他眉心钻入,留下一道微烫的轨迹。
“我现在能听清三十里外,哪只蝉的翅膀先振,哪只蝉的和声慢了半拍。”他说话时,声带震动清晰可感,仿佛连空气的震颤都在他耳中具象成音符。
韦阳挠了挠后颈,手腕的水纹胎记正泛着幽蓝,连脚边焦裂的泥土都渗出细流,水珠顺着鞋帮滑下,冰凉地浸湿了脚踝。
“我好像……能让门前那口老井冒水了?”他忽然咧嘴笑,露出一口白牙,声音里带着少有的轻快,“上次给你偷桃被追,要这本事早把天兵浇成落汤鸡了。”话音未落,一滴水珠从他指尖坠落,砸在焦土上,“滋”地腾起一缕白烟。
孙小朵指尖轻轻一颤,掌心残留着火尖枪的余温。
火尖枪不知何时浮在身侧,枪杆上的莲纹正与金莲共鸣,发出清越龙吟,那声音不似金属,倒像古琴拨动第七弦,余音绕梁,震得人心口发麻。
她忽然想起幻境里那个被封了七情的自己,此刻心口涨得发疼——不是疼,是欢喜,是终于能攥紧所有在意的人的欢喜,像攥着一团滚烫的阳光,烫得指尖发红也不愿松开。
“好个‘共情成莲’。”
苍老的声音自下方传来,带着炉火余烬的干燥与尘埃的沉静。
太上老君踩着丹炉碎片缓步走来,道袍沾着星点金灰,每一步都发出碎瓷轻响,手中玉瓶却干干净净,像从未沾染尘世烟火。
“此丹名‘逆规’,用我千年道行、七神残魂愿力,还有你父亲当年留在五行山下的石魄余烬炼的。”他说话时,气息微弱如风中残烛,却字字清晰,仿佛每一个音节都经过丹炉千锤百炼。
孙小朵立刻竖起眉毛,鼻尖皱起,像只警觉的小兽:“老倌儿又玩这套?上回说‘吃颗糖豆保平安’,结果我把南天门的石狮子烤成了糖霜狮子!”她盯着玉瓶里流转七彩的丹丸,那光晕在瞳孔中跳动,像极了童年偷看丹炉时见过的星河,“说,啥代价?”
老君捋了捋白须,笑得像只偷到桃的老猴,眼角的皱纹里藏着狡黠:“我的丹炉从此废了——没了赤莲心火,再炼不出能镇天规的神丹。”他将玉瓶塞进孙小朵手里,掌心粗糙而温暖,“但换你们七日无视天规,直闯凌霄殿……值。”
萧逸捏着玉瓶转了两圈,指尖传来冰凉的玉质触感,瓶身流转的光映在他眼底,像一汪被风搅动的湖:“七日足够?”
“不够。”韦阳突然伸手按住瓶口,水纹在掌心翻涌,掌心微凉的湿意渗入瓶身,凝成细小的水珠,“但够把该说的话说完,该砸的东西砸完。”他看向孙小朵,声音低沉却坚定,“就像那年在方寸山,你说‘要烧了规矩给猴子们看’,现在……我们帮你烧。”
孙小朵喉咙发紧,像被什么无形的东西扼住。
她仰头吞下丹丸,辛辣感顺着喉管窜进心口,像吞下了一整片燃烧的荆棘,金莲印记“嗡”地亮了一瞬,皮肤下仿佛有金线在游走,灼热而刺痒。
萧逸和韦阳几乎同时动作,一个攥住她手腕,掌心滚烫如火;一个按住她后背,掌心清凉如泉——三缕不同的灵光在掌心交汇,将那股灼烧感压成暖流传遍全身,像被两股相反却相融的潮水温柔包裹。
“走!”孙小朵反手拽住两人,火尖枪“唰”地钉入地面,枪尖入土三寸,震起一圈尘环,像一道宣告开始的鼓点。
“趁老倌儿的丹劲儿还没……等等?”
