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番外二,新征程,再聚首-《不服就干!撸袖子搬空家产再下乡》

  “二哥,快点快点,往这边走!”

  白诺利索地停好车,“咔哒”一声锁上车门,小跑着冲向旁边那辆军绿色吉普。

  今天她和方艋特意请了假,就为了来接七水大队的小伙伴们。

  出门之前,算了算人数,一辆车肯定挤不下,俩人干脆一人开了一辆过来。

  只不过,走到门口的时候,白诺突然有些嫌弃自己的小轿车空间不够,眼疾手快地顺走了她爸的那辆吉普车钥匙,跳上驾驶座一溜烟就开跑了。

  祝凯旋能怎么样!

  自家的宝贝姑娘,除了宠着也没别的办法。

  最后,祝大军长开着自家闺女那辆前不久刚改装成嫩粉色的小轿车,去总司令开会去了。

  至于什么首长面子不面子的,祝军长根本不在意。

  他家年纪轻轻,就屡次荣获一等功、二等功军功章宝贝闺女,就是他最大的面子。

  谁敢笑话他!

  家里有十八岁就成了副团长的闺女吗?!

  有刚满二十岁的团长女婿吗?!

  有吗,有吗!!!

  所以,别说是祝凯旋开一辆粉色小轿车去开会了,就算是他骑个驴去,也没人敢笑话他!

  毕竟人家闺女和女婿,上个星期刚在全军荣誉大会上,被领导亲自颁发了两枚一等功军功章。

  说起这辆粉色小轿车,还是前阵子白诺闲着没事,跑去隔壁军工厂玩,顺手帮研究所调试了一款新型武器涂层。

  完工后兴致没退,又拉着几个玩的好的年轻研究员,给自己的代步小车换了身粉嫩的新装,一下子她就成了家属院那条街最靓的仔。

  最近这段时间,大概是高考结束后最热闹的日子了。

  全国各地的大学陆续迎来新生报到,七水大队的那群小伙伴们,全都按照当初的约定,考到了京市的大学。

  白诺当年离开七水大队的时候,就给他们留了好几套初高中课本,里面还有几本数理化丛书。

  这两年,她和方艋也经常打电话回去,叮嘱他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尤其是高考恢复的消息确定后,她更是在京市寄了两大包裹的练习册和复习题回去,差点没把几个小伙伴给“写嘎了”。

  这次考上大学的,除了孙玉溪、超鲜花这几个知青小伙伴,连卫家的卫佳、卫国两兄妹也一起考来了京市。

  不仅如此,这两年时不时被弟弟妹妹拉着一起看书的卫强和卫建也参加了高考。

  虽然只考上了辽省的专科,但在这个年代,不管是中专还是大专,毕业后的含金量都是实打实的。

  老书记家的二儿子卢文明,因为经常和卫家兄妹、谢卫东他们混在一起,也跟着沾了光,这次高考成绩不错,考上了连市的一所好大学。

  听说知青院那边也有几个考上了,虽然学校不算顶尖,可放在这个年代,只要能考上,那就是光宗耀祖、前途光明的大事。

  七水大队一下子出了十几个大学生,别说全县,就是整个辽省都找不出第二个,轰动程度可想而知。

  听说就连省政府的领导都过去走了一趟。

  白诺听说,她卫叔那段时间走路都带风、步伐六亲不认,晚上睡觉都咧着嘴睡。

  最后还是翠娥婶子忍无可忍,一巴掌把他拍醒,毕竟连续三四天半夜被惊醒,谁也顶不住。

  电话里讲到这儿,白诺笑得直不起腰,刚下班回来的卫钟平在大队部外头都听见她那魔性的笑声。

  录取通知书陆续寄到七水大队,几个小伙伴确认学校后,又给白诺打了电话。

  谢卫东考上了京市政法大学;孙玉溪和超鲜花则进了京市华大,一个读金融,一个读服装设计。

  秦雪花报了京大师范,算是朝她从小当老师的梦想迈出了一大步。

  尤金本来想和超鲜花报同一所学校,但纠结专业选啥好。后来方艋打电话跟他聊了聊,又和超鲜花商量之后,最终定了京大的计算机系。

  一个在这年代既新鲜又神秘的专业。

  卫佳考上的是京市人民大学新闻系,倒是挺符合她这社牛的性格。

  当初选学校和专业的时候,卫家全家都一头雾水。

  卫家上下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唯一个走出去的还是在京市当兵的卫老四卫胜,不过卫胜因为表现优异,被军区送去了石市军校封闭式进修一年,根本联系不到。

  最后还是下班回来的卫钟平,一脸鄙夷的扫了一眼全家,最后一个电话打到了白诺这里。

  家里有个这么现成本事孩子,这群傻蛋也不知道开口问,鼻子下面那个孔也不知道是用来干啥的。

  白诺根据卫佳平时的成绩和性格,推荐了人民大学新闻系,果然一击即中。

  至于卫国,方艋建议他报考京市矿业学校,这也是重点大学,毕业前景一片光明。

  白诺和方艋当初离开之后便让人把卫钟平安排到了公社当个了小领导。

  这两年卫钟平日子过得舒心又乐呵,他没啥大野心,就希望国家太平、都能吃上一口饱饭,家里的孩子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就好。

  白诺和方艋当初推他进公社,也是不想他再当那个吃力不讨好的大队长,并没指望他在官场多有作为。

  所以两人尽量帮卫佳卫国选了好学校、好专业,也是盼着将来能把卫叔和翠娥婶子接来京市享福。

  卫佳和卫国懂弟弟、妹妹的这份心意,更是不想辜负这份真心。

  高考前最后两个月,兄妹两个拼了命地学,再累也没敢松懈一分。

  他们知道,只要考到京市,有白诺和方艋在,他们在京市的路会好走很多,最起码不会像那些没背景、没靠山的外地学子那样,被强权子女欺压、甚至被抢占资源、成果。

  这些她们可没少听老一辈人讲过。

  所以,他们绝不能辜负这份心意,将来一定要让爹娘在京市过上好日子。

  京市的这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春风拂面,带着初春特有的清爽。

  京市火车站里人山人海,喧闹声不绝于耳。

  一列列火车“呜呜”地驶进站台,大包小裹的外地学子们,怀揣着忐忑与期待,踏进这座国家的中心城市。

  他们的未来或许各不相同,但此刻的心情大抵相似。

  满怀憧憬,一腔热血,只待学成之日,报效祖国、守护属于他们的这片土地。

  “诺诺!”

  “诺诺!艋哥!”

  “啊啊啊诺诺,我们来啦!”

  几道清脆响亮的喊声穿透嘈杂的人群,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和激动,从火车车厢里传出来。

  时隔两年,当年在那条乡村小道上许下“一起闯未来”誓言的小伙伴们,终于再次重聚。

  未来的路还很长,他们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

  但那都没关系。

  因为他们会一直携手并肩,彼此支撑,一起变强,做彼此最坚实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