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时辰已经不早了,怕沈挽回定国公府,云氏就没让人禀告沈挽知道。
江陵郡主是头胎,快不了,沈挽还有俩孩子,又有孕在身,不便在定国公府过夜,云氏舍不得沈挽来回奔波。
等沈挽知道江陵郡主发作,已经是第二天早上的事了。
用过早膳,沈挽就坐马车回定国公府了,她到的时候,刚巧永王妃也来了。
女儿临盆,做娘的哪能不守着,过来人,知道女子生产都会经历阵痛,但听着江陵郡主的叫疼声,永王妃还是心疼的不行。
沈妤沈挽生产都是直接破水,江陵郡主是先见红,生的比较慢。
沈挽就陪云氏等在产房外,以防万一,请了林太医坐镇,赵院正是太医院院正,负责皇上的龙体,不能一直守在定国公府,有林太医在,真需要赵院正,派人去请也来得及。
江陵郡主生的慢极了,从昨天下午生到天亮,又从天亮疼到午时,眼看着就到傍晚了。
“怎么生这么久呢……”
永王妃急的不行。
孩子生的越慢,难产的可能就越大。
一旦难产,母子平安的就不多了。
永王妃担心,云氏也一样,沈挽宽慰她们道,“再耐心等等,没准儿一会儿就生了……”
云氏看着天际晚霞,绚烂的如火如荼。
像极了她焦灼不安的心。
云氏没忘记沈挽还有俩孩子,她道,“你陪娘等了一天,墨儿染儿肯定想你了,你回靖北王府吧,你大嫂生了,我派人去给你报喜。”
沈挽道,“时辰还早,我再陪娘和永王妃等一会儿。”
虽然生的时间长,但稳婆没急急忙慌的出来,林太医两次进去给江陵郡主把脉,开了催产药,已经服下小一个时辰了,按理应该快了。
沈挽在心底祈祷,这时产房门打开,丫鬟出来道,“稳婆说郡主开十指了,快的话,半个时辰就生了。”
等待是最煎熬的,这半个时辰过的比一天都要漫长。
然而半个时辰过去,江陵郡主并没有生,就在大家心都提起来时,随着一声凄厉惨叫声传开。
一声洪亮啼哭传来。
所有人都大松了一口气。
很快稳婆就出来报喜,“恭喜定国公夫人,恭喜永王妃,郡主生了个小少爷……”
云氏问道,“郡主呢,郡主没事吧?”
稳婆道,“以我二三十年的接生经验,郡主好的很,就是累了。”
不过即便如此,也不敢掉以轻心。
稳婆回府帮着收拾孩子和产妇,然后抱孩子出来给大家看。
孩子不轻,有七斤四两。
看着孩子的眉眼,云氏高兴极了,“这眉眼和历儿生下来时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陈妈妈笑道,“不止眉眼像世子爷,就连生下来时的重量都一样。”
云氏抱着孩子不撒手。
永王妃摸了摸孩子的小手,进去看女儿江陵郡主。
沈挽有孕在身,不便进产房,再加上时辰是真不早了,沈挽就准备走了,“娘,我就先回去了,您帮我和大嫂说一声,我过几天回来看她。”
云氏让丫鬟送沈挽出府。
太后薨殁,皇上守孝二十七天,宫外百日不得办喜事。
是以孩子的洗三朝从简,满月酒也没办。
沈挽上回怀胎没怎么害喜,这一回,害喜就严重了,严重到某位太子上早朝,都有些犯恶心。
虽然没到吐的程度,但早朝上的好好的,突然想吐,也引得百官侧目。
起初萧怀瑾以为自己是病了,但赵院正和几位太医把脉,他身体好的很,最后才反应过来可能是龙凤胎之间的感应。
毕竟沈挽临盆,他胯骨都有点疼。
这回不用豫章郡王怂恿,萧怀瑾都想把妹夫吊起来打了。
沈挽吐了整整一个半月,不过奇怪的是她只是早上吐,吃什么吐什么,但中午和晚上又吃嘛嘛香,到孩子满三个月,就不再害喜了。
为太后守孝,京都没人府上办宴会和喜事,沈挽日子过的清净极了。
每半个月进宫一回,给皇上请安,陪皇上用膳,进宫第二天去蔺府,剩下时间多待在府里,陪两个孩子。
不能抱他们,就只能多陪陪了,两小家伙长的可快了,学会翻身后,在床上翻来翻去的玩,只是还不会坐起来,但应该很快了。
谢景御已经离京整整两个月了,沈挽一封家书都没收到,也没有写一封家书。
谢景御是去东梁找王妃,不可能从东梁给她寄家书回来,沈挽也没法往东梁送家书,要不是知道谢景御去东梁,也能如鱼得水,不然真得担心坏不可。
这么久了,他应该找到王妃了吧,也不知道哪天能回来……
这日天气极好,蔚蓝的天空上飘着大朵的白云。
眼看着天一天比一天热起来,想着回头身子重了,进宫就不方便了,沈挽便想进宫给皇上请个安。
皇上是一想女儿,就忍不住骂某个女婿,之前沈挽怀墨儿染儿,就没法时常进宫给他这个父皇请安,以为孩子生下来就能常进宫了,结果又怀上了,不骂他骂谁。
离京去找靖北王妃,两个月还没把人找到,什么时候办事能力这么差了。
上次皇上问起墨儿染儿,这回沈挽干脆把俩孩子一并带进宫了。
看到女儿和外孙儿,皇上龙心大悦。
皇上坐在龙椅上,拿拨浪鼓逗孩子玩,外面小喜子进来道,“皇上,豫章郡王求见。”
豫章郡王怎么进宫找皇上?
