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康复-《都市隐修人》

  林真逸嘴角挂着一抹浅笑,动作轻柔地,将杨丽娜针灸用的器具归位。

  金属器具碰撞,发出悦耳的叮当声,宛如奏响一曲治愈的乐章,驱散了房间里,残留的紧张气息。

  收拾妥当后,他和杨丽娜凑在手机前,仔细核对明日航班的起降时间、登机口信息,又相互提醒别遗漏证件和行李。

  一番叮嘱后,两人怀着各自的心事,返回自己的房间。

  林真逸回到房中,简单洗漱后,便一头栽倒在床上。

  天花板在月光的映照下,泛着清冷的光,他却丝毫没有睡意。

  杨丽娜母亲复杂的病情,搁在他心头。

  他的思绪如脱缰的野马,在各种病症、疗法和案例间穿梭。

  一会儿想起古籍中,记载的疑难杂症,一会儿又联想到曾经治疗过的类似病例,试图从中,找到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与此同时,杨丽娜躺在自己柔软的床上,月光透过纱帘,洒在她的脸上。

  她的脑海中,像播放电影一般,交替浮现出两个画面:

  一个是白天冲动亲吻林真逸时,他惊愕的表情。

  另一个则是母亲,被病痛折磨的痛苦模样。

  想到自己的冒失,她的脸颊瞬间滚烫,满心懊悔。

  可一想到母亲多年的病痛,即将迎来转机,一股热流又涌上心头,让她既期待又紧张。

  她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灯火阑珊的城市夜景,心中默默祈祷,林真逸能治好母亲的病。

  她走回床边,轻轻躺下去,心事及思绪,翻滚不歇。

  不知过了多久,她才在困意的侵袭下,迷迷糊糊睡去,梦中还在和林真逸一起,守护在母亲身旁。

  第二天,两人早早抵达机场。

  在候机时,杨丽娜时不时掏出手机,查看母亲发来的照片和视频,眉头紧皱,满脸担忧。

  林真逸见状,轻声安慰,让她放宽心,这才让杨丽娜的情绪稍稍平复。

  杨丽娜滔滔不绝地,讲述母亲的生活点滴,言语间满是担忧与牵挂。

  “我母亲年轻的时候,吃了很多苦,落下了病根。”

  “这些年,为了不拖累我,她总是强忍着疼痛。”

  “我带她去了很多大医院,找了不少专家,可病情还是越来越严重。”

  杨丽娜说着,眼眶又红了起来。

  林真逸认真地听着,不时安慰几句:“别太担心,我会仔细研究伯母的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一定会有办法的。对了,伯母平时生活能自理吗?”

  杨丽娜摇摇头,无奈地说:“越来越困难了。”

  “最近连穿衣洗漱都有些吃力,我又经常不在她身边,只能请保姆照顾。”

  “真逸,我真的很愧疚。”

  林真逸拍了拍杨丽娜的肩膀,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伯母肯定也不想看到你这么自责。”

  “等咱们回去,一定能帮她缓解病情。对了,伯母有没有什么特别的饮食喜好,或者过敏史?”

  杨丽娜思索片刻,说:“她喜欢吃清淡的食物,没有过敏史。真逸,这些和治疗有关系吗?”

  林真逸解释道:“饮食对病情也有一定影响。了解这些,我可以在治疗的同时,给伯母一些饮食建议,辅助治疗。”

  杨丽娜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真逸,你考虑得太细致了。”

  广播里登机提示音适时响起,林真逸和杨丽娜起身,随着人群缓缓走向登机口。

  飞机平稳升空后,窗外是无尽的云海,杨丽娜却无心欣赏,靠在舷窗边再度陷入沉思。

  林真逸瞧出她的心事,默默递上毛毯,又贴心地调暗了,座位上方的阅读灯。

  几个小时后,飞机缓缓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舱门打开的瞬间,一股热浪裹挟着都市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

  杨丽娜和林真逸随着人流走出机场。

  北京街头车水马龙,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处处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繁华。

  杨丽娜心急如焚,脚步匆匆,四处张望着出租车停靠点,抬手迅速拦了一辆出租车。

  “师傅,麻烦去海淀区翠庭小区,麻烦您开快一点!”

