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沐阳的手指仍悬在半空,银线自掌心延伸,笔直刺向远方山谷。那光细如发丝,却稳定不偏,仿佛自诞生起便指向此地。他没有收回手,也没有言语,只是目光沉静地望着那道光的尽头。
李欣烨脚步一顿,转身望来。她指尖的灵丝尚未完全收回,垂落于身侧,微微颤动,似在回应某种隐秘牵引。黄文杰也停下脚步,单臂搭在石壁上,顺着王沐阳的指尖望去。
“它还在。”王沐阳终于开口,声音低而稳,“不是错觉,也不是残留波动。”
李欣烨走近,灵丝轻点地面,顺着地脉缓缓探出。丝线入土三寸,忽然一震,随即弯曲成螺旋状,与某种无形轨迹共振。她眉心微蹙:“地气在此方向汇聚,呈涡旋结构,频率……和石壁符印的纹路一致。”
黄文杰闭目,掌心朝前,以战技感应空气流动。片刻后睁眼:“风里有断续震颤,像是阵法残余的脉动。那个山谷,不是自然形成。”
三人对视一眼,无需多言,共识已成。
王沐阳缓缓收手,银线隐入掌心,纹路沉伏,却仍隐隐发烫。剑穗上的桃花微微一颤,似有回应。他低头看了一眼,没有说话,转身朝居所方向走去。
李欣烨与黄文杰紧随其后。
回到石屋前,王沐阳在中央空地站定。阳光洒落,三人影子交错。他抬手,掌心向上,银纹再次浮现,光丝再度指向山谷。
“我们刚才没能合势,不是灵力不够,是节奏不一。”他语气平静,“我的灵力惯性太强,像脱缰的马。你的灵丝松了,却失了准头。黄文杰的战技改创成功,但断臂处的节点还不稳。”
李欣烨点头:“灵力合印,需频率同步。若一人快,一人慢,交汇处必生裂痕。”
黄文杰咧嘴一笑:“那还等什么?练就是了。”
王沐阳摇头:“不是现在。我们需要闭关,各自打磨。不是为了提升修为,是为了让灵力与心境真正契合。”
“定个期限。”李欣烨取出三根灵丝,指尖轻捻,丝线泛起微光,“三日。三日后,再试符印。”
“好。”王沐阳伸出手腕。
灵丝缠上,轻如无物,却隐隐相连。李欣烨将另一根绕上自己腕间,最后递给黄文杰。他接过,灵丝触到皮肤的刹那,微微一颤,随即安稳。
“这是‘心络结’。”李欣烨道,“闭关期间,若心境剧烈波动,灵丝会震。不是监视,是提醒——我们仍在同一条路上。”
黄文杰将灵丝系紧,拍了拍石台:“我来记日。”他并指为刃,凌空划下,石面应声裂开一道刻痕,“一日一痕,三日之后,看它是否还在。”
王沐阳望向山谷方向,银纹在掌心缓缓流动,不再躁动,而是如溪水般徐徐前行。他低声说道:“它不是在等时机……是在等我们准备好了。”
三人各自散去。
王沐阳走入北侧静室。此处背靠山岩,石壁天然形成半圆形凹槽,中央置一蒲团。他盘膝坐下,掌心朝上,银纹浮现。他没有运转灵力,而是以呼吸为引,一吸一吐,如潮起潮落。银纹随之明灭,节奏渐渐与呼吸同步。
他不再抗拒那股躁动,而是感知它,如同观察体内一条未曾驯服的河流。高人曾言“你越压,它越强”,他如今才真正明白——压制是恐惧,觉察才是掌控。
银纹流动加快,他呼吸不乱,心神不散,只以意念轻抚其势,如牧者引牛归栏。一次、两次、三次……直至银纹起伏与呼吸完全一致,如双鱼游水,首尾相随。
他闭目,心如止水。
