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林清最失了主意,心头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之际,林淡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
原来那许娘子是个眼尖心细的,在门房处一眼便认出了夏守忠。这位御前的大总管,近些年来林府传旨颁赏已非一两次。许娘子不敢怠慢,立时寻了丈夫商议。两口子合计着此事非同小可,皇子驾临,老爷不在,三爷年轻,恐有失仪或应对不妥之处,须得速速报与老爷知晓才是。
林淡正在户部衙中处理冗繁公务,闻得此信,忙向师父陈敬庭告了假,打马如飞地赶回府来。
人还未踏进花厅门槛,便听得里面传来少年清亮又带着几分执拗的声音,正缠磨着要在府中用晚饭。
林淡脚步微顿,不必亲眼去看,单凭那语气,他脑海中已能清晰浮现出自家三弟林清此刻是何等的手足无措,定是支吾着难以推拒。
果不其然,林清一眼瞥见林淡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仿佛溺水之人抓住了浮木,眼中瞬间迸发出如释重负的光彩,一个大步抢上前来,声音里都带了些不易察觉的委屈和依赖:“二哥!”
他话音未落,一旁的萧承煜也笑吟吟地迎了上来,竟学着林清的称呼,亲亲热热地唤了一声:“二哥!”
这一声“二哥”叫得林淡颇感意外,看来与自家老三确实亲近得紧。
然而,亲近归亲近,礼数万万不可废。林淡面上不动声色,立刻撩起袍角便要行大礼:“微臣林淡,见过六殿下。”
“二哥快快免礼!”萧承煜连忙伸手虚扶,脸上笑意更盛,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爽朗,“人后二哥还叫我‘承煜’就好,不必如此拘礼。”
“是,承煜兄。”林淡顺势起身,应承得恭敬却也疏离有度。
萧承煜见他应了,心头更是欢喜,也不再去缠磨林清,转而对着林淡,眼神里带着期待:“二哥,我今日能在府上叨扰一顿晚饭么?方才我问林清兄,他说他做不得主。那二哥呢?这是你的府邸,你定是能做主的,是不是?”说罢,一双明亮的眼睛灼灼地望着林淡。
林淡闻言,目光淡淡地扫向一旁的林清。
林清被他看得心虚,尴尬地别开眼去,不敢与兄长对视。
心中暗自懊恼:方才情急之下将这“做主”的烫手山芋推给二哥是一回事,如今被六殿下当面点破、告状告到二哥跟前,那又是另一番窘迫滋味了。
“承煜兄肯留下用膳,是臣府上的荣幸,岂有推拒之理?”林淡语气温和,话锋却是一转,“只是臣担心殿下回宫迟了,恐陛下与娘娘悬心记挂。”
说着,他目光自然地转向一直侍立在侧的夏守忠。这几年来因着公务和接旨,林淡与这位御前大总管也算有了几分熟识,此刻眼神交汇,林淡的本意再明显不过:夏公公,您老快劝劝殿下,早些回宫方是正理。
谁知那夏守忠仿佛没读懂林淡眼中的暗示,脸上堆满了和煦的笑意,对着林淡微微躬身,声音又尖又细却透着十足的恭敬:“林大人尽管放心。皇上早有口谕,允了六殿下在宫门落锁前回宫即可。殿下难得与林三公子和林大人亲近,圣心亦是欣慰。”
林淡心头一哽,面上却只能维持着得体的微笑,拱手道:“多谢夏公公告知。”心底却忍不住暗啐一声:皇上这也忒心大了些!竟允皇子在臣子家中随意用饭!然而,天子金口玉言,他一个臣子又能如何?难道还能说个“不”字不成?