不怪沈挽好奇,因为豫章郡王没有官职在身,而且是出了名的办事不靠谱。
他来找皇上,不能不好奇为何而来。
皇上心情不错,“让他进来。”
小喜子退出去,不多会儿,豫章郡王就进来了。
吊着胳膊进来的。
额头还有些淤青,显然是又干架了。
虽然豫章郡王和人打架是常有之事,但被打的这么惨的,应该也不多。
沈挽看的眼睛都疼,皇上眉头拧成一团,“谁打的?”
“我父王……”
声音七拐八绕的,怎么听怎么满含委屈。
鉴于豫章郡王没有一顿打是无辜的,在问清楚挨打缘由之前,没人敢同情他,怕同情到马蹄子上去。
皇上道,“来告你父王状的?”
豫章郡王摇头,“不敢,臣是来请旨去边关打仗的。”
沈挽,“……???”
皇上,“……???”
就豫章郡王这看上去像是被人打断胳膊的样子,他去战场,皇上还真担心他去送人头。
这不靠谱也算是深入人心了。
皇上道,“在京都好好做你的郡王不好吗,怎么想去战场?”
豫章郡王只差没一把鼻涕一把泪,“滕王府已经没有臣容身之处了,请皇上准臣,还有临江侯世子和兵部尚书之子一起去边关。”
江陵郡主是头胎,快不了,沈挽还有俩孩子,又有孕在身,不便在定国公府过夜,云氏舍不得沈挽来回奔波。
等沈挽知道江陵郡主发作,已经是第二天早上的事了。
用过早膳,沈挽就坐马车回定国公府了,她到的时候,刚巧永王妃也来了。
女儿临盆,做娘的哪能不守着,过来人,知道女子生产都会经历阵痛,但听着江陵郡主的叫疼声,永王妃还是心疼的不行。
沈妤沈挽生产都是直接破水,江陵郡主是先见红,生的比较慢。
沈挽就陪云氏等在产房外,以防万一,请了林太医坐镇,赵院正是太医院院正,负责皇上的龙体,不能一直守在定国公府,有林太医在,真需要赵院正,派人去请也来得及。
江陵郡主生的慢极了,从昨天下午生到天亮,又从天亮疼到午时,眼看着就到傍晚了。
“怎么生这么久呢……”
永王妃急的不行。
孩子生的越慢,难产的可能就越大。
一旦难产,母子平安的就不多了。
永王妃担心,云氏也一样,沈挽宽慰她们道,“再耐心等等,没准儿一会儿就生了……”
云氏看着天际晚霞,绚烂的如火如荼。
像极了她焦灼不安的心。
云氏没忘记沈挽还有俩孩子,她道,“你陪娘等了一天,墨儿染儿肯定想你了,你回靖北王府吧,你大嫂生了,我派人去给你报喜。”
沈挽道,“时辰还早,我再陪娘和永王妃等一会儿。”
虽然生的时间长,但稳婆没急急忙慌的出来,林太医两次进去给江陵郡主把脉,开了催产药,已经服下小一个时辰了,按理应该快了。
沈挽在心底祈祷,这时产房门打开,丫鬟出来道,“稳婆说郡主开十指了,快的话,半个时辰就生了。”
等待是最煎熬的,这半个时辰过的比一天都要漫长。
然而半个时辰过去,江陵郡主并没有生,就在大家心都提起来时,随着一声凄厉惨叫声传开。
一声洪亮啼哭传来。
所有人都大松了一口气。
很快稳婆就出来报喜,“恭喜定国公夫人,恭喜永王妃,郡主生了个小少爷……”
云氏问道,“郡主呢,郡主没事吧?”
