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绰兼任检校海运使、主持市舶司筹备的消息,在长安官场炸开了锅。
一时间,安邑坊李宅和刘宅门庭若市,各路神仙各显神通,都想往市舶司里塞进自己人。
今日是某位公侯府上的管事送来“荐书”,明日是某位宗室亲王“无意间”提及家中颇有经商天赋的庶子,后日又是宫内某位得脸大珰的“干亲”前来拜会……
甚至连病中的郑珣瑜,都难得地派人送来手札,委婉提及一两位“精通算学、堪当任用”的远房子弟。
不止如此,从前东宫的几位娘娘、婆母薛氏和大嫂韦氏也都提了几个自己娘家很不错的郎君,就连刘绰几位叔叔家也险些被踏破门槛。
刘绰坐在书案后,看着堆叠如山的请托信函和名帖,只觉得额头青筋突突直跳。
这盘根错节的人情网络,远比阴谋和刀剑更令人窒息。
李德裕下值归来,见她对着名帖发愁,便知缘由。
他走上前,轻轻为她按揉太阳穴,温声道:“可是为市舶司用人烦心?”
“岂止是烦心,”刘绰苦笑,“简直是想杀人。个个都说得天花乱坠,仿佛不安排他的人,这市舶司明日就得关门大吉。可若真依了他们,这衙门还没开张,怕是就先成了养老院和关系户收容所,再加上各方安插的细作,还谈什么开拓海贸,暗通安西?”
“养老院和收容所?这词听着倒是新鲜!”李德裕沉吟片刻,道:“堵不如疏。全拒了定然不行,得罪人太甚,于你日后行事不利。但若全盘接收,又违背你设立此衙的初衷。长安这边,我和父亲或许……可以帮忙物色人选。但沿海各处的衙署用人可就麻烦了!全用家奴和门生定会遭人诟病,用外头的人又怕不够忠心!”
说着说着,他看到书案上的东西,眼睛一亮,“在写什么?”
刘绰将自己写的方案推给他看,“我打算效仿科举,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一力降十会,一巧破百拙。你觉得如何?”
李德裕认真阅读内容的同时,刘绰接着道:“与其在平衡各方关系上焦头烂额,倒不如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或许,全都得罪反倒不算得罪了。不管是谁的人,都得有真才实学,我这衙门里可不养草包。如今科考高中后却因家世不显无法出头的寒门子弟不在少数,我想把真正有才华的人都用起来,不管他们有没有靠山!”
“所有入职市舶司衙门的人都要考?申论我看得懂,这个行测又是什么?”李德裕边读边凝眉思索,时不时就会问出一个问题,“题目谁来出?一旦公开招考,就要严防舞弊!外地的考试又要如何组织?”
“考试组织自然是由礼部来,只是题目类型、流程和方法,我要做些调整。长安城是天下人才汇聚之地。笔试结束后,我会亲自面试其中的佼佼者。到时候,还要麻烦阿翁和二郎,帮我对他们进行背景调查。确有其才又背景干净的人,再派去各地组织人才招募。我怕的是......”
“怕什么?”
“我怕有心之人做局,让来应考的都是白丁和庸才,平白浪费了人力物力和时间!”
李德裕笑道:“这些娘子倒是多虑了!”
“怎么讲?”
“朝廷举办的考试没人敢如此胡闹,是要坐罪的。若不是真有本事,想要拼个前程,寻常百姓恨不得一辈子不跟衙门打交道!”
“那就好!接下来我要闭关出题。到时候打乱题目顺序,行测组四套卷子。应考的人,在进入考场前,根本不知道自己考的是哪份卷子。客观题涂卡,以如今的制纸技术,阅卷时根据标准答案,拿针扎就行,这样可以加快阅卷速度......”
笑话,上辈子她可是从高考大省卷出来的高材生,身经百战。
对考试组织和流程以及防作弊的小妙招熟得不能更熟了。
刘绰说得兴奋,李德裕却有些担忧道:“圣人虽赐了你便宜行事的金牌,但你这选人标准非比寻常,怕是会遭受不小的非议!别说颁布实施,我想不消一日,参你的奏本就能把你淹没。”
“你是说,不限男女皆可应试的新规则?”
