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潘一武的行情不错(大改)-《进城吃上商品粮》

  很快到了周一。

  今天胡兴华要去学校报到。

  胡新国也特意请了几个小时的假过来送他。

  主要是担心他第一天上学紧张,融入不到整个集体,顺带着也想看看新学校是什么样的。

  来时提了一小兜的肥皂香皂。

  他们就在肥皂厂上班,家里最不缺这些了。

  “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这是上学又不是搬家,缺了什么再回来拿就是了,住在学校宿舍东西多了也不方便。”

  胡新国看见胡惠知准备的东西,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

  有些东西完全没必要带。

  在他看来,洗漱用品,被子,和换洗衣服带上就行,一个男生去上学哪里需要大包小包的?

  而且他带了钱票,打算让小弟带着,这毕竟不是在家里,万一有急用,身上不能一点钱没有。

  胡惠知才不管他怎么说,该准备的东西不能缺了。

  不然住校不知道多久才能回家一次,以胡新华的性格,就算真的缺了什么,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跟他们说的。

  说着又回头交代道:“小弟,你们宿舍的柜子能锁起来,我给你准备了一把锁,钥匙串起来挂在脖子上千万别弄丢了。

  重要些的东西都要放到柜子里,一个宿舍住那么多人,什么样的人都有,带点防备心。

  尤其是钱票之类的,千万要保管好,跟谁也别说。

  下个礼拜天我下午去接你,在家里住一晚周一再回学校。

  月底学校只放一天假,来不及回乡下,你就来姐家这边住。”

  嘴里念念叨叨的,总是对他一个人住在学校里不放心,细细碎碎的事情想起来什么就交代两句。

  好在胡新华懂事,没有一点不耐烦了,哥哥姐姐说什么他都安静的听着,偶尔应一声。

  到了时间,几人提着东西到了学校,杜春来早就跟门卫打过招呼了,胡惠知签了家长名字才被放进去。

  杜春来等在宿舍门口,只等他们过来,带着他们去到分给胡新华的宿舍。

  这是一间十二人的集体宿舍,不过目前为止只住了八个人。

  剩下的几个床位被大家用来放东西。

  这也是杜春来特意挑选的宿舍,人少一点也能少些麻烦事儿。

  又带着他们去办公室换了饭票,交给胡新华保管好,这个要是丢了,每天吃饭都是问题。

  随后才带着他们去了教室。

  因为胡新华没有上过学,所以文化课程只能从一年级开始。

  但是这个学校里一年级的孩子基本都在六七岁,以胡新华的身高只能坐到最后一排,所有同学站起来的时候,他的身高显得格格不入。

  不过低年级的知识不算难,以胡新华在家里打下的那点基础,只要好好学习,后面可以考虑跳级。

  胡新华坐在桌前,桌面上放着一年级的课本,铅笔橡皮擦,尺子文具盒,这些胡惠知都给他准备齐全了。

  生怕班里的同学都有的东西,他没有会心里不好受。

  毕竟是学习的东西,上课用得着,她觉得没必要在这方面让孩子太过拮据。

  这不是胡新华第一次拿笔,他在家里的时候也跟着胡惠芸学过写字。

  只不过写字的机会少,很多字他都认识,但是不会写。

  因为没有具体的学习过,所以很多字写出来笔画都不对,看起来奇奇怪怪的。

  不过好在有点基础,他很快就能跟上一年级的学习进度。

  胡惠知跟胡新国在教室外面偷偷看了一节课,确定胡新华并没有任何不适应,跟旁边的几个孩子相处的不错,老师也很照顾他。

  他们才放心的离开了学校。

  “这周末你来接小弟去你家?那下周我来接他去我家,来之前你嫂子跟我说了好几遍了,让小弟放假就去家里住。”

  胡新国担心因为小弟在城里上学,放假会打扰到胡惠知。

  毕竟小弟在城里上学也不是一天两天的。

  总去打扰也不太好。

  胡惠知摇了摇头拒绝:“要是吃饭的话你就来接吧,但是住的话还是去我家。

  你们家属院房子本就不大,一家五口人住在一起紧巴巴的,小弟去住你们也不方便,他也不适应。

  我家啥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已经把旁边的屋子收拾好了,楚瑾长大了也得有自己单独的房间,小弟过去也有地方住。