  杨丽娜一边拉开车门,一边急切地叮嘱司机,眼神中满是,对母亲病情的担忧。

  林真逸跟着坐进车里,看着杨丽娜焦虑的模样,轻声安慰道:“丽娜,别太着急,伯母肯定会没事的。”

  杨丽娜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回应道:“真逸,我知道你医术高明,可一想到母亲所受的苦,我这心就揪得慌。”

  说着,杨丽娜的眼眶,又红了起来。

  一路上,城市的街景,如幻灯片般飞速后退,杨丽娜却无心欣赏。

  她时不时看着手表,嘴里小声嘟囔:“怎么还没到,怎么还没到……”

  终于,出租车在小区门口停下。

  杨丽娜付了车费,拉着林真逸快步走进小区。

  刚到家门口,门就开了,杨丽娜的母亲和保姆王姨,早已站在门口迎接。

  老人身形瘦弱,脸上带着病痛留下的痕迹,每一道皱纹,似乎都在诉说着这些年与病魔斗争的艰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她的眼神中,依然满是慈祥。

  “妈,这就是林真逸,他医术可高明了,这次专门来帮您治病。”

  杨丽娜走上前,挽着母亲的胳膊,介绍道。

  林真逸礼貌地打招呼:“伯母您好!让您久等了,您别着急,我一定想办法减轻您的痛苦。”

  杨母微笑着回应:“林先生啊,大老远让你跑一趟,真是辛苦你了。”

  “快进来,快进来。”

  杨母侧身,将林真逸和杨丽娜迎进屋内。

  客厅布置简洁温馨,墙壁上挂满了杨丽娜从小到大的照片,在暖黄色灯光映照下,透着家的气息。

  林真逸刚在沙发上落座,杨丽娜便手脚麻利地,端来一杯热气腾腾的茶。

  林真逸接过,轻抿一口,驱散了旅途的疲惫。

  “真逸啊,一路辛苦了。”

  “王姨,快把饭菜端上来。”

  杨母对一旁的保姆,吩咐道。

  王姨应了一声,转身走向厨房。

  不一会儿,餐桌上摆满了精致的菜肴,既有清淡滋补的鸽子汤,又有营养丰富的清蒸鲈鱼。

  “林先生,没什么山珍海味,都是家常便饭,你千万别客气。”

  杨母热情地招呼着。

  吃饭时,杨丽娜和杨母分享着旅途中的趣事,试图营造轻松的氛围。

  林真逸礼貌回应,偶尔也会讲几个工作中的小插曲,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饭后,王姨收拾好餐桌,端来一杯热气腾腾的绿茶。

  林真逸接过茶,看向杨母:“伯母,我想再了解下您最近的身体状况,方便现在聊聊吗?”

  杨母点点头:“当然可以,林先生。”

  两人正说着,杨丽娜突然想起什么,神色一黯:

  “真逸,我爸在我小时候就和我妈离婚了。”

  “这么多年,都是我妈一个人把我拉扯大,又当爹又当妈,落下了一身病根。”

  林真逸微微一愣,随即投去理解的目光:

  “伯母,您太不容易了。不过别担心,我一定竭尽所能,让您的身体好起来。”

  随后,林真逸和杨母深入探讨病情,杨丽娜在一旁认真聆听。

  王姨则悄悄准备好客房,铺好了柔软的床铺,还贴心地在床头,放上了一杯温牛奶。

  此时,林真逸坐在杨丽娜家的客厅里,面前茶几上堆满了,杨丽娜母亲多年来的病历资料。

  杨丽娜焦虑地在一旁踱步,时不时凑过来询问:“真逸,怎么样,能看出什么问题吗?”

  林真逸一边仔细翻阅病历,一边安慰道:“别着急,我得把这些资料看完,再结合诊断,才能有个准确判断。”

  此时,林真逸从随身携带的医药箱里,拿出诊断工具,对杨母说道:

  “伯母,咱们现在开始诊断吧,您尽量放松。”

  林真逸先是为杨母仔细把脉,三根手指轻轻搭在她的手腕上,微闭双眼,感受脉象的起伏。

  紧接着,他又认真查看杨母的舌苔,一边观察,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关键信息。

  询问环节,林真逸事无巨细,从发病频率、疼痛程度,到日常饮食、睡眠质量,都一一过问。

  “伯母,您在阴雨天的时候,关节疼痛是不是会加剧?”

  林真逸关切地问道。

  杨母微微点头,叹了口气:“是啊,每到下雨天,骨头里,就像有千万只蚂蚁在啃咬,整夜都睡不好觉。”

  杨丽娜在一旁,心疼地握住母亲的手,眼眶再次泛红。

  诊断结束,林真逸眉头微皱,思索片刻后说道:

  “伯母,您这是典型的风湿痹症,体内寒湿之气较重,加上气血不畅,导致病情反复。”

  “不过您别担心,我制定了一套针灸,和中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只要坚持治疗,病情肯定能得到缓解。”

  杨母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她微微颤抖着嘴唇:“好,谢谢林先生。”

  杨丽娜强忍着泪水,破涕为笑:“妈,听到了吧,真逸一定会治好您的病。”