李德裕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虽不忍心打击她的信心,但还是点了点头。
刘绰伸手将他蹙起的眉头抚平,自信道:“放心,类似的攻讦我都遭受多少回了?朝中女官又不是只有我,还有宋学士她们啊?世人既然容得下我们,为何容不下旁的女子为官?”
“这次不一样!绰绰,你和宋学士是圣人钦命提拔的人!许多人就算有怨言,也不敢宣之于口!可这次你......”
“这次我想将入职的机会平等地向女子开放?你怕我引起众怒,对么?”
李德裕再次担忧点头。
“二郎,如果是你,你会怕有女子与你一起应试么?”
“我自然不会。”
“为何?”
“既有真才实学,又何必担忧同场应试的对手是女子还是男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啊,如果有人仅仅因为我给了女子应试入职的机会就跳脚,那只能说明他们自己无能。”
“绰绰,若想压住悠悠众口,激将法怕是不够!你这道令,怕是过不了中书门下的复核。若走漏了风声,天下读书人都容不下你!”
“是啊,这年头默认只有男人才算读书人!”
这其实也是刘绰一直在苦恼的事。
她要做的事情,如果在大唐都行不通,那怕是换作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行不通了。
“若我明日入宫,这样跟圣人说呢?夫君觉得,胜算几何?圣人可会砍我的头?”刘绰伏在他耳边说了起来。
李德裕听完,用力地抓住她的手臂,又是激动又是崇拜道:“妙啊娘子!这几句话实在是妙极!你究竟是如何想到的?此言一出,谁还敢说你瞧不起天下读书人?”
刘绰赶忙解释:“这四句话不是我想出来的,是凤翔府郿县横渠镇一个叫张载的老先生说的。我叫它横渠四句。你知道的,关中之行我遇到不少奇人。他就是其中之一。”
李德裕越听越激动,恨不得立刻就带着刘绰插上翅膀飞到横渠镇去。
“竟有如此奇人?绰绰,你怎么到现在才告诉我?不行,下次休沐,我定要快马去凤翔,亲自登门拜访!此等大儒该当入国子监为师,怎可埋没在凤翔?”
“二郎,二郎!”刘绰拉住他的手,有些底气不足道:“你先别激动!其实,其实这位张先生......已经死了!”
“什么?已经死了?怎么死的?”
“就死在那次饥荒里!我与他也只是一面之缘!后来再派人去寻,就得知了......得知了死讯!”
刘绰心道:不好意思了,张先生。你还没出生,我就把你说死了。得罪得罪,莫怪莫怪!谁让您老人家的横渠四句是所有爽文里主角开挂时都要用到的装逼神器呢?
李德裕就像丢失了人间至宝一般,痛心疾首道:“哎,如此奇人此生竟无缘得见,实在是憾事!”
“你只说我这道令能不能颁布实施吧!”刘绰追问。
“能!一定能!只是在横渠四句传遍长安之前,你这道政令必定还是会引起轩然大波!”
“我就是要如此!”刘绰狡黠一笑,“李师暴死长安街头,京兆府的结案文书定性为“流匪劫财害命”。那位少尹给了杨志廉这样大一个人情,不可能不去表功。虽说跟俱文珍斗法已经占去了杨志廉大半精力,可不用这场考试将他的注意力吸引走,我总怕他会深查。”
“怕什么?这件事真相如何,旁人信不信,根本不重要。只要李锜信了是杨志廉动的手就行了。他刚愎自用,狂妄大胆,认定了的事从不听人解释。否则,这些年怎会杀掉那么多浙西官员?”
李德裕将她抱在怀里,吹着她敏感的耳垂,半是哄人半是撩拨道:“何况,李锜杀了杨三郎是不争的事实。润州距长安数千里之遥,杨志廉如今自顾不暇,是不可能跟李锜当面对质的。他是先帝的人,就算手握半个从龙之功,也没俱文珍他们得圣人信任。朝臣们惯会拜高踩低。他这阵子正忌讳旁人不再如从前那般惧怕他。李锜这泄愤之举正撞在了他的枪口上。”
刘绰被他撩拨得浑身发热,嗔道:“这两个人都惧怕失去权势,夫君可有什么惧怕的东西?”
“我只怕娘子......”他故意顿了顿,“忙起来就忘了时辰,今夜又不让我进房!”
