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丈母娘和前女婿的隐秘往事-《情感轨迹录》

  我叫田颖,是太原一家企业里的普通管理工作人员。

  我所在的公司规模虽很大,员工也很多,平时的工作氛围还算不错。

  我有个同事,大家都叫他阿海。阿海这个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在我们公司里主要负责仓库的进出货管理。

  阿海是个苦命的人,父母早亡,家里只有一个姐姐。

  阿海的姐姐远嫁他乡,因为路途遥远,平时很少回家。

  阿海从读书到工作,一直都是一个人。

  有时候,看着阿海孤单的身影,我也会心生怜悯。

  阿海在我们公司干了七八年,一直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虽然阿海不善言辞,但人特别实在,做事也很认真,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错。

  阿海在我们公司干的时间长,又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工资虽然不高,但也能存下一些钱。

  几年前,在我们这些同事的撮合下,阿海和我们村里的一个姑娘小梅好上了。

  小梅是我们村村长的女儿,长得还算漂亮,但性格有些泼辣。

  阿海和小梅谈恋爱那会,两人如胶似漆,整天形影不离。

  每次看到阿海和小梅在一起卿卿我我的样子,我们也会打心底里为他高兴。

  阿海和小梅交往了两年左右,两人就登记结婚了。

  婚后的生活,并没有阿海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因为性格不合,阿海和小梅三天两头就会吵架,甚至动手。

  阿海是个老实人,每次吵架动手,阿海都是吃亏的一方。

  尽管如此,阿海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抱怨过小梅一句。

  阿海和小梅结婚一年多后,两人的矛盾彻底爆发了。

  起因是小梅在外面有了别的男人,而且被阿海抓了个现行。

  尽管阿海一再恳求小梅不要离开他,但小梅还是铁了心要和阿海离婚。

  两人离婚后,阿海就搬离了出租屋,在公司附近租了一间单间独自生活。

  阿海离婚后,心情一度很低落,人也憔悴了许多。

  我们这些同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他。

  毕竟,感情的事,谁也说不准,谁也帮不上忙。

  离婚后,阿海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上,人也变得沉默了许多。

  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

  一段时间后,阿海的心情好了许多,脸上也重新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我们看阿海的心情有所好转,心里也替他高兴。

  阿海离婚后不久,小梅就嫁到了外地。

  听村里人说,小梅嫁的男人很有钱,在当地开了几家工厂。

  小梅嫁过去后,就给那个男人生了个儿子,一家三口过着幸福的生活。

  对于这些流言蜚语,阿海从来没有放在心上。

  用阿海的话说,两人既然已经离婚了,那就是陌生人了,陌生人过得好不好,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

  阿海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阿海还是会想起和小梅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毕竟,两人曾经相爱过,也曾经有过一段美好的婚姻。

  阿海离婚后,身边也有不少好心人给他介绍对象,但都被阿海婉言谢绝了。

  用阿海的话说,他现在一个人过得挺好的,不想被婚姻束缚。

  阿海离婚后第三年,有一天上班,阿海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

  电话里,一个陌生女人用哭腔说道:“你是阿海吗?我是小梅的妈妈,小梅出车祸了,现在在市人民医院抢救,你赶紧过来一趟吧!”

  听完电话,阿海顿时愣住了。

  虽然阿海和小梅已经离婚了,但听到小梅出车祸的消息,阿海心里还是有些难过。

  阿海没有多想,向公司请了假后,就匆匆赶往了市人民医院。

  到了医院,阿海见到了小梅的妈妈刘阿姨。

  此时的刘阿姨,瘫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整个人看上去憔悴了许多。

  看到阿海后,刘阿姨赶紧站起身来,一把拉住阿海的手,哭着说道:“阿海啊,你可一定要救救小梅啊!”

  阿海赶紧安慰刘阿姨说道:“阿姨,你先别着急,小梅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刘阿姨哭着说道:“还在手术室里抢救,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

  说完,刘阿姨又开始哭了起来。

  阿海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在手术室外面的长椅上坐了下来,默默地为小梅祈祷。

  不知道过了多久,手术室的灯熄灭了,医生从里面走了出来。

  阿海和刘阿姨赶紧迎了上去,焦急地问道:“医生,病人情况怎么样了?”

  医生叹了口气说道:“病人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右腿需要截肢,你们家属要做好心理准备。”

  听完医生的话,刘阿姨差点晕了过去,幸好被阿海及时扶住了。

  阿海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安慰刘阿姨说道:“阿姨,你先别着急,人没事就好,其他的不重要。”

  刘阿姨哽咽着说道:“可是,小梅还那么年轻,她以后可怎么办啊?”