天际突然炸响惊雷,滚雷由远及近,震得脚底发麻,乌云如墨泼洒,迅速遮蔽了兜率宫的琉璃瓦。
十万天兵列成阵,将兜率宫围得密不透风,铠甲碰撞声如潮水拍岸,森然杀气压得人喘不过气。
二郎神踩着祥云悬在最前,三尖两刃刀映着日光,在三人脚边投下森冷的影子,刀锋寒光刺得人眼皮发痛:“奉旨捉拿逆规者。束手就擒,可免魂飞魄散。”
萧逸把孙小朵往身后拉了拉,玉骰在指尖转得飞快,发出细微的“咔嗒”声,像玉骰落地前,定格乾坤的那一息心跳:“你们天庭压着新规不让宣,倒好意思跟我们讲‘规’?”他忽然笑出声,笑声清亮,“上回你家哮天犬偷吃我烤鸡腿,我都没告它违了‘仙兽不得私藏凡食’的规呢。”
韦阳却往前跨了一步,水纹顺着他的脚步漫过焦土,每一步都留下浅浅的水痕,像春溪解冻。
他声音低沉,却字字如锤:“杨戬,你爹当年在灌江口说过——‘刀应向不公,而非向义’。”他指着二郎神眉心的天眼,指尖微颤,“你这眼,到底是看天规,还是看人心?”
二郎神的手指在刀柄上收紧,皮革与金属摩擦发出“咯”的轻响。
他望着三人身上未散的金莲光,又想起昨夜密令里“格杀勿论,连老君一并拘押”的朱批。
天眼突然泛起血丝——他看见七日前,三圣母抱着孩子跪在南天门求雨,被天规雷劈得形神俱散,那孩子的哭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看见五百年前,齐天大圣扛着金箍棒撞开南天门时,眼底那团怎么也浇不灭的火,像今日金莲的光。
“传令——”他突然转身,三尖两刃刀重重插进云头,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雷光从中迸射,“兜率宫失火,逆者已焚。”
“将军!”天兵统领急得直跺脚,靴底震起尘土,“这……这不合天规!”
“执行。”二郎神的声音沉得像灌江口的深潭,每一个字都带着水底的寒意。
他没再看三人,只留下一句:“下次再见,我不知还能替你们瞒几次。”话音未落,身影已化光消失在云端,只余下风中一缕淡淡的檀香。
桃林基地的老茅屋飘起炊烟时,孙小朵正蜷在竹椅上揉心口。
竹椅微凉,硌着她的脊背,柴火在灶中噼啪作响,火星子跳跃着,像某种无声的安慰。
萧逸蹲在她脚边,指尖悬在她心口上方半寸——那里的金莲印记正随着她的呼吸明灭,每一次亮起都像心跳的回响,“刚才用了三成火灵,印记暗了两成。”他抬头,眼底是少见的严肃,声音压得极低,“丹不是给你力量,是借。”
韦阳蹲在灶前添柴,火星子溅在他水纹胎记上,“滋滋”地冒起白雾,像雪落热铁。
他忽然笑,声音里带着释然:“老君没说谎,但也没说全。这丹像……像用我的水纹引天河,用一次就少一截。”他抬头望向她,“不过够了,七天,够我们把南天门的匾拆下来当烤架,够把凌霄殿的地砖掀了种桃树。”
孙小朵摸着心口的印记,突然想起幻境里那个被封了七情的自己。
她望向东方——那里的云层后,凌霄殿的飞檐若隐若现,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剑。
“爹,”她轻声说,声音裹着风飘向云端,像一片桃花顺水而下,“上回你烧了凌霄殿的琉璃瓦,这次……我要把天规的砖都掀了,重新铺。”
夜色漫进桃林时,孙小朵抱着火尖枪坐在旧茅屋中央。
月光透过漏风的屋顶洒下来,照得心口的金莲印记忽明忽暗,像在应和某种遥远的呼唤。
她听见远处传来萧逸和韦阳拌嘴的声音,一个说“明早该去偷太上老君的葫芦装酒”,一个说“不如去东海捞点新鲜鱼烤”,语调轻松,像在谈论明日的野餐。
风掀起门帘,带进来几瓣桃花,花瓣拂过她的手背,柔软如初春的吻。
孙小朵望着那抹粉,忽然笑了——方寸山的桃花,终究还是开到了这里。
