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大风起-《不正经系统和新手主角》

  单薄的信纸之中只有一句话。

  【剽勇将军杜仇,已至燕一营】

  白纸黑字,处处惊心。

  不过一句话,竟然引得王景林失声,他下意识问道:

  “那东边怎么办,谁去挡着梁军?”

  这个天下有四支公认远超其他的强军,提枪能上马,拔刀能野战,只一营便足以改变一场局部战争的结局。

  分别是魏国的赤楔军、黎国的天魁军、宋国的荡魄军、梁国的杀灾军。

  其中赤楔军隐隐为天下第一,曾有过十日灭一国的彪悍战绩。

  魏国占据天下中心,广有万里,实力为诸国之最,也正因此,没有哪个人能压服其他,真正当上这个赤楔军的大将军。

  正如黎国能领军成阵的宗师有两位,魏国则有三位,其中两位共领赤楔,另一位自领一军。

  幸亏如此,哪怕三面受敌,魏国依然完好。

  而杜仇,正是曾和夏为民共领赤楔军的那一位,三位镇国将军之一!

  也正是他,在负责东边与粱军的对战,分走了一小半的赤楔军士。

  他怎么可能赶过来呢!

  如果他来了这边……

  那东边怕是要血流成河了。

  王景林一时失语,沉默的看向夏为民,那背影在帐篷的中心矗立,金盔印甲,寒光闪闪。

  少顷,夏为民终于淡淡的说道:

  “想必你也要怨我了。”

  王景林面色复杂的摇了摇头道:

  “谈不上一个怨字,只是杜仇一走,玉衡便隐。无人能挡住石落林与杀灾军,东边要被梁人长驱直入了。”

  石落林,梁国杀灾大将军,天下名将。

  “我只是疑惑,这其中的必要性。在我看来,只需要守住醒辰关,不到一年,黎人便会不得不退去,何必行此险棋?”

  王景林不会质疑长官的决策,他是军人,但杜仇的突然到来实在是太过于激进。

  拆东墙补西墙,有什么作用?

  听闻此言,夏为民笑了笑,转过身来坐在了桌前的椅子上。

  “杜仇引玉衡,而玉衡善守,善隐,这一段时间将石落林牢牢挡在重岭。”

  “石落林此人生性多疑,暴戾阴狠,面对突然消失的杜仇,一定会踌躇一段时间。”

  “杜将军只身前来,一共也只离开十几天,石落林能打到哪里?”

  王景林看着面前的勘图,只觉得刺眼,只说道:

  “尽管如此,那石落林是一代豪杰,杀灾军也不是无能之辈,十几天时间,怕是要被他们攻下几座大城。”

  “杀灾军好抢掠,城中要十室九空了……”

  夏为民沉默片刻,突然道:

  “就是要让他们抢掠!”

  此言一出,王景林只觉得一股寒气冲向后脑,尽管已经隐隐有些察觉,但这话真的说出口来,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夏为民的唇齿间仿佛有刀光划过。

  “梁国沿水,本就水路发达。梁王陈氏海盗出家,更是劫掠成性。”

  “就是要让他们抢掠!”

  “越是抢掠,走的就越慢。越是抢掠,魏民心中的反抗之心就会越大。”

  他冰冷的眼神仿佛要落在地上似的,说道:

  “东方多丘陵,山艰地险,让杀灾军全力行军又能走多远?”

  “只怕到时候草草吞下几城,反而撑坏了他的肚子,前方变后方,又要分走多少人去看护?”

  “不足为虑。”

  夏为民长了一张温吞的面容,眉目狭窄,常常被人说是怨妇之相。

  直到此时,这轻飘飘的话说出口来,将数十万魏民扔到一边,终于显现出无边的杀气。

  “国势糜烂,三面开战本就勉强,境内更是四处狼烟,什么牛鬼蛇神都钻了出来。”

  “要我看,正是要一次壮士断腕,才能拼得一线生机。”

  身处方寸之地却眼观天下,是的,夏为民考虑的从来都不是如何将李衡挡在关外。

  而是在考虑如何让魏国获得胜利。

  不如此不足以为将!

  夏为民伸出手,点在了狐野之中。

  “东线绵长,城多林密,哪怕多退出几城,都可以夺回来。”

  “但西线不同,西域小国颇多,乱成一团,更西边还有胡民虎视眈眈,这等苦寒之地本不足为惧。却偏偏从中杀出来一个大黎,鲸吞五国而成势,这才与我国接壤。”

  “我们忽视了这里太久,本将此地视为与蛮夷之间的屏障,没想到养蛊养出了一条毒龙来,再回首,自己竟然也陷了进来。”

  “这才是心腹大患!”

