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萧老太爷对她考教一番,萧裕对答如流,萧老太爷甚是欣慰;
午膳时刻,萧老太爷牵着她的小手来到厅堂用膳。
厅堂内,奴仆早将饭菜端上了桌;萧裕扫视一圈,没看到萧钦、萧锦,她忍不住问道:“祖父,大哥、二哥怎的没回来?”
萧臻微笑道,“你大哥、二哥前段时间去了江州,应是快要回来了。”
“哦,那我在府邸等着哥哥们,好久未见到他们,甚是想念他们。”萧裕应道。
“你的五位哥哥都已成家立业,稍小的也都入职谋生,只余下那几个小的在读书习武;你呀,是个例外,这般小就出来历练,弄的祖父想见你们一面都难!”萧臻感叹道。
午膳后,众人渐渐散去,萧老夫人见孙儿身旁的珊瑚不在,安排翠柳留下照顾萧裕,萧裕领着清影、翠柳回了醉墨轩。
春雨绵绵,幸好在清明节前放晴;萧瑞、萧镇、萧钦、萧锦等人风尘仆仆的赶回了萧府。
萧钦休整一番,随即便领着萧裕等人前去墓地祭拜萧琪及先祖。
翌日晨时四刻,泰安镇的萧家祠堂,爆竹阵阵响起,萧氏族长带领着萧氏子孙前来祭祀先祖。
祠堂宏伟壮阔,在齐萧年间曾容纳四百余人;
萧裕站在萧钧身后排队祭拜,往前的是萧镜,萧镜偶尔扭过头恶狠狠的瞪着萧裕,萧裕别过脸,不想看这熊孩子。
她远远望去,看着前方雄伟巍峨的祠堂十分气派,厅内数十根顶梁的木柱粗直高大,木柱外层都刷了赤漆,与顶上褐色的瓦片相映,使整个祠堂呈现出威严肃穆之感。
萧裕这行人站在靠后的位置,同着浅绿色衣服,往前看,是清一色深绿色服装的队伍,再往前依次是浅绯色、深绯色;
紫色为贵,族长那行人着此色站在最前方;往后看,还有着深青色衣服的萧氏族人。
族长行三跪九拜之礼,接着是宗亲,再到宗族,依次排列,祭祀仪式隆重且肃穆;
过了许久,就在萧裕快要睡着的时候,萧钧轻推了她一下,她猛然醒来,随前方队伍进殿,照着前方人的样子行跪拜礼。
族长一声颂读《萧氏家训》,领颂之人念一声,下边人员齐声念道,“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
“兄之所贵者爱也,弟之所贵者敬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妻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吾,吾必尊之;”
“不肖者年虽高于吾,吾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勿矜己之长;”
“仇将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
“人有大过,以理而责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公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逞愤以报横逆,勿非礼以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见合意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学,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奴仆不可不恤;”
“守我之分者理也,司我之命者天也;”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家训念毕,祭祀仪式终于结束,众人有序退出;萧裕随着萧家人一同回了萧府。
临近午时,奴仆也已将饭菜端上了桌,萧臻一声令下,萧家人齐聚一堂,众人各就其位。
萧裕就要走回上次的位置,萧臻叫住了她,牵着她的手笑容可掬地道,“钰儿,先别忙着坐下,祖父领着你认人。”
萧裕乖巧的点头,“好。”
萧臻牵着她的小手,边走边道,“你大伯父一家就不用介绍了,你的其他伯父、伯母及堂哥堂姐们,你要了解,日后莫要不识;”
萧裕点头应道,“祖父所言极是,钰儿这就前去认亲问候。”
萧臻领着她来到最上端的那桌,指着几个儿子介绍,“这是你二伯父萧瑜,你三伯父萧瑞,四伯父萧瓒,五伯父萧瑛……”
萧臻边走边介绍,萧裕忙着点头问候,她终于将这家人给认全了,\"萧臻除了发妻谢氏,还有平妻袁氏,二姨太陈氏,三姨太张氏;\"
\"萧臻与谢氏生了嫡长子萧琳,嫡次子萧瑞排行老三,嫡幼子萧琪排行老六(已故);\"
\"平妻袁氏生萧瑜,排行老二;生大姑娘萧玉婉 ,女婿刘耀文;\"
\"二姨太陈氏生萧瓒,排行老四,生二姑娘萧玉婧,女婿谢景辰;\"
\"三姨太张氏生萧瑛,排行老五,生三姑娘萧玉妍;女婿陆超;\"
\"萧琳与陆氏生萧钦、萧锦二子;\"
\"萧瑜与朱氏生萧铭、萧锋、萧锴;妾室赵氏生萧钟,萧蓉;
\"萧瑞与谢氏生萧镇、萧钊、萧钻,萧茗;\"
\"萧瓒与刘氏生萧铂、萧钧;妾室生萧荟、萧芸;\"
\"萧瑛与顾氏生萧铃、萧镜,萧芳;\"
萧老太爷介绍了儿子,便让萧钦领着萧裕去认人;萧裕转了好大一圈,终于将这些人弄清楚了!