李欣烨走向溪畔。她并未坐下,而是立于水边巨石之上,将灵丝从腕间解下,悬于空中。风起,灵丝飘荡,如柳枝拂水。她不控,不引,任其随风而动。
灵丝缠上树枝,她不挣;卷入溪流,她不收。她只观其形态,感其张力。松而不散,动中守中——这是她需要的平衡。
忽然,灵丝在风中断裂一瞬,随即自行接续,比先前更柔韧。她未惊,未动,只是指尖微抬,灵丝如活物般回旋,绕指三圈,稳稳收拢。
她闭眼,再睁。灵丝再次放出,这一次,风再大,丝不断,形不乱。
黄文杰立于南崖断口处。此处地势陡峭,风势猛烈,如无形之敌扑面而来。他站定,单臂垂于身侧,掌心向上,金光缓缓凝聚。
他开始演练家族战技。原本需双臂合演的招式,如今全凭单臂牵引,腰步为枢,灵力自断臂处绕行脊柱,沿肩胛上行,于掌心凝而不散。
一招毕,金光微颤,他不急,重新起势。第二遍,金光稍稳;第三遍,掌心光点扩大一线。
他持续演练,直至夜幕降临。掌中金光忽明忽暗,却始终未散。某一刻,他踏步转身,金光随势迸发,击向岩壁。
岩壁微震,半道符印虚影浮现,纹路清晰,与石室所见残印一致。虚影持续三息,随即消散。
黄文杰喘息,却笑了。他抬手,在岩壁上刻下第一道痕。
夜深。
王沐阳仍在静室。银纹已与呼吸完全同步,如脉搏般稳定。他忽然察觉,掌心纹路深处,有一丝极细微的阻力,似有结节阻隔灵力流转。他不强行冲破,而是以意念轻抚其周,如水流绕石,徐徐渗透。
阻力渐松。
李欣烨立于溪心石上,灵丝垂落水中。水波荡漾,灵丝如发丝般柔顺,随流而动,却始终不断。她忽然抬手,灵丝骤然绷直,如弓弦拉满,随即松开,如雨丝洒落。
她闭眼,再睁。灵丝已能在松弛与紧绷间自如转换,刚柔并济,不失其准。
黄文杰仍在崖边。他已不再连续演练,而是每出一招,便静立片刻,感受灵力在断臂处的滞涩与流动。他左手按住右肩,掌心金光缓缓渗入旧伤,如温火煨骨。
他闭目,低声自语:“你护我命,我承你志。”
金光微闪,断口处传来一丝温热。
第二日清晨,三人各自出关片刻,于石台前汇合。
李欣烨腕间灵丝微亮,未震。黄文杰指着石台上的第一道刻痕:“昨夜,我打出一式,岩壁现印。”
王沐阳点头:“我也察觉银纹中有一处滞碍,已开始松动。”
“继续。”李欣烨道,“今日再磨。”
三人再度分开。
王沐阳回归静室,掌心银纹浮现,呼吸如常。他感知那处滞碍,不再以灵力强冲,而是以意念包裹,如春风化雪,缓缓渗透。滞碍渐融,银纹流动更畅。
李欣烨立于风中,灵丝缠绕全身,如护甲般柔韧。风再烈,丝不乱,形不散。她忽然收丝于掌,猛然一抖,灵丝如鞭甩出,击中十步外石柱,留下浅痕。
黄文杰于崖边独舞战技,动作愈发流畅。掌中金光稳定,断臂处灵力节点如星点闪烁,逐渐连成一线。他踏步转身,金光击壁,岩壁再度浮现符印虚影,持续时间更长。
第三日黄昏。
三人齐聚石台。
李欣烨腕间灵丝光华内敛,稳定如常。黄文杰掌中金光不散,断臂处灵力流转已无滞涩。王沐阳掌心银纹如溪流般平稳,呼吸与灵力完全合一。
黄文杰在石台刻下第三道痕。
李欣烨将三根灵丝解下,轻轻放在石台中央。
王沐阳抬头,望向山谷方向。银纹自掌心延伸,光丝笔直,比前两日更亮、更稳。
他缓缓抬起手,指向那道光的尽头。
