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福地,清凉的月色洒落,银辉笼罩天地。
篝火升腾,火光的暖意,却驱不散那身体渐渐充斥的冰凉。
老猴的生命气息已然远去,消散在夜色之中,无迹可寻。
尸体逐渐僵硬、冰冷,生气尽去。
被尊为“美猴王”、“千岁大王”的石猴站在近前,愣愣地看着老猴冰冷僵硬的尸体,心底莫名生出了一丝惊惧之意来。
他此际猛然意识到,生灵生灵,有生有灵,方为生灵。
生灵,会死。
想到此处,便不由为之心悲忧虑,千岁大王,可千岁,亦算不得长久。
“大王节哀,生老病死,凡世间生灵,总难逃此间之厄,生死不可逆,乃天地之理,跳不出生死轮回,便注定有这么一天。”一只老猴见其忧虑心伤,开口安慰道。
“也就是说,我与你们,都会有这么一日?”
老猴闻言无奈沉默。
“我等日日欢会,仙山福地,古洞神州,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但他日你我年老血衰,暗中便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万事归虚,如此这般,岂非枉生世界之中?”
石猴不由问道,隐隐有几分不甘。
“当真不可久住天人之内?”
周边的群猴闻言,皆是沉默,沉重的氛围笼罩在此,弥漫着悲意与无奈。
生死轮回,世间生灵皆是逃不脱。
“大王,世间有传闻,生灵也有长生久视者,跳出生死外,不入轮回中,不伏阎王所管。”一只通背猿猴自猴群之中跳出,开口道。
“此言可当真?你可知是何生灵,又如何跳出生死外,不入来回中?”石猴惊喜,当即忙问道。
“传闻世间有圣人传修行之道,可成仙成神,得通天神通,上天入地,逍遥世间,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
“修行之道?仙神?此道如何求得?这传道之圣人,又居于何处?”
猿猴开口回答道:“小的也只是听闻,据说这仙神人物在那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圣人更是居于九天之外,不显世间,但世间之言,圣人皆可闻听,常显化于世,教化众生,传道与有缘之人。”
“听闻?可当得真?”
“大王,此事当为真。”一旁的老猴开口道。
“哦?莫非你见过仙神与圣人?快说道说道!”
“回大王,我等也不知那是仙是神还是圣人,但我等当初确实有见过,在数百年前。
那时,有一人出现在这花果山中,如何出现的,我等不知。
只知其离去之时,腾云而过,瞬息消失不见,如此神通手段,定非凡俗之人可有。
其人仙风道骨,见之如神如圣,不染凡尘之气,超然于世。”
“你是说,曾经有这般生灵出现在花果山?那仙神之说,也确有其事?”
石猴听到这般回应,当下便是欣喜至极,世间当真有仙神,有跳脱生死轮回的法子。
“既然那仙神出现在此花果山福地,或许就与此地隔着不远。
我明日就下得山去,云游四方,远涉天涯,务必寻得这般仙神人物,求那仙神之道,学一个不老长生,不为生死所扰,不遭他日那阎君之难。”
待得第二日,花果山外,一只木筏载着石猴远去,远渡重洋,只为去追寻那飘渺的仙神之道,求那长生不死之法。
据老猴所言,昔日那腾云而去的仙神生灵向西离去,石猴便也循着这个方向,向着西方前行。
一路西行,穿过汪洋,登上洪荒大地,遍访仙迹,不闻道不得回。
……
净世白莲之下,元易睁开了眼,皱了皱眉,掐指一算,略微沉默。
那石猴竟是已经离开了花果山,一颗求道之心已生。
因那生死之大恐怖,要寻长生不死之道。
元易低眉沉思,他动用自己圣人道行推演过,世间无菩提这般人物。
“唉~”
元易轻声叹了口气,这应命而生的先天石猴,与天地确实牵连不小。
而与天地牵连大,便也意味着与他并非全无关系。
这天地的存续,就是元易自身大道在承载,在支撑,其演化,便也是元易自身大道的演化。
天地磨损的压力,时时彰显在他身上,大道之恒易,从无停息。
可元易自觉得虽然教徒的本事不差,得了老师通天圣人的几分真传,赤松子不就成才了吗?
