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3章 江民得宠,兰兰跟着受宠-《路人,但相亲到了大院高干子弟》

  元旦正好撞在郗父的寿宴,郗华是要带着全家去给父亲贺寿。

  因为江中海不能离开的原因,郗父的寿宴选择在了二女儿的城市举办,为的就是能让女儿和女婿都来参加。

  不对外公开,邀请参加的都是一些朋友,老朋友们。

  江中海家-

  早上五点半,郗华就在厨房忙活,每个人的喜好都不一样,但作为这个家里的女主人,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

  她踩着拖鞋进了厨房,掀开火上的蒸笼盖子。

  “还有别的吗?多蒸几种。”郗华对保姆说。

  保姆看了看蒸笼里的好几样主食,笑着马上又去冰箱里找:“蒸多了恐怕吃不完。”

  家里也不太让浪费粮食,吃不完就要复热。

  复热过的东西,好像除了江中海其他人都不吃!

  热一点勉强能糊弄过去,热一锅出来,这好像有点太那个了。

  郗华接过保姆手里递过来的小包子:“没关系,一样蒸一点,这样她能挑着吃。”

  对于王兰兰的口味,到现在她也没搞懂。

  看似不挑食的人,口味最难把握。

  前几次给喝粥,也不能次次都来喝粥。

  “您偏心啊。”保姆笑着打趣。

  谢娇的话口味是固定的,选择这么多一定不是为了谢娇。

  郗华比了比手指:“偶尔也得把心偏一偏,我都偏着她多少年了,现在小儿媳进门了也得偏一偏。”

  六点钟王兰兰准时起床,收拾利索妥当下了楼。

  “妈,早。”

  “早,不多睡会了?”郗华觉得兰兰起的稍微有点点早。

  每一家起床时间的习惯不一样,像是王兰兰的话,很早之前跟着爷爷奶奶,那爷爷奶奶夏天四点多就要起床上山干农活。

  后来跟着她爸妈,她爸妈也是冬天夏天都起很早的人。

  再后来和江民结婚,两个人晚上也没有任何的娱乐,电视的话不太看,农村晚上过七点就静的跟什么似的。

  除了玩她,估计没别的可玩。

  也习惯了早睡早起,例外的话就一定是因为前一天有交流。

  现在江民也不在身边,又是到了公婆家,兰兰到点就醒。

  “已经睡好了。”

  江中海从卧室里走了出来,原本穿着背心,结果一出门进到客厅看见了王兰兰,立即就调转回去。

  卧室里的那个卫生间堵了,所以现在不能用。

  平时的话,他洗脸都会穿着背心。

  冬天夏天都是一样的流程,忘记了家里昨天回来人了。

  江中海回了卧室赶紧把衬衫套好,郗华后脚跟了进来。

  “我给忘了。”

  江中海说外面的那个:“她怎么起那么早?”

  “来家里住,小民又没在身边,还能睡到日上三竿去吗。”郗华把外衣叠好放在丈夫手边。

  家里这么多的衣柜,江中海的手就没摸到过衣柜一下。

  这么多年了,都是郗华把他准备穿的各种衣服整整齐齐摆在手边,也不用他去找。

  “小三今年怎么突然肯出现了?”江中海问妻子。

  岳丈前两年生日,江民都没到场,礼物倒是提前送了。

  因为这事江中海不是没发过脾气,发了没用。

  老大是,你说什么他都答应,答应下来以后做不做再说。

  老二呢,那就是个木头疙瘩,不提也罢。

  小三就是,爱谁谁。

  “当年就不该送他出国,送出去以后这还是我儿子吗?”江中海批判江民接受的教育。

  哪有这样的孩子?

  郗华:“他都三十多了,难不成还成天和父母黏在一起?和家里人黏在一起?”

  “呵,他今年倒是懂事了。”江中海没好气给了一句。

  孩子肯定是自己的好,如果方方面面都能更圆滑一点,那就更好了。

  “他没说要来。”郗华垂了垂视线。

  江中海:“……”

  “那他媳妇儿……”

  “我让兰兰来的。”郗华笑了笑。

  江中海:“……”

  先斩后奏?

  行吧行吧,你也是没白给他当妈妈。

  他懒得管。

  上午十点多,郗华带着王兰兰去了父母的家。

  早些年父母也住这头,现在是不常住了而已。

  郗家-

  郗母一一交代着家里的亲戚:“准备点红包,红包里面的钱装好看点,看见那孩子就给一给。”

  江民结婚的时候邀请的也都是自家人,外面的人邀请的不多,很多郗家的人当时也没赶上。

  郗母这边的亲戚们都没见过王兰兰。

  “她那边的规矩?”

  一个外孙媳妇,还值得提前叮嘱?

  这是多大的架子!

  谢娇进门的时候都没这样呢。

  郗母笑:“她家里没有这种规矩,我家里有。”

  怎么说都是小民自己喜欢的人,郗华也说了是借着儿媳妇的面子才能把儿子弄过来,该给的面子都得给足。

  郗华带着王兰兰一进门,亲戚们的各种红包就砸了过来。

  每一封红包都很鼓,鼓到只是看弧度就能猜到里面装了不少钱。

  兰兰去看婆婆,郗华拍她的手:“这是大家对你和小民的祝福,对你的喜欢,给了就拿着。”

  王兰兰就负责笑。

  反正笑总是简单的。

  走哪里笑哪里。

  手里的红包多到后来拿都拿不下,郗华又送她去楼上休息。

  客厅里大家围着郗母闲说话。

  楼上王兰兰看着一床的红包,真的就是一床。

  可夸张了!

  全都是钱?

  人生第一次觉得赚钱好像不是特别难。

  拆开一个,小嘴里能塞鸡蛋。

  这种场面,从未见过!

  那是几千块吗?

  厚厚一沓。

  楼下,亲戚对郗华说着:“你这儿媳妇这手,一看就不是个干家务的人。”

  郗华笑笑:“二姨,干什么总想着干活呢,小民又不是想要找个保姆。”

  这话郗华听听就算了,没太往心里去。

  像是她二姨的话,那都是什么年代的人,对儿媳的要求和现在的婆婆可不一样。

  郗华认为社会进步的体现在于,婆婆对待儿媳态度上的转变。

  “长辈都在下面聊天,她一个人躲到楼上去了。”郗华二姨还是觉得不够门当户对。

  其实结婚的时候还是可以多挑一挑,不是没的挑。

  别说腿瘸,就是高度截瘫,这样的人家想要找个十全十美的儿媳妇也不难。

  郗母瞪妹妹:“要你这样说,我干脆把所有儿媳妇都喊下来陪你聊天得了,他们还都在楼上呢,你家的没在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