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八级工制度-《四合院:一觉醒来,穿越了》

  时间很快来到了1956年6月份,这时候龙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工厂开始实行八级工制度,工人们来到了属于他们的时代,那就是传说中的靠自己的技术吃饭。

  等考核完,技术在什么等级,那工资就在什么等级。

  为此,工人们都开始忙碌起来,尤其是那些低级工,对那些高级工的态度更加殷勤了,毕竟要是他们可以从高级工手里学到一点半点,说不定自己的技术就能往上提一提了。

  而高级工也是铆足了劲,巩固自己的技术,争取考个好等级,毕竟八级工可是有将近一百块钱,这在五十年代的龙国,绝对是工人中的天花板。

  别看纪风现在工资有八十,那是因为他现在的行政级别已经是副科级,等级在那摆着,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工资。

  而易中海上次因为下乡去红星机修厂,教了工人们不少基础知识,使得机修厂许多工人都念易中海的好,轧钢厂在知道这一情况后,直接给了易中海高级工的头衔。

  所以现在轧钢厂里的许多初级工都非常想让易中海教一教他们。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易中海之所以会教机修厂的那些工人,那是因为他明白这是自己晋升高级工的机会,要是自己这次下乡不教出点成绩的话,那肯定到不了高级工。

  以前工厂对高级工的评定还有点模糊,毕竟属于钳工的工件这么多,哪些是高级的,哪些是中级的,其实不好说,就算是高级工件也要细分很多等级。

  中午,第三食堂内,纪风和傻柱几人坐在一起吃饭。

  “哎,还是小风好啊,当了干部,连考核都不用考,这几天你方姨可被折腾的不轻,光揉面团都累够呛。”

  方雅芝捏了捏胳膊肘,叹气道。

  “干妈,我帮你揉揉。”小九自告奋勇地站在凳子上,靠在方雅芝身上,开始卖力地捏了起来。

  “哎呀,还是我家小九孝顺,舒服,舒服。”

  方雅芝闭着眼睛享受着。

  “妈,这还不是你自己要学的嘛,爸不让你做,你还不高兴。”

  傻柱瞥了一眼,反驳道。

  “你个没良心的臭小子,妈不是想多挣一点钱嘛,家里孩子越来越多,不趁现在还能动,多赚点,那以后一家人吃什么!喝什么!都这么大了,一点事都不懂。”

  方雅芝瞪了一眼傻柱,训道。

  毕竟现在家里就傻柱吃的最多,21岁的大小伙,正是饭量大的时候。

  纪风也是无语,傻柱这不是找骂嘛,“对了,方姨,你们不是应该考厨艺的嘛,怎么还揉上面团了?”

  “嗨,就我那厨艺咋考,你叔和柱子他们才需要考厨艺,我呀,和别人一样,在厂里考个普通炊事员就行,这炊事员考的不就是这些嘛,揉面团,蒸馒头,再做点大锅菜,不需要做的多么多么好吃,做的越快越好,这样工人们能吃上饭,吃饱饭。”

  方雅芝解释道。

  “哦,是这样啊。”纪风恍然大悟,不过方雅芝说的也对,毕竟工厂炊事员嘛,主要是服务工人阶级,他们哪需要炊事员要多好的厨艺,能把饭做好就行了。

  而何大清、傻柱这些厨子需要给领导做小灶的,才需要去考厨师证。

  炊事员在工厂考,厨师却要去外面考。

  “是啊,风哥,我爸和我说了,七月份他带我去丰泽园去考证,我也不知道我能考几级,不过我听说在轧钢厂最高只能是六级,低的很。”

  傻柱补充道。

  工厂嘛,本来就不需要厨子有多高的厨艺,炊事员的等级是十级最低,一级最高,但像红星轧钢厂现在级别不够,最高六级,六级也就是工人阶级的三级工,低的很,工人的平均等级而已。

  不过在食堂工作,好处还是挺多的,毕竟在食堂肯定饿不着,随便吃点都能吃饱。

  “那何叔能考个几级啊?”纪风好奇道。

  “我爸啊,不清楚,不过那些请我爸做菜的领导都说我爸做菜好吃,我估摸着不是一级,就是二级。”

  傻柱说道。

  纪风想想也是,毕竟何大清可是大厨,什么谭家菜、鲁菜都会做,评个一级二级,还真的有可能。

  “那何叔肯定要涨工资了,毕竟就算厂里最高六级,但要是工资不提上去,何叔直接去饭店干,还不是一样能拿到这份钱。”

  纪风笑道。

  “这事我倒是听你何叔说过,上面领导和你何叔沟通过,好像想让你何叔当个什么食堂副主任,这样工资能往上提一提,这不你何叔最近经常去他那些师兄师弟那,磨练厨艺去了,基本干完厂里活就走。”

  方雅芝说道。

  何大清嘛,这几年一直待在工厂里,厨艺方面松懈不少,毕竟在工厂没什么机会做好菜,偶尔给一些领导做顿招待,都是一些家常菜,厨艺这玩意,不多加练习,肯定会生疏的。

  车间里,易中海正吃着徒弟们给他打的饭,别说,吃着可香了。

  一边吃,一边说他的那些大道理,别提多高兴了。

  不过贾东旭就不一样了,别看他在轧钢厂干了六七年了,但车工的那点技术还是一般般,也就普通水平,

  他师傅教了这么多年,该教的也都教了,剩下的就只能靠贾东旭自己努力了。

  而贾东旭呢,老是喜欢东顾西盼的,见车工学不好,又想回去学钳工,但碍于没人教,始终没换成。

  他也不是没求过易中海,但易中海对他的态度一直是让他打好基础,基础不过关,易中海就不会教他更深的技术。

  因此这些年来,贾东旭一直就做着他的那点车工的工件,几乎没怎么变过,所以他的那点车工技术一直止步不前。

  之前还有什么工龄一说,现在要实行八级工制度,那工龄这玩意也就只能拿来当做谈资了。

  像东北这种工业重区,听说早就实行八级工制度了,许多年轻工人技术好,工资比许多老工人还高,让人羡慕的紧。

  前段时间沪市也已经考核完了,工人等级平均下来大概在3级左右,大部分工人都集中在三级到五级之间,所谓的八级工很少,整个沪市都没几个,大部分都在东北。

  所以五六十年代经常有许多东北八级工外派的事发生,就是想让这些八级工带一带龙国一些落后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