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以后,刘旭拥有了那对小鸽子,鸽子的品种,叫做落地王,意思是空中的飞行能力,这鸽子肯定不行,但是在地上,他可以称王。这种落地王,是属于信鸽和肉鸽杂交后,一个新的品种。落地王全身羽毛,洁白如雪,论飞行能力,自然比不上信鸽,论体型大小,也比不上肉鸽。
但刘旭很喜欢这对小鸽子,兴冲冲的从叔伯舅舅家,将鸽子逮到姥姥家,姥姥对外孙养鸽子,倒是很支持。姥姥家每年,都会种很多的高粱,种高粱,一是可以卖高粱粒,能赚点钱,二是高粱穗,是姥爷的最爱。每年收完了高粱粒后,姥爷都会把高粱穗,做成扫帚,送给几个闺女,以及亲朋好友们,用于打扫家用。
姥姥说,说这鸽子最喜欢吃的,就是白高粱,咱家有白高粱。
高粱的品种,有两种,一种是红高粱,但红高粱味道偏苦,鸽子虽然也吃,但不是最爱。而白高粱,味道偏甜,鸽子自然喜欢。姥姥家每年,都会种很多的白高粱,
临走的时候,姥姥用沙皮袋子,装了小半袋的白高粱。刘旭骑着车,自行车的后面,别了一个铁框,两只洁白的小鸽子,站在筐里,东张西望,从此,它们就要告别父母,告白这个大摩河村,去一个新的,叫做大梨园村,那里,将会是它们的新家,而这个叫做刘海旭的小男孩,将会是它们的新主人。
铁筐的上面,横着那小半袋的白高粱,刘旭的心里乐开了花,鸽子有了,它们爱吃的白高粱也有了,以后,他要把它们养大,等它们长大了,也会生蛋,孵小鸽子的,到时候,自己就会有一堆鸽子。就像是叔伯舅舅家,他们家的鸽子,至少有三四十只,那些鸽子们,有白的,灰的,红的,花的,它们齐刷刷的站在房顶上,简直是太可爱了。
临走的时候,姥姥还特意交代,等高粱吃完了,自己就还骑着车子,来姥姥家带高粱。等明年的时候,姥姥多种些白高粱,保证够你的鸽子吃的。
对于自己养鸽子这件事,妈妈不支持,也不反对,但鸽子弄回来了,得给它们搭个窝吧。刘旭便问妈妈:“鸽子窝,咱们在哪弄呢?”
妈妈才懒得管,回了句:“弄茅房里。”
“弄茅房哪啊?”刘旭接着问。
“我不管。”妈妈回答。
求助于妈妈,是指望不上了,刘旭又跑到爷爷家,跟爷爷说,自己从姥姥家,弄来了两只小鸽子,让爷爷帮自己搭个鸽子窝。
文信笑呵呵的,跟着孙子,来到了家里,他上下打量了一下茅房,指了指墙上:“就在这。”
“在墙上?”刘旭问。
“对,就墙上。”文信道:“我以前,也养过鸽子,会做鸽子窝。”说着,文信便走出门外,找来了一些高粱杆,又去了地里,割了一些荆条来,他将细细的筋条,依次将高粱杆,穿成一排,像是一个小竹筏似的。
文信一连穿了三个小竹筏,接着,再找了几根木桩,砸进茅房的土墙上,再将小竹筏放在上面,并用细铁丝固定好,上下两排小竹筏,中间有两扎的距离,足够鸽子在里面活动,这就是鸽子窝的屋顶和地面。
接着,文信再将另外一个小竹筏,切成一个个四方的小竹筏,放在鸽子窝的屋顶和地面之间,像是每间屋子的墙壁一样,这样,原本大通铺的鸽子窝,就被分割成三个小窝了,这对小鸽子,也有了自己的三居室了。
刘旭高兴不已,爷爷的手艺,可是真厉害。他连忙跑到小卖部,花了两块钱,给爷爷买了一盒烟。刘旭知道,爷爷爱抽烟,但奶奶不给他钱买烟,所以自己为了感谢爷爷,帮自己做鸽子窝,必须得给爷爷买一盒烟。当然,买烟的钱,是今天自己从姥姥家回来时,姥姥偷偷的,塞给了自己十块钱。
对于专门为这对小鸽子,搭建的小窝,它们最初是不喜欢的,也可能是它们还太小,还飞不到墙上的窝里,所以每天到了晚上,它们就窝在,茅房地上的一角睡觉。刘旭每天晚上,都会在自己睡觉前,特意去趟茅房,将这对小鸽子,从地上轻轻的抓起,放进鸽子窝里。