“促狭鬼!”
喜欢长安多丽人
一时间,安邑坊李宅和刘宅门庭若市,各路神仙各显神通,都想往市舶司里塞进自己人。
今日是某位公侯府上的管事送来“荐书”,明日是某位宗室亲王“无意间”提及家中颇有经商天赋的庶子,后日又是宫内某位得脸大珰的“干亲”前来拜会……
甚至连病中的郑珣瑜,都难得地派人送来手札,委婉提及一两位“精通算学、堪当任用”的远房子弟。
不止如此,从前东宫的几位娘娘、婆母薛氏和大嫂韦氏也都提了几个自己娘家很不错的郎君,就连刘绰几位叔叔家也险些被踏破门槛。
刘绰坐在书案后,看着堆叠如山的请托信函和名帖,只觉得额头青筋突突直跳。
这盘根错节的人情网络,远比阴谋和刀剑更令人窒息。
李德裕下值归来,见她对着名帖发愁,便知缘由。
他走上前,轻轻为她按揉太阳穴,温声道:“可是为市舶司用人烦心?”
“岂止是烦心,”刘绰苦笑,“简直是想杀人。个个都说得天花乱坠,仿佛不安排他的人,这市舶司明日就得关门大吉。可若真依了他们,这衙门还没开张,怕是就先成了养老院和关系户收容所,再加上各方安插的细作,还谈什么开拓海贸,暗通安西?”
“养老院和收容所?这词听着倒是新鲜!”李德裕沉吟片刻,道:“堵不如疏。全拒了定然不行,得罪人太甚,于你日后行事不利。但若全盘接收,又违背你设立此衙的初衷。长安这边,我和父亲或许……可以帮忙物色人选。但沿海各处的衙署用人可就麻烦了!全用家奴和门生定会遭人诟病,用外头的人又怕不够忠心!”
说着说着,他看到书案上的东西,眼睛一亮,“在写什么?”
刘绰将自己写的方案推给他看,“我打算效仿科举,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一力降十会,一巧破百拙。你觉得如何?”
李德裕认真阅读内容的同时,刘绰接着道:“与其在平衡各方关系上焦头烂额,倒不如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或许,全都得罪反倒不算得罪了。不管是谁的人,都得有真才实学,我这衙门里可不养草包。如今科考高中后却因家世不显无法出头的寒门子弟不在少数,我想把真正有才华的人都用起来,不管他们有没有靠山!”
“所有入职市舶司衙门的人都要考?申论我看得懂,这个行测又是什么?”李德裕边读边凝眉思索,时不时就会问出一个问题,“题目谁来出?一旦公开招考,就要严防舞弊!外地的考试又要如何组织?”
“考试组织自然是由礼部来,只是题目类型、流程和方法,我要做些调整。长安城是天下人才汇聚之地。笔试结束后,我会亲自面试其中的佼佼者。到时候,还要麻烦阿翁和二郎,帮我对他们进行背景调查。确有其才又背景干净的人,再派去各地组织人才招募。我怕的是......”
“怕什么?”
“我怕有心之人做局,让来应考的都是白丁和庸才,平白浪费了人力物力和时间!”
李德裕笑道:“这些娘子倒是多虑了!”
“怎么讲?”
“朝廷举办的考试没人敢如此胡闹,是要坐罪的。若不是真有本事,想要拼个前程,寻常百姓恨不得一辈子不跟衙门打交道!”
“那就好!接下来我要闭关出题。到时候打乱题目顺序,行测组四套卷子。应考的人,在进入考场前,根本不知道自己考的是哪份卷子。客观题涂卡,以如今的制纸技术,阅卷时根据标准答案,拿针扎就行,这样可以加快阅卷速度......”
笑话,上辈子她可是从高考大省卷出来的高材生,身经百战。
对考试组织和流程以及防作弊的小妙招熟得不能更熟了。
刘绰说得兴奋,李德裕却有些担忧道:“圣人虽赐了你便宜行事的金牌,但你这选人标准非比寻常,怕是会遭受不小的非议!别说颁布实施,我想不消一日,参你的奏本就能把你淹没。”
“你是说,不限男女皆可应试的新规则?”
