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年后开工-《进城吃上商品粮》

  郭茜茜一心喜欢吴其波,压根没考虑过其他的。

  也没提前了解一下要下乡的地方。

  也就导致了火车走到半路,她转头看向火车外面的景象时傻眼了。

  黄沙漫天,满目的荒凉,明明是秋天,却不见多少绿色。

  他们所在的生产队只有一头牛,来接他们的那天大队长都没舍得赶牛车来。

  所有的知青提着大包小包的跟在大队的身后一步一步走回去。

  回到队里才是傻眼呢,住的是窑洞,一眼望过去全是黄土坡。

  分到这边的知青住在一排窑洞里面。

  窑洞很小,里面只有一张炕,进门直接上炕。

  不过这样的窑洞虽然看起来不咋好看,但是冬天炕烧起来,房间小聚暖,夏天也凉快。

  三个人睡在一个窑洞里面,加上各自的东西,其实还挺拥挤的。

  家里条件不错的,建几间泥胚房,不过并不多就是了。

  郭茜茜头上围着头巾,嘴巴干裂起皮,心里渐渐有些后悔当时的冲动行为。

  就算要下乡,也应该选一个条件好的地方。

  她自从下乡之后连续几个月没有洗澡了。

  每天早上起来洗脸都得考虑考虑用水问题,洗完东西的水舍不得倒,得重复利用。

  他们刚来的时候压根不知道用水会这么困难。

  一来就想洗澡洗头,总觉得满头都是风沙,难受的很。

  知青院里有一口水缸,里面装满了水。

  几个刚来的知青不了解情况,轮流洗了澡洗了头,用完的水随手倒掉了。

  等老知青们回来后看到空荡荡的水缸,天都塌了。

  两边差点没因为这件事打起来。

  好在大队长及时赶到阻止了他们,老知青也考虑到他们是新来的,这才忍了下来。

  不过接下来几天时间,让他们充分了解到甘省生活有多困苦。

  她以前总跟在吴其波身后跑,自从干了几天活,差点失去纠缠下去的动力。

  好在吴其波对她的态度好了很多,可能是因为两人从同一个城市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比其他知青关系要近一些。

  这让郭茜茜产生一种错觉,吴其波对她也是有好感的。

  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尽可能的帮他干活。

  有啥好吃好用的东西也想拿去讨好吴其波。

  想着等她妈消气了,她迟早能回城,到时带着吴其波跟她一起回去。

  她爸最近一两年也要退休了,不如退休前为他们年轻人做点什么。

  她的想法如王旭华猜的那样,什么都想要。

  要是王旭华知道她的真实想法,非得抽死丫的,可真敢想。

  胡惠知年初四开始上班,所里同事过年期间轮流值班。

  倒是门卫张叔过年期间一天没休息,每天带着大黑守在门卫室。

  之前胡惠知还没注意,这会儿发现大黑肚子鼓鼓,像是怀上了一样。

  一问张叔,果然是这样,他特意带去配种的。

  胡惠知有些心动,别看大黑长的高大,看起来凶狠,实际上性格很听话,很安静。

  如果下的小狗崽多的话,她还挺想养一只的。

  “张叔你这段时间留下来值班吗??没回家过年啊??”

  “嗨,我就一个人,在哪不是过。”

  张叔乐呵呵的,伸手摸了摸大黑的狗头,一点没有觉得自己一个人孤单,他还有大黑作伴呢。

  胡惠知这才想起来之前听谁说起过,张叔老伴走得早,没有一儿半女。

  而家乡也没有其他亲人。

  他的老家并不是这边的,只是受伤退伍回来,组织在派出所给他安排了一个工作。

  听说他已经好几年没回老家了。

  这一点胡惠知真的忘了,早知道应该给他送点饭菜的。

  邀请他回家吃饭,他肯定不愿意麻烦。

  但是一个小老头整天窝在门卫室里,估计也只是简单对付吃点。

  刚过完年派出所并不忙,几人坐在办公室里闲聊,说着过年这几天放假在家里的趣事。

  “还是你们年轻人好,在家里什么都不用做。

  哪像我们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动手。

  我从放假那天忙到开班,这年过的还不如平时上班轻松呢。”