心思辗转间,林淡已有了计较。
他先对林清吩咐道:“老三,你先陪承煜兄去园子里逛逛,看看景致,消磨些时光。我去安排晚膳事宜。”
又转向萧承煜,语带歉意,“只是府中饮食向来简朴,比不得宫中御膳精致,还望承煜兄莫要嫌弃才是。”
“不嫌弃!不嫌弃!”萧承煜连连摆手,脸上是真心实意的欢喜,随即又赶紧补充道,“只是我要和二哥、三哥,还有府上长辈一起用,可不能把我单独分出去另设一席。”
“这……”林清下意识地又想婉拒,毕竟与皇子同席,规矩甚大。话未出口,却听林淡已然应承下来:“好,便依承煜兄所言。”
林淡答应得如此爽快,自有他的深意。
平素里,他们兄弟都是在祖母张老夫人处用晚饭的。他祖母乃是当今圣上名正言顺的“师嫂”。在这“师徒如父子”的年代,与师弟的儿子同桌而食,于情于理都算不得僭越。
唯一稍显不便的是黛玉。不过,皇帝早已知晓他将堂侄女接回京中抚养之事,林淡倒也不惧六皇子和夏公公看见。
况且黛玉年方六岁,尚未到“男女七岁不同席”的严格界限,勉强可打个擦边球。
最重要的是,林淡要借此机会,向宫里宫外传递一个清晰的态度:林府待六皇子亲近,乃是念着长辈情谊,并无攀附结党之心,更要借此绝了其他皇子们将来可能对黛玉动的心思——此乃坦荡之举,亦含几分未雨绸缪的深意。
主意既定,林淡先是匆匆赶往祖母张老夫人的居所慈安堂,将此番情形细细禀告一番。老夫人听闻是丈夫师弟的儿子来访,又得知皇帝允了其留下用饭,非但不见为难,反而显得格外高兴。
林淡又即刻召来许娘子,低声嘱咐了好一通。虽是家常便饭,但招待的毕竟是皇子,席面既要显出林府待客的诚意,又不能过于奢靡惹眼,失了清贵之家的本分。
许娘子得了令,立时便往厨房传话,一时间,林家厨房里锅碗瓢盆叮当作响,厨娘仆妇们穿梭忙碌起来,自有一番紧张而有序的景象。
眼见日影西斜,时辰差不多了,林清便引着萧承煜往慈安堂而来。因是入了后宅内院,萧承煜也只带了夏守忠并两个伶俐的小太监随侍。太监非是完整男子,连后宫妃嫔处都进得,这臣子家的后宅自然更无妨碍。
喜欢官居一品养黛玉
原来那许娘子是个眼尖心细的,在门房处一眼便认出了夏守忠。这位御前的大总管,近些年来林府传旨颁赏已非一两次。许娘子不敢怠慢,立时寻了丈夫商议。两口子合计着此事非同小可,皇子驾临,老爷不在,三爷年轻,恐有失仪或应对不妥之处,须得速速报与老爷知晓才是。
林淡正在户部衙中处理冗繁公务,闻得此信,忙向师父陈敬庭告了假,打马如飞地赶回府来。
人还未踏进花厅门槛,便听得里面传来少年清亮又带着几分执拗的声音,正缠磨着要在府中用晚饭。
林淡脚步微顿,不必亲眼去看,单凭那语气,他脑海中已能清晰浮现出自家三弟林清此刻是何等的手足无措,定是支吾着难以推拒。
果不其然,林清一眼瞥见林淡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仿佛溺水之人抓住了浮木,眼中瞬间迸发出如释重负的光彩,一个大步抢上前来,声音里都带了些不易察觉的委屈和依赖:“二哥!”
他话音未落,一旁的萧承煜也笑吟吟地迎了上来,竟学着林清的称呼,亲亲热热地唤了一声:“二哥!”
