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纸鸢引火-《孤凤栖凰》

  云州驿馆,黎明时分。

  林清梧执笔,灯下身影被拉得很长,映在窗棂上,像一株劲竹,傲然挺立。

  “笔墨伺候。”她轻声吩咐,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一封信,即将寄往一位故人手中,她要借刀杀人,不,是借笔诛心!

  几日后,青云剑宗脚下。

  原本肃穆清冷的练剑场,此刻却张灯结彩,一派热闹景象。

  “这...这是什么情况?我没走错地方吧?青云剑宗改行开茶馆了?”一个风尘仆仆的儒生,望着眼前挂满诗词条幅的广场,一脸懵逼。

  “兄台有所不知,这是林清梧林大家举办的‘文风雅集’,广邀天下文人共襄盛举!”旁边一位消息灵通的学子,捋着胡须,卖弄道,“据说,这次雅集的主题是‘正本清源,重塑文风’,旨在拨乱反正,抵御外来歪风邪气!”

  “哦?有点意思!”儒生摸了摸下巴,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那这剑宗和文风雅集有什么关系?”

  “这你就不懂了吧?林大家可不简单,她可是当今六皇子殿下钦点的文化大使,据说和青云剑宗的宗主关系匪浅!”

  “原来如此!看来这趟是来对了!”儒生眼中精光一闪,快步走向会场。

  此刻,会场中央已经搭起一座高台,台下人头攒动,座无虚席。

  林清梧一袭素色长裙,缓步登上高台。

  她手持折扇,清丽脱俗,宛如谪仙降世。

  “各位,清梧有礼了!”她微微颔首,声音清脆悦耳,传遍全场。

  “林大家!”台下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林清梧压了压手,示意大家安静。

  “今日,清梧举办这‘文风雅集’,意在与诸位同仁,共商文化发展大计,匡扶我大胤王朝的文化根基!”

  “好!”台下再次响起一片叫好声。

  林清梧顿了顿,继续说道:“近来,一股名为‘异音教’的歪风邪气,潜入我大胤王朝,蛊惑人心,扰乱文风。他们鼓吹‘虚无’,否定传统,其心可诛!”

  “林大家说得对!这些‘异音教’的人,简直是数典忘祖,罪该万死!”一个老学究气愤地说道。

  “没错!我们一定要坚决抵制这种歪风邪气!”

  “还我大胤清朗乾坤!”

  群情激奋,义愤填膺。

  林清梧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各位稍安勿躁。”她轻声说道,“今日,清梧就献上一首《醒世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说罢,她展开折扇,清了清嗓子,缓缓吟唱道:

  “小小纸鸢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线牵风动任东西,切莫飘飘失本意。

  自由当有度,妄动必坠落。

  劝君惜羽翼,勿为蝇头利。”

  她的声音空灵清澈,如黄莺出谷,婉转动听。

  这首《醒世歌》,以风筝为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自由与束缚的辩证关系。

  风筝看似自由,实则受制于线,一旦挣脱束缚,便会坠落粉身。

  台下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不少学子更是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林大家这首《醒世歌》真是太精妙了!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啊!”

  “是啊!自由诚可贵,但不能为所欲为,否则只会自取灭亡!”

  “这‘异音教’鼓吹的‘绝对自由’,根本就是包藏祸心,想要让我们自毁长城!”

  “我们要坚决抵制《虚言录》,守护我大胤王朝的文化根基!”

  一时间,抵制“异音教”,守护传统文化,成为了全场的主旋律。

  与此同时,京城。

  沈砚之一身便装,穿梭于大街小巷。

  他奉林清梧之命,暗中调查“异音教”在京城的据点。

  “都头,咱们的人已经混进那些讲坛了,按照您的吩咐,咱们的人一直嚷嚷着要看更多秘本,这都好几天了,鱼儿怎么还不咬钩?”一个便衣密探低声问道。

  沈砚之微微一笑,这些‘异音教’的人,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咱们得给他们一点甜头,让他们觉得有利可图,他们才会露出马脚。”

  果然,不出沈砚之所料,当晚,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敲响了密探的房门。

  “这位爷,小的给您送东西来了。”那人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

  密探打开房门,只见那人手中捧着一本古旧的书籍,封面上写着《空山语录》四个字。

  “这是……”密探故作疑惑地问道。

  “这是‘异音教’的入门秘籍,只要您潜心研读,就能领悟其中真谛。”那人谄媚地说道,“如果您愿意出更高的价钱,小的还可以帮您搞到真正的‘真经’。”

  “哦?是吗?”密探眼中精光一闪,一把抓住那人的手腕,“不用那么麻烦了,跟我们走一趟吧!”