  当晚,林真逸在客房内,查阅大量中医典籍,结合杨母的病情,反复调整治疗方案。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他专注的面庞上。

  与此同时,杨丽娜躺在自己房间的床上,辗转反侧,回想起母亲这些年遭受的病痛折磨,又想到林真逸充满信心的承诺,心中既期待又忐忑。

  第二天清晨,林真逸早早起床,洗漱完毕,开始准备针灸器具。

  杨丽娜也来到客厅,帮忙摆放桌椅。

  走进大厅,林真逸简单寒暄几句后,便打开自己的医药包,准备为杨母检查身体。

  “伯母,我先给您做个全面检查,您就坐在这儿,有什么不舒服随时和我说。”

  林真逸一边说着,一边拿出听诊器、血压计等工具。

  杨丽娜站在一旁,双手紧握,紧张地看着林真逸的一举一动,心中默默祈祷:

  希望这一次,母亲能彻底摆脱病魔的纠缠,重获健康。

  林真逸有条不紊地进行检查,一边询问杨母日常的症状和感受,一边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

  一场新的治疗之旅,就在这略显局促却又充满希望的房间里,正式开启。

  经过一番诊断,林真逸心中有了初步方案。

  他耐心解释:“伯母的风湿病,已经有一定年头,体内湿气淤积严重,经络堵塞。”

  “我打算采用针灸疏通经络,配合中药调理身体,同时结合康复锻炼,增强身体机能。”

  杨丽娜母亲担忧地问:“小林,这治疗过程会不会很痛苦?我年纪大了,就怕受不了。”

  林真逸微笑着安慰:“伯母,针灸过程可能会有轻微刺痛,但都在能承受范围内。”

  “中药调理,也会根据您的身体反应进行调整,不会让您太难受。”

  “康复锻炼,都是简单的动作,既能帮助恢复,又不会太累。”

  杨丽娜也在一旁说道:“妈,您就听真逸的,他医术这么好,肯定能治好您的病。”

  林真逸在杨丽娜家的书房里,摆放好针灸器具,仔细进行消毒。

  杨丽娜陪着母亲走进书房,老人的手微微颤抖,脸上带着一丝紧张。

  林真逸温和地说:“伯母,您别紧张,就当被蚊子叮了一下,放松身体,很快就好。”

  他找准穴位,缓缓将银针刺入老人体内,一边捻动银针,一边观察老人的表情:

  “伯母,有什么不舒服的,随时告诉我。”

  老人微微摇头:“没啥大感觉,就是有点酸酸胀胀的。”

  杨丽娜在一旁紧紧握着母亲的手,关切地问:“妈,真的没事吗?要是难受就说。”

  林真逸微笑着解释:“伯母这种酸胀感,是得气的正常反应,说明针灸开始起效了。”

  他一边不动声色地,与杨丽娜母女交谈,一边暗自运转体内异能和灵力。

  这些神秘力量仿若灵动的溪流,顺着指尖涌入银针,进而渗透到杨母体内。

  起初,杨母仅感到一股温和的热流,从穴位缓缓散开,全身暖洋洋的,说不出的舒坦。

  “伯母,您现在感觉怎么样?”

  林真逸关切地问道,手上捻动银针的动作愈发轻柔。

  “林先生,我这浑身像泡在热水里,暖烘烘的,原本又僵又痛的关节,好像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杨母脸上浮现出惊讶的神情,眼中满是欣喜。

  杨丽娜在一旁听得真切,紧紧握住母亲的手,声音微微颤抖:

  “妈,真逸果然医术高明!”

  她看向林真逸的眼神里,既有感激,又多了几分倾慕。

  随着异能和灵力持续输入,林真逸进入凝神聚灵状态。

  为了避免引起怀疑,林真逸笑着打趣:“伯母,这针灸讲究心诚则灵,您心态这么好,病情自然好得快。”

  约摸过了一刻钟,林真逸缓缓收回银针,长舒一口气:“伯母,今天的治疗,就到这儿,您起身活动下,看看效果。”

  杨母在杨丽娜的搀扶下慢慢起身,试着走了几步,原本沉重的步伐变得轻快起来。

  “哎呀,我感觉像年轻了十几岁,这膝盖居然不疼了!”