李德裕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虽不忍心打击她的信心,但还是点了点头。
刘绰伸手将他蹙起的眉头抚平,自信道:“放心,类似的攻讦我都遭受多少回了?朝中女官又不是只有我,还有宋学士她们啊?世人既然容得下我们,为何容不下旁的女子为官?”
“这次不一样!绰绰,你和宋学士是圣人钦命提拔的人!许多人就算有怨言,也不敢宣之于口!可这次你......”
“这次我想将入职的机会平等地向女子开放?你怕我引起众怒,对么?”
李德裕再次担忧点头。
“二郎,如果是你,你会怕有女子与你一起应试么?”
“我自然不会。”
“为何?”
“既有真才实学,又何必担忧同场应试的对手是女子还是男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啊,如果有人仅仅因为我给了女子应试入职的机会就跳脚,那只能说明他们自己无能。”
“绰绰,若想压住悠悠众口,激将法怕是不够!你这道令,怕是过不了中书门下的复核。若走漏了风声,天下读书人都容不下你!”
“是啊,这年头默认只有男人才算读书人!”
这其实也是刘绰一直在苦恼的事。
她要做的事情,如果在大唐都行不通,那怕是换作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行不通了。
“若我明日入宫,这样跟圣人说呢?夫君觉得,胜算几何?圣人可会砍我的头?”刘绰伏在他耳边说了起来。
李德裕听完,用力地抓住她的手臂,又是激动又是崇拜道:“妙啊娘子!这几句话实在是妙极!你究竟是如何想到的?此言一出,谁还敢说你瞧不起天下读书人?”
刘绰赶忙解释:“这四句话不是我想出来的,是凤翔府郿县横渠镇一个叫张载的老先生说的。我叫它横渠四句。你知道的,关中之行我遇到不少奇人。他就是其中之一。”
李德裕越听越激动,恨不得立刻就带着刘绰插上翅膀飞到横渠镇去。
“竟有如此奇人?绰绰,你怎么到现在才告诉我?不行,下次休沐,我定要快马去凤翔,亲自登门拜访!此等大儒该当入国子监为师,怎可埋没在凤翔?”
“二郎,二郎!”刘绰拉住他的手,有些底气不足道:“你先别激动!其实,其实这位张先生......已经死了!”
“什么?已经死了?怎么死的?”
“就死在那次饥荒里!我与他也只是一面之缘!后来再派人去寻,就得知了......得知了死讯!”
刘绰心道:不好意思了,张先生。你还没出生,我就把你说死了。得罪得罪,莫怪莫怪!谁让您老人家的横渠四句是所有爽文里主角开挂时都要用到的装逼神器呢?
李德裕就像丢失了人间至宝一般,痛心疾首道:“哎,如此奇人此生竟无缘得见,实在是憾事!”
“你只说我这道令能不能颁布实施吧!”刘绰追问。
“能!一定能!只是在横渠四句传遍长安之前,你这道政令必定还是会引起轩然大波!”
“我就是要如此!”刘绰狡黠一笑,“李师暴死长安街头,京兆府的结案文书定性为“流匪劫财害命”。那位少尹给了杨志廉这样大一个人情,不可能不去表功。虽说跟俱文珍斗法已经占去了杨志廉大半精力,可不用这场考试将他的注意力吸引走,我总怕他会深查。”
“怕什么?这件事真相如何,旁人信不信,根本不重要。只要李锜信了是杨志廉动的手就行了。他刚愎自用,狂妄大胆,认定了的事从不听人解释。否则,这些年怎会杀掉那么多浙西官员?”
李德裕将她抱在怀里,吹着她敏感的耳垂,半是哄人半是撩拨道:“何况,李锜杀了杨三郎是不争的事实。润州距长安数千里之遥,杨志廉如今自顾不暇,是不可能跟李锜当面对质的。他是先帝的人,就算手握半个从龙之功,也没俱文珍他们得圣人信任。朝臣们惯会拜高踩低。他这阵子正忌讳旁人不再如从前那般惧怕他。李锜这泄愤之举正撞在了他的枪口上。”
刘绰被他撩拨得浑身发热,嗔道:“这两个人都惧怕失去权势,夫君可有什么惧怕的东西?”
“我只怕娘子......”他故意顿了顿,“忙起来就忘了时辰,今夜又不让我进房!”
“促狭鬼!”
喜欢长安多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