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烽火归舟-《穿越后一直在种田》

  西北的夏风裹挟着黄沙掠过城头,陆锦棠倚在城楼上,望着远处蜿蜒的驼队。

  三个月前,北疆与西北联军大破北启防线,如今两国使臣已在雁门关外签订和约,这场持续数年的边境战乱,终于画上了句号。

  “将军,孙将军派人送来急信,说大军明日便到雁门关。”副将林骁匆匆赶来,手中攥着一封染着尘土的信笺。

  陆锦棠接过信,展开细细读来。

  孙继中在信中说,朝廷已派人来迎接大军凯旋,让他做好准备。

  想到即将见到阔别已久的京都,还有哪些思念的人,陆锦棠的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

  这三个月来,他带领西北军与北启苦战,从最初的节节败退到如今的大获全胜,其中艰辛,唯有自己知晓。

  此刻战事既平,他却不知该如何面对那座熟悉又陌生的都城。

  次日清晨,雁门关外旌旗招展。陆锦棠与孙继中各自率领大军,在悠扬的号角声中缓缓前行。

  曾经的挚友,如今却成了并肩作战的盟友,这份转变,令人唏嘘。

  “陆将军,此番回朝,陛下定会重重嘉奖。”孙继中骑着马,与陆锦棠并肩而行。

  这位南陵名将,虽然年逾不惑,却依旧英姿飒爽。

  陆锦棠淡淡一笑:“能保边境太平,便是最大的嘉奖。”他的目光望向远方,那里是他魂牵梦绕的故乡。

  经过半月的行程,大军终于抵达京都。

  城门之外,百姓夹道欢迎,欢呼声此起彼伏。

  陆锦棠看着熟悉的街道,心中感慨万千。

  三个月前,他也是从这里出发,奔赴战场,如今归来,已是物是人非。

  城门之上,那抹身影依然在,旁边还有一个小人,欢心的朝着自己招手。

  皇宫内,皇帝亲自设宴款待两位将领。

  酒过三巡,皇帝起身:“此次北疆与西北联手,大破北启,实乃我朝之幸。

  朕决定,封陆锦棠为骠骑大将军,赐黄金千两;封孙继中为镇北大将军,赏良田千顷。”

  众人纷纷起身谢恩。

  两人虽然以前已经是骠骑大将军和镇北大将军了,但是没有正式的册封,只是下了懿旨!

  陆锦棠望着金碧辉煌的宫殿,心中却无太多喜悦。他知道,战争虽然结束,但朝堂之上的纷争,或许才刚刚开始。

  散席之后,陆锦棠回到骠骑大将军府。

  这座曾被他铭记在心的府邸,如今却显得格外冷清。他漫步在庭院中,月光洒在青砖上,勾起了许多回忆。

  “十三爷,您终于回来了。”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陆锦棠转身,看到了管家陈伯。老人已是满头白发,脸上的皱纹更深了。

  “陈伯,这几个月辛苦您了。”陆锦棠上前握住老人的手,心中一阵酸楚。

  陈伯老泪纵横:“不辛苦,不辛苦。这些年,老奴每日都盼着十三爷能平安归来。”

  夜深了,陆锦棠躺在杨明汐身旁,抚摸着杨明汐已经隆起的肚子,却辗转难眠。

  窗外的月光依旧明亮,可他的心,却再也无法平静。

  战争虽然结束了,但他知道,新的挑战正在前方等着他。

  次日清晨,陆锦棠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打开门,只见林骁神色慌张:“将军,出事了!北启使臣昨夜被人刺杀,孙将军被怀疑与此事有关,已被陛下下令软禁!”

  陆锦棠心中一紧,他知道,这一切来得太快,太突然。

  一场新的风暴,正在这座看似平静的都城悄然酝酿……

  陆锦棠攥着林骁递来的密报,指节泛白。

  北启使臣遇刺现场残留的半截玉佩,纹路与孙继中随身佩戴的玉佩如出一辙。

  他将碎玉置于掌心反复摩挲,冰凉的触感让三个月前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那时他与孙继中在漠北荒原并肩作战,曾见过这枚玉佩系在孙将军腰间。

  \"将军,大理寺已封锁孙府。\"林骁压低声音,\"听说陛下震怒,三日后便要问斩。\"

  陆锦棠推开窗,暮色中的朱雀大街车水马龙,谁也不知平静表象下暗潮汹涌。

  他忽然想起今早入宫时,青梅竹马的沈明姝倚在父亲沈相身侧,水杏眼含着意味深长的笑意。

  当年两人在沈府后园折梅煮酒的光景,与如今沈明姝鬓边晃动的赤金步摇重叠成虚影。

  子夜时分,陆锦棠乔装潜入孙府。

  断弦的箜篌横在案上,染血的密信藏在琴腹夹层。展开泛黄的宣纸,他瞳孔骤缩

  ——竟是北启太子的笔迹,信中提及要以\"投毒案\"离间南陵与北启,落款日期赫然是三个月前。

  \"陆将军好雅兴。\"沈明姝的声音在身后响起,鎏金手炉腾起袅袅白雾。

  她身着月白襦裙,腰间系着的玉坠与陆锦棠怀中的碎玉竟是同料。

  陆锦棠霍然转身:\"你早就知道?\"

  沈明姝指尖划过琴弦,发出刺耳的铮鸣:\"三个月前北启暗中勾结我朝权贵时,父亲便让我留意动向。那枚玉佩......\"

  她轻笑出声,\"不过是引你入局的诱饵。\"

  话音未落,院外传来杂乱脚步声。

  陆锦棠将密信塞进衣襟,却见沈明姝已抽出袖中软剑,寒光一闪,割断了她束发的丝绦:\"快走,我拖住他们。\"

  逃出重围的陆锦棠躲进城郊破庙,却在烛火摇曳间,看见孙继中倚在梁柱上,胸口血迹斑斑。

  \"陆公子还是这般莽撞。\"他咳出血沫,\"北启买通了御膳房,明日早朝的膳食......\"

  话未说完,破庙外传来箭矢破空声。

  陆锦棠将孙继中护在身后,却见沈明姝带着一队黑衣卫破门而入,手中长剑直指孙继中咽喉。

  月光落在她泛着冷意的脸上,陆锦棠突然想起幼时她为自己包扎伤口时,掌心的温度。

  \"交出密信。\"沈明姝的剑尖抵住陆锦棠下颌,\"父亲说了,留你全尸。\"

  陆锦棠突然笑了,笑得眼中泛起泪光。

  他解开发髻,发丝如瀑垂下,藏在发间的密信飘落在地:\"沈明姝,你我幼时折过的梅,终究是被这世道腌臜了。\"

  箭矢贯穿破庙的瞬间,陆锦棠将孙继中推出窗去。

  他望着沈明姝惊愕的脸,突然想起那年雪夜,两人在梅林里发过的誓:\"若有朝一日立场相悖,定要留对方全尸。\"

  火光冲天而起时,陆锦棠握紧了袖中半块玉佩。

  这场始于边境的烽烟,终于烧进了人心深处。而真相,还藏在更深的迷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