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拎不清的家长-《成为县主的自我修养》

  薛云裳在门口,等着薛英扬长而去才要去请安。

  果不其然被徐妈妈拦在外面说夫人今天有些不舒服,就免了请安。

  闹起来了,薛宝珠真是个人才。

  “小姐?徐妈妈进去了。”

  “没事,直接去学堂吧。”

  王夫人听了徐妈妈的回话,冷笑一声:“她这时候倒是会置身事外坐壁观火。”

  薛明玉安抚母亲:“这时候她不来添乱,还算有良心了。”

  薛甄珠问道:“父亲是不是听什么人的胡话?”

  即便再不聪明,或者母亲和大姐姐想要遮掩,薛甄珠也不可能全然不懂了。

  三个人心知肚明,那什么人,能有什么人。还不是隔墙那边的大伯父一家人。

  “原先只以为萧夫人对我有怨,这么多年了,都淡了吧。谁知道,连大哥也对我们是这样的态度。”

  薛明玉似乎也没有料到:“竟然是伯父?”

  “昨天回来我就见过你伯母了,也没说什么客套话,就事论事。”王夫人没有详细讲述两人之间讲了什么,“她既然话都已经当面讲了,没有回去还要再说一遍给你伯父的道理。”

  薛英是个迂腐的夫子,也不会这么晚了去见自己大嫂说这些芝麻大小的事。

  只有可能是大伯父单独给薛英说的。

  薛明玉问出了薛甄珠心里的疑惑:“为什么大伯父一家对我们母女有这么大的意见?”

  薛赋自从回来之后,跟薛英的关系兄友弟恭,对薛怀远的功课也十分关怀,经常指点他课业。

  这是一种新型的重男轻女?还是只轻视别人家的?

  因为薛赋对自己的女儿薛宝珠还是十分宠爱的。

  王夫人想了一下摇摇头:“我也不知道。恐怕在镇国公府上惹出来的麻烦还有后续。你们这些天尽量避着薛宝珠吧。”

  薛明玉说:“这是我们想要避开就能避开的事吗?这些天不都是薛宝珠一直在找事吗?”

  大姐姐是个和气的人,很少这么直言不讳,拒绝母亲的话。

  薛甄珠软软地说:“宝珠姐姐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她要做的事我们都阻止不了。”

  在王夫人愕然的目光中,薛甄珠说:“母亲,听说在打仗的时候最好的防守是进攻。”

  薛明玉拍了一下她的头:“别乱用兵法。”

  “哦。”薛甄珠从善如流闭上了嘴。

  薛明玉对母亲说:“我们不会惹事的,母亲放心。但薛宝珠要是惹事,我们也不会轻易认怂的。”

  “母亲,你真的很在乎父亲的想法吗?”

  不,王氏很早已经不在乎薛英的想法了。

  她只是不想要争吵,不想做无谓的消耗,不想让儿女们关注他们之间的关系。

  孩子大了,她们明亮的眼睛已经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好。”她缓缓地说。

  透过一扇半开的窗,看着两姐妹手牵手消失在院门口。

  徐妈妈心疼她疲惫的样子,王夫人却微笑着说:“以后的日子想要清静些恐怕不能了。”

  “我给夫人换上安息香清清心?”

  王夫人却不觉得累,身上有些力量生发出来:“你给我准备笔墨,我要抄经。”

  “是。”徐妈妈即刻就去张罗。

  薛宝珠和四皇子的事,薛甄珠是后来才从薛云裳口中听说的。

  而故事所有的展开,确实在镇国公府欣赏莲花的那一个下午。

  因为还在陆夫子这里读书,薛甄珠姐妹和薛宝珠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薛甄珠觉得薛宝珠今天的眼神带着点挑衅,就像等着看她们姐妹的好戏一样。

  要说她完全不知道薛赋对薛英说了什么,薛甄珠绝对不会相信。

  “你听说了吗?中山靖王府小公子的表妹要嫁到衢州府去了。”薛宝珠课间过来神神秘秘地找薛甄珠说话。

  “啊?”庞宜君?还是林秀玉?都没有听说啊。

  薛甄珠没有问出口,毕竟薛宝珠不是一个好的说话的对象。

  “这你都没有听说过,就是罗小君。”薛宝珠张扬着笑脸说是昨天在宴会上听来的。

  薛甄珠摇摇头,确实不认识罗小姐也没有听说过。

  “罗小君是我离开京城之前的好朋友,以前她可是骄傲得不得了。”薛宝珠说这位罗小姐是中山靖王府小公子的远房表妹,估计是太远了,她也说不清其中的关系。

  京中的大家小姐,极少有人愿意嫁到外面去,毕竟眼前就有知根知底的那么多人家可以选。

  可这位罗小姐即将要远嫁,恐怕是家里已经不得势,要做别的打算。

  薛宝珠言语之间,这位罗小姐样样都好,甚至一度觉得便是嫁给状元郎也如下嫁。如今竟然只能嫁给一个衢州上任的小小县官。

  而且这个小县官还是家中第一个入仕的。往上数三代都是经商的,亲朋好友也没有一个不是经商的。

  薛甄珠觉得没什么不好,至少说明生活上面没有什么问题,远离京城的是非,还远离父母,挺好的。

  薛宝珠却幸灾乐祸的样子,说衢州陆路换水路也要走千里,简直要走到天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经商一辈子都抬不起头,粗俗不堪。谁家要跟这样的人家结亲就是倒了八辈子霉,到京里要被人嘲笑,一辈子抬不起头的。

  薛甄珠就知道她没安好心。

  她说这件事是拐着弯地在自己面前嘲笑王家现在无人入仕,只靠经商维持家业。

  薛甄珠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眼睛都亮亮的。

  “你说也不是我要说,一个好好的京城官宦人家,偏要和边远地方的小商人家扯上关系,这不是自降身份吗?”

  “她从京城嫁出去就是几天的事,她的儿女要从千里之外再回到京城,可就要几辈子的苦功了。”

  这种论调莫名其妙的熟悉,有那么一点道理,很多的歪理邪说。

  不能生气,大姐姐说她就是会故意激怒人说些过激的话。

  薛甄珠淡淡地说:“京城也没什么好,也不是说在京城就能有多幸福。我都腻了。衢州山水都好,罗小姐写诗作文都能更快活。”

  “二姐姐,你以前不是写信来就是这么说的吗?”

  江南的几年,薛宝珠和母亲是熬着的,一天一天地盼着日子。

  这个在京城蜜罐子里长大的家伙,竟然对京城的生活不屑一顾,身在福中不知福。

  还拿自己强颜欢笑写回来的那些信件背刺自己?

  “好你个薛甄珠。”薛宝珠说着就要上手。

  “干什么?”

  喜欢成为县主的自我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