  不过他以后也不一定有时间常回家,他们体育生到处打比赛,一个月也未必有时间回家一次。”

  这些事情她早就打听过了。

  市内的比赛,省里的比赛,全国比赛,大大小小的比赛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

  更别提他们日常的训练,文化课学习,有时候忙起来睡觉的时间都不够。

  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的时间孩子都快满百天了。

  胡惠知多请了一个月的假,现在终于能回去上班了。

  在家里待了几个月,人都快散架了。

  不上班整个人显得格外松散,再这样下去她可就要没有工作的欲望了。

  想想她每个月挣那几个三瓜俩枣,对比家里的存款来说简直不够看。

  不过就当为了给自己找点事做,总比在家围着灶台转强。

  她本就没几个朋友,不上班的时候想要出去转转都找不到人。

  整天只能跟一些上了年纪的妇女们在门口说八卦。

  时间长了总觉得自己也快被她们同化了,整天嘴里说来说去都是这些家长里短,被传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谣言。

  她不想自己年纪轻轻的连一点生活热情都没有,提前步入中年妇女行业。

  不过长时间没有上班,第一天上班屁股都坐麻了。

  今天也不知道咋回事儿,格外的忙碌。

  门口排队的人非常多,几个人一直忙到下班,外面还有许多人没排上,不过到了下班的时间点,他们也只能到明天再来。

  总之他们办公室绝对不加班,大家都默契的下班就走人。

  胡惠知腿翘在旁边的凳子上,整个人靠在椅背上。

  办公室里还有其他人,她也不好意思太不注意形象。

  “明天我得带个软垫子来,再这么坐下去我感觉腰以下快受不了了。”

  童玉君无比认同,站起来哭丧着脸摸了摸自己的屁股:“可不是,也不知道是不是坐办公室的时间太长了,本就不翘的屁股这下是一点都没有了。

  哎,前不凸后不翘,穿衣服都显得没型。”

  胡惠知被她这话呛的差点咳出来,左右张望发现两位男同志已经出去了,她这才松了口气。

  “你咋啥话都往外说呢?也不怕被人听了去。”

  “怕什么?我看到他们都出去了才说的。

  你还不知道吧,我们主任给谢瑞章介绍了医院的一名护士,他这两天天天下班去接对象逛街吃饭。

  至于郑文华嘛,我听说他在追咱们公安局副局长的女儿,那位女同志也在公安局上班,具体做什么的我还没打听到。

  不过嘛,她爸是副局长,以后怎么说也不会差的。

  就是不知道郑文华是喜欢那位女同志还是看上她爸了,嘿嘿嘿。”

  李蜀英一边整理着手头的资料,一边竖着耳朵听两人的八卦。

  眼珠子滴溜溜转,听她们说起这事儿,也想起来刚来没几个月的大队长潘一武。

  “小胡小童,你们听说咱们新来的大队长有对象了吗?

  咱们所不少人给他介绍对象都被他推了,说是已经有对象了。

  但是这么长时间了咱们也没人见过啊。

  他住在家属院里,也从来没人见过有女同志去过他家。

  不知道是不是不想相亲随便找的借口。”

  她老早就想打听这位大队长的事儿了,只是每次遇到潘一武就跟后面有人追似的,压根不理人。

  她这才想找别人问问。

  童玉君挑了挑眉:“咋了李姐,你想给潘队长介绍对象啊?

  哎,说来也还真奇怪,我咋说也是咱们所未婚女同志里的一枝花,咋就没人说给我介绍对象呢?

