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衣锦还乡的感觉-《夫君天天酸溜溜》

  队伍从午阳县往繁花镇走。

  路没有之前的烂。

  之前的路虽然不差,但是现在的路应该又重新修过的。

  离开时,一凡才岁多,所以这些事情都记不清了。

  但是一一还是有一点印象。

  一一单独跟肖婉一个马车。

  热情的说着小时候的事情,虽然不是很清楚。

  但是能记得的,都说了。

  肖婉也好奇当年陛下住的是什么样子的地方。

  会不会很破旧。

  毕竟是乡下,想来比南荒住的地方还差吧!

  肖婉都做好心理准备了。

  她也是能接受的,毕竟之前虽然住在京城。

  但是她和她娘住的那个院子,恐怕还比不上南荒宋大人的那个院子。

  沈夏和宋谨凌珩一个马车。

  凌珩一直在问沈夏之前的事情 。

  可把他嫉妒惨了。

  毕竟离一可比他多陪伴鸳鸳五年。

  不过一样,前世他多陪了几年。

  想来也差不多了。

  可是宋谨在旁边一个劲儿的讲当年他们的点点滴滴。

  又把凌珩那个醋坛子,酸死了。

  老大老二老三一个马车。

  还有少傅。

  小天就跟他们讲着之前的事情。

  反正这一路上,所有马车的人都讲着曾经的事情。

  马车快要到繁花镇的时候。

  看着镇口。

  居然立着一个醒目的牌坊。

  上面宏伟的几个大字。

  《繁花镇》

  这有一点陌生。

  之前。

  毕竟之前虽然是镇了,但是没有打造的如何规范。

  而且根本看不见她的宅子。

  沈夏人马虽然不是很多。

  但是对比平时走商的人也不算少了。

  前前后后都有十个马车。

  一行人经过镇子上。

  镇子很宽。

  两边的商业都很多。

  很热闹。

  沈夏看着外面人来人往的路人。

  怎么有一种衣锦还乡的感觉。

  宋谨看着外面:“这是这前几年新修的,我们的宅子在后面。”

  沈夏:“原来如此,就说怎么那么陌生。”

  马车缓缓走过。

  路边的一个商贩,看着马车里的人。

  惊讶的道:“老头子,你看看?”说着就指着已经快要过了的马车。

  老头子疑惑:“看什么啊?”

  老婆子道:“那是不是沈夏。”

  老头子赶紧捂着老伴的嘴:“天子的名讳,怎么能直唤。”

  老婆子继续道:“真的好像。”

  老头看着过去的队伍。

  他昨天听别人说,宋宅有人在收拾,听说有人要回来。

  别人一开始都觉得是不是宋母,可是后来一想。

  之前宋母回来,都没有提前几天就打扫的。

  众人都好奇这次是谁回来。

  毕竟不管是宋家的谁回来,那都是皇家国戚啊!

  是他们老百姓平时都见不到的大人物。

  而这两个人就是杨叔杨婶。

  之前他们的村子,全部都已经重新规划成了一个非常大的镇子。

  所以他们的房子和土地都拆迁了。

  大家都像街道那样生活了。

  而老两口,感觉太无聊了,所以就做点小生意,也没有跟两个儿子一起生活。

  感觉两口子自己生活更有意思,他们现在的收入,都不需要两个儿子养老。

  反而更自在。

  当然大儿子也不想跟他们一起生活。

  小儿子让老两口一起。

  两老的也不想跟他们一起。

  不然需要养的时候两人推脱。

  自己跟小儿子在一起,其实什么活都没有干 。

  到时候老大还觉得自己帮小的干活。

  然后养老的时候,就拿这个当借口。

  他们老俩口都土埋到脖子了,可不想再吵闹了。

  他们现在有钱,未来谁给养老,钱就留给谁。

  都养的情况就平分。

  老两的看着马车过了。

  杨叔:“老婆子,你在这里看着摊子,我去看看。”

  “好,你去吧!”

  马车转了几个街道。

  才到了宋宅。

  而隔壁的加工厂还是没有变。

  只是这里再也没有农作物了,全是街道。

  这边的街道不是主要的街道。

  因为当年打造的时候,县令就来问过了。

  以宋宅为主。

  宋宅没有人。

  只有管事的。

  县令问了墨一,然后又问了赵家的人。

  众人一致都说了,以宋家人的性格来说的。

  他们都不喜欢太闹的地方。

  所以宋宅现在,在后面的街道。

  离主街不远。

  但是这边又安静。

  宋宅的右边是盛世繁花加工厂。

  左边是依旧还是小刘婶家。

  当然重新规划,小刘婶那一家没有别的要求,

  就是还要挨着宋宅。

  县令也知道当时两家的关系好,所以也没有反对。

  而小刘婶的两儿两女都是繁花加工厂的管事了。

  当年这两个女儿的名字,还是沈夏改的。

  现在两人都以这个名字为荣。

  为什么?

  因为是当今陛下改的。

  大女儿已经成亲了,自已有本事,虽然嫁到县里了,但还是在厂里上工。

  夫家也看中。

  而小女儿也二十了。

  才成亲两年。

  嫁了一个秀才。

  因为在盛世繁华上职是能分房子的,所以两人单独的过日子。

  离刘家也不远,盛世繁华的房子,都已经分了三期了。

  只不过在厂子的后面。

  所以现在的厂里开了东西两个门。

  皇朝书院。

  别的地方都只有县里才有。

  但是繁花镇就有一个皇朝书院。

  而且是非常大的。

  读书的人比县里还多。

  所以啊!

  朝中有官好办事。

  后来宋谨的玻璃厂来也打算办在这边的。

  最后被县令苦苦哀求,这边没有那么多的打工人了啊!

  求宋谨换另一个村子,不能只往一个村子发展啊!

  宋谨犹豫后,想着就盛世繁花的容量。

  周围的确没有什么闲人了。

  就选择了和繁花镇相反的地方。

  繁花村在县衙的东面,然后选了一个西边办玻璃厂。

  这样那边的就业问题也能解决。

  这里面住着的人不是很多。

  白天,大家的院子都是开着的。

  当大家看着这来来往往十辆马车往这里面走。

  就好奇的探出了脑袋。

  直到马车停到宋宅。

  沈夏一直是看着窗外的场景,住这周围的,都是当年村子里的人。

  所以对于马车里,沈夏和宋谨对大家还是熟悉的。

  众人看清了来人,都纷纷出来了。

  就连厂里的赵家人听说了,也出来了。

  墨一更是带着所有下人在门口候着。

  宋谨扶着沈夏下了马车。

  几个孩子下了马车都到了沈夏旁边。

  好奇的打量四周。

  墨一带着所有下人跪下:“奴才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旁边看热闹的人一听。

  真的是沈夏回来了。

  也赶紧跪下。

  虽然他们都认识。

  现在沈夏可是当今年圣上了。

  谁也没有想到,当年那个可怜的小女娃,最后会是天子。

  沈家离宋家不远。

  所以很多人是看着沈夏长大的。

  喜欢夫君天天酸溜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