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飞鸿踏雪泥(六十三)-《我自九天来》

  自己可是州侯,衣食住行都有专人伺候,没想到来到老君山抄经,竟成了厨子,李桃歌满腹哀怨干起了活,砍柴,担水,切肉,所有琐事都亲力亲为,好在他自幼吃苦,干起活来极为熟稔,没多久,一锅香气四溢的冰煮羊已然做好,削竹为筷的裴太莲早已等候多时,见到锅盖打开一刻,急不可耐朝锅中夹去。

  才煮好的羊肉,能把人嘴皮烫破,裴太莲却浑然不觉,一次夹一块肉,手口不停,筷子都快晃出残影。

  李桃歌一边清洗手中油垢,一边琢磨着二掌教的功夫是不是都练到嘴皮子上面,不怕烫,又擅长辩经,哄起人来引经据典,难不成是道门秘术?

  当李桃歌拾掇完,抄起筷子往锅中夹去,才察觉筷子行进间无比顺滑,锅里仅余汤水,李桃歌早已习惯,无奈舔了舔筷子,询问道:“今日的冰煮羊,二掌教可有不满之处?”

  “呵呵,挺好。”

  裴太莲抹去短须油渍,笑盈盈道:“冰水和药渣,能中和羊肉膻骚,肥而不腻,入口弹爽,只不过火候稍轻,瘦肉过于坚韧,下次侯爷再做时,无需改动,将肉块再切小些就好。”

  别看裴太莲一脸善意,像是亲和之人,但口味极为刁钻,比起朝中大员都难伺候,每次吃干抹净,都要点评一番,或者调味不适,或者火候不对,或者烹器有问题,总是能找出毛病。

  李桃歌争也争不过,只能装聋作哑。

  裴太莲打了声饱嗝儿,问道:“师叔祖要我来问一声,侯爷在山里住了一年,不知何时打道回府?”

  吃饱喝足就要撵人?

  自己不担祸,还打起白玉蟾的旗号。

  真是死道友不死贫道。

  李桃歌笑道:“老君山舍不得这一亩三分地了?”

  裴太莲莞尔一笑,柔声道:“侯爷是朝廷柱石,怎可在山中虚度光阴,听说琅琊城建的恢弘大气,城墙快要戳到云端,东龙书院有大儒坐镇,无数学子趋之若鹜,侯爷不想一睹亲手打造出来的盛景吗?”

  李桃歌耸肩道:“筑城墙,是为了抵御外侮,建书院,是为了给寒门士子大开天门。既然已经功成,心里就踏实了,看与不看,见与不见,其实无所谓,又不是给自己赏玩。”

  裴太莲啧啧叹道:“侯爷心胸之广,可比天地。”

  李桃歌推脱道:“不敢不敢,我这心胸连老龙窝都比不过,小小一针眼而已。”

  裴太莲不知听没听懂话中讥讽,反正依旧是春风拂面,“师叔祖想念小师叔了,我们师兄弟五人,也一人备了份薄礼,请侯爷回家时转呈。”

  “你们小师叔?”

  李桃歌撇嘴道:“我又不认识道门前辈,如何转呈。”

  话音未落,顿时回过神来,惊讶道:“你说的小师叔,该不会是如意吧?”

  “正是。”

  裴太莲点头笑道:“当初师叔祖在琅琊城见到小师叔,就知道她老人家生有百年不遇的苦竹灵根,但年纪尚小,不宜过度修行,于是师叔祖只传授给符箓一门,其它武道,医术,术法,丹道,卜算,由我们师兄弟五人带师叔祖传授,就是不知小师叔方不方便来老君山,若是为难,请侯爷帮我们把各自心法转交给小师叔,先打好根基。”

  以为小如意只是运气好,被白玉蟾传授符箓之术,没想到五殿大真人竟认她为师叔,成为老君山一人之下的道门小神仙。

  李桃歌瞠目结舌,不想错过来之不易的机缘,顺势想说方便,可若是把如意送来,这几本能引起江湖中腥风血雨的心法,可就打了水漂。

  “这……”

  李桃歌沉思半天,说道:“如意想不想来,得问过才知道,不如先把你们心得捎回去,供她修行。哦,对了,你之前提到的苦竹灵根,究竟有何好处?”