  李姐,咱们一个办公室工作好几年了,你有合适的好歹想着点我啊,我这岁数也到了找对象的时候。

  咱们小胡同志岁数比我小都结婚有孩子了,我还是个光棍呢。”

  童玉君没回答李蜀英的话,反倒转移了话题。

  这几个月潘一武跟胡琴琴经常通信,这事胡惠知是知情的。

  之前童玉君提起过潘一武,她担心童玉君对潘一武有意思,到时候再知道了她跟胡琴琴的关系,她明明知道啥情况却不说,以后她跟童玉君还咋相处。

  就把潘一武跟胡琴琴的事情跟她说了。

  所以李蜀英一说起潘一武的事情,她随口就转移了话题。

  她又不是看不出来李蜀英啥意思。

  “嗨,你条件好,哪还需要我介绍啊。

  只要你放出话去,外面想要追你的人能排几条街。

  那啥,这资料我得送到档案室去,就先走了。”

  童玉君的难搞所里谁不知道啊。

  条件差了她肯定看不上。

  介绍对象这事儿吧,万一给介绍错了,说不定被两边埋怨。

  而且要是有合适的男同志,李蜀英才不想给别人介绍呢。

  她的小闺女还没对象呢,有好的当然要自己家留下了。

  童玉君看胡惠知不慌不忙的样子,没忍住多说了几句。

  “最近不少人打听潘队长有没有对象。

  你朋友如果跟潘队长在处对象的话,再不现身,潘队长估计就要被那些八卦的女同志们吃了。”

  胡惠知无奈摇了摇头:“关键这事我也不清楚啊。

  她偶尔给我写个信,也只是简单的提了几句,两人进展到啥程度了我也不知道,等下次寄信过来我再问问吧。

  不过这事儿也得看看男同志是什么态度,男人只有主动了才能娶到媳妇儿,不然呐......”

  她话还没说完呢,能够传来几声敲门声。

  屋里两位女同志朝门口看去,原来是王旭阳跟潘一武。

  两人背后说闲话,结果被当事人堵在办公室了,还真有点尴尬了。

  “王同志来接小胡下班啦。

  潘队长怎么也过来了,是有什么事儿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以为是有工作上的事情,需要调户籍资料。

  “不是,我是来找胡同志有点私事,没打扰你们吧?”

  童玉君在几人身上看了看,识相的下班走人。

  “那啥下班啦,我家今晚有亲戚要来,我就先走了。”

  “行,路上慢点,我也下班了。”

  胡惠知也提起包随手递给王旭阳。

  等出了所里,胡惠知这才抽空问啥事情。

  潘一武来找她,肯定是胡琴琴的事情,不然两人压根不熟悉。

  “咋了?琴琴有啥事儿了?有啥要我做的吗?”

  她的话很直接。

  潘一武是部队出来的,喜欢直来直去,有时候说话太委婉了他未必听得明白。

  不知道是不是胡惠知的错觉,她看到潘一武的大黑脸黑里透着红。

  她只觉得眼睛有点疼,立马转头看向王旭阳,还好还好,还是自己男人看起来顺眼。

  潘一武难得有点扭捏,支支吾吾了半天才说明白。

  原来是他前几天跟胡琴琴互通了心意。

  想找胡惠知做个媒人。

  他自己一个人上门拜访的话总归是不够重视。

  而他跟胡琴琴共同认识的人只有胡惠知跟王旭阳,所以他俩是最合适的。

  “你们放心,媒人礼我都准备好了,绝对给你包一个大红包,真的要麻烦你们了。”

  原本他也可以找他大伯娘二伯娘,但他就是不想。

  他不想再跟那些人有什么牵扯。

  他爸妈爷奶都已经去世了,以后也不会经常回那个家,索性远着点也挺好。

  这事儿胡惠知一口答应了下来。

  确实这个媒人没有人比她更合适了。

  原本以为这话说过了以后,得等过一段时间潘一武才会上门。

  没想到他打听清楚胡惠知休息的时间,前一天把东西准备好,第二天直接上门。

  请人帮忙他总不能让胡惠知请假,不然的话,他巴不得当天就去。

  三个人骑了两辆车子,从公社骑车回生产队,也就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

  马上就要到秋收了,在此之前不少人家都要到公社里来买东西,等忙起来,就没什么时间进城了。

  基本的针头线脑,盐巴酱油,在大队的供销社就可以买。

  喜欢进城吃上商品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