直到十多天后,他再次走进茅房,准备将鸽子放进鸽子窝时,却惊奇的发现,哈哈,这对小鸽子,此时,它们正窝在鸽子窝里睡觉呢。
哈哈,刘旭开心极了,不知道今天,它们是什么时候,就早早的,飞进了自己的小窝里啊。
这对小鸽子,日夜陪伴着刘旭,增添了他的童年,很多的欢乐。刘旭的心里,每天有了期待,期待着放学,赶紧回家去喂鸽子,期待着这对小鸽子,能快点长大,再生小鸽子。
每天傍晚放了学,刘旭就背着书包,兴冲冲的往家跑。而这对鸽子,它们时常会在那时候,站在邻居家,最高的屋顶,等待着小主人回来。每当发现了小主人的身影,它们便会立刻从不远处,飞回到自己家的房顶,接着,又飞到院子里,贪婪地啄食着,小主人洒在地面的粮食,这些粮食,不仅仅有他们爱吃的白高粱,还有红高粱、玉米、黄豆、小麦、花生仁。
小鸽子一天天长大,长成了大鸽子。在换季的季节,它们身上,也早已褪去了,幼鸟时柔软,暗淡的羽毛,长出了成鸟光亮油滑,又坚硬的羽毛。当然,鸽子的羽毛发亮,这要得益于,小主人喂的好,那些昂贵的黄豆、花生仁,这些,可都是能榨油的啊。
这对小鸽子,像是小刘旭一样爱干净。小主人为它们,专门在茅房门口,准备了洗澡的水盆,每天都会灌满清澈的水,它们每天也会在吃饱喝足后,用嘴啄洗自己的羽毛。更甚至,会跳到浅浅的水盆里,洗个澡。
这对小鸽子,它们既是兄妹,也是夫妻。它们也会相互追逐打闹,也会相互给对方梳理羽毛,清理彼此嘴上,眼旁,头上的杂毛和沾染的污垢。刘旭觉得,它们真好,真恩爱,要是人也能像它们一样,或者说,爸爸妈妈,也能像它们一样,该有多好。
但这几年,爸爸妈妈吵架少了,原因刘旭能猜得出,一是大舅死了,爸爸心疼妈妈,什么事,都让着妈妈。二是爸爸这些年,在餐具厂没少赚钱,赚了钱,就给妈妈,妈妈拿了钱,自然会开心,因此才不会跟爸爸吵架。
看来,这人啊,尤其是这男人啊,就得多赚钱,等你有了钱,你的媳妇,才不会跟你吵架。以前他们吵架的根源,还不是因为穷吗?
但刘旭很喜欢这对小鸽子,兴冲冲的从叔伯舅舅家,将鸽子逮到姥姥家,姥姥对外孙养鸽子,倒是很支持。姥姥家每年,都会种很多的高粱,种高粱,一是可以卖高粱粒,能赚点钱,二是高粱穗,是姥爷的最爱。每年收完了高粱粒后,姥爷都会把高粱穗,做成扫帚,送给几个闺女,以及亲朋好友们,用于打扫家用。
姥姥说,说这鸽子最喜欢吃的,就是白高粱,咱家有白高粱。
高粱的品种,有两种,一种是红高粱,但红高粱味道偏苦,鸽子虽然也吃,但不是最爱。而白高粱,味道偏甜,鸽子自然喜欢。姥姥家每年,都会种很多的白高粱,
临走的时候,姥姥用沙皮袋子,装了小半袋的白高粱。刘旭骑着车,自行车的后面,别了一个铁框,两只洁白的小鸽子,站在筐里,东张西望,从此,它们就要告别父母,告白这个大摩河村,去一个新的,叫做大梨园村,那里,将会是它们的新家,而这个叫做刘海旭的小男孩,将会是它们的新主人。
铁筐的上面,横着那小半袋的白高粱,刘旭的心里乐开了花,鸽子有了,它们爱吃的白高粱也有了,以后,他要把它们养大,等它们长大了,也会生蛋,孵小鸽子的,到时候,自己就会有一堆鸽子。就像是叔伯舅舅家,他们家的鸽子,至少有三四十只,那些鸽子们,有白的,灰的,红的,花的,它们齐刷刷的站在房顶上,简直是太可爱了。
临走的时候,姥姥还特意交代,等高粱吃完了,自己就还骑着车子,来姥姥家带高粱。等明年的时候,姥姥多种些白高粱,保证够你的鸽子吃的。
对于自己养鸽子这件事,妈妈不支持,也不反对,但鸽子弄回来了,得给它们搭个窝吧。刘旭便问妈妈:“鸽子窝,咱们在哪弄呢?”