  黎两国之间只有一个狐野,狐野之后更是只有一个醒辰关。

  虽说是天下第一雄关,却也让人始终胆战心惊。

  夏为民看过来,半张脸被掩盖在阴影之中。

  “如果醒辰关被破,往后便是一片坦途!李衡根本不需要什么手段,就能鲸吞整个西境。黎国正鼎盛,绝不是抱着劫掠的心思来的。不怕他们烧杀掳掠,就怕他们与民生息,就怕他们四处养望。”

  “先帝在时本就多有苛责,如今人心动荡,更加容易被煽动!”

  “君不见那邺城?”

  说到这里,夏为民突然冷笑了一声,看向王景林。

  “这命令可是从朝中出来的,你觉得是为什么……”

  王景林瞪大了眼睛,一脸的不可思议。

  “朝中…出来的?”

  “不然我哪有权利调动杜仇!”

  夏为民的手微微用力,将实木的桌子捏的变了形状。

  “邺城被破,他们像是火烧了屁股,命令三次加急,让我们前去去平乱。”

  “而东线的三城十六镇却距离京城远得很……”

  “以至于同意我的计划,说到底,他们并不在乎!”

  “说不定还在沾沾自喜呢,现在终于有人肯站出来背负骂名了。”

  他们,自然是魏朝都城的大臣们,世家豪强,皇亲国戚。

  他们坐在王座上,抬手便遮住了自己的眼睛。

  于是东边被所有人放弃了。

  夏为民抖了抖信纸,上面的将军印清晰可见,他笑了笑,眼神却冰冷如霜。

  “这个人自然是我了。”

  “不顾反对,调动杜仇,一意孤行,终成恶果。使得人间涂炭,血流成河。”

  “我应该会被挂在史书上,遗臭万年,受万万民唾弃。”

  这是必然的,夏为民甚至怀疑他们已经拟好了宣书,只等杜仇出现便大肆宣扬。

  把他钉成那千古的罪人。

  “夏为民,实在是讽刺。”

  “我的后代子嗣,怕是也难逃一劫。”

  王景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听见夏为民语气悠悠,飘然而至。

  “此战若胜,我将自裁于圣前,五马分尸也好,千刀万剐也罢,死前一一受过。”

  一代宗师,被处以极刑后人前自裁,千百年未有。

  “一切恶名都归于我身,只愿我大魏江山千万年不倒!”

  夏为民虎目微张,帐篷里都好似暗了一分。

  担山而行,心坚似铁。

  这是郭传光对这位将军的印象。

  一旁的王景林终于不再言语了,而是一屁股坐到地上,问道:

  “将军所欲为何?”

  夏为民看向远方,穿过漫漫尘土,遥遥而至。

  “我要将李衡,永远留在这里!”

  ……………………………

  马蹄清脆,汇成一团。

  今日晴空万里,大益登高。

  而在两军交锋的西线,此时也摆下了惊人的阵仗。

  军甲连绵,黑压压一片。

  黎军阵前,一匹神骏的军马不安的在原地踱步,又被身上着银甲银枪的将领把住了缰绳。

  正是李明威!

  “颜惑老狗,出来受死!”

  叫骂声远远的传了过去,很快,一位虎背熊腰的大汉,驾马出阵而来。

  他提着一柄长长的金瓜锤,看上去就沉重非常,浑身重甲高高涨起,展示着自身夸张的肌肉。

  两人隔着数百米,遥遥对望。

  魏军阵前,颜惑惊疑不定的看了过去,不知李明威在耍什么把戏。

  但他还是冷笑一声喊道:

  “小儿辈不知死耶?”

  李明威挽枪在空中点出三朵银花,一句废话也不说,策马奔来。

  颜惑大怒,挥舞大锤怒吼道:

  “找死!”