  李蜀英作为办公室最年长的一个,听着年轻人说起哪里好玩,什么好吃的,羡慕的不行。

  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压力是最大的时候。

  所谓的放假,不过是换一个地方干活,甚至做的事情更多更杂,也更累。

  她这段时间光是每天做一大家子的饭菜,累的两个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

  婆家的亲戚过来全要她上前招待,厨房的事情全是她的。

  回娘家更不敢闲着,担心嫂子弟妹心里不舒服。

  这么一想,还是年轻没结婚的时候最轻松自在。

  那时抱怨家里事情多,不让出去玩。

  这时再想想,真是不知足啊。

  自己抱怨累的时候,自己妈不是比自己更累。

  每天早上起来时,母亲已经在厨房里面忙活了。

  晚上回房休息时,母亲还要留下来收尾,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睡觉。

  “小童还小,小胡结婚了应该知道,女人啊,只要结了婚就有干不完的活。

  趁着年轻多玩几年,不然以后结婚有孩子了,可就没机会了。”

  童玉君撅撅嘴,她现在年纪还小,没这个感觉。

  不过想想,过年时候好像确实是她妈跟大伯娘在厨房里面忙活。

  以前过年,她妈是最不喜欢回老家的。

  整天面对那些亲戚,要做一大家子的饭菜,这些都让她很不习惯。

  而胡惠知只是笑笑,她觉得这件事放在她身上没什么参考价值。

  她反倒觉得结婚之后比结婚之前轻松不少。

  以前在家的时候,作为家里的大女儿,妹妹年纪还小的时候,她必然要把母亲干的活分摊过来。

  家里一家人的饭菜,喂鸡喂猪,闲暇时间还要割猪草。

  这些事情并不会因为过年就能不干的。

  乡下养猪并不是一年就能出栏,送去收购站体重不达标会被退回来,这样一来就得接着养,直到体重达标。

  所以每到年前的几个月饲养的会格外精心一些,全家都指望着任务猪这点子收入呢。

  胡惠知摸了摸自己的手,手心老茧薄了很多。

  手指变得修长白皙,原来自己对手并不粗糙,只不过以前没有机会好好保养罢了。

  脸颊上也没有了之前整天被太阳晒的发红发痒。

  她无比庆幸当初坚持自己的想法,没有听父母的在乡下找对象。

  乡下家庭条件再好,也只能靠天吃饭,她一辈子都只能跟土地打交道。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吃好的,穿好的,端上公家的铁饭碗。

  “惠知,你是不是还有几个月就要生了?要提前休产假吗?”

  产假有一百天,基本是孕期最后一个月,和生产后的两个月。

  但胡惠知的工作轻松,她打算等要生了再请假,产后休息三个月再回来上班。

  她的工作也不需要找人代班,产假是带薪休假。

  “等要生了再请,我去医院检查一切都好,没必要提前休假,呆在家里也没事干,万一生产推迟了,白白浪费假期。”

  “生产还会推迟吗?不是有预产期吗?”

  童玉君对这些不是很了解,她知道有预产期,以为预产期那两天就一定会生。

  “说什么傻话,生产提前或者推后几天都是很正常的,还有的推迟了半个月呢。

  孩子在肚子里多待一天,会发育的更好一点。

  当然如果推迟了,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不然担心出问题。

  反正医院离我们所并不远,我有时候下班就去找大夫看一下,目前为止大夫说一切都好。”

  她每天会服用稀释过的灵泉水,不算有什么特别的奇效,却也能强身健体。

  她自从怀孕之后一点不舒服都没有,以前冬天会感冒流鼻涕,今年不知道是生活条件好了,还是泉水管用,一次都没有生病。

  “奥,那等你生了我能去找你玩吗?我还想看看你的宝宝呢?”