  阿海没有再说什么,而是默默地陪在刘阿姨身边。

  后来,阿海从刘阿姨口中得知,小梅嫁到外地后,刚开始过得还不错。

  但时间长了,小梅发现那个男人经常在外面拈花惹草,而且对小梅和孩子也不管不顾。

  两人经常吵架,感情也慢慢变淡了。

  那天,两人又吵了一架,小梅一气之下,就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没想到,在回娘家的路上,小梅遭遇了车祸,小梅的右腿被一辆大货车压断了,人当场就昏迷了过去。

  等送到医院后,医生检查发现,小梅的右腿已经严重坏死,必须截肢,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听完刘阿姨的讲述,阿海心里五味杂陈。

  他不知道该如何去安慰刘阿姨,只能默默地陪在她身边。

  几天后,小梅从重症监护室转到了普通病房。

  阿海每天下班后,都会买些水果和营养品去医院看望小梅。

  每次看到阿海来医院看望自己,小梅心里都特别的感动。

  小梅知道,她和阿海已经离婚了,阿海没有义务来照顾自己。

  但阿海还是像以前一样,默默地关心着自己,这让她心里特别的温暖。

  小梅出院后,因为行动不便,只能在家里休养。

  阿海知道后,主动提出去照顾小梅。

  刘阿姨听到阿海这么说,心里特别的感激。

  有了阿海的照顾,刘阿姨也轻松了许多。

  阿海每天下班后,都会去菜市场买些菜,然后回家给小梅做饭。

  阿海知道小梅喜欢吃他做的红烧肉,就经常做给小梅吃。

  每次看到阿海忙前忙后的样子,小梅心里都特别的感动。

  她多么希望,时间能够停留在这一刻,让她和阿海重新开始。

  但她知道,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阿海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而不是因为还爱着自己。

  转眼间,小梅出院已经大半年了。

  这段时间里,阿海一直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小梅,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村里人都说阿海傻,说他和小梅已经离婚了,没有必要再管小梅的死活。

  但阿海从来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觉得,既然两人曾经相爱过,那现在对方有难,自己就应该伸出援手。

  阿海的无私付出,也感动了刘阿姨。

  刘阿姨知道,阿海是个难得的好男人,只可惜女儿不懂得珍惜。

  有时候,刘阿姨也会劝阿海,让他重新找个对象,开始新的生活。

  但阿海总是笑着说:“我现在一个人挺好的,不想被婚姻束缚。”

  刘阿姨知道,阿海心里还放不下小梅,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那天,是阿海照顾小梅的最后一天。

  因为阿海马上就要调去外地分公司工作了。

  阿海不想耽误小梅,所以没有告诉小梅这个消息。

  那天,阿海像往常一样,给小梅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吃完饭后,阿海坐在床边,默默地看着小梅。

  小梅也看着阿海,两人都没有说话,气氛显得有些尴尬。

  过了许久,阿海才开口说道:“我明天就要调去外地工作了,以后不能再来照顾你了,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听完阿海的话,小梅心里咯噔了一下。

  她没想到,阿海这么快就要离开自己了。

  小梅强忍着泪水说道:“阿海,谢谢你这段时间的照顾,我会记住你的好的。”

  阿海笑着说道:“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们曾经是最亲近的人,现在你有难了,我理应出手相助。”

  说完,阿海站起身来,准备离开。

  小梅突然喊道:“阿海,你能再抱抱我吗?”

  阿海没有拒绝,走到小梅身边,轻轻地抱了抱她。

  两人紧紧相拥在一起,仿佛回到了从前。

  不知道过了多久,两人才缓缓分开。

  阿海看了小梅最后一眼,然后转身离开了。

  阿海走后,小梅趴在床上,痛哭了起来。

  她知道,自己失去了一个最爱自己的人。

  阿海离开后,刘阿姨继续照顾着小梅。

  虽然阿海已经离开了,但刘阿姨心里还是特别的感激他。

  如果没有阿海的照顾,小梅不可能恢复得这么好。阿海调去外地工作后,小梅心中虽有几分不舍,但也深知这是阿海职业发展上的重要一步。为了不让阿海分心,小梅学会了更加独立地面对生活。她坚持按照阿海之前教给她的方法继续康复训练,还加入了社区的支持小组,与其他正在康复中的人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每当夜深人静,小梅总会翻看阿海离开前留给她的笔记和视频,那些细致入微的关怀仿佛穿越时空,给予她无尽的温暖和力量。阿海虽然身在远方,但通过电话、视频通话,他依然密切关注着小梅的进展,不时地调整康复计划,确保每一步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梅不仅身体逐渐康复,心态也变得更加坚韧乐观。她开始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动,用自己的经历去激励和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阿海的调离,意外地让小梅成长为了一个能够自我驱动、影响他人的强者。

  而阿海,在得知小梅的这些变化后,心中满是欣慰与骄傲。他知道,真正的爱不仅仅是身边的陪伴,更是能够激发对方内在潜能,让对方在没有自己的时候也能绽放光彩。两人的关系,也因此超越了简单的照顾与被照顾,成为了一种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