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麻筛编好了-《你回农村种地,怎么成大明星了?》

  李青继续烤,客人们继续吃。

  当所有食材都烤完了之后,客人们全都还没吃过瘾。但也没有了办法,只能下次再来了。

  而后,客人们你一斤,我一斤,很快又把背篼里的李子全部买光了。

  现场就吃。

  对于李子的口感大家也都觉得很不错。

  李青准备收摊回家了。

  周煜、陈跃等所有的客人们告辞离开,他们都还要回诗会现场。

  诗会还没有结束呢。

  有了这样一个插曲之后,所有人的兴致都更高了。

  秦小墨对李青道:“老板,那我也走了。我再去其它地方转转。”

  李青点头,“秦编辑下次再来。”

  “好的。”

  秦小墨离开后,李青开始收拾东西。

  收拾好之后,骑上摩托车回到家里。

  时间上午11点半,还比较早。

  李忠池、刘海波两位师傅见李青回来了,都说“今天这么早就卖完了吗?”

  李青点头,“今天有人在落峡谷举办诗会。诗会的人都来了,所以卖得快。”

  两位师傅都点头。

  李青站在池子边上看两位师傅做活。

  现在已经在收尾了。

  中间的假山都已经安装好了,非常漂亮!

  今天下午就能够完工了。

  之后再放置几天,然后就能够蓄水,将红鲤鱼和两只乌龟都放进去了。

  时间慢慢到了中午12点,老妈已经做好了中午的饭菜。

  那就下班,休息一下后准备吃饭了。

  ……

  下午。

  李青出了院子。

  去李富良家里看看麻筛编好了没?

  路上。

  从一棵长得十分高大的龙眼树下经过。

  这棵龙眼树至少有15米高,枝繁叶茂,密密麻麻一摞一摞的挂满了龙眼。

  已经成熟了。

  看上去非常诱人。

  “小青,吃龙眼。”从树上传来一个声音。

  树上有人?

  李青抬头看了一阵,才看到一个人站在一处树干上,正笑呵呵的看着自己。

  是刘忠江,上次李青在河边向他买了鱼。

  对,这棵龙眼树似乎就是他家的。

  李青有点印象。

  随即说道:“刘叔,今年你这龙眼结得好!”

  刘忠江笑道:“是还可以,我来摘点回去吃。接着,我给你扔两摞下来。”

  不等李青说话,刘忠江就已经将一摞龙眼丢了下来。

  李青只得赶紧接住。

  很大一摞,至少得有两斤。

  正要道谢,刘忠江又是一摞扔了下来。

  李青再接住,然后赶紧说道:“刘叔,够了够了,这都太多了。”

  刘忠江道:“这点哪里多了?小青,以后要吃了,自己来摘。随便摘,你看这满树结了这么多,我们根本吃不完。”

  李青道:“刘叔,可以摘去卖啊!”

  刘忠江道:“是要卖一些,但也卖不完。卖不起价格不说,还不太好卖。”

  李青点头,在镇上卖龙眼,可能的确卖不起价格。

  有些地方的龙眼价格很贵,要卖十几块钱,甚至是二十几块钱一斤。但在镇上,能卖五块钱一斤都不错了。

  和李子的价格差不多。

  李青向刘忠江表示感谢,而后告辞离开。

  一边走,一边吃。

  龙眼还是很好吃的。

  在以前,龙眼不只是叫做龙眼。而是根据个头从大到小分别叫做龙眼、虎眼,以及鬼眼。

  因为它们的个头差别挺大。

  小的直径只有1厘米多一点,而大的直径能够接近3厘米。

  不过现在,人们不管个头大小,都统一叫做龙眼了。

  然后另外赋予了一个新名字,桂圆。

  桂圆和龙眼就是同一种水果。只不过很多人往往都将风干了水份的龙眼叫做桂圆。

  风干了水份的龙眼李青不怎么喜欢吃,还是新鲜龙眼好吃。

  水多,也比较甜。

  一路吃着,慢慢到了李富良家里。

  李富良正在院子里编麻筛,已经在进行收尾工作了。

  非常漂亮!

  应该就是给李青编的麻筛了。

  看到李青进了院子后,李富良笑道:“你来了。稍微等一下,马上就好了。”

  李青道:“不急。富良爷爷,你慢慢编。先吃点龙眼,来的路上刘忠江叔给的。”

  李青借花献佛,放了一些龙眼在李富良面前,请李富良吃。

  李富良停下手里的活,一边道谢,一边拿了一个龙眼吃。

  吃完后,说道:“他家今天这龙眼还挺好吃。”

  李青点头,“的确,结得也好。”

  李富良继续做活。

  李青看了一阵后,说道:“对了,富良爷爷,李跃呢?没在家吗?”

  李跃是李富良的孙儿,今年10岁。

  李富良摇头,“没在。吃了午饭就跑出去了。不到天黑不会回来。”

  李青笑道:“正常,他们现在正是好玩的时候。”

  好不容易放了暑假,村里的孩子们成天都到处玩,高兴得行。

  李富良又道:“就只知道玩,作业也不做。”

  李青再笑道:“还早,过段时间就会做了。”

  两个人聊着天。

  不久后,李富良编完收工,然后说道:“小青你看看,看行不行?”

  李青笑道:“富贵爷爷的手艺没得说,相当漂亮!而且,看着就结实耐用。”

  李富良很高兴,也笑着说道:“这样就好,那这个麻筛就拿给你了。以后还要再编什么东西的话,尽管来找我就是了。”

  李青点头,连声说“好”。

  之后拿着麻筛告辞离开,将龙眼留了一半。

  李富良一再表示不要,但李青还是坚持留了一半,说待会李跃回来之后,给他吃。

  李富良一再表示感谢。

  ……

  县诗词楹联协会。

  周煜结束了在龙溪谷举办的诗会,回到了县诗词楹联协会。

  他找到会长何文远,很有些兴奋的说道:“会长,今天的诗会现场出了一首,有可能会开创一种新的诗体的诗。”

  “当真?”何文远极为意外,又非常惊喜,急切道:“是什么样的诗,快拿给我看看。”

  周煜拿出手机,在相册里找出一张照片,让何文远看。

  照片自然就是他拍摄的,李青写在地面上那首《咏雪》了。

  何文远先是疑惑诗怎么写在地面上?

  等看清楚内容之后,脸上的惊喜之色更浓。先是连说了几个“好”字,然后又说道:“这诗前面三句幼稚可笑,但最后一句力挽狂澜,让整首诗瞬间变得绝妙!如此构思当真是第一次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