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1章 有种羁绊,叫做家-《1976步步生莲》

  刘焕荣57年出生在台中北屯区眷村的路光8村。

  “眷村”这一名称,遍布弯省各地,是内陆迁移至弯省的溃兵及家眷聚居村落的统称。

  刘焕荣的父亲是当年六十万溃兵中的一员……还是一位中校。

  听着好大的官儿,但随船逃到弯省后不久就被裁撤了,成为了路光8村的村长。

  虽然大小也还算是个官儿,但一点微薄的薪资想养活老婆和四个孩子,依旧捉襟见肘。

  虽然饿不着,但日子过得绝不算宽裕。

  刘焕荣打小在眷村长大,身边全是内陆来的人。思念故土,挂念亲人的泪水和愁绪见的实在太多了。

  听到高律师哽咽的诉说,不由想起父母每到年节,或某个晚夜深人静时,压抑的哭泣和碎碎的念叨。

  心中同情,没忍住开口:“别哭啦,你看起来不老,想来内陆的阿婆一定健在。真要有心,总有办法可以回去。”

  高律师完全陷入在回忆当中,董夏生听的也动情,都没留意旁边的空桌多了个“听众”。

  刘焕荣忽然发声,吓了俩人一跳。

  寻声一看,居然是个穿着作训服的军人。

  董夏生心里一紧,害怕对方听到什么不该听到的。

  高律师倒没有太过紧张,抹了把脸上的泪,满心无奈的说:“真要回去,恐怕就再也回不来了。

  如果只我一人,怎样都好说。这边有妻儿,那边有母亲,两边都无法割舍,实在是……唉~”

  “不要叹气了啦,我爸这些年一直在寻找与那边送信的门路。如果找到,算你一份。”刘焕荣大大咧咧的开空头支票。

  “你父亲……也是内陆来的?”高律师问。

  “是呀,49过来的。”

  “你的老家在哪里?”高律师又问。

  “呃……”刘焕荣回忆了一下:“应该叫,江津吧。”

  “江津……离长江很近。”高律师是菏泽人,虽然知道“江津”这个地名,但对巴蜀之地并不了解。

  “是喽,我爸说有一座山,叫鼎山。”刘焕荣对所谓的“老家”没有任何概念,所知都是听父亲说起的。

  董夏生不想在公共场所聊这种敏感的事,刚好看到之前离去的修理工滚着轮胎回来了。

  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将高律师的注意力拉回来,说:“我也不清楚行与不行,只能寻个合适的时机帮你问一下。

  这样,你找一家有电话的旅馆住下。我如果有消息,打电话通知你。”

  “好好,我现在就去找。”高律师再也顾不得其它,赶忙起身。

  眼看俩人要走,刘焕荣顺着听到话头一琢磨,又想到了家里思念内陆家人的父母,愣愣的问:“喂~你们有办法能联系上内陆?”

  这话一出口,不大的饭店里瞬间鸦雀无声。

  董夏生吓了一跳,赶紧摆手:“不是啦,我们在谈公事。闲话间聊了几句乡愁。”

  随着董夏生的解释,饭店内包括老板在内,好几个人眼中骤然亮起的光,缓缓暗淡了下去。其余吃瓜群众也没了兴致,自顾自的继续之前被打断的话题。

  董夏生和高律师出门后,老三催促刘焕荣:“二师兄,结账,结账。”

  “吃完啦?”刘焕荣转头一看,桌上的盘碗全空,连菜汤都被眼镜拌着面条吃光了。

  “吃完啦,快结账。” 老三紧着催。

  刘焕荣想说“我还没吃饱呢”,可见老三似乎很急,掏出钱找店员买单。

  老三急什么?

  他想跟上小胡子,看他去哪里。如果有机会,就绑了对方。

  那种富贵人都惜命的很,只要让他知道,自己和兄弟们随时能找到他和他的家人,再稍微一吓唬,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

  不但能把被抓的兄弟救出来,兴许还能大赚一笔……

  老三想的很好,等追出去时,满眼的蒙蒙细雨,根本找不到小胡子的踪迹。

  “喂,你在看什么?”刘焕荣问。

  “哦…我……”老三心思一转,说:“我想求一求那人。昨晚的两个女生又没有吃亏,反倒把黑皮和大个儿暴打一顿。

  他要还不出气,大不了让他再打我一顿,只要能把大师兄和四师弟救出来,怎么样都好。给他一只手都行。”

  刘焕荣一琢磨,确实是个办法。指了下修理工正在换轮胎的汽车:“我们就在这里等。那辆车是他的,一定会来取……”

  董夏生和高律师不会遁地术,怎么可能买个单的功夫就没了踪影。

  追出来看不到人,是因为二人出了饭店,直接拐进了右侧隔了一间门面的小旅馆。

  确定店里电话,高律师开了间房等消息。董夏生记下电话号码,站在旅店大门内看着修理工顶着雨换轮胎。

  等轮胎换好,才告别高律师出去。

  甩出五十块给修理工,在感谢声中上车打火,直奔观光大饭店……

  老三几人原本想跟踪,可董夏生着急去饭店交际,结账上车出发动作一气呵成。

  眼镜开车……完全谈不上熟练度。等几人急匆匆的上车打着火开动,沃尔沃240早就消失在了雨幕里。

  四个人在车里一商量,刚小胡子让哭诉的男人在旅店等消息。也就是说,只要盯着住进旅店里的那位,应该就会有收获。

  这边刚打定主意,老五看到高律师从旅馆里出来了……

  高律师去饭馆是想吃点东西,等雨停后去公墓给老友烧点纸钱。结果说了半天话,还哭了一场,什么都没吃。

  董夏生应该不会这么快就有回信,跟旅馆老板打了声招呼,回到饭店准备垫垫肚子。

  老三不知道小胡子什么时候会有消息,寻思着等到晚上,如果等不到就逼问住店的那位。

  他知道刘炳荣是侠肝义胆之人,多半不会同意他的办法。便说:“二师兄,后面的事交给我就好。你请假出来的,快些回去吧。”

  刘炳荣有心跟三师弟一起恳求小胡子,但不知道要等多久。

  正常来说,非公休和节假日,士兵是不准请假的。连长看重他,又因为他父亲生病,才破例准许。

  如果迟迟不归,被长官发现连队缺伍,连长很可能会被牵连。

  左右为难的犹豫了一下,点头说:“行,我先回了。有结果记得知会我。”

  “好,放心。”老三满口答应。

  不知道小胡子什么时候会有消息嘛,刘炳荣没用眼镜开车送。把兜里的钱全留给老三,步行回军营。

  往回走了一阵,雨忽然间就停了。

  刘炳荣抹了把脸上雨水,越寻思越不放心……几个师兄弟里老三的胆子最大。平日如果没有老大压制,不知道能把天捅出几个窟窿。

  让他去求小胡子,对方明事理还好说。一旦不那么明事理……想到不好的可能,刘炳荣停住脚步。

  看了眼军营的方向,踌躇了一阵,转身快步往回走。

  刚回到吃饭的那条街,刘炳荣就看到老三和老五从街边一家日杂店里出来。

  俩人一个脱了外套卷成一卷夹在腋下,一个后腰明显别着什么东西。

  这画面刘炳荣太熟悉,他们师兄弟几个十几岁就干过。

  打眼一瞅,就知道俩人肯定是买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