  年轻人的小心思,自然瞒不过二掌教,裴太莲微微一笑,说道:“所谓苦竹灵根,乃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根骨,自幼聪慧过人,凡事一点就透,看书过目不忘,心志坚韧如同万年竹。可凡事都会福祸相依,苦竹灵根好处极多,坏处也不少,生来便要品尝到人间至苦,并要持续许久,用来打磨棱角,得遇天命贵人后,才会苦尽甘来。”

  李桃歌恍然大悟。

  平安和如意年幼时,家人全部离世,无依无靠,沦落到街边险些冻死,吃过的苦和遭过的罪,比自己只多不少。

  李桃歌疑惑问道:“二掌教,是先有苦竹灵根,引来这些祸事,还是经历磨难后,从肉体凡胎变为苦竹灵根?”

  短短几句话,问的裴太莲面露难色,“书中从未提及,师叔祖也没细说过来历,等我翻阅各位祖师心法,再来回禀侯爷。”

  李桃歌摆手道:“算啦,我就随便一问。”

  三主殿掌教,二副殿掌教,学识最渊博者,当属灵官殿掌教,有着静水流深美誉的裴太莲,若说他修为稀松平常,不过是会心一笑,可若是说他学识浅薄,那可是会出拳的。

  随后裴太莲盘膝而坐,掐动手指,双眸紧闭,窥探天机。

  就在周围一片沉寂时,突然传来一道不太聪明的声音:“师叔祖,侯爷,你们吃饭了没?”

  李桃歌转过身,见到了道童徐清风,上面内八斗鸡眼,下面外八十方鞋,中间挂有两桶清水鼻涕,手中牵了条麻绳,绳子另一端拴了只磨盘大小的巨龟。

  近一年来,徐清风是熟客,锅碗瓢盆和被褥都是人家送来的,偶尔也会送来杀好的鸡鸭,作为人情往来,李桃歌也会挽留吃顿饭,相处久了,一来二去,倒也对这副相貌看顺眼了。

  李桃歌笑了笑,轻声道:“还没吃,你呢?”

  徐清风目视竹林,其实看的是飘满荤油的锅,抹去鼻涕,傻笑道:“我也没吃呢。”

  察觉到他嘴边流出口水,李桃歌端起肉汤,询问道:“这锅汤乃是二掌教所剩,羊汤都是精华,小仙师如若不介意,先垫个水饱?”

  “师叔祖剩的汤,怎会介意。”

  徐清风咧嘴一笑,视若珍宝接住石锅,一口气喝个精光。

  李桃歌望着只飘了两根菌菇的锅底,怔怔入神。

  “咦,竟然有漏网之鱼。”

  徐清风夹起菌菇,放入口中,不过牙缝大小的东西,足足嚼了几十口,似乎意犹未尽。

  李桃歌瞅向体型庞大的巨龟,仔细一看,居然生有双头,不禁诧异道:“小仙师,从哪弄的两头王八?”

  老龟像是能听懂人语,对出言不逊的家伙翻出一记白眼。

  徐清风神色尴尬道:“侯爷,这是我祖师的祖师的祖师养的灵龟,名叫托天老祖,如今是老君山镇山之宝,今日天气好,我带它老人家来晒晒背。”

  李桃歌好笑道:“活了这么久,岂不是比白玉蟾辈分还高?不对呀,既然是镇山之宝,为何你要用根绳拴住脖子?亵渎老祖灵龟,不怕罚你扫茅厕?”

  徐清风抠抠屁股,神色尴尬道:“托天老祖虽然已有几百年寿元,可像是小孩子脾气,稍不留意就跑入大山里,故意嬉耍后辈。上次老祖溜进伏牛山,倾尽门内弟子,找了一个月才将它找到,师祖只好令我给它套根绳子,以防再找不到踪迹。”

  一口一个老祖,像是称呼李静水。

  双头王八和李家小鱼,名字倒是挺搭配。

  李桃歌朝深潭一指,说道:“鱼儿正肥,不如把托天老祖放进去,洗个澡,大吃一顿。”

  没等小道童回话,老龟又是递来一记凌厉眼神。

  徐清风干笑道:“那个……侯爷……托天老祖……是旱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