太不容易了!幸好到此为止了,若是萧府那辈还要生,估计金字旁名得排元素表了!
萧裕回了座位,长长的舒了口气;
萧锦朝她笑笑,“怎的,这就累了?”
萧裕摇头微笑,“不算累,人名都已记住了,免得日后相遇而不识、闹笑话;”
萧锦无奈一笑,“在这乱世,家族繁衍兴盛是好事,我祖父这脉子孙不算多的,有些能生的,一人就生了十几二十来个儿子,当然,必定是几房妻妾所生。”
萧锦说完,拿起她的碗给她夹菜。
午膳结束,各自回了自己的院落,萧裕将香皂、肥皂、花露水分离出来,一半留给祖母谢氏,另一半交给祖父萧臻;
萧臻留下几坛酒,其余的三箱物品命管家分发给三房子孙;
谢氏手里的三箱物品留下一些,其余的全部分发给了萧琳、萧瑞二家;
那三房子孙分得一块香皂或花露水,心里美滋滋的,纷纷感谢萧臻;萧臻告诉他们,这些新颖的物品皆是萧钰所制,众人闻言、心里头五味杂陈。
萧锦见祖父宝贝着那几坛酒,他心里也痒痒的;好想再喝上桃花醉、桂花酿;
萧裕许诺他,待到端午时节,命清影送一车物品过来,桃花醉、槐香米露定让他喝过瘾。
清明时节雨纷纷,萧裕与众多萧家儿郎留在萧府;萧臻见到儿孙齐聚一堂,心里很是高兴,一年之中,也只有佳节或清明时节才能见到齐整的一家人!
众人一聚,便寻着乐子,文诗比对,琴棋炫技,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的场景在世家大族间仍有流传。
在这个时代,魏晋之风还遗留;汉人王朝在这乱世中挣扎二百余年,虽没了往日荣光,但刻在汉人骨子里的那种文人傲气及浪漫风情依旧无法磨灭。
兰亭丝竹,高会群贤,碧池重柳,曲水流觞,灯前细雨,檐花蔌蔌,是每代世族子弟心中最向往的梦境;
乱世沉沦,世人寄情于修道,寻心灵慰藉为精神庇护,清谈吟诗绮梦元和,皆沉醉于自然之道中。
午膳时刻,萧老太爷牵着她的小手来到厅堂用膳。
厅堂内,奴仆早将饭菜端上了桌;萧裕扫视一圈,没看到萧钦、萧锦,她忍不住问道:“祖父,大哥、二哥怎的没回来?”
萧臻微笑道,“你大哥、二哥前段时间去了江州,应是快要回来了。”
“哦,那我在府邸等着哥哥们,好久未见到他们,甚是想念他们。”萧裕应道。
“你的五位哥哥都已成家立业,稍小的也都入职谋生,只余下那几个小的在读书习武;你呀,是个例外,这般小就出来历练,弄的祖父想见你们一面都难!”萧臻感叹道。
午膳后,众人渐渐散去,萧老夫人见孙儿身旁的珊瑚不在,安排翠柳留下照顾萧裕,萧裕领着清影、翠柳回了醉墨轩。
春雨绵绵,幸好在清明节前放晴;萧瑞、萧镇、萧钦、萧锦等人风尘仆仆的赶回了萧府。
萧钦休整一番,随即便领着萧裕等人前去墓地祭拜萧琪及先祖。
翌日晨时四刻,泰安镇的萧家祠堂,爆竹阵阵响起,萧氏族长带领着萧氏子孙前来祭祀先祖。
祠堂宏伟壮阔,在齐萧年间曾容纳四百余人;
萧裕站在萧钧身后排队祭拜,往前的是萧镜,萧镜偶尔扭过头恶狠狠的瞪着萧裕,萧裕别过脸,不想看这熊孩子。
她远远望去,看着前方雄伟巍峨的祠堂十分气派,厅内数十根顶梁的木柱粗直高大,木柱外层都刷了赤漆,与顶上褐色的瓦片相映,使整个祠堂呈现出威严肃穆之感。
萧裕这行人站在靠后的位置,同着浅绿色衣服,往前看,是清一色深绿色服装的队伍,再往前依次是浅绯色、深绯色;
紫色为贵,族长那行人着此色站在最前方;往后看,还有着深青色衣服的萧氏族人。
族长行三跪九拜之礼,接着是宗亲,再到宗族,依次排列,祭祀仪式隆重且肃穆;
过了许久,就在萧裕快要睡着的时候,萧钧轻推了她一下,她猛然醒来,随前方队伍进殿,照着前方人的样子行跪拜礼。
族长一声颂读《萧氏家训》,领颂之人念一声,下边人员齐声念道,“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
“兄之所贵者爱也,弟之所贵者敬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妻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吾,吾必尊之;”
“不肖者年虽高于吾,吾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勿矜己之长;”
“仇将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
