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降爵-《小兵活下去》

  然而平凉王就此一去不复返。

  正午时分,

  嗒嗒嗒。

  急促的马蹄声响彻整个胡同。

  邻近府邸的门人情不自禁探出身子,伸长了脖子好奇张望。

  很快,他们便将来人认了出来。

  巡防营!

  而且个个面容严肃。

  这是谁家遭贼了吗?

  啧啧啧。

  也不知哪个小贼那么胆大包天,居然敢向居住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些豪门府邸出手。

  这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了吧。

  门人们感慨不已,正想收回目光。

  很快他们又一愣。

  领头之人穿的并非巡防营服饰。

  而且胸前绘着海龙,襟翼和衣袖上还绣着张牙舞爪的金龙纹,看上去华丽且耀眼。

  这是亲王服!

  很快又有人将这名亲王爷给认了出来。

  安王,年龄不大,仅四十出头。

  也不知怎么回事,数月前他突然冒头代替了梁王,成为宗人府的成员之一。

  安王目标明确,直奔平凉郡王府,不消一会便将各个出口给封锁了起来。

  得到消息的平凉郡王府瞬间沸腾,所有人惶恐不安,就连郡王妃也被这阵仗吓得不知所措。

  老管家只好站出来。

  “老奴见过安王爷。”

  见来的不是锦麟卫,他虽然心里忐忑,却还算镇定。

  “年末将近,京城到处天寒地冻的,不知王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说着,老管家悄悄塞过去一袋沉甸甸的银子。

  “我家王爷此时并不在府上,王妃又体弱……不知王爷到此所为何事?”

  安王没有接,面无表情地取出一匹黄绢,刷地展开。

  “经宗人府确认,平凉郡王公然渺视皇族族规,悍然涉入中央军团案,证据确凿。”

  “本王现受命暂管平凉郡王府。没得到下一步消息前,王府上下只准进不准出。”

  “任何人如有违反,后果自负!”

  管家早有准备,然而还是忍不住一阵头昏眼花,差点软倒在地。

  好半晌过去他才回过神,颤抖着接过安王递来的府令,挣扎着回府向王妃报告去了。

  安王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底暗爽。

  宗人府随云垂建立而成立,可谓历史悠久。

  但大多时候只是个摆设,也就是过年过节时会热闹些。

  比如有些倚老卖老的老王爷喜欢有事没事在宗人府里召集一些年轻族人,然后口沫横飞地说些陈氏皇族的历史以及说些激励未来的话。

  用一句来形容,就是吃饱了撑的。

  至于被召集的王族中人,就算到了,也就表面上作作样子应和,其实对那些老王爷说的话根本不放在心上。

  然而任宁上位后,宗人府一改常态,甚至杀气大增,如今终于有了几分它原本该有的模样。

  即管辖一众旁系皇族。

  俗说话,权力最令人沉醉,即便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皇族也不例外。

  这样一来,宗人府的族老名额从原本的可有可无瞬间变得炙手可热,引得各地的旁系龙子龙孙眼红不已,纷纷谋取入府的方法。

  嘿嘿。

  安王庆幸不已。

  正常情况下,以他的年纪和资历想进宗人府简直是白日做梦。

  但幸好有梁王、齐王、平凉王这些不知死活的家伙,才让他捡了个便宜。

  还是得按陛下的意思好好办事啊。

  安王默默在心底叮嘱自己。

  不仅为了在其他皇族前能威风八面,也要为安王府的未来着想。

  他可不想过几年,自家的亲王府变成郡王府……

  ————

  宗人府派人封锁了平凉郡王府?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瞬间打破星纪城平静的冬日。

  怎么回事?

  各高门贵户还在惊讶,

  但没多久他们发现被宗人府封锁的并不只有一座平凉郡王府,还有其他几十座名声赫赫的王府和公主府。

  同时各种小道消息也如长了翅膀般传了出来。

  中央军团,又是中央军团。

  这些被封的王府和公主府都涉入了中央军团案。

  一时间不少人心头发紧。

  原本以为上次方印宝回京,锦麟卫扣押了上百座将军府已经是结局,结果现在还在继续。

  而且举起的屠刀居然指向的是皇族本身。

  这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不少豪门心底哀嚎。

  年底本是走亲戚的时候,然而很多人还是赶紧取消了最近行程,同时紧闭府门严厉叮嘱族人要低调行事,千万别乱来。

  否则就算是皇亲国戚,该倒霉还是会倒霉。

  上面那位自己族人都不放过,更别说他们了。

  ——————

  安南侯府。

  哗啦。

  数名奴仆一起用力,正门高高的门槛被卸了下来。

  “欢迎世子平安归来。”

