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未命名草稿-《1910从岭南走出的军阀头子》

  郑文君的归来和随之而来的巨大资源注入,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池塘的巨石,其产生的涟漪远不止于建设和人才领域,更深层地搅动了各方势力的神经。

  武都,国众政府。

  虽然邓贤极力保密,但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流动和技术人员调动,不可能完全瞒过外界。

  S先生及其幕僚们隐约得知邓贤似乎获得了某种神秘的外来巨资,使其原本就领先的工业建设计划再次大大加速。

  “消息可靠吗?数额如此巨大?来源是哪里?”

  S先生得知邓贤收到大量资金资助的情况后,在震惊之余,他的心里还充满着疑惑和一丝不安。

  邓贤的实力本就让他们感到难以驾驭,如今得到大量的不明外来资金更是如虎添翼。

  汪季新在刚得知着一情况后也是不敢置信的,此刻他面色凝重的开口说道:“来源极其隐秘,我们的人探查不到。但椹川、厦城等地的工业建设突然加速是事实,大量陌生面孔的技术人员出现也是事实。据说…是从美丽国回来的某些华侨巨商的投资…”

  “华侨投资?”

  胡衍鸿听后狐疑的问道,随后又是开口疑惑道:“什么样的华侨能有如此手笔?而且偏偏在这个时候,全部投给邓贤?”

  国外有如此资金实力的华侨他们基本都有所耳闻,可从来不知道那华侨商人能有如此实力。

  廖恩煦同样是忧心忡忡说道:“如此一来,邓贤更是尾大不掉了。我们原本还想在军火供应上稍加制约,现在看来…他恐怕更不需要看我们脸色了。S先生,看来我们必须要加快自身建设了,否则…”

  邓贤在南方三省得高速发展,让武都方面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焦虑,对邓贤的忌惮也更加的深。

  扶桑方面,其庞大的情报网络同样捕捉到了华国南部正在发生的一切,这异常的工业发展速度让他们也同样感受到了不安,这对他们的在华政策会受到巨大影响。

  “八嘎!支那南方的工业投入突然暴增!技术引进速度加快!大量精密设备通过香港流入!资金源头不明,疑似与美丽国资本有关!”

  扶桑军部参谋本部的情报官员,在华国南方发现异常后,也是迅速派人进行调查,此刻也是得出了初步结论。

  “必须彻查!动用一切手段!弄清楚资金的真实来源和规模!务必要破坏他们的技术引进!”

  如此而来,更多的扶桑特务被派往华南,重点渗透椹川工业区、椰城龙渊基地以及那新成立的外国专家局。

  他们试图收买新回国的技术人员,窃取技术图纸,甚至策划破坏活动。

  叶怀瑾领导的情报系统和邓明磊的特战警卫旅,面临着空前的反谍压力。

  数起扶桑特务试图接近关键工程师或潜入厂区的事件被挫败,双方在阴影下的斗争愈发激烈。

  甚至北方的吴子玉和苏国方面,也或多或少听到了风声,对邓贤突然获得的外援感到惊疑不定,各自调整着对南方的策略。

  外部暗流汹涌,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

  郑文君的突然空降及其掌握的巨额资金、技术资源,虽然解决了大问题,但也不可避免地触动了一些原有官僚体系和军队系统的利益。

  一些原本掌握项目审批和资金分配权的部门,权力被经济计划委员会和郑文君带来的专业团队大大削弱,心生不满。

  部分军队将领则认为,如此庞大的资金,应该优先用于扩军备战,而不是大部分投入看似见效慢的工业建设,私下颇有微词。

  甚至有人暗中非议郑文君其人来路不明,手握重金,恐成尾大不掉之势,提醒邓贤要有所防范。

  这些微妙的情绪和议论,虽然暂时不敢摆上台面,但像潜流一样在体系内蔓延。

  邓贤对此有所察觉,他一方面坚决支持郑文君和马寅初的工作,强力推进新计划,另一方面则通过情报系统和陈念和,密切关注着内部的动态,防范于未然。

  在这场巨大的变革中,军属大院的氛围也悄然变化。

  男人们更加忙碌,回家的次数更少,但带回来的消息却越来越令人振奋。

  夫人们虽然依旧抱怨,但言语中也多了几分自豪和对未来更好的期待。

  吴恩栗收到了邓贤一封稍长的信,信中难得地透露了几分喜悦和信心。

  提到:“海外故人归来,带来巨大助力,建设可大大加速,未来可期。”

  并嘱咐她:“保重身体,教育好孩子,将来之中国,必有他们大展拳脚之天地。”

  这封信让她安心了许多,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孩子们的教育中。

  邓启华、邓姝宁、邓启明兄妹,在子弟学校中,隐隐成了孩子们的中心。

  不仅因为父亲的身份,更因为他们偶尔能从母亲那里听到一些关于巨大工厂、新机器、国家未来的模糊而令人神往的词汇,让他们在同伴的攀比中,拥有了一种超越父辈官职的、更令人憧憬的谈资。

  郑文君的归来,像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激化了内外的矛盾。

  邓贤站在风暴眼,既要推动这艘加速的巨轮破浪前行,又要时刻警惕来自水下和船内的暗礁与裂隙。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喜欢1910从岭南走出的军阀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