“这次,不是试。”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坚定。
“是战。”
李欣烨脚步一顿,转身望来。她指尖的灵丝尚未完全收回,垂落于身侧,微微颤动,似在回应某种隐秘牵引。黄文杰也停下脚步,单臂搭在石壁上,顺着王沐阳的指尖望去。
“它还在。”王沐阳终于开口,声音低而稳,“不是错觉,也不是残留波动。”
李欣烨走近,灵丝轻点地面,顺着地脉缓缓探出。丝线入土三寸,忽然一震,随即弯曲成螺旋状,与某种无形轨迹共振。她眉心微蹙:“地气在此方向汇聚,呈涡旋结构,频率……和石壁符印的纹路一致。”
黄文杰闭目,掌心朝前,以战技感应空气流动。片刻后睁眼:“风里有断续震颤,像是阵法残余的脉动。那个山谷,不是自然形成。”
三人对视一眼,无需多言,共识已成。
王沐阳缓缓收手,银线隐入掌心,纹路沉伏,却仍隐隐发烫。剑穗上的桃花微微一颤,似有回应。他低头看了一眼,没有说话,转身朝居所方向走去。
李欣烨与黄文杰紧随其后。
回到石屋前,王沐阳在中央空地站定。阳光洒落,三人影子交错。他抬手,掌心向上,银纹再次浮现,光丝再度指向山谷。
“我们刚才没能合势,不是灵力不够,是节奏不一。”他语气平静,“我的灵力惯性太强,像脱缰的马。你的灵丝松了,却失了准头。黄文杰的战技改创成功,但断臂处的节点还不稳。”
李欣烨点头:“灵力合印,需频率同步。若一人快,一人慢,交汇处必生裂痕。”
黄文杰咧嘴一笑:“那还等什么?练就是了。”
王沐阳摇头:“不是现在。我们需要闭关,各自打磨。不是为了提升修为,是为了让灵力与心境真正契合。”
“定个期限。”李欣烨取出三根灵丝,指尖轻捻,丝线泛起微光,“三日。三日后,再试符印。”
“好。”王沐阳伸出手腕。
灵丝缠上,轻如无物,却隐隐相连。李欣烨将另一根绕上自己腕间,最后递给黄文杰。他接过,灵丝触到皮肤的刹那,微微一颤,随即安稳。
“这是‘心络结’。”李欣烨道,“闭关期间,若心境剧烈波动,灵丝会震。不是监视,是提醒——我们仍在同一条路上。”
黄文杰将灵丝系紧,拍了拍石台:“我来记日。”他并指为刃,凌空划下,石面应声裂开一道刻痕,“一日一痕,三日之后,看它是否还在。”
王沐阳望向山谷方向,银纹在掌心缓缓流动,不再躁动,而是如溪水般徐徐前行。他低声说道:“它不是在等时机……是在等我们准备好了。”
三人各自散去。
王沐阳走入北侧静室。此处背靠山岩,石壁天然形成半圆形凹槽,中央置一蒲团。他盘膝坐下,掌心朝上,银纹浮现。他没有运转灵力,而是以呼吸为引,一吸一吐,如潮起潮落。银纹随之明灭,节奏渐渐与呼吸同步。
他不再抗拒那股躁动,而是感知它,如同观察体内一条未曾驯服的河流。高人曾言“你越压,它越强”,他如今才真正明白——压制是恐惧,觉察才是掌控。
银纹流动加快,他呼吸不乱,心神不散,只以意念轻抚其势,如牧者引牛归栏。一次、两次、三次……直至银纹起伏与呼吸完全一致,如双鱼游水,首尾相随。
他闭目,心如止水。
李欣烨走向溪畔。她并未坐下,而是立于水边巨石之上,将灵丝从腕间解下,悬于空中。风起,灵丝飘荡,如柳枝拂水。她不控,不引,任其随风而动。
灵丝缠上树枝,她不挣;卷入溪流,她不收。她只观其形态,感其张力。松而不散,动中守中——这是她需要的平衡。