这一声“二哥”叫得林淡颇感意外,看来与自家老三确实亲近得紧。
然而,亲近归亲近,礼数万万不可废。林淡面上不动声色,立刻撩起袍角便要行大礼:“微臣林淡,见过六殿下。”
“二哥快快免礼!”萧承煜连忙伸手虚扶,脸上笑意更盛,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爽朗,“人后二哥还叫我‘承煜’就好,不必如此拘礼。”
“是,承煜兄。”林淡顺势起身,应承得恭敬却也疏离有度。
萧承煜见他应了,心头更是欢喜,也不再去缠磨林清,转而对着林淡,眼神里带着期待:“二哥,我今日能在府上叨扰一顿晚饭么?方才我问林清兄,他说他做不得主。那二哥呢?这是你的府邸,你定是能做主的,是不是?”说罢,一双明亮的眼睛灼灼地望着林淡。
林淡闻言,目光淡淡地扫向一旁的林清。
林清被他看得心虚,尴尬地别开眼去,不敢与兄长对视。
心中暗自懊恼:方才情急之下将这“做主”的烫手山芋推给二哥是一回事,如今被六殿下当面点破、告状告到二哥跟前,那又是另一番窘迫滋味了。
“承煜兄肯留下用膳,是臣府上的荣幸,岂有推拒之理?”林淡语气温和,话锋却是一转,“只是臣担心殿下回宫迟了,恐陛下与娘娘悬心记挂。”
说着,他目光自然地转向一直侍立在侧的夏守忠。这几年来因着公务和接旨,林淡与这位御前大总管也算有了几分熟识,此刻眼神交汇,林淡的本意再明显不过:夏公公,您老快劝劝殿下,早些回宫方是正理。
谁知那夏守忠仿佛没读懂林淡眼中的暗示,脸上堆满了和煦的笑意,对着林淡微微躬身,声音又尖又细却透着十足的恭敬:“林大人尽管放心。皇上早有口谕,允了六殿下在宫门落锁前回宫即可。殿下难得与林三公子和林大人亲近,圣心亦是欣慰。”
林淡心头一哽,面上却只能维持着得体的微笑,拱手道:“多谢夏公公告知。”心底却忍不住暗啐一声:皇上这也忒心大了些!竟允皇子在臣子家中随意用饭!然而,天子金口玉言,他一个臣子又能如何?难道还能说个“不”字不成?
心思辗转间,林淡已有了计较。
他先对林清吩咐道:“老三,你先陪承煜兄去园子里逛逛,看看景致,消磨些时光。我去安排晚膳事宜。”
又转向萧承煜,语带歉意,“只是府中饮食向来简朴,比不得宫中御膳精致,还望承煜兄莫要嫌弃才是。”
“不嫌弃!不嫌弃!”萧承煜连连摆手,脸上是真心实意的欢喜,随即又赶紧补充道,“只是我要和二哥、三哥,还有府上长辈一起用,可不能把我单独分出去另设一席。”
“这……”林清下意识地又想婉拒,毕竟与皇子同席,规矩甚大。话未出口,却听林淡已然应承下来:“好,便依承煜兄所言。”
林淡答应得如此爽快,自有他的深意。
平素里,他们兄弟都是在祖母张老夫人处用晚饭的。他祖母乃是当今圣上名正言顺的“师嫂”。在这“师徒如父子”的年代,与师弟的儿子同桌而食,于情于理都算不得僭越。
唯一稍显不便的是黛玉。不过,皇帝早已知晓他将堂侄女接回京中抚养之事,林淡倒也不惧六皇子和夏公公看见。
况且黛玉年方六岁,尚未到“男女七岁不同席”的严格界限,勉强可打个擦边球。
最重要的是,林淡要借此机会,向宫里宫外传递一个清晰的态度:林府待六皇子亲近,乃是念着长辈情谊,并无攀附结党之心,更要借此绝了其他皇子们将来可能对黛玉动的心思——此乃坦荡之举,亦含几分未雨绸缪的深意。
主意既定,林淡先是匆匆赶往祖母张老夫人的居所慈安堂,将此番情形细细禀告一番。老夫人听闻是丈夫师弟的儿子来访,又得知皇帝允了其留下用饭,非但不见为难,反而显得格外高兴。
林淡又即刻召来许娘子,低声嘱咐了好一通。虽是家常便饭,但招待的毕竟是皇子,席面既要显出林府待客的诚意,又不能过于奢靡惹眼,失了清贵之家的本分。
许娘子得了令,立时便往厨房传话,一时间,林家厨房里锅碗瓢盆叮当作响,厨娘仆妇们穿梭忙碌起来,自有一番紧张而有序的景象。
眼见日影西斜,时辰差不多了,林清便引着萧承煜往慈安堂而来。因是入了后宅内院,萧承煜也只带了夏守忠并两个伶俐的小太监随侍。太监非是完整男子,连后宫妃嫔处都进得,这臣子家的后宅自然更无妨碍。
喜欢官居一品养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