  “你……你们是什么人?”那人脸色大变,惊恐地问道。

  “我们是六扇门的!”密探冷笑一声,亮出了腰牌。

  那人顿时瘫软在地,面如死灰。

  经过一番审讯,那人供出了“异音教”在京城的据点——归尘居。

  六皇子景琰得知此事,大为震怒,立刻下令查封京城所有“异音教”相关场所,并组织翰林院学者撰写《正音论》,系统批驳“异音教”的谬误,由柳先生牵头编纂,作为官方教材推广。

  此举釜底抽薪,极大削弱了敌国文化的影响。

  敌国文化使者眼看计划失败,恼羞成怒,决定孤注一掷。

  “务必杀了林清梧!不惜一切代价!”

  “嗨!”

  “文风学堂”内。

  林清梧正在给学子们讲解诗词歌赋。

  “诗者,抒情言志也……”她手持教鞭,讲得深入浅出,旁征博引。

  突然,一阵微风吹过,挂在窗边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声。

  林清梧眉头微蹙,

  这风铃是她特意命人制作的,只要有陌生人靠近,就会发出示警。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吧。”她合上书本,轻声说道。

  “先生,您不是说今天要讲《琵琶行》吗?”一个学子不解地问道。

  林清梧微微一笑:“《琵琶行》嘛,明天再讲也不迟。今天,我们换个地方上课。”

  说罢,她起身走向另一间教室。

  就在她离开后不久,几个黑衣人悄无声息地潜入了教室。

  他们手持利刃,四处搜寻林清梧的身影。

  “人呢?人去哪儿了?”一个黑衣人焦急地问道。

  “不好!中计了!”领头的黑衣人脸色大变,“快撤!”

  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逃走,就被一群官兵团团围住。

  “束手就擒吧!”沈砚之冷声喝道。

  黑衣人见状,知道已经无路可逃,索性鱼死网破,挥舞着利刃冲向官兵。

  一场激烈的搏斗,随即展开。

  最终,黑衣人全部被擒。

  林清梧站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风铃传来的消息果然没错。”她喃喃自语道,“看来,有些人已经等不及了。”

  她走到一个被五花大绑的黑衣人面前,蹲下身子,轻声问道:“是谁派你们来的?”

  黑衣人紧闭双唇,一言不发。

  林清梧微微一笑,”

  她从怀中掏出一根银针,缓缓刺入黑衣人的穴位。

  黑衣人顿时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浑身抽搐。

  “我说……我说……”他痛苦地哀嚎道,“是……是……”

  林清梧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等待着他吐出那个名字。

  “是……是……”黑衣人似乎受到了极大的惊吓,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是……太子……太子亲信……巴图鲁……”

  林清梧的瞳孔猛地一缩,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敌国太子亲信……巴图鲁……

  看来,事情远比她想象的还要复杂。

  她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震惊,冷声问道:“巴图鲁让你们来杀我,目的是什么?”

  黑衣人已经彻底崩溃,竹筒倒豆子般,将所有的事情都交代了出来。

  林清梧听完,脸色变得异常凝重。

  “原来如此,他们是想……”她喃喃自语道,声音低不可闻。

  “带下去,严加看管!”她挥了挥手,示意官兵将黑衣人带走。

  “清梧,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沈砚之走到林清梧身边,轻声问道。

  林清梧抬起头,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接下来……”她顿了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轻声说道:“好戏,还在后头呢……”

  林清梧听闻“太子亲信巴图鲁”之名,柳眉倒竖,一股寒意直冲天灵盖!

  好家伙,敌国这手伸得够长啊!

  她连夜将黑衣人口供整理成册,呈给龙颜大怒的皇帝。

  龙书案险些被震碎,一道道圣旨如雪片般飞出:驱逐使节,边境严查,一个都别想跑!

  清晨,阳光洒在“文风学堂”的牌匾上,孩子们稚嫩的嗓音回荡着《正音论》的篇章,这声音,真提气!

  她站在门前,感受着微风拂过发梢,鼻尖萦绕着淡淡的墨香,仿佛能听到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这场文化之战,我们赢了第一仗,但还远远没结束,”她喃喃自语,眼中燃烧着熊熊战意。

  沈砚之走到她身边,看着她眼中的光芒,心头一暖:“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林清梧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如同一只狡黠的狐狸:“接下来……自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