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善待女娃-《天道闺女下凡间,空间异能种田忙》

  顾嫂子给了一篮子鸡蛋,那家里的几个就不用再特意留着了,中午给孩子们都煮上,解解馋。

  林荷花带着宋明明回家准备午食,还没走到侧门,就遇到一脸喜色的赵佑洋从外面回来。

  “阿爹、阿娘、明明。”

  “哼。”宋明明小盆友冷哼一声,一脸傲娇地扭过头去。

  根本就不想搭理这个人。

  姐夫神马的,太讨人厌了!

  赵佑洋也不在意,依旧是笑眯眯地摸了摸这个小舅子的小脑袋瓜子。

  今天上午,按照计划,是要给阿爷家盘火炕的。

  但是,他和岳父都不在家。

  所以,他从镇上回来之后就去了阿爷家,告诉阿爷下午会来,并且还悄咪咪地说了平平有身孕的事儿。

  阿爷一高兴,就偷偷塞给他一两银子,说是要给平平补身子用。

  “我回去做午食,待会儿让如意给你们送过来。”

  “好,阿娘辛苦了!”

  “哼!”宋明明小盆友又是一记冷哼。

  尽会耍嘴皮子!

  对他家大姐好些,不比搞这些没用的要好得多嘛!

  “跟你家阿爷说了吗?”

  “嗯,说过了,”赵佑洋还嘚瑟地把一两银角子在宋虎眼前晃了晃道,“阿爷还给了我一两银角子,让给平平补身子呢。”

  宋虎点点头。

  这还差不多!

  在向阳施工队的细心传授之下,梧桐村的火炕队已经全部掌握了盘火炕的技术。

  在村里给困难户免费盘的火炕,也已经全部通过验收。

  尤其是那赵黄氏,昨晚就迫不及待地烧了火炕,和孙子、孙女睡在了暖和和的火炕上。

  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赵黄氏没有半夜被冻醒,一觉睡到大天亮。

  幸福的感觉堪比过年。

  为此,赵光耀专门把火炕队的十六个人全部都召集起来,开了个小会。

  “说说吧,都掌握的怎么样?”赵光耀开门见山地问道,“桐度,你先说。”

  “好,阿爹。”

  “什么阿爹?叫村长。”

  “好,村长。”赵桐度从善如流地道。

  不过,心下却是在腹诽,还叫“村长”,那他也得叫他一声“队长”吧。

  哼,他现在也是带“长”了好吧。

  “火炕的技术,我全部都掌握了。”赵桐度自信满满地一句话概括了所有。

  “嗯。”赵光耀也是满意地点点头。

  这个大儿子除了不怎么愿意读书之外,其他的都还是很不错的。

  “你们呢?”

  赵钱看了看他们组的组员说道:“我们一组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

  宋虎和赵二牛也先后做了回答。

  “技术没有问题了,那你们可有想到过收益,以及如何分配?”

  各组组员都看向自己的组长,三个组长则是一同看向队长赵桐度。

  “如何收费,陈大哥已经跟我说了,赵桐度不紧不慢地说道,“按照地域和火炕的大小收费。”

  “怎么收费,我不干预,”赵光耀“吧嗒”了一口旱烟袋说道,“你们考虑过技术分成吗?”

  什么是技术分成?几人一脸懵。

  他们不知道啊。

  赵光耀一看众人的表情就知道,他们不懂。

  他也是从陈向阳那儿学来的。

  所以,他就立马嘚瑟起来了,他们不懂,他就高兴。

  要不然,哪里还有他的用武之地!

  赵光耀轻咳了一声,颇为嫌弃地说道:“我就知道你们不懂。”

  赵桐度鄙夷地看着他家老爹,知道他们不懂,还问?

  “技术分成就是,得给提供这门技术的人分成。”

  赵光耀说完这话,就挨个人的脸上都看了一眼,见没有那不满的,暗暗点了点头,这帮人的人品还是值得信赖的。

  “应该的。”

  “对,应该给。”

  “都同意给,那给多少?”赵光耀又抛出了下一个问题。

  他话音刚落,屋外响起了紫大山的声音:“什么该给多少?”

  “大山伯,快进来坐。”赵桐度赶紧起身,给紫大山让出了座位。

  “他们明天不就要去北晖学堂盘火炕了吗,咱不得提前把收益分配问题解决好啊。”赵光耀解释着。

  “那你叫我过来干嘛?”

  他又不是火炕队的,又不用去盘火炕。

  “火炕技术不是你家宝儿提供的吗,我们在讨论给宝儿几成利。”

  紫大山一听是这事,站起身就要往外走:“这是宝儿给咱们村人提供的福利。”

  对,就是“福利”。

  紫大山说完,还自己点了点头。

  他没说错!

  赵桐度在赵光耀的示意下,拽住了紫大山。

  “两成,”宋虎直接说道,“全部收入的两成给到宝儿丫头。”

  “行,我同意。”赵二牛第一个支持。

  没有紫宝儿,就没有他家晨曦。

  “我也同意。”赵钱也没有意见。

  他家还欠着紫家银钱和救命之恩呐!

  紫大山都要无语了。

  “这就是宝儿给到你们大家的福利,”紫大山再次强调道,“她原本担心北晖学堂不采纳她提出的‘勤工俭学’建议,怕你们手里没有银钱给孩子们交束修。”

  “如果你们非要给银钱,那就善待家中的媳妇、善待家中的女娃吧。”

  这也是他家小闺女最大的期盼。

  紫大山说完,就甩开赵桐度,头也不回地走了。

  在场众人这才知道,原来“勤工俭学”也是紫宝儿提出来的!

  “你们都要记在心里。”赵光耀看着紫大山渐渐远去的背影,强调道。

  这就是恩情,天大的恩情。

  梧桐村的小媳妇和女娃娃们,自此在家中的地位有了根本上的改变。

  不再是“赔钱货”,亦不再是“泼出去的水”。

  那些嫁来梧桐村的小媳妇们,也很少再受到婆婆的磋磨。

  梧桐村的姑娘开朗、孝顺;

  梧桐村的小伙子们勤快、能赚钱,还疼媳妇;

  梧桐村的婆婆对待儿媳妇就像是亲生闺女一样。

  一时之间,家有适龄儿女的人家,门槛都让媒婆给踩烂了。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向阳施工队的队员们,在教完村民盘火炕之后,也都没有闲着,距离他们离开的时间越来越近了,都想着要多做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