妈妈才懒得管,回了句:“弄茅房里。”
“弄茅房哪啊?”刘旭接着问。
“我不管。”妈妈回答。
求助于妈妈,是指望不上了,刘旭又跑到爷爷家,跟爷爷说,自己从姥姥家,弄来了两只小鸽子,让爷爷帮自己搭个鸽子窝。
文信笑呵呵的,跟着孙子,来到了家里,他上下打量了一下茅房,指了指墙上:“就在这。”
“在墙上?”刘旭问。
“对,就墙上。”文信道:“我以前,也养过鸽子,会做鸽子窝。”说着,文信便走出门外,找来了一些高粱杆,又去了地里,割了一些荆条来,他将细细的筋条,依次将高粱杆,穿成一排,像是一个小竹筏似的。
文信一连穿了三个小竹筏,接着,再找了几根木桩,砸进茅房的土墙上,再将小竹筏放在上面,并用细铁丝固定好,上下两排小竹筏,中间有两扎的距离,足够鸽子在里面活动,这就是鸽子窝的屋顶和地面。
接着,文信再将另外一个小竹筏,切成一个个四方的小竹筏,放在鸽子窝的屋顶和地面之间,像是每间屋子的墙壁一样,这样,原本大通铺的鸽子窝,就被分割成三个小窝了,这对小鸽子,也有了自己的三居室了。
刘旭高兴不已,爷爷的手艺,可是真厉害。他连忙跑到小卖部,花了两块钱,给爷爷买了一盒烟。刘旭知道,爷爷爱抽烟,但奶奶不给他钱买烟,所以自己为了感谢爷爷,帮自己做鸽子窝,必须得给爷爷买一盒烟。当然,买烟的钱,是今天自己从姥姥家回来时,姥姥偷偷的,塞给了自己十块钱。
对于专门为这对小鸽子,搭建的小窝,它们最初是不喜欢的,也可能是它们还太小,还飞不到墙上的窝里,所以每天到了晚上,它们就窝在,茅房地上的一角睡觉。刘旭每天晚上,都会在自己睡觉前,特意去趟茅房,将这对小鸽子,从地上轻轻的抓起,放进鸽子窝里。
直到十多天后,他再次走进茅房,准备将鸽子放进鸽子窝时,却惊奇的发现,哈哈,这对小鸽子,此时,它们正窝在鸽子窝里睡觉呢。
哈哈,刘旭开心极了,不知道今天,它们是什么时候,就早早的,飞进了自己的小窝里啊。
这对小鸽子,日夜陪伴着刘旭,增添了他的童年,很多的欢乐。刘旭的心里,每天有了期待,期待着放学,赶紧回家去喂鸽子,期待着这对小鸽子,能快点长大,再生小鸽子。
每天傍晚放了学,刘旭就背着书包,兴冲冲的往家跑。而这对鸽子,它们时常会在那时候,站在邻居家,最高的屋顶,等待着小主人回来。每当发现了小主人的身影,它们便会立刻从不远处,飞回到自己家的房顶,接着,又飞到院子里,贪婪地啄食着,小主人洒在地面的粮食,这些粮食,不仅仅有他们爱吃的白高粱,还有红高粱、玉米、黄豆、小麦、花生仁。
小鸽子一天天长大,长成了大鸽子。在换季的季节,它们身上,也早已褪去了,幼鸟时柔软,暗淡的羽毛,长出了成鸟光亮油滑,又坚硬的羽毛。当然,鸽子的羽毛发亮,这要得益于,小主人喂的好,那些昂贵的黄豆、花生仁,这些,可都是能榨油的啊。
这对小鸽子,像是小刘旭一样爱干净。小主人为它们,专门在茅房门口,准备了洗澡的水盆,每天都会灌满清澈的水,它们每天也会在吃饱喝足后,用嘴啄洗自己的羽毛。更甚至,会跳到浅浅的水盆里,洗个澡。
这对小鸽子,它们既是兄妹,也是夫妻。它们也会相互追逐打闹,也会相互给对方梳理羽毛,清理彼此嘴上,眼旁,头上的杂毛和沾染的污垢。刘旭觉得,它们真好,真恩爱,要是人也能像它们一样,或者说,爸爸妈妈,也能像它们一样,该有多好。
但这几年,爸爸妈妈吵架少了,原因刘旭能猜得出,一是大舅死了,爸爸心疼妈妈,什么事,都让着妈妈。二是爸爸这些年,在餐具厂没少赚钱,赚了钱,就给妈妈,妈妈拿了钱,自然会开心,因此才不会跟爸爸吵架。
看来,这人啊,尤其是这男人啊,就得多赚钱,等你有了钱,你的媳妇,才不会跟你吵架。以前他们吵架的根源,还不是因为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