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又有肉汤喝了-《天道闺女下凡间,空间异能种田忙》

  紫宝儿正一个人低头生闷气呢,就听到一道颇为熟悉的声音。

  “宝儿?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儿?”

  “如意姐姐,你也要上山吗?”紫宝儿不答反问道。

  她第一次如此欣喜地见到一个人。

  “对呀,我要去挖野菜,”宋如意摸了摸她毛茸茸的小脑袋,温柔地说道,“你呢?要去哪里?姐姐先送你。”

  “我也要上山,如意姐姐一起呀,”紫宝儿高兴了,冲着院子喊道,“三嫂嫂,我要和如意姐姐一起上山挖菜菜啦。”

  吴余听说紫宝儿要和宋如意一起上山,就小跑着过来说道:“那就拜托如意了,你顾婶子她们也在山上呢。”

  “嗯,我知道了,三嫂放心吧。”

  宋如意很自然地就牵起紫宝儿的小手,一大一小两个小姑娘就亲亲热热地上山去了。

  紫宝儿当然知道顾辞和杨盼盼他们在哪里,所以她和宋如意就到了另外一个地方。

  只要有她紫宝儿在,哪哪都是宝。

  宋如意真是一个非常温柔的小姑娘。

  她贴心地把紫宝儿安置在一个相对平坦的地方,自己就开始挖野菜。

  紫宝儿坐了一会儿,就呆不住了,四处溜达起来,看看这儿,挖挖那儿,忙得不亦乐乎。

  宋如意边挖野菜,还边不时地抬头看过来,确保随时都能看到紫宝儿。

  “如意姐姐,过来喝点水呀。”

  紫宝儿看到宋如意在擦汗,连忙拿出自己的小竹筒。

  “好啊。”

  宋如意也是真得渴了,走过来坐在紫宝儿身旁。

  不过,她没有接紫宝儿的竹筒,而是拿起自己的水筒。

  宋如意打开水筒,“咕咚”喝了一大口,喝完,还舒服地“哎”了一声。

  紫宝儿等到如意喝完水,就接过如意手上的水筒,稍稍倾斜,试图将自己竹筒里的水倒过去。

  她那圆嘟嘟的小脸上满是专注,稚嫩的小手还微微颤抖着。

  紫宝儿紧抿着小嘴儿,可那小手手实在是不太稳当,不太给力,“哗啦”一声,洒出来一些水,溅落在地上。

  紫宝儿愣了一下,继续倒。

  “够了,谢谢宝儿妹妹。”

  “嗯,给如意姐姐喝。”

  两人休息了一会儿,如意站起身来道:“宝儿妹妹,你要乖乖待在这里,姐姐再去挖些野菜。”

  “宝儿要和如意姐姐一起挖。”

  两个人谁也没注意到,刚刚水溅落的地方,一小撮草突然冒出了头,眨眼功夫就长高了六七公分左右,仿佛是喝了生长激素的转基因草。

  紫宝儿就像小尾巴一样跟着如意,宋如意挖什么,她也挖什么。

  “宝儿妹妹,”宋如意看到紫宝儿跟过来,就想教她认识野菜,“这种叶子圆润、小小的,是马齿觅,可以凉拌,也可以炒着吃,吃起来特别滑嫩。”

  “哇,如意姐姐好厉害,知道这么多,宝儿也要挖。”

  紫宝儿的大眼睛里闪烁着崇拜的小星星。

  “这是……”

  “如意姐姐,这个宝儿知道,是婆婆丁。”紫宝儿得意地说道。

  她的记性一向是很好的。

  这种野菜,昨天阿娘刚刚教过她呢。

  “对,宝儿也聪明,婆婆丁也叫蒲公英。”

  紫宝儿:……

  原来,蒲公英就是婆婆丁,婆婆丁就是蒲公英。

  “这种叶子带锯齿的,是曲麻菜,”如意继续介绍,“曲麻菜和马齿觅一样,可以凉拌,可以热吃。”

  “宝儿……宝儿妹妹……”

  如意见宝儿没反应,回头一看。

  天呐,她看到了什么?

  如意揉了揉眼睛,就在刚刚她和宝儿妹妹坐着的地方,一堆的野鸡、野兔在争抢着啃食一撮草。

  她瞪大眼睛,一撮草,哪来的草?

  她给宝儿妹妹挑选的休息的地方,明明啥都没有,那一撮草是哪来的?

  “如意姐姐,你看……”

  紫宝儿拉着如意的衣袖,口水直流。

  今天又有肉汤喝了。

  为啥是肉汤,不是肉?

  因为悲催的紫宝儿,现在只能吃碎肉末、喝肉汤。

  ……

  紫家田地。

  清晨,天边刚露出鱼肚白。

  紫大山就带着他的五个儿子----大郎、二郎、三郎、四郎和五郎,一起去田地收割麦子。

  紫家也是外来户,田地不多,五亩而已。

  两亩中等田地,还算肥沃。

  三亩下等田地,还是沙地,贫瘠得很。

  紫家没有上等田地。

  去年,紫家的收成就很是惨淡。

  今年,紫大山孤注一掷,这五亩田地全部种上了小麦。

  紫大山他们一行人到达田边时,宋虎和村长家的长子赵桐度已经在干活了。

  “老虎,桐度。”

  紫大山老远就挥着大手招呼着。

  几个郎也纷纷打招呼。

  紫大郎还顺手递给宋虎和赵桐度,一人一个白面馒头,馒头里夹了腌过的野菜,色香味俱全。

  紫大郎和赵桐度同年,两人关系一向极好。

  紫大郎对赵桐度说道:“快尝尝,这可是我阿娘亲手做的,保证你吃了还想吃。”

  赵桐度拍了拍紫大郎的肩膀,也不客气,三两口就把馒头吞下肚。

  这年头还能吃上白面馒头,可不是吃了还想吃。

  “老虎,你家啥时开镰?”紫大山一边弯下腰挥舞着镰刀,一边问道。

  “今天帮你家收完,我家明天就开镰。”宋虎边吃边憨憨地说道。

  “桐度,你们家呢,啥时收?”紫大山又继续问。

  “大山伯,俺爹也说,明天就收。”

  “嗯,明天收是对的,趁老天爷赏脸,赶紧晾晒。”紫大山点点头赞同道。

  “大郎、四郎,明天你俩去你村长叔家。二郎、三郎,你俩去你虎叔家。”紫大山细心地安排着明天的差事。

  “知道了,阿爹。”几个郎齐声应答。

  “五郎就和我一起去看麦场。”

  “我知道了,阿爹。”

  昨天,有将近半亩地的麦子是倒下的,收割起来费了老鼻子劲了。

  所以,父子几人忙活了一整天,也就收了大约两亩地。

  今天人更多、力量更大,一个上午的功夫,剩下的麦子就全部收完了。

  众人又齐心协力将麦捆装上牛车。

  装不上的,几个郎人手一捆,扛到麦场,开始晾晒。

  紫大山和五个郎,分成三个小组,轮流作业,每隔一个时辰就要翻一次,确保晾晒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