九霄山之主,人族传说之中的雨师,炎帝神农的女婿,各方面的成就而言,都胜过太多人了。
元易虽然没有正式收他为徒,可毫无疑问,这是他元易教出来的,是他的教学实绩,验证了他传道授业的能耐。
赤松子除了生性懒惰了些,其他各方面挑出来什么问题来,这都是受了他的影响所致。
生性懒惰这一点,既是生性所致,那自是与他无关。
不过,元易根本没兴趣收徒,毫无兴趣。
尤其是,这只猴子可不是什么消停的主,很能闯祸,而且是闯大祸。
诚然,如今洪荒天地间,谁都得给他元易几分薄面,些许祸端,他都能兜得住,影响不了他。
可这种事很麻烦不是吗?
元易在琢磨着,能不能寻个更妥当的法子。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件事他多少还是要掺和才行,既有因果在,便无法置之不理。
心中琢磨着,元易指尖一抹灵光弹出。
不多时,一道遁光落在小院外。
遁光散去,一身赤红道袍的青年出现在那里。
“老师,您唤我来可是有事?”
赤松子在元易示意之后,来到院中,躬身执礼,开口问道。
对于被突然唤来,赤松子已经习惯了。
而且,以他对自己这位老师的了解,找他来,那定然是有事要让他做,没事根本不会找他。
“赤松子,你会九霄山,选一些心性纯良的弟子,带来此处。”元易直接吩咐道。
“挑选弟子?不知老师要何道行的弟子?”
“修为境界不重要,最好低些,年龄小些,老家伙就算了,关键是心性纯良,此为第一标准,切记,心性纯良!”
赤松子不明其意,不过还是恭声应下。
同时心中松了口气,老师说了,老家伙不要。
自己在九霄山,怎么着都算是老家伙了吧?也就是说,老师不要他,没他的事了。
“对了,之后你也一起去,我有事交代你。”
赤松子一愣,迟疑道:“老师,弟子……不算老家伙吗?”
“赤子之心,心性纯良,你才修行几个元会?就敢自言老?”
“……”
赤松子一时无言,我这不算老吗?九霄山之中除了您老人家与其他三位祖师,还有人比我更老的吗?
篝火升腾,火光的暖意,却驱不散那身体渐渐充斥的冰凉。
老猴的生命气息已然远去,消散在夜色之中,无迹可寻。
尸体逐渐僵硬、冰冷,生气尽去。
被尊为“美猴王”、“千岁大王”的石猴站在近前,愣愣地看着老猴冰冷僵硬的尸体,心底莫名生出了一丝惊惧之意来。
他此际猛然意识到,生灵生灵,有生有灵,方为生灵。
生灵,会死。
想到此处,便不由为之心悲忧虑,千岁大王,可千岁,亦算不得长久。
“大王节哀,生老病死,凡世间生灵,总难逃此间之厄,生死不可逆,乃天地之理,跳不出生死轮回,便注定有这么一天。”一只老猴见其忧虑心伤,开口安慰道。
“也就是说,我与你们,都会有这么一日?”
老猴闻言无奈沉默。
“我等日日欢会,仙山福地,古洞神州,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但他日你我年老血衰,暗中便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万事归虚,如此这般,岂非枉生世界之中?”
石猴不由问道,隐隐有几分不甘。
“当真不可久住天人之内?”
周边的群猴闻言,皆是沉默,沉重的氛围笼罩在此,弥漫着悲意与无奈。
生死轮回,世间生灵皆是逃不脱。
“大王,世间有传闻,生灵也有长生久视者,跳出生死外,不入轮回中,不伏阎王所管。”一只通背猿猴自猴群之中跳出,开口道。
“此言可当真?你可知是何生灵,又如何跳出生死外,不入来回中?”石猴惊喜,当即忙问道。
“传闻世间有圣人传修行之道,可成仙成神,得通天神通,上天入地,逍遥世间,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
“修行之道?仙神?此道如何求得?这传道之圣人,又居于何处?”
猿猴开口回答道:“小的也只是听闻,据说这仙神人物在那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圣人更是居于九天之外,不显世间,但世间之言,圣人皆可闻听,常显化于世,教化众生,传道与有缘之人。”
“听闻?可当得真?”
