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没想到瑾王殿下连亲兄弟都查到了-《腹黑女将重生,与痴情王爷闪婚了》

  “如何不对劲?”

  瑾王的追问,让谭公公也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

  但他向来是严谨之人,便只将自己的推测说了出来。

  “那一日,玲儿听令将骆先夫人带去找谢嬷嬷,待回来之后她的眼神呆滞,嘴里一个劲念叨‘怎会是他\/她?’。我问她具体的,她也不说,只露出惧怕的表情。没过多久,谢嬷嬷就让她离宫了。再之后我得到信,说阿香那个贱人没有收到我托玲儿带出去的银子,便想着要找人收拾她。可谁知听说玲儿竟死了。”

  说到这里,谭公公都感觉到后背一凉。

  “谢嬷嬷的恶毒我是知道的,玲儿定是出宫后没用了被灭了口。所以那之后我也不敢再多提出宫之事,只想着有一天立点功再说。”

  听到这里,瑾王微蹙眉头,只感觉到这个谢嬷嬷越发的不简单。

  倒不是因为作为女流之辈,谢嬷嬷不该有此手笔。

  只是平日里这妇人的样子实在是与幕后黑手相差太多。

  慈眉善目、大度低调与阴狠毒辣、心思深沉,竟集中在一个妇人的身上,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那你可知,谢嬷嬷的上线是谁?”

  现在瑾王十分好奇,这个谢嬷嬷的幕后之人到底是谁。

  谭公公倒是一点也不意外,他好似早有意料的摇了摇头。

  “说出来你恐怕不信,谢嬷嬷或者是她背后的组织十分严密。便是我跟她三十多年,却也不知道她背后之人到底是谁。”

  瑾王果然并没有马上相信,他将手指扣在另一个手背上,沉思片刻,开口问道。

  “那你就没有怀疑过?或者依照你的性子,定不会如此轻易的就放弃,肯定会追查一番。”

  “哈哈,瑾王果然心思缜密,都能想到我的这一步。”

  谭公公苦笑着点点头,他的伤势不轻,只笑了一声就咳起来。

  “夜雨,给他一口水喝。”

  “是。”

  瑾王难得的大发慈悲,给犯人一点关怀。

  这在以往可是从未有过的。

  虽然对主子这个慈悲,夜雨不太明白,却还是照做了。

  待喝了点水,谭公公喘了口气,继续说道。

  “当我有了一定的人脉,便去查少时被关着训练的宅子,发现那是宁国公府的产业。再加之谢嬷嬷本就是太后身边的人,最初我就以为这谢嬷嬷是听宁国公的。可之后好几次谢嬷嬷的安排显然与宁国公府或者太后的安排有悖。我就产生了怀疑,便试着去调查。可谢嬷嬷从来不会与我同时出宫,在宫内跟踪她我从未发现有过异样。她虽然没有武功,可行事却严谨得很。”

  谭公公查了这么多年都查不到。

  如今他被抓,谢嬷嬷收到风声,定是会潜入水中不再行事。

  短时间想查到什么,的确是有难度。

  瑾王却还是不甘心,他想了想,又追问道。

  “你所说的谢嬷嬷与宁国公、太后安排有悖是何意?”

  “嗯——”谭公公认真的回忆了一番,“就比如之前对骆先夫人之事,太后虽然因为势力缘故,怨恨庄国公府和忠勇侯府。可毕竟都是有头有脸之人,定不会将骆先夫人置于死地。可谢嬷嬷却交代我找了蒋氏,让她一定要盯着骆先夫人和瑾王妃咽气。”

  “可是她没想到,骆伯父趁众人不备,带了桑儿去西南。”

  “是。我之前听玲儿说过,待忠勇侯走后,谢嬷嬷还安排了人特意去挖开坟墓看了。那人不识得骆先夫人和骆小姐,哦,瑾王妃,但看到两具尸体。如此,谢嬷嬷才放心了。”

  听闻此言,瑾王心中赞叹果然还是忠勇侯考虑周全。

  若不是他早早找了尸体代替,怕是还瞒不过去。

  这才让桑儿在西南有了七年的时日可以休养生息。

  “还有吗?”

  “还有,就是这一次。我都已经给皇后娘娘和几位嫔妃下了雪瘴糜了。可谢嬷嬷突然找到我,让我立刻给皇后娘娘解了雪瘴糜和绛绡荼的毒。如此这一番操作,不是将皇后娘娘置于怀疑的行列吗?皇后娘娘可是宁国公的亲生闺女,太后的亲侄女,怎会有如此安排。这也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

  虽然宁国公为了自己的利益,连永宁长公主都能舍弃,但谭公公这话却还是能得到认同。

  之后瑾王又问了很多关于谢嬷嬷的事情,谭公公也将自己所知全数告之。

  现在,且不说谭公公自己是不是个好人。

  就凭他被谢嬷嬷害了一生,那也是跟瑾王同仇敌忾,巴不得谢嬷嬷早日去死。

  最后,瑾王犹豫再三,这才开口道。

  “说说八皇子。”

  听闻此言,谭公公更是吃惊,他抬头看了看瑾王,彻底叹服了。

  “没想到瑾王殿下连亲兄弟都查到了。”

  “少废话,要说便说。”

  瑾王听到“亲兄弟”三个字,面上甚是不爽。

  这些年,他最是不愿与那些皇兄皇弟攀扯关系。

  除了五皇子和九皇子那两个跟屁虫,总爱跟着。

  还有就是四皇子那个花架子,明明他对谁都不愿搭理,却还是会偶尔混到一块。

  可父皇却不同,毕竟父皇对他再偏宠,那几个也终究是他的儿子。

  这景国自晏家坐江山起,就有严格的祖训。

  因为晏家祖辈间的子嗣并不多,所以祖训严格规定:父子、兄弟不能自相残杀。

  否则便是违逆祖宗,谥夺封号、贬为庶人、甚至皇位禅让都是有可能的。

  当年瑾王当街斩杀那位亲王,便遭到了满朝文武百官的弹劾、宗亲皇室的抵制。

  最后,景帝是以那亲王与瑾王之间隔了好几辈、且的确是作恶多端为由,强硬挡下了。

  待瑾王回到京都,他便多了一顶面具,就是为了办事方便。

  可再方便,一旦皇子出事,谁人不会怪景帝。

  若不是他的授意,谁又会对付皇子。

  也正是如此,这才有了瑾王让张岩代他去景帝面前走一遭的事情。

  瑾王早就想好了,若父皇不让查八皇子,那他便暗中查一遍。

  若是八皇子当真冤枉,那就当他眼瞎。

  可若是八皇子真有问题,那便私下杀了他,然后带着桑儿离开京都。

  如此也免得为父皇招来父子相残的骂名。