“人有大过,以理而责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公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逞愤以报横逆,勿非礼以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见合意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学,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奴仆不可不恤;”
“守我之分者理也,司我之命者天也;”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家训念毕,祭祀仪式终于结束,众人有序退出;萧裕随着萧家人一同回了萧府。
临近午时,奴仆也已将饭菜端上了桌,萧臻一声令下,萧家人齐聚一堂,众人各就其位。
萧裕就要走回上次的位置,萧臻叫住了她,牵着她的手笑容可掬地道,“钰儿,先别忙着坐下,祖父领着你认人。”
萧裕乖巧的点头,“好。”
萧臻牵着她的小手,边走边道,“你大伯父一家就不用介绍了,你的其他伯父、伯母及堂哥堂姐们,你要了解,日后莫要不识;”
萧裕点头应道,“祖父所言极是,钰儿这就前去认亲问候。”
萧臻领着她来到最上端的那桌,指着几个儿子介绍,“这是你二伯父萧瑜,你三伯父萧瑞,四伯父萧瓒,五伯父萧瑛……”
萧臻边走边介绍,萧裕忙着点头问候,她终于将这家人给认全了,\"萧臻除了发妻谢氏,还有平妻袁氏,二姨太陈氏,三姨太张氏;\"
\"萧臻与谢氏生了嫡长子萧琳,嫡次子萧瑞排行老三,嫡幼子萧琪排行老六(已故);\"
\"平妻袁氏生萧瑜,排行老二;生大姑娘萧玉婉 ,女婿刘耀文;\"
\"二姨太陈氏生萧瓒,排行老四,生二姑娘萧玉婧,女婿谢景辰;\"
\"三姨太张氏生萧瑛,排行老五,生三姑娘萧玉妍;女婿陆超;\"
\"萧琳与陆氏生萧钦、萧锦二子;\"
\"萧瑜与朱氏生萧铭、萧锋、萧锴;妾室赵氏生萧钟,萧蓉;
\"萧瑞与谢氏生萧镇、萧钊、萧钻,萧茗;\"
\"萧瓒与刘氏生萧铂、萧钧;妾室生萧荟、萧芸;\"
\"萧瑛与顾氏生萧铃、萧镜,萧芳;\"
萧老太爷介绍了儿子,便让萧钦领着萧裕去认人;萧裕转了好大一圈,终于将这些人弄清楚了!
太不容易了!幸好到此为止了,若是萧府那辈还要生,估计金字旁名得排元素表了!
萧裕回了座位,长长的舒了口气;
萧锦朝她笑笑,“怎的,这就累了?”
萧裕摇头微笑,“不算累,人名都已记住了,免得日后相遇而不识、闹笑话;”
萧锦无奈一笑,“在这乱世,家族繁衍兴盛是好事,我祖父这脉子孙不算多的,有些能生的,一人就生了十几二十来个儿子,当然,必定是几房妻妾所生。”
萧锦说完,拿起她的碗给她夹菜。
午膳结束,各自回了自己的院落,萧裕将香皂、肥皂、花露水分离出来,一半留给祖母谢氏,另一半交给祖父萧臻;
萧臻留下几坛酒,其余的三箱物品命管家分发给三房子孙;
谢氏手里的三箱物品留下一些,其余的全部分发给了萧琳、萧瑞二家;
那三房子孙分得一块香皂或花露水,心里美滋滋的,纷纷感谢萧臻;萧臻告诉他们,这些新颖的物品皆是萧钰所制,众人闻言、心里头五味杂陈。
萧锦见祖父宝贝着那几坛酒,他心里也痒痒的;好想再喝上桃花醉、桂花酿;
萧裕许诺他,待到端午时节,命清影送一车物品过来,桃花醉、槐香米露定让他喝过瘾。
清明时节雨纷纷,萧裕与众多萧家儿郎留在萧府;萧臻见到儿孙齐聚一堂,心里很是高兴,一年之中,也只有佳节或清明时节才能见到齐整的一家人!
众人一聚,便寻着乐子,文诗比对,琴棋炫技,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的场景在世家大族间仍有流传。
在这个时代,魏晋之风还遗留;汉人王朝在这乱世中挣扎二百余年,虽没了往日荣光,但刻在汉人骨子里的那种文人傲气及浪漫风情依旧无法磨灭。
兰亭丝竹,高会群贤,碧池重柳,曲水流觞,灯前细雨,檐花蔌蔌,是每代世族子弟心中最向往的梦境;
乱世沉沦,世人寄情于修道,寻心灵慰藉为精神庇护,清谈吟诗绮梦元和,皆沉醉于自然之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