“大王,此事当为真。”一旁的老猴开口道。
“哦?莫非你见过仙神与圣人?快说道说道!”
“回大王,我等也不知那是仙是神还是圣人,但我等当初确实有见过,在数百年前。
那时,有一人出现在这花果山中,如何出现的,我等不知。
只知其离去之时,腾云而过,瞬息消失不见,如此神通手段,定非凡俗之人可有。
其人仙风道骨,见之如神如圣,不染凡尘之气,超然于世。”
“你是说,曾经有这般生灵出现在花果山?那仙神之说,也确有其事?”
石猴听到这般回应,当下便是欣喜至极,世间当真有仙神,有跳脱生死轮回的法子。
“既然那仙神出现在此花果山福地,或许就与此地隔着不远。
我明日就下得山去,云游四方,远涉天涯,务必寻得这般仙神人物,求那仙神之道,学一个不老长生,不为生死所扰,不遭他日那阎君之难。”
待得第二日,花果山外,一只木筏载着石猴远去,远渡重洋,只为去追寻那飘渺的仙神之道,求那长生不死之法。
据老猴所言,昔日那腾云而去的仙神生灵向西离去,石猴便也循着这个方向,向着西方前行。
一路西行,穿过汪洋,登上洪荒大地,遍访仙迹,不闻道不得回。
……
净世白莲之下,元易睁开了眼,皱了皱眉,掐指一算,略微沉默。
那石猴竟是已经离开了花果山,一颗求道之心已生。
因那生死之大恐怖,要寻长生不死之道。
元易低眉沉思,他动用自己圣人道行推演过,世间无菩提这般人物。
“唉~”
元易轻声叹了口气,这应命而生的先天石猴,与天地确实牵连不小。
而与天地牵连大,便也意味着与他并非全无关系。
这天地的存续,就是元易自身大道在承载,在支撑,其演化,便也是元易自身大道的演化。
天地磨损的压力,时时彰显在他身上,大道之恒易,从无停息。
可元易自觉得虽然教徒的本事不差,得了老师通天圣人的几分真传,赤松子不就成才了吗?
九霄山之主,人族传说之中的雨师,炎帝神农的女婿,各方面的成就而言,都胜过太多人了。
元易虽然没有正式收他为徒,可毫无疑问,这是他元易教出来的,是他的教学实绩,验证了他传道授业的能耐。
赤松子除了生性懒惰了些,其他各方面挑出来什么问题来,这都是受了他的影响所致。
生性懒惰这一点,既是生性所致,那自是与他无关。
不过,元易根本没兴趣收徒,毫无兴趣。
尤其是,这只猴子可不是什么消停的主,很能闯祸,而且是闯大祸。
诚然,如今洪荒天地间,谁都得给他元易几分薄面,些许祸端,他都能兜得住,影响不了他。
可这种事很麻烦不是吗?
元易在琢磨着,能不能寻个更妥当的法子。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件事他多少还是要掺和才行,既有因果在,便无法置之不理。
心中琢磨着,元易指尖一抹灵光弹出。
不多时,一道遁光落在小院外。
遁光散去,一身赤红道袍的青年出现在那里。
“老师,您唤我来可是有事?”
赤松子在元易示意之后,来到院中,躬身执礼,开口问道。
对于被突然唤来,赤松子已经习惯了。
而且,以他对自己这位老师的了解,找他来,那定然是有事要让他做,没事根本不会找他。
“赤松子,你会九霄山,选一些心性纯良的弟子,带来此处。”元易直接吩咐道。
“挑选弟子?不知老师要何道行的弟子?”
“修为境界不重要,最好低些,年龄小些,老家伙就算了,关键是心性纯良,此为第一标准,切记,心性纯良!”
赤松子不明其意,不过还是恭声应下。
同时心中松了口气,老师说了,老家伙不要。
自己在九霄山,怎么着都算是老家伙了吧?也就是说,老师不要他,没他的事了。
“对了,之后你也一起去,我有事交代你。”
赤松子一愣,迟疑道:“老师,弟子……不算老家伙吗?”
“赤子之心,心性纯良,你才修行几个元会?就敢自言老?”
“……”
赤松子一时无言,我这不算老吗?九霄山之中除了您老人家与其他三位祖师,还有人比我更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