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清理积水-《农村三代人》

  光着脚丫,蹑手蹑脚,刘旭小心翼翼地,走到了门口,透过门上的猫眼,他看到了两个陌生的男人,这两个男人,得有三十来岁,他们的头发,衣服,都湿透了,看样子,这是顶着刚才的暴雨来的。

  爸爸说过,自己在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更不要接电话。刘旭又蹑手蹑脚的转身,回到客厅,继续往外清理积水,但这次,他动作轻盈,生怕被外面的人知道,自己在屋子里。

  这时候,屋子里的电话响了,刘旭又蹑手蹑脚的,走到卧室,看了看来电显示,他记得爸爸说过的话,不要接电话。

  走回客厅,听到门外的两个男人在说话,其中一个人道:电话没人接。另一个人道:是不是没听见?

  门外的两个男人,又继续按门铃,更甚至有些不耐烦了,狠狠地敲了敲门,但刘旭依旧装作听不见,看不见,不知道。他既不害怕,也不搭理。反正我在屋里,你在屋外,只要我不开门,你能拿我怎么办?

  打了几次电话,又敲了几次门后,见屋里没有回应,两个男人只好作罢,站在门外等。

  屋子里的水,收拾的都差不多了,刘旭忽然听到门外,响起了熟悉的声音:哎呀,这雨下的,太大了,我手机没电了,关机了。

  哎呀,我们在这等了你半天了。

  而后,是用钥匙开门的声音,爸爸走了进来,对着门外的二人招呼:“来,快进来吧。”

  原来,这两个人,是来找爸爸的。

  国增打开客厅里的灯,带着二人,查看客厅里的餐具样品:“这是我们厂子里的产品,不锈钢的叉子,刀子,勺子,还有这不锈钢锅。”国增将样品,一一打开。

  “嗯,不错,不错。”两人看着样品,仔细端详,却忽然看见了,在那擦地的刘旭:“这是?”

  “哦,我儿子。”国增连忙介绍。

  “呦呵,这屋里,还有人在啊?”其中一个人,笑着道:“小朋友,我们刚才敲门,你怎么不开门啊?”

  “爸爸说了,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刘旭理直气壮。

  “呵,安全防范意识还挺强。”另一个人笑了。

  国增笑了笑:“我出门前,交代了,不让这孩子出去乱跑。”

  “嗯,不错,刘老板,你这儿子,不错。”一个人道:“小朋友,你这是在擦地啊?还挺爱干活的,多大了?”

  “十三了。”刘旭爽快的回答:“屋里都进水了,我把水倒出去。”

  “哟,小小年纪,还挺懂事。”对方笑着道。

  国增这才想起来,每次下大雨,雨水都会倒灌进客厅,他刚才还纳闷呢,为什么今天,客厅里没有灌进水来呢?原来是儿子,把水都倒出去了,他又看到了门口台阶上的大缝隙,被几块毛巾堵住了,嘿,儿子真是聪明。

  “刘老板,看看你这儿子,不仅仅防范意识强,还懂事,爱干活。”另一个人继续夸赞。

  “有其父必有其子。”其中一个人道。另外二人,哈哈大笑起来。

  三人在客厅里,一边看样品,一边聊合作,有了摆在眼前的货物,论成色,品相,都很符合客户的心意。三人看了会样品,又回到主卧,坐在椅子上,国增拿出了报价单,每个样品的出厂单价,市场价,渠道价,都一一给客户介绍。

  刘旭端着几个水杯进屋:“叔叔,喝茶。”

  “谢谢,谢谢。”其中一个人夸赞:“刘老板,你这儿子,太懂事了。”说着,接过水杯。

  刘旭放下水杯,又回到客厅,继续收拾屋子,爸爸和客户在里面谈事情,他自然不会打搅。

  待到三人谈完,国增将二人送出门外,关了门,国增大笑着:“刘旭,你今天表现的太好啦,我这项目,估计有戏啦。”

  “啊?”刘旭道:“真的?”

  “真的。”国增喜出望外:“本来,以为这个项目是完了,结果,他们今天刚好来这边办事,就顺道来我这了,我都不知道他们今天会来,结果,人家看完咱的东西,觉得真是物美价廉啊,哈哈哈,尤其是你,他们一直夸你呢,你可是给我涨脸啦。”

  “太好啦,爸爸。”刘旭也觉得高兴。

  “我这是,死马又活过来喽。”国增高兴不已:“外面雨停了,走,咱今天,出去吃顿好的。”

  “走,吃好吃的喽。”刘旭高兴的像是只小麻雀。

  父子二人,各自穿着拖鞋,大裤衩,背心,走在街边,寻找着吃饭的地方,一路上,国增还沉浸在喜悦之中,跟儿子絮絮叨叨:“这一单要是成了,那咱可是赚大发了,这是个大客户,哎呀,没想到,真没想到,我还有今天。”

  对于父亲工作中的喜悦,或者说成就感,小刘旭自然无法体会,他只是知道,爸爸今天很高兴,如果不是高兴,就不会特意带自己来,去找一家好吃的馆子吃饭。

  刘旭知道,爸爸小时候,吃过很多苦,受过很多累,曾经差零点五分,就考上大学了。如果当年,爸爸考上了大学,他就不会种地了,更不会娶妈妈了,当然也不会生下自己,如果爸爸当年,考上了大学,现在的爸爸,现在过的,肯定是另外一种,更好的生活。

  “爸爸,我觉得你现在能进餐具厂,能在销售科,能出差,能在外面见世面,过这种生活,都是老天爷安排好的。”刘旭忽然道。

  “哦?什么意思?”国增不明白。

  “因为你以前,也好好学习了啊。”刘旭说出了自己的原因:“但是奶奶家,那时候比较穷,没有钱供你复读,所以你最后,没有走出庄稼地,但你以前,上学的那些努力,老天爷都是看得见的,所以最后,把你安排到了餐具厂,让你现在,也过上好日子。”

  国增笑了笑,对儿子的话,他不敢苟同。现在的日子,虽然好,但都是暂时的,万一哪一天,餐具厂倒闭了,或者他不在餐具厂干了,那如今的这些,可不都是烟消云散了吗?

  当然,他没有跟儿子说这些,他只是叮嘱儿子:“旭啊,你记住了,爸爸现在的这些,都是暂时的,太不稳定了,不可能长久。但你不一样,你一定要好好上学,将来,你想复读,想上大学,爸爸砸锅卖铁,也会供你读书的,你只有读书,才会真的走出咱这庄稼地,将来,你才能在像沈阳这样的大城市,去安家,记住了吗?”

  “记住了。”刘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