  杨母兴奋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杨丽娜眼眶泛红,激动地说道:“真逸,太感谢你了,你就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林真逸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微笑着回应:

  “伯母能好转,我也打心底高兴。后续还得持续治疗,巩固效果。”

  此后的日子里,林真逸每次治疗都巧妙借助异能和灵力。

  随着治疗推进,杨母的病情持续好转,不仅能自如行动,连精神状态都焕然一新。

  而林真逸和杨丽娜之间,一种微妙的情感也在悄然生长,在这温馨的氛围中,一场充满希望的蜕变,正缓缓上演。

  此后,林真逸直接住进了杨丽娜家。

  每天清晨,阳光还未完全穿透窗帘,他便轻手轻脚起床,来到专门辟出的医疗室。

  晨光中,他仔细检查针灸器具,将一根根银针摆放得整整齐齐,又按照前一晚反复斟酌的药方,有条不紊地抓取中药。

  到了既定的治疗时间,林真逸会准时走进杨母房间。

  他先用温热的毛巾。为杨母擦拭穴位,随后运转体内异能与灵力,使指尖微微发烫,才将银针缓缓刺入穴位。

  在治疗过程中,他密切关注杨母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丝反应,根据细微变化调整银针的角度与力度,确保每一次治疗都能达到最佳效果。

  为了让杨母更好地恢复,林真逸还精心安排每日饮食。

  早餐是富含营养的山药粥,午餐的清蒸鲈鱼,搭配清热祛湿的薏仁汤,晚餐则是易消化的,南瓜粥和清炒时蔬。

  不仅如此,他还教杨丽娜一套简单的按摩手法,让她在自己休息时,也能帮母亲缓解不适。

  林真逸就这样,用细致入微的关怀,为杨母的康复之路保驾护航。

  随着时间推移,杨母的病情持续好转。

  原本因病痛整日愁眉不展的她,脸上渐渐有了红润的气色,笑容也愈发频繁。

  闲暇时,杨母甚至主动要求到小区花园散步,和邻里唠唠家常,分享自己身体好转的喜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一回,林真逸刚到杨丽娜家,杨母就热情地迎上来:

  “真逸啊,多亏了你,我这几天上下楼梯都不费劲了。”

  “今天我还亲自下厨,做了你最爱吃的红烧肉!”

  林真逸听后,心中一暖,笑着道谢。

  在一旁的杨丽娜,看着母亲和林真逸有说有笑,内心感动莫名。

  感激之余,那份倾慕的情愫在心底愈发浓烈。

  一次,林真逸为杨母治疗时,杨丽娜在一旁细心观察,看着他专注的眼神和熟练的动作,不禁出了神。

  在林真逸持续不懈的悉心治疗下,时光悄然流逝,约莫七天后,杨母的身体彻底康复。

  以往,她每走一步,膝关节便如被尖锐的石子硌着,钻心地疼,如今却能步伐稳健,上下楼梯自如。

  清晨,她会到小区花园,与老友们一起打太极拳,举手投足间满是活力。

  即便杨母已然恢复健康,林真逸仍丝毫不敢懈怠。

  早餐过后,林真逸总会准时来到杨母房间,手中端着针灸器具,语气关切:

  “伯母,又到治疗时间啦,您今天感觉如何?”

  杨母笑容满面,热情回应:“真逸啊,多亏了你,我现在浑身舒坦,精神头十足!”

  林真逸将银针整齐排列在托盘上,一边用酒精棉球仔细擦拭,一边耐心解释:

  “伯母,虽说您现在已经康复,但巩固治疗还是十分重要的。”

  “这就好比建房子,已经建好主体了,可还得做好加固,才能稳稳当当。坚持一段时间,能最大程度避免病情复发。”

  杨母连连点头:“真逸,我懂,听你的。这七天你忙前忙后,为我付出这么多,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林真逸微笑着安慰:“伯母,您千万别这么说,看到您恢复健康,我打心底里高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说罢,林真逸手法娴熟地为杨母施针。他的目光始终专注,紧盯银针与穴位,每刺入一针,都会轻声询问:

  “伯母,疼不疼?要是有任何不舒服,您可一定要及时说。”

  杨母轻轻摇头:“不疼不疼,真逸,你这手法越来越好了,每次治疗完,我都感觉浑身轻松。”

  一旁的杨丽娜,全神贯注地观察林真逸的动作,时不时提出问题:

  “真逸,这个穴位刺激后,对身体具体有哪些改善呀?”

  林真逸一边操作,一边详细解答:“这个穴位主要调理脾胃功能,能促进消化吸收,让伯母的身体更有活力。”

  施针过程中,杨母兴致勃勃地分享杨丽娜小时候的趣事:

  “丽娜小时候特别调皮,有一次偷偷把我的口红涂得满脸都是,还以为自己是大明星呢!”

  林真逸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开怀大笑。

  杨丽娜则羞红了脸,撒娇道:“妈,你怎么还提这事儿呀!”

  在一来一往的交流中,房间里充满温馨惬意的气息,这份温暖,悄然拉近了三人的距离。

  喜欢都市隐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