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为了保护自己的成果,陆军不得已将自己的预备队力量向这边倾斜,同时还减少了对其他方面部队的投入。
很多事情从来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东军的失利不仅会影响东北的情况,同时也会给其他地区带来危机。
还影响到了天蝗的身体健康。
以前的各种消息都是好消息,或者说即使不是好消息也能被下面伪装成好消息。
但是诺门坎战役是一次彻底的失败,天蝗也不是什么非常弱智的人,自然能从下面的汇报中得知事情的严重性。
十万多士兵的损失,对天蝗来说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要知道之前伤亡最大的也就是两万多人,现在出现了这样的损失,让天蝗也是非常的生气。
平时天蝗因为身体不好,所以一直都在保持内心的平静,但是这次的失败确实让他内心非常的生气,结果就是平时的病症是加重了。
他本来就有一系列的毛病,现在情绪的波动更是加重了这些疾病。
他感觉自己的后背是越发的不适,经过御医的判断,应该是脊椎畸形引起的并发症,不是他们能够解决的。
于是天蝗就想到了陈知文。
毕竟亲王之前也是向他推荐过这个医生,所以天蝗就想着自己是不是要给陈知文一个机会。
不过他知道,让陈知文过来给自己看病是一件需要谨慎的事情,毕竟他不是御医,而且从档案中看他的情况也有一些模糊的地方。
不过此时天蝗的不适是越来越严重,有些时候他甚至需要躺在床上休息才能缓解,面对这样的情况,他终究还是选择召见陈知文。
此时陈知文还在哈尔滨,虽然没有成为代表团的成员,但是他依旧是非常的忙碌。
不过他的忙碌伴随着一封电报的到来而终止。
这是在南京的亲王给他发来的电报,电报上是要求他尽快完成任务回到华中派遣军,任务结束之后不要逗留。
虽然陈知文有些疑惑,不过他还是选择离开。
司令官其实也是厌烦了陈知文,虽然他也知道陈知文医术不错,但是他自认为即使自己受伤了也不会去找他看病,因为陈知文看他的眼神并不是下级看待上级的眼神,而是一种平视。
这种平视让他感觉非常的不舒服。
司令官之前不管在哪里,得到的都是尊敬,所有人即使是个将军,在遇到他的时候都永远是恭恭敬敬的,在态度上不会有一点的懈怠。
但是从陈知文这里,他没有感受到这种尊敬。
陈知文在自己面前确实每一次都是非常的恭敬,但是在上面时间长了,司令官也锻炼出一种看眼睛的能力,他不会去看一个人做了什么,只会去看他的眼睛。
所以他不喜欢陈知文。
而且这种不喜欢在日常的工作中也体现了出来,不是陈知文求自己,而是自己去求陈知文帮忙。
这种反差当然也让司令官对陈知文更加的不满意。
现在陈知文提出来要离开,司令官当即表现出一种不舍的样子,其实内心早就已经是非常的高兴。
“中村君,感谢你这些天为我们做出的贡献,你辛苦了。”
司令官临走的时候拉住陈知文的手,亲切的向他表示自己的感谢。
陈知文也是感叹道,“司令官阁下,感谢您让我明白什么才是真实的战场,我希望关东军今后能越来越好,不要再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要吸取这两次事故的经验,不能再犯下这样的错误。”
陈知文在关东军这里确实是危机重重,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知道这场战争关东军失败了,自己或许会选择去前线的战地医院工作,这样一来自己的人生轨迹应该都要直接改变。
一想到关东军在这场战争中做出的各种骚操作,陈知文就明白这支队伍究竟有多么的不靠谱,自然也不会希望再回到这里。
因为亲王的电报中催促的意思很急,所以陈知文最终是选择去坐运输机回去。
因为战争结束了,现在是在对峙时期,所以关东军借调的飞行员们也是要离开回去自己部队的。
所以陈知文很轻松的就蹭到了飞机,能坐飞机回去。
虽然现在的飞机确实不是很安全,但是只要陈知文背着降落伞,就终究还能有一线生机。
至于陈知文带来的学员们,现在也是跟着陈知文一起回去,只不过他们没有坐飞机的待遇,只能是和过来的时候一样乘坐火车回去。
陈知文过来的时候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但是回去的时候只花了一天的时间。
当他看到南京城的时候才有些恍惚。
此时的南京城和哈尔滨的氛围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里的街上,民众是低着头走路,遇到巡逻的日本人需要鞠躬让行。
但是哈尔滨的普通人,因为关东军的战败,开始明白关东军其实只是一个纸老虎,他们的眼睛里居然出现了光。
当陈知文来到南京城之后,第一件事是去将自己的行李放回家里,然后就是去见亲王。
亲王这么着急的等着和他见面,显然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
果然当他去见亲王的时候,就得知了一个好消息。
“中村君,其实你在前线忙碌了这么长的时间我应该是要让你多休息一下的,但是天蝗那边现在是遇到了问题,需要你去给他看一看。”
得知是天蝗生病,陈知文有些欣喜,不过他只能表现出一种难过的样子。
“天蝗的身体情况不是一直有御医在旁边进行监护吗?为什么居然还能发生这种病情的恶化?”