忽然,灵丝在风中断裂一瞬,随即自行接续,比先前更柔韧。她未惊,未动,只是指尖微抬,灵丝如活物般回旋,绕指三圈,稳稳收拢。
她闭眼,再睁。灵丝再次放出,这一次,风再大,丝不断,形不乱。
黄文杰立于南崖断口处。此处地势陡峭,风势猛烈,如无形之敌扑面而来。他站定,单臂垂于身侧,掌心向上,金光缓缓凝聚。
他开始演练家族战技。原本需双臂合演的招式,如今全凭单臂牵引,腰步为枢,灵力自断臂处绕行脊柱,沿肩胛上行,于掌心凝而不散。
一招毕,金光微颤,他不急,重新起势。第二遍,金光稍稳;第三遍,掌心光点扩大一线。
他持续演练,直至夜幕降临。掌中金光忽明忽暗,却始终未散。某一刻,他踏步转身,金光随势迸发,击向岩壁。
岩壁微震,半道符印虚影浮现,纹路清晰,与石室所见残印一致。虚影持续三息,随即消散。
黄文杰喘息,却笑了。他抬手,在岩壁上刻下第一道痕。
夜深。
王沐阳仍在静室。银纹已与呼吸完全同步,如脉搏般稳定。他忽然察觉,掌心纹路深处,有一丝极细微的阻力,似有结节阻隔灵力流转。他不强行冲破,而是以意念轻抚其周,如水流绕石,徐徐渗透。
阻力渐松。
李欣烨立于溪心石上,灵丝垂落水中。水波荡漾,灵丝如发丝般柔顺,随流而动,却始终不断。她忽然抬手,灵丝骤然绷直,如弓弦拉满,随即松开,如雨丝洒落。
她闭眼,再睁。灵丝已能在松弛与紧绷间自如转换,刚柔并济,不失其准。
黄文杰仍在崖边。他已不再连续演练,而是每出一招,便静立片刻,感受灵力在断臂处的滞涩与流动。他左手按住右肩,掌心金光缓缓渗入旧伤,如温火煨骨。
他闭目,低声自语:“你护我命,我承你志。”
金光微闪,断口处传来一丝温热。
第二日清晨,三人各自出关片刻,于石台前汇合。
李欣烨腕间灵丝微亮,未震。黄文杰指着石台上的第一道刻痕:“昨夜,我打出一式,岩壁现印。”
王沐阳点头:“我也察觉银纹中有一处滞碍,已开始松动。”
“继续。”李欣烨道,“今日再磨。”
三人再度分开。
王沐阳回归静室,掌心银纹浮现,呼吸如常。他感知那处滞碍,不再以灵力强冲,而是以意念包裹,如春风化雪,缓缓渗透。滞碍渐融,银纹流动更畅。
李欣烨立于风中,灵丝缠绕全身,如护甲般柔韧。风再烈,丝不乱,形不散。她忽然收丝于掌,猛然一抖,灵丝如鞭甩出,击中十步外石柱,留下浅痕。
黄文杰于崖边独舞战技,动作愈发流畅。掌中金光稳定,断臂处灵力节点如星点闪烁,逐渐连成一线。他踏步转身,金光击壁,岩壁再度浮现符印虚影,持续时间更长。
第三日黄昏。
三人齐聚石台。
李欣烨腕间灵丝光华内敛,稳定如常。黄文杰掌中金光不散,断臂处灵力流转已无滞涩。王沐阳掌心银纹如溪流般平稳,呼吸与灵力完全合一。
黄文杰在石台刻下第三道痕。
李欣烨将三根灵丝解下,轻轻放在石台中央。
王沐阳抬头,望向山谷方向。银纹自掌心延伸,光丝笔直,比前两日更亮、更稳。
他缓缓抬起手,指向那道光的尽头。
“这次,不是试。”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坚定。
“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