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1章 多少沾点失望-《1976步步生莲》

  三进制计算并不是只有一种实现逻辑。

  随便掰一下手指头,就有标准三进制、平衡三进制、非对称三进制、概率三进制、光学三进制、量子三进制、模糊逻辑三进制……

  曲卓上学时虽然学过,但不是主流方向,课堂和教材都是简单带过。后面工作中也没有接触,了解十分有限。

  只知道最适合用于AI 训练的是平衡三进制。

  负、零、正(-1、0、1)的三值逻辑,对的应真、假、未知,更贴近人类模糊决策。电路设计相对简单,单trit(对应二进制的byte)信息密度是二进制的1.58倍。

  后世之所以没人搞,主要是想与主流的二进制计算体系实现互通非常困难。

  相比之下,零电压、低电压、高电压(0、1、2)的普通三进制和非对称三进制,要更容易兼容二进制体系,单trit信息量也更高。

  但是,逻辑表达能力弱,需额外符号位表示负数,计算复杂度高。

  更关键的是,需要设计复杂的电平划分电路,抗干扰能力也更差。相比于同制程的二进制集成电路方案,提高的算力比较有限。

  只有在制程逼近摩尔定律极限,需要另辟蹊径时才会考虑……

  毛子莫斯科大学的尼古拉·布鲁森佐夫团队在58年冬,搞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也是唯一一款真正落地,投入实际应用的三进制计算机——Сетунь。

  并凭借连续运行2000小时无故障的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以及零下25摄氏度至零上五十度超高环境适应能力,只用了两年时间就通过了公共测试。

  但是,Сетунь虽然广受好评,生产和维护也比同期其它二进制计算机更容易,且收获了大量的订单……却受到了官僚的干预,65年被迫停产。

  理由是,Сетунь不是“计划”的产物。

  当然,理由只是理由罢了。

  真正的原因既复杂又简单。

  首先,确实有人因为Сетунь并不是官方主导的科研项目,而反对这个计划外产物。

  还有部分人沉迷于军事考量,偏向电子管技术(抗电磁脉冲能力),忽视了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大趋势。

  其次,二级制当时已经成为主流。

  冷战背景下,西方的技术封锁,限制了毛子获取先进半导体元件的能力。想独立进行三进制开发,存在客观困难。

  而最根本的原因是,三进制计算机损害了,包括高价二进制设备供应商在内,很多人的利益。

  怎么看出来的?

  Сетунь被迫停产后,公家主推的是造价比Сетунь高两倍还带拐弯,可靠性、稳定性都远不如Сетунь的二进制计算机……

  而莫斯科国立大学单纯的工程师和程序员们,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并没有放弃三进制计算机的研发计划。

  用了五年时间,改进硬件设计提高速度和稳定性,并全面优化了指令集,于70年搞出了Сетунь 70。

  由于得不到上级的支持,Сетунь 70成为了三进制计算机的绝唱,项目不得不无限期停顿。

  而毛子官方对三进制计算机到底有多不重视呢?

  T部门理论上拥有最全的科学技术类档案,却只收录了Сетунь的设计图和技术资料。

  对于Сетунь 70的记录,只有用于备案的寥寥数语——一张纸。

  曲卓已经看过了用磁芯元件和铁氧体随机存储器攒成的,Сетунь机型的全套资料。

  ( 1 = 正向磁化、-1 = 反向磁化、0 = 未磁化)

  对使用了半导体元件,拥有更加强大的指令集,采用双堆栈架构的Сетунь 70越发感兴趣。

  于是,维特罗夫整理资料时,偶然间发现了Сетунь 70存在备案缺失,立即派人去莫斯科国立大学调档补全……

  曲卓通过维特罗夫的视野,仔细研究了所有资料。并在内陆最新通用型计算机1.5微米制程,十四万枚晶体管的同等框架下,模拟做了个平衡三进制设计。

  花费了大量时间后,算是真正明白为什么后世那么多年,都没人搞三进制计算机了……

  二进制设计只需要高低电平,三进制则需要定义三个电压阈值,电压控制复杂程度直接上了个台阶。

  三进制信号摆幅更大,动态功耗是二进制的一点五到两倍。

  那都只是小问题。

  硬件上实现三进制,需要占用更多的晶体管。

  二进制设计中,十四万枚晶体管有八万枚可以分配给逻辑单元,达到20MHz的主频。

  而三进制设计,即便利用指令密度优势进行简化,依旧需要四万枚晶体管构筑控制逻辑。

  还需要四万枚构筑的缓存单元。

  可用于构筑逻辑单元的只剩下六万枚,主频将将达到15MHz。

  因为需要处理三态信号,电压切换范围更大,延迟还高了差不多百分之二十。

  也有好的一面,三进制编码效率更高。相同复杂度下,指令长度比二进制缩短了四分之一。采用精简流水线,IPC(每周期指令数)比二进制要高一些。

  综合算下来同样1.5微米制程,十四万枚晶体管。二进制20MHz乘1 IPC等于 20 MIPS。三进制15MHz乘1.2 IPC大概18 MIPS。

  这只是理论值,三进制还有延迟高的问题,实际上是达不到的。

  但是,处理对称信号和模糊逻辑算法时,三进制的优势十分明显,比二进制高出接近百分之三十。

  另外,指令密度高,最终代码体积小,存储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总结一下,暂时来看三进制这玩意,只有高精度数值模拟、矩阵运算加速和不确定性建模三个方面表现明显优于二进制。

  所以,在AI时代降临之前,尽管有不少人和单位研究过三进制,但也仅仅是研究罢了,并没有实际落地……

  浪费了一堆脑细胞和好几个小时,从植物人状态恢复过来的曲卓有点悻悻。

  释放了下内存,从洗手间出来时揉了揉肚子……饿了,但没食欲。

  主要是金枪鱼汉堡有点吃够了,又实在没有别的过得去东西。

  算了,弄个电炉煮点挂面吧……

  曲卓烧水煮面时,英特尔公司的总裁是安迪·格鲁夫的秘书自致电苹果公司,问到了史蒂夫的联系方式后,又致电距离苹果公司只有一个路口的Tech Unicorn公司。

  找到史蒂夫后,秘书将话筒交给安迪。

  安迪与史蒂夫稍作寒暄后转入正题,拜托史蒂夫帮忙探一下东方曲的口风,因特尔是否可以买下东大IA32位处理器构架的永久授权。

  如果可以,需要花费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