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熔化的刺鼻气味,混着丹药焦香,呛得人喉头发紧。
孙小朵被冲击力托着升向半空,耳膜嗡鸣,仿佛有龙吟在颅骨深处震荡。
她偏头时,发丝扫过脸颊,带着微微的灼痛——恍惚间,她看见自己的倒影映在熔化的铜墙上:九瓣金莲托着三人盘坐莲心,赤焰与水纹在身周交织成光网,像两尾缠在一起的灵鱼,鳞片折射出金红与幽蓝的流光,每一次摆尾都激起一圈圈的灵波荡起涟漪向四周扩散。
“小朵!”萧逸的声音裹着暖意撞进识海,像一缕温热的春风拂过冻僵的神经。
她偏头,见他额角沾着炉灰,触手粗糙,眼底却亮得惊人,玉骰化作的流光正顺着他眉心钻入,留下一道微烫的轨迹。
“我现在能听清三十里外,哪只蝉的翅膀先振,哪只蝉的和声慢了半拍。”他说话时,声带震动清晰可感,仿佛连空气的震颤都在他耳中具象成音符。
韦阳挠了挠后颈,手腕的水纹胎记正泛着幽蓝,连脚边焦裂的泥土都渗出细流,水珠顺着鞋帮滑下,冰凉地浸湿了脚踝。
“我好像……能让门前那口老井冒水了?”他忽然咧嘴笑,露出一口白牙,声音里带着少有的轻快,“上次给你偷桃被追,要这本事早把天兵浇成落汤鸡了。”话音未落,一滴水珠从他指尖坠落,砸在焦土上,“滋”地腾起一缕白烟。
孙小朵指尖轻轻一颤,掌心残留着火尖枪的余温。
火尖枪不知何时浮在身侧,枪杆上的莲纹正与金莲共鸣,发出清越龙吟,那声音不似金属,倒像古琴拨动第七弦,余音绕梁,震得人心口发麻。
她忽然想起幻境里那个被封了七情的自己,此刻心口涨得发疼——不是疼,是欢喜,是终于能攥紧所有在意的人的欢喜,像攥着一团滚烫的阳光,烫得指尖发红也不愿松开。
“好个‘共情成莲’。”
苍老的声音自下方传来,带着炉火余烬的干燥与尘埃的沉静。
太上老君踩着丹炉碎片缓步走来,道袍沾着星点金灰,每一步都发出碎瓷轻响,手中玉瓶却干干净净,像从未沾染尘世烟火。
“此丹名‘逆规’,用我千年道行、七神残魂愿力,还有你父亲当年留在五行山下的石魄余烬炼的。”他说话时,气息微弱如风中残烛,却字字清晰,仿佛每一个音节都经过丹炉千锤百炼。
孙小朵立刻竖起眉毛,鼻尖皱起,像只警觉的小兽:“老倌儿又玩这套?上回说‘吃颗糖豆保平安’,结果我把南天门的石狮子烤成了糖霜狮子!”她盯着玉瓶里流转七彩的丹丸,那光晕在瞳孔中跳动,像极了童年偷看丹炉时见过的星河,“说,啥代价?”
老君捋了捋白须,笑得像只偷到桃的老猴,眼角的皱纹里藏着狡黠:“我的丹炉从此废了——没了赤莲心火,再炼不出能镇天规的神丹。”他将玉瓶塞进孙小朵手里,掌心粗糙而温暖,“但换你们七日无视天规,直闯凌霄殿……值。”
萧逸捏着玉瓶转了两圈,指尖传来冰凉的玉质触感,瓶身流转的光映在他眼底,像一汪被风搅动的湖:“七日足够?”
“不够。”韦阳突然伸手按住瓶口,水纹在掌心翻涌,掌心微凉的湿意渗入瓶身,凝成细小的水珠,“但够把该说的话说完,该砸的东西砸完。”他看向孙小朵,声音低沉却坚定,“就像那年在方寸山,你说‘要烧了规矩给猴子们看’,现在……我们帮你烧。”
孙小朵喉咙发紧,像被什么无形的东西扼住。
她仰头吞下丹丸,辛辣感顺着喉管窜进心口,像吞下了一整片燃烧的荆棘,金莲印记“嗡”地亮了一瞬,皮肤下仿佛有金线在游走,灼热而刺痒。
萧逸和韦阳几乎同时动作,一个攥住她手腕,掌心滚烫如火;一个按住她后背,掌心清凉如泉——三缕不同的灵光在掌心交汇,将那股灼烧感压成暖流传遍全身,像被两股相反却相融的潮水温柔包裹。
“走!”孙小朵反手拽住两人,火尖枪“唰”地钉入地面,枪尖入土三寸,震起一圈尘环,像一道宣告开始的鼓点。
“趁老倌儿的丹劲儿还没……等等?”