  童玉君没怎么见过刚出生的孩子,以前亲戚家孩子满月吃席,等席结束了也没见着孩子。

  “可以啊,你知道我家在哪,随时欢迎你过来。”

  胡惠知没什么朋友,以前跟杨悦悦关系还不错,不过自从她有了工作之后,杨悦悦再没来找过她。

  她自然也不会去热脸贴冷屁股,关系逐渐冷淡下来。

  曹梦芬倒是挺聊得来的,只不过两人都上班,回家以后还有一堆事,所以哪怕住的很近,也少有机会互相串门。

  赵家云拖着疲惫的心情回了家。

  王旭平学校还没开学,自己一个人懒得做饭,刚从老宅吃完饭回来,见她这个点回来有些疑惑:“你怎么现在回来了?不是说下班了要回你娘家吗?吃饭了吗?没吃的话我给你煮碗面。”

  赵家云没好意思说压根没吃什么东西:“没事,我吃过了。”

  王旭平没再说什么,他自然看出来赵家云心情不佳,也知道是因为什么事情。

  但是他并不想开口询问,说实话跟赵家云结婚他是后悔的。

  跟婚前他想象的婚后生活完全不一样。

  赵家云心软,没什么主见,心疼她爸心疼她妈,心疼弟弟妹妹吃不好穿不好,尽可能想把自己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省下来给家人。

  她确实很会过日子,两人一个月的工资能攒下来大半。

  王旭平自认为以前家里日子再困难的时候,他也没过得这么艰辛。

  要说赵家云攒下来钱了吗?肯定是有的,但绝对不多。

  不知道是不是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每次回娘家的时候,之前舍不得买的东西她都想买给父母,像是要证明什么。

  就连乡下的哥哥姐姐她也能考虑到,知道母亲抠抠搜搜只能补贴些粮食给哥哥姐姐,她主动揽下这个任务,甚至把她的粮票都节省下来换成粮食寄过去了。

  这事王旭平之前并不知道,只是他见赵家云自从怀孕之后越来越瘦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恰巧有一次学校食堂里供应肉菜,他想着多打一份送给赵家云补补。

  毕竟两口子一个月难得能吃一回肉,他想着赵家云见到了肯定喜欢。

  他去了育红班发现大家都坐在一起吃饭,唯独赵家云不在。

  问了同事才知道她已经好几天没吃午饭了,只道不舒服,不想吃。

  王旭平只觉得不太对劲,明明每天早晚吃饭的时候她的胃口都很不错,也从来没听她说过哪里不舒服。

  他不动声色的端着饭盒回去了,自己观察了好几天,最后还是看到了她寄东西的单子才知道这件事。

  他努力忍下心中的怒火,想发火,却又担心她怀有身孕会发生意外。

  只是心中却也失望的不行。

  他并不反对孝顺父母,帮衬兄弟姐妹。

  但那是在自己生活条件可以的情况下,而不是自己不吃不喝去供养其他人。

  他倒是想要看看赵家云什么时候能跟他坦白,还是会一直隐瞒下去。

  而这时的赵家云心情低落,并没有注意到王旭平的神色。

  她提着包无精打采的回到房间里。

  回想起大姐说的那些话。只觉得心里堵堵的。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时候,她是很高兴的。

  大姐下乡一两年了,虽然是在隔壁市,但坐车回来也需要半天时间,所以回来一趟不容易。

  姐妹俩许久没见面了,她真的很高兴。

  只是没想到大姐并不是单纯的回来陪家人过年。

  而且她竟然在乡下找了对象,这次回来也是因为她对象需要钱,回家借钱来了。

  “啥玩意?你找了个乡下对象?你是不是疯了?你们还没结婚,他工作需要钱跟你有什么关系。

  你是说他家没分家,跟爷爷奶奶一大家子住一起,你脑子有问题吗,找这样一个家庭?”

  赵母听大女儿说了这件事,只觉得天都塌了。

  突然又想起来什么,死死盯着赵家美的脸问道:“你下乡的时候我给了你八十块钱,后来每个月也给你寄钱,钱呢?”

  她虽然希望那些钱还在,但心里已经有了很不好的预感。

  果然,赵家美的表情带着心虚,低着头不敢直视回去。

  两只手扣着衣服不知道怎么开口。

  赵母两眼发黑,他们家本就只有赵父一份工作,需要养活一家七口人,手里并没有多少存款。

  大儿子下乡时给他带了家里大部分存款。

  只是没想到紧接着大女儿第二年也要下乡,东拼西凑才凑到了八十块钱。

  为此家里还跟亲戚家借了一部分。

  现在,全没了!!!

  喜欢进城吃上商品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