陈知文关切的问道,亲王终究是告诉了陈知文一些小小的细节。
“其实他也不想,就是关东军之前发生的那场失败让他是非常的生气,要知道去主动攻击人家大熊本来就不是他希望看到的,要不是陆军的那些老家伙一个劲的希望能去试一试,也不会出现今天的这个局面。”
对于前线的关东军来说,他们需要关心的其实就是自己这块小地方的情况。
很多事情从来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东军的失利不仅会影响东北的情况,同时也会给其他地区带来危机。
还影响到了天蝗的身体健康。
以前的各种消息都是好消息,或者说即使不是好消息也能被下面伪装成好消息。
但是诺门坎战役是一次彻底的失败,天蝗也不是什么非常弱智的人,自然能从下面的汇报中得知事情的严重性。
十万多士兵的损失,对天蝗来说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要知道之前伤亡最大的也就是两万多人,现在出现了这样的损失,让天蝗也是非常的生气。
平时天蝗因为身体不好,所以一直都在保持内心的平静,但是这次的失败确实让他内心非常的生气,结果就是平时的病症是加重了。
他本来就有一系列的毛病,现在情绪的波动更是加重了这些疾病。
他感觉自己的后背是越发的不适,经过御医的判断,应该是脊椎畸形引起的并发症,不是他们能够解决的。
于是天蝗就想到了陈知文。
毕竟亲王之前也是向他推荐过这个医生,所以天蝗就想着自己是不是要给陈知文一个机会。
不过他知道,让陈知文过来给自己看病是一件需要谨慎的事情,毕竟他不是御医,而且从档案中看他的情况也有一些模糊的地方。
不过此时天蝗的不适是越来越严重,有些时候他甚至需要躺在床上休息才能缓解,面对这样的情况,他终究还是选择召见陈知文。
此时陈知文还在哈尔滨,虽然没有成为代表团的成员,但是他依旧是非常的忙碌。
不过他的忙碌伴随着一封电报的到来而终止。
这是在南京的亲王给他发来的电报,电报上是要求他尽快完成任务回到华中派遣军,任务结束之后不要逗留。
虽然陈知文有些疑惑,不过他还是选择离开。
司令官其实也是厌烦了陈知文,虽然他也知道陈知文医术不错,但是他自认为即使自己受伤了也不会去找他看病,因为陈知文看他的眼神并不是下级看待上级的眼神,而是一种平视。
这种平视让他感觉非常的不舒服。
司令官之前不管在哪里,得到的都是尊敬,所有人即使是个将军,在遇到他的时候都永远是恭恭敬敬的,在态度上不会有一点的懈怠。
但是从陈知文这里,他没有感受到这种尊敬。
陈知文在自己面前确实每一次都是非常的恭敬,但是在上面时间长了,司令官也锻炼出一种看眼睛的能力,他不会去看一个人做了什么,只会去看他的眼睛。
所以他不喜欢陈知文。
而且这种不喜欢在日常的工作中也体现了出来,不是陈知文求自己,而是自己去求陈知文帮忙。
这种反差当然也让司令官对陈知文更加的不满意。
现在陈知文提出来要离开,司令官当即表现出一种不舍的样子,其实内心早就已经是非常的高兴。
“中村君,感谢你这些天为我们做出的贡献,你辛苦了。”
司令官临走的时候拉住陈知文的手,亲切的向他表示自己的感谢。
陈知文也是感叹道,“司令官阁下,感谢您让我明白什么才是真实的战场,我希望关东军今后能越来越好,不要再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要吸取这两次事故的经验,不能再犯下这样的错误。”
陈知文在关东军这里确实是危机重重,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知道这场战争关东军失败了,自己或许会选择去前线的战地医院工作,这样一来自己的人生轨迹应该都要直接改变。
一想到关东军在这场战争中做出的各种骚操作,陈知文就明白这支队伍究竟有多么的不靠谱,自然也不会希望再回到这里。
因为亲王的电报中催促的意思很急,所以陈知文最终是选择去坐运输机回去。
因为战争结束了,现在是在对峙时期,所以关东军借调的飞行员们也是要离开回去自己部队的。
所以陈知文很轻松的就蹭到了飞机,能坐飞机回去。
虽然现在的飞机确实不是很安全,但是只要陈知文背着降落伞,就终究还能有一线生机。
至于陈知文带来的学员们,现在也是跟着陈知文一起回去,只不过他们没有坐飞机的待遇,只能是和过来的时候一样乘坐火车回去。
陈知文过来的时候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但是回去的时候只花了一天的时间。
当他看到南京城的时候才有些恍惚。
此时的南京城和哈尔滨的氛围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里的街上,民众是低着头走路,遇到巡逻的日本人需要鞠躬让行。
但是哈尔滨的普通人,因为关东军的战败,开始明白关东军其实只是一个纸老虎,他们的眼睛里居然出现了光。
当陈知文来到南京城之后,第一件事是去将自己的行李放回家里,然后就是去见亲王。
亲王这么着急的等着和他见面,显然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
果然当他去见亲王的时候,就得知了一个好消息。
“中村君,其实你在前线忙碌了这么长的时间我应该是要让你多休息一下的,但是天蝗那边现在是遇到了问题,需要你去给他看一看。”
得知是天蝗生病,陈知文有些欣喜,不过他只能表现出一种难过的样子。
“天蝗的身体情况不是一直有御医在旁边进行监护吗?为什么居然还能发生这种病情的恶化?”
陈知文关切的问道,亲王终究是告诉了陈知文一些小小的细节。
“其实他也不想,就是关东军之前发生的那场失败让他是非常的生气,要知道去主动攻击人家大熊本来就不是他希望看到的,要不是陆军的那些老家伙一个劲的希望能去试一试,也不会出现今天的这个局面。”
对于前线的关东军来说,他们需要关心的其实就是自己这块小地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