稳婆道,“以我二三十年的接生经验,郡主好的很,就是累了。”
不过即便如此,也不敢掉以轻心。
稳婆回府帮着收拾孩子和产妇,然后抱孩子出来给大家看。
孩子不轻,有七斤四两。
看着孩子的眉眼,云氏高兴极了,“这眉眼和历儿生下来时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陈妈妈笑道,“不止眉眼像世子爷,就连生下来时的重量都一样。”
云氏抱着孩子不撒手。
永王妃摸了摸孩子的小手,进去看女儿江陵郡主。
沈挽有孕在身,不便进产房,再加上时辰是真不早了,沈挽就准备走了,“娘,我就先回去了,您帮我和大嫂说一声,我过几天回来看她。”
云氏让丫鬟送沈挽出府。
太后薨殁,皇上守孝二十七天,宫外百日不得办喜事。
是以孩子的洗三朝从简,满月酒也没办。
沈挽上回怀胎没怎么害喜,这一回,害喜就严重了,严重到某位太子上早朝,都有些犯恶心。
虽然没到吐的程度,但早朝上的好好的,突然想吐,也引得百官侧目。
起初萧怀瑾以为自己是病了,但赵院正和几位太医把脉,他身体好的很,最后才反应过来可能是龙凤胎之间的感应。
毕竟沈挽临盆,他胯骨都有点疼。
这回不用豫章郡王怂恿,萧怀瑾都想把妹夫吊起来打了。
沈挽吐了整整一个半月,不过奇怪的是她只是早上吐,吃什么吐什么,但中午和晚上又吃嘛嘛香,到孩子满三个月,就不再害喜了。
为太后守孝,京都没人府上办宴会和喜事,沈挽日子过的清净极了。
每半个月进宫一回,给皇上请安,陪皇上用膳,进宫第二天去蔺府,剩下时间多待在府里,陪两个孩子。
不能抱他们,就只能多陪陪了,两小家伙长的可快了,学会翻身后,在床上翻来翻去的玩,只是还不会坐起来,但应该很快了。
谢景御已经离京整整两个月了,沈挽一封家书都没收到,也没有写一封家书。
谢景御是去东梁找王妃,不可能从东梁给她寄家书回来,沈挽也没法往东梁送家书,要不是知道谢景御去东梁,也能如鱼得水,不然真得担心坏不可。
这么久了,他应该找到王妃了吧,也不知道哪天能回来……
这日天气极好,蔚蓝的天空上飘着大朵的白云。
眼看着天一天比一天热起来,想着回头身子重了,进宫就不方便了,沈挽便想进宫给皇上请个安。
皇上是一想女儿,就忍不住骂某个女婿,之前沈挽怀墨儿染儿,就没法时常进宫给他这个父皇请安,以为孩子生下来就能常进宫了,结果又怀上了,不骂他骂谁。
离京去找靖北王妃,两个月还没把人找到,什么时候办事能力这么差了。
上次皇上问起墨儿染儿,这回沈挽干脆把俩孩子一并带进宫了。
看到女儿和外孙儿,皇上龙心大悦。
皇上坐在龙椅上,拿拨浪鼓逗孩子玩,外面小喜子进来道,“皇上,豫章郡王求见。”
豫章郡王怎么进宫找皇上?
不怪沈挽好奇,因为豫章郡王没有官职在身,而且是出了名的办事不靠谱。
他来找皇上,不能不好奇为何而来。
皇上心情不错,“让他进来。”
小喜子退出去,不多会儿,豫章郡王就进来了。
吊着胳膊进来的。
额头还有些淤青,显然是又干架了。
虽然豫章郡王和人打架是常有之事,但被打的这么惨的,应该也不多。
沈挽看的眼睛都疼,皇上眉头拧成一团,“谁打的?”
“我父王……”
声音七拐八绕的,怎么听怎么满含委屈。
鉴于豫章郡王没有一顿打是无辜的,在问清楚挨打缘由之前,没人敢同情他,怕同情到马蹄子上去。
皇上道,“来告你父王状的?”
豫章郡王摇头,“不敢,臣是来请旨去边关打仗的。”
沈挽,“……???”
皇上,“……???”
就豫章郡王这看上去像是被人打断胳膊的样子,他去战场,皇上还真担心他去送人头。
这不靠谱也算是深入人心了。
皇上道,“在京都好好做你的郡王不好吗,怎么想去战场?”
豫章郡王只差没一把鼻涕一把泪,“滕王府已经没有臣容身之处了,请皇上准臣,还有临江侯世子和兵部尚书之子一起去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