  林瀚墨紧紧盯着门楣上方高悬的匾额,神色复杂。

  好半晌过去他才收回目光,扭头朝跟在后面的戴璞存几人点了点头。

  “先回府吧,其他以后再说。”

  说完率先抬脚进了大门。

  过了大门,迎接众人的是一面巨大的影壁。

  华丽虎纹环绕中是一个硕大的“安”字。

  字体鲜红,如摊开的鲜血亦如燃烧的火焰,在夕阳的斜照下炽热而灿烂。

  林瀚墨默默地盯着这个字。

  他们安南侯府,在鲜血中诞生,也是鲜血中成长壮大。

  然而刚过去的华阳郡一战,林家男儿几乎死伤殆尽,却没能继续维持这门楣的荣耀。

  唉。

  林瀚墨长叹了口气,而后又狠狠地攥紧了手心。

  门楣降了可以升,只要他人还在,侯府就不能算消亡,林家还有希望。

  就和当初的忠勇伯府一样,纵然一时陨落,但只要儿孙们努力,一切还有机会。

  要加油啊。

  林瀚墨暗暗叮嘱自己。

  绕过影壁,刚进前院,前面是一大群迎接他的人。

  除了当中的安南侯,其他几乎都是女性,个个一身素白。

  “谢天谢地,谢天谢地。”

  侯夫人激动得几乎无法站稳。

  她盯着刚刚跨进大门的儿子,见他安然无恙,忍不住泪眼婆娑。

  “哭什么,”安南侯咳了一声,“回来就好,先过来跨火盆,烧掉过去所有的霉运。”

  侯夫人如梦初醒,“是是是,跨火盆,先跨火盆。其他以后再说。”

  林瀚墨和戴璞存几人应了声,连忙急走几步,逐一跨过烧得正旺的火盆,这才向众人问好。

  进了正厅,一家人还没说上几句话,厅门被敲响了。

  外面传来门人紧张的声音。

  “侯爷、世子,兵部及吏部尚书来访,两位大人正在大门外不肯进门。”

  林瀚墨心一沉,不由和父亲相视了一眼。

  年关已近,想必吏部已经结算好了各家各府这一年的表现与功过,是时候给予定夺了。

  父子俩心底不愿,却也只能快步向大门走去。

  “见过侯爷,世子。”

  关邑两人身为朝廷六部重臣,但在林家的爵位面前依然要鞠躬问候。

  安南侯挤出丝笑容,“不知两位尚书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快快请进。”

  “来人,准备好茶、点心给两位大人御寒。”

  关邑两人不约而同抬头看了眼上方的匾额。

  “本官就先不进府了。”

  “都是熟人,侯爷想必也知道我们过来的目的,还是先办正事吧。”

  这关节,无论是吏部还是兵部,所有人都忙得团团转,哪有空喝什么茶。

  安南侯脸色刹那间变得惨白。

  他看了眼渐渐围过来的观众,痛苦地闭上眼睛。

  “罢了罢了,我林氏罪有应得。两位大人请便。”

  吏部尚书点头,随后哗啦拿出一卷长长的绢书,朗声念着。

  好半天过去他才念完。

  “侯爷还有世子,不知您俩对兵部及吏部的记载有无异议?”

  父子不敢大意,接过记录,冒着风雪细细地看了一遍,好半天过去才缓缓摇头。

  “谢两位大人,兵部及吏部记载详尽准确,且惩处恰当,侯府上下并无异议。”

  吏部尚书点头,转头看向身后的下属。

  “长兴十六年到长兴三十二年,林氏治家不谨、御军不严,护国不力,按律爵降五级,罚金三十万。”

  “来人,摘下侯府匾额。”

  下属们早就带了梯子和摘钩,听言纷纷上前。

  众目睽睽中他们哗啦一声便摘下了林家那张足足挂了几十年的匾额。

  “换匾。”吏部尚书又出声。

  很快,一张写着“安南伯府”的匾额抬了出来,麻利挂到了大门上方。

  伯。

  林瀚墨静静地看着匾额上的爵位。

  一场仗的功夫,他们从正二品军侯降到从三品军伯,狂跌五级。

  若是再跌,就和数年前的忠勇伯府一样,要失去爵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