  随即提锤便冲了出去,二人乒乒乓乓战作一团。

  是日,李明威与颜惑战于万军阵前,声势浩大。

  三招后将魂方出,震惊天下,引得两方将领侧目,黎军士气大振。

  黎军西线,第六位升将强者出现了,六对四的差距,压的魏军喘不过气。

  时两人大战百余合不分胜负,于是收金回军,引兵再战。

  也由此,拉开了一场大战的序幕。

  同日,西线黎军在伊成霜的带领下成五路出击,第一时间支援李明威,与魏军撞在了一起。

  六位升将强者倾巢而出,将魏军打得节节败退。

  军煞盈野,天光大乱,百里无生机。

  而在这混乱的时刻,谁也没有注意到,一队不到三千的人马悄悄从后方转移,奔向了远方。

  ………………………

  “统领,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啊,那边都打起来了!”

  路上,柳蛮策马上前几步,注视着身前的陈陆,面有不解。

  他是这个营中的老人了,虽然死囚营只成立了两个月,但由于独特的性质,死亡率居高不下。

  能参与整场大战并存活至今的人并不多 ,每一个都是精英。

  就以柳蛮为例,两个月前他还是一副“要死就死”的滚刀肉模样,现在则变得沉稳坚毅了起来。

  一道巨大的伤疤划过他的左眼,而柳蛮也终于能淡然处之,哪怕是在行军途中也不曾放下警惕,随着那颗剩下的独眼转动,淡淡的杀气流露了出来。

  面对属下的问题,陈陆并不第一时间言语,他习惯了沉默寡言,习惯了闭嘴拔刀,以至于开口竟然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

  他也实在不清楚柳蛮那自来熟的劲头是哪里来的,自从那次夜谈之后,柳蛮就好像认了他这个大哥,时不时就来套近乎。

  尽管陈陆的年岁要小很多。

  “听令行事……不要多问。”

  “懂了,你也不知道。”

  柳蛮耸了耸肩,陈陆也难得的笑了两声,露出几分少年人的神气。

  “知道你还问,没事找事是吧?”

  柳蛮笑着拍了拍身下的战马,随手抚上腰间的大刀。

  “谁不知我死囚营只进不退?一群孤魂野鬼,正适合送死!”

  说着他又叹了口气。

  “可惜那么多兄弟,没有一个是孬种!等统领回来,定要让他也刮目相看,请一顿大酒!”

  听到这话,陈陆的眼神涣散了一瞬,是啊,太多熟悉的面孔倒在了马蹄身后的风沙之中。

  如今恍惚回头,才发现竟然只剩下了柳蛮一个。

  他们也许是小偷,是山贼。是强盗,是劫匪。他们也许活该千刀万剐,活该死无葬身之地。

  但如今,每一个倒下的人,他的魂灵都能大笑三声,再不回头的走向那无边的黑暗之中。

  陈陆在马背上重重的点头。

  “为国而死,一身罪孽得以洗刷,他们是能含笑九泉的。”

  说着他面色又复杂了起来。

  “真希望统领能见到他们最后一面。”

  “他将我们这些人拉出业障,把鬼变成人。如果倒下前能看到他的背影,那才是圆满此生了。”

  柳蛮收起笑容,拍了拍陈陆的肩膀,认真道:

  “统领一定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句话怎么说………他那样的人物,注定要翱翔九天,飞的高高的,我们这些人还是不要拖累他罢。”

  “这就叫相忘于江湖,如果活着,到时候让他请一顿酒也就是了!”

  说着他又半开玩笑得说道:

  “更何况,你和老孟干的也不错啊,这么急着上司回来干什么?”

  陈陆失笑摇头:

  “你是说孟哥干的好吧,我能干些什么,文不能提笔,武不能成阵,唯有豁出一条命罢了………”

  一路谈天,像是大战之前最后的休闲,柳蛮絮絮叨叨说个不停,陈陆也静静的听着,时不时孟观平也来插上一两句。

  突然,陈陆眼神一凝,抬起左手。

  踏踏踏,狭长的队伍顿时止住,静默了下来。

  没有人说话,只是等待着陈陆的命令。

  柳蛮的视力不太好,眯起了眼睛,手也摸到了腰间。

  模模糊糊的,他看到远处有两个人,骑着高头大马,矗立在一座小丘之上。

  一杆巨大的旗帜被后者立在身边。

  红旗猎猎,迎风招展。

  上面三个烫金的大字被阳光照射的刺眼。

  正面【虎威】

  反面【余】

  好一支大旗!

  柳蛮歪了歪头,余光中,看到陈陆瞪大了眼睛,嘴唇微微的颤抖。

  “统领!”

  声音尖利,失了声调,高高的刺到天上去。

  于是柳蛮也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