天际突然炸响惊雷,滚雷由远及近,震得脚底发麻,乌云如墨泼洒,迅速遮蔽了兜率宫的琉璃瓦。
十万天兵列成阵,将兜率宫围得密不透风,铠甲碰撞声如潮水拍岸,森然杀气压得人喘不过气。
二郎神踩着祥云悬在最前,三尖两刃刀映着日光,在三人脚边投下森冷的影子,刀锋寒光刺得人眼皮发痛:“奉旨捉拿逆规者。束手就擒,可免魂飞魄散。”
萧逸把孙小朵往身后拉了拉,玉骰在指尖转得飞快,发出细微的“咔嗒”声,像玉骰落地前,定格乾坤的那一息心跳:“你们天庭压着新规不让宣,倒好意思跟我们讲‘规’?”他忽然笑出声,笑声清亮,“上回你家哮天犬偷吃我烤鸡腿,我都没告它违了‘仙兽不得私藏凡食’的规呢。”
韦阳却往前跨了一步,水纹顺着他的脚步漫过焦土,每一步都留下浅浅的水痕,像春溪解冻。
他声音低沉,却字字如锤:“杨戬,你爹当年在灌江口说过——‘刀应向不公,而非向义’。”他指着二郎神眉心的天眼,指尖微颤,“你这眼,到底是看天规,还是看人心?”
二郎神的手指在刀柄上收紧,皮革与金属摩擦发出“咯”的轻响。
他望着三人身上未散的金莲光,又想起昨夜密令里“格杀勿论,连老君一并拘押”的朱批。
天眼突然泛起血丝——他看见七日前,三圣母抱着孩子跪在南天门求雨,被天规雷劈得形神俱散,那孩子的哭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看见五百年前,齐天大圣扛着金箍棒撞开南天门时,眼底那团怎么也浇不灭的火,像今日金莲的光。
“传令——”他突然转身,三尖两刃刀重重插进云头,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雷光从中迸射,“兜率宫失火,逆者已焚。”
“将军!”天兵统领急得直跺脚,靴底震起尘土,“这……这不合天规!”
“执行。”二郎神的声音沉得像灌江口的深潭,每一个字都带着水底的寒意。
他没再看三人,只留下一句:“下次再见,我不知还能替你们瞒几次。”话音未落,身影已化光消失在云端,只余下风中一缕淡淡的檀香。
桃林基地的老茅屋飘起炊烟时,孙小朵正蜷在竹椅上揉心口。
竹椅微凉,硌着她的脊背,柴火在灶中噼啪作响,火星子跳跃着,像某种无声的安慰。
萧逸蹲在她脚边,指尖悬在她心口上方半寸——那里的金莲印记正随着她的呼吸明灭,每一次亮起都像心跳的回响,“刚才用了三成火灵,印记暗了两成。”他抬头,眼底是少见的严肃,声音压得极低,“丹不是给你力量,是借。”
韦阳蹲在灶前添柴,火星子溅在他水纹胎记上,“滋滋”地冒起白雾,像雪落热铁。
他忽然笑,声音里带着释然:“老君没说谎,但也没说全。这丹像……像用我的水纹引天河,用一次就少一截。”他抬头望向她,“不过够了,七天,够我们把南天门的匾拆下来当烤架,够把凌霄殿的地砖掀了种桃树。”
孙小朵摸着心口的印记,突然想起幻境里那个被封了七情的自己。
她望向东方——那里的云层后,凌霄殿的飞檐若隐若现,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剑。
“爹,”她轻声说,声音裹着风飘向云端,像一片桃花顺水而下,“上回你烧了凌霄殿的琉璃瓦,这次……我要把天规的砖都掀了,重新铺。”
夜色漫进桃林时,孙小朵抱着火尖枪坐在旧茅屋中央。
月光透过漏风的屋顶洒下来,照得心口的金莲印记忽明忽暗,像在应和某种遥远的呼唤。
她听见远处传来萧逸和韦阳拌嘴的声音,一个说“明早该去偷太上老君的葫芦装酒”,一个说“不如去东海捞点新鲜鱼烤”,语调轻松,像在谈论明日的野餐。
风掀起门帘,带进来几瓣桃花,花瓣拂过她的手背,柔软如初春的吻。
孙小朵望着那抹粉,忽然笑